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复习第二次调研试题

2014-5-11 0:36:50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复习第二次调研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二)

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哪些生物?

①病毒 ②蓝藻 ③绿色开花植物 ④细菌

A.仅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2属于某植物(6n=42)产生配子的是:


A.    B.     C.     D

3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叶球可重达5.7kg左右。但再引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的引种过程可以看出:

A.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  B.外界环境影响生物的表现型

C.基因突变是可逆的        D.甘蓝在生殖过程中有基因重组发生

4在DNA分子中,碱基A和T通过两个氢键形成碱基对,碱基G和C通过三个氢键形成碱基对。有一个DNA分子含1000个脱氧核苷酸,共有1200个氢键,则该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多少个?

A.150个  B.200个   C.300个  D.无法确定

5在玉米根毛细胞中,含有A、G、U、C四种碱基的细胞器有:

A.1种  B.2种  C.3种  D.4

6雄蜂是单倍体,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一雄蜂和一雌蜂交配后产生的F1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

7、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  诱变育种  克隆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下列有关四种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转移途径的叙述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B.tRNA从细胞质基质进入核糖体

C.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D.DNA从细胞核进入线粒体

9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

“—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氧酸—”

……TACGGGTGGCCCCAT……①

……ATGCCCACCGGGGTA……②

密码子表:甲硫氨酸AUG     脯氨酸CCA、CCC、CCU、CCG

苏氨酸ACU、ACC、ACA、ACG  甘氨酸GGU、GGA、GGG、GGC

缬氨酸GUU、GUC、GUA、GUG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这段多肽链中有4个“—CO—HN—”的结构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段DNA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D.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1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症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

D.人类遗传病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11南京地区出现的胜红蓟是外来入侵物种,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的胜红蓟相比:

A.基因库变化且相互影响     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

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D.进化方向发生改变

1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的一组是:

紫金山上所有中华虎凤蝶的幼虫、蛹和成虫  ②江心洲的全部生物

玄武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④将军山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一株国光苹果树,开花前去雄,并授予黄香蕉苹果的花粉,所结果实的口味应是:

A.混合型口味 B国光口味 C黄香蕉口味 D.显性性状的口味

14、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甲和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都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

A.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

15、基因型为AaBbDdEe的个体自交,4对基因独立遗传,理论上后代中有基因型和表现型各多少种?

A27种、16种  B81种、16种  C16种、81种  D81种、24

16、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细菌中合成蛋白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模板和酶来自细菌        B.利用细菌的核糖体,能量来自噬菌体

C.能完全体现中心法则的各个过程  D.原料由细菌提供

17、在同一草原上,牛吃草长成牛,羊吃草长成羊,其根本原因是:

A.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B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C.染色体数不同               D.新陈代谢的同化方式不同

18、某生物核酸的所有碱基中嘌呤占52%、嘧啶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

A.噬菌体  B.大肠杆菌  C.青霉菌  D.人

19、把兔子血红蛋白的信使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结果能合成出兔子的血红蛋白,这说明:

A.遗传密码具有通用性    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很简单

C.兔血红蛋白的合成基因进入大肠杆菌

D.兔子的DNA可以指导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合成

20、下列各项过程中,会出现右图所示的碱基配对行为的是:  —G—T—C—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C—A—G—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1、国家卫生部和农业部都已经确认,导致2005624四川资阳市发生不明原因疾病发病和死亡的罪魁祸首是猪链球菌2号。下列有关猪链球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猪链球菌遗传物质的核苷酸有4

B.可遗传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猪链球菌具有细胞壁,无核膜,无细胞器

D.猪链球菌通常进行有性生殖。

22、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的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不同数量的体色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文本框: 蟹的数量A.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

B.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繁殖能力弱

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中间体色是新形成的一种适应性更强的蟹

23、植物体内高尔基体与多糖的形成有关。破坏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内的高尔基体可能导致

A.染色体不能复制 B.染色体减半 C.染色体加倍 D.着丝点不能分裂

24、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图1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二倍

B.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

C.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甲细胞处于DE

D.图2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25、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若用其雄株进花药离休培养,所得植株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成为:

A18XY  B18XX  C18XX18YY  D9X9Y

26、下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D时期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

BL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C.在F时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解旋、DNA的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D.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时期和F时期

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生物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

B.生物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但基因频率的改变不定有新物种形成

C.动物的性状是由核基因和环境决定的

DSARS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8、下列在生物体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变化是:

A.染色体自由组合  B.纺锤体的形成  C.基因突变  DDNA含量

29、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8DNA分子   一定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此生物为一定2倍体  ④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30、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最多的一组是: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31、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2、在下图所示的细胞中,不能在雄性动物体内发现是:


33、某种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用该动物的精巢做成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

①1N  ②2N  ③3N  ④4N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4、在某生物体细胞内有a和A、b和B、D和d三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该生物体的同一个精原细胞

A.aBd、AbD、aBd、AbD   B.AbD、aBd、abd、abd

C.Abd、ABd、abd、abd   D.abD、abD、aBd、aBd

35、假如水稻高秆(D)对短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短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1/8         B.ddRr、1/16  

C.ddRR、1/16和ddRr、1/8   D.DDrr、1/16

36、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

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37200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由英国科学家布雷尔、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霍维茨顿共享。他们揭示了生物体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这意味着细胞的死亡可能与下列哪种物质有直接联系?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

