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册第十二周周练试卷

2014-5-11 0:36:50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上册第十二周周练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 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对组成细胞的有机物描述正确的是

A.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形成便具有生物活性

B.淀粉和糖元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搪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2.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  

  A.核糖、葡萄糖、糖元     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

  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   D.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

3.某海洋哺乳动物的体温一般保持在40℃左右,现将其组织细胞离体培养,测定细胞在不同温度下耗氧速率,并绘出相应的曲线。该曲线应为

4.1983年国际专家组织共同研究了同位素年龄为35亿年的瓦拉伍那沉积岩,一致认为其中保存着微生物的遗体化石,某些类似于现代丝状蓝藻的丝状微化石;同时还发现叠层岩中保存的蓝藻和其他微生物化石。这些化石研究的成果充分地证实

A.早期生命可能是微生物      B.蓝藻是所有生物的原始祖先

C.真核生物出现于35亿年前    D.35亿年前已出现光合自养生物

5.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其中“一少”的主要原因是

  A.血糖含量过低        B.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

  C.肾小管肾炎大量丢失糖    D.肾上腺素分泌过少

6.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合成的多肽,能调节细胞内需能的蛋白质酶促降解是否发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泛素作用于核糖体,具有催化功能

 B.根据泛素的氨基酸序列可确定其基因的全部碱基对序列

 C.人体内蛋白质的降解均需ATP供能

 D.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降解是同时进行的

7.有一对夫妇,女方患白化病,她的父亲是血友病患者;男方正常,但他的母亲是白化病患者。预计这对夫妇所生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A.50%     B.25%    C.12.5%    D.6.25%

8.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B.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两侧相邻的神经元

  C.会使一侧相邻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能将电信号直接传导到相邻神经元

9.有关生物固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气中的氮必须经过生物固氮才能被植物利用

B.有的细菌在氧气不足时,能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并最终转化成氮气

C.根瘤菌在豆科植物的根外不能固氮

D.圆褐固氮菌不仅具有固氮能力,还能够分泌生长素

10.蚕豆和辣椒都需要依靠昆虫传粉,都能够产生果实和种子。上述两种植物的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的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关于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的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植物都能够形成无籽果实,产量影响不大

 B.辣椒形成无籽果实,产量影响不大,蚕豆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明显

 C.两种植物均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都很大

 D.辣椒形成无籽果实,产量影响不大,蚕豆不能形成无籽果实

11.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两个四分体

B.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个姐妹染色单体

C.丙图所示过程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睾丸

12.下列对人体生理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血钾的含量变大时,醛固酮分泌量减小

  B.造成过敏反应的过敏原是体内产生的组织胺

  C.在一定范围内体温下降时,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强

  D.胰岛素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含量的激素

13.小麦、大豆、花生干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合成同样质量的种子,小麦需要矿质元素最少

B.种子中有机物最终都来自光合作用

C.萌发时,三种种子中酶的种类、含量不同

D.萌发时,同质量种子需氧量相同

14.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动物细胞培养  ④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

16.科学工作者分离得到了某生物的基因A,将其解离成两条单链,用其中一条与基因A的信使RNA杂交配对,结果如右图所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基因A来自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B.1~7代表了基因A的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1和7位于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区

D.2、4