38CCTV“人与自然节目报道,19988月湖北某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一只雄鹿和七只雌麋鹿放出保护区,回归大自然。经一年来的追踪观察,这些糜鹿已适应自由生活。再过数年后,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种群。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麇鹿的显性基因频率在不断增加 B糜鹿种群的个体数不断增加

C糜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变化 D放养的麇鹿与保护区内麋鹿间存在隔离

39、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 B.形成图中③的全过程可能发生在拟核中

C.图③是密码子而不是反密码子   D.图中①的碱基排列顺序与③完全相同

40.正常情况下,将成熟的花粉粒离体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幼苗时,细胞内不可能出现的是:

A.染色单体形成  B.染色体联会  CDNA复制  D.染色体复制

文本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练习号:_____惠民一中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二)

2006.1020

 I I  卷 填空题部分

文本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


二、填空题(共40分)

41、(共10分)现有两种纯种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一为

矮秆(d)染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⑴杂交育种法培育出矮秆抗锈病能稳定遗传的步骤是:

高秆、抗锈×矮秆、不抗锈F1F2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类型

为获得稳定遗传的矮抗品种,过程c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单倍体育种法培育矮秆抗锈病类型步骤是:

高秆、抗锈×矮秆、不抗锈F1dT配子dT幼苗ddTT植株

①过程f是指______________;②过程g所用的试剂作用原理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某高原地区长年干旱少雨,育种专家欲培育抗旱抗病的小麦品种,但缺乏抗旱小麦亲本,可先进行_______________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与杂交育种接合获得所需的小麦品种。

42、(共5分)遗传性乳光牙患者由于牙本质发育不良导致牙釉质易碎裂,牙齿磨损迅速,乳牙、恒牙均发病,45岁乳牙就可以磨损到牙槽,需全拔掉再装假牙,给病人带来终身痛苦。通过对该病基因的遗传定位检查,发现原正常基因第45位原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

蛋白质合成终止导致患病。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UAAUAGUGA)。请分析回答:

正常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是__________

⑵现有一乳光牙遗传病家族系谱图(已知控制乳光牙基因用A、a表示):

①乳光牙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

上的______性遗传病。

②若Ⅱ3和一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一

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⑶写出与乳光牙遗传和发病有关的中心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共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在2004年底的东亚海啸中,有大量的人员罹难,事后的尸体辨认只能借助于DNA杂交技术。该方法是从尸体和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共热,使DNA氢键断裂,双链打开。若两份DNA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的DNA单链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在两份样本中DNA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DNA杂交技术就能通过这一过程对面目全非的尸体进行辨认。

⑴人体遗传物质的载体有:________________

⑵下表所示为分别从尸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提取的三条相同染色体、同一区段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根据碱基配对情况,A、B、C三组DNA中不是同一人的是_____组;

A

B

C

尸体中的DNA碱基序列

ACTGACGGTT

GGCTTATCGA

GCAATCGTGC

家属提供DNA碱基序列

TGACTGCCAA

CCGAATAGCT

CGGTAAGATG

⑶某女士丧偶,其子确系在此次海啸中丧生,却又无法提供死者生前的DNA样品,如何从死难者中找出她孩子的尸体?

①方法一: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杂交;

②方法二: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杂交;

③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5分)毛细管电泳技术是一种基于“不同组分在溶液中电泳迁移速度不同”的原理,利用电解槽和与之相连的毛细管对样品组成进行分离和检测的化学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在人类基因组测序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用。右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其中图l的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是:GGTTATGCGT,请解读图2并据

图2作答。

⑴写出图2显示的碱基排列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测得某碱基序列如右图3,则该碱基序列控制合成的

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密码子:AAU—天冬酰胺、

ACU—苏氨酸、CGU—精氨酸、GCA一丙氨酸、

UUA一亮氨酸、UGA—终止).

45、(10分)某品种的玉米籽粒红粒与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现有该品种玉米的红籽粒与黄籽粒若干,不知为纯合还是杂合,但同一颜色的籽粒基因型相同。请你设计一个方案,鉴定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要求用图示或简要文字加以说明)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练习号:_____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二)

参考答案

01-10、DABBB BDDDD  11-20、DABBB DBAAC

21-30、AACDC DBDDC  31-40、CCCAC CBADB

41

选F2中矮秆抗锈病类型反复自交,直到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⑵①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能抑制纺缍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正常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

诱变育种  所需的抗旱性状⑸③

42G//C  ⑵①常  显 1/3  ⑶ DNARNA蛋白质

43

染色体、线粒体(或细胞核、线粒体)  C组  

⑶①取母亲染色体DNA与尸体DNA进行杂交;

取母亲线粒体DNA与尸体线粒体DNA杂交;

子代的核DNA有一半来自母亲,细胞质DNA几乎全部来自母亲。

44GATGCGTTCG  天冬酰胺—精氨酸—苏氨酸

45

两品种自交;

若红粒自交子代出现黄粒则红为显性性状;若黄粒自交子代出现红粒则黄为显性性状;

若子代全部表现为黄粒或红粒,可认定黄粒或红粒为纯合子;

再让子代纯合子黄粒和红粒杂交;

其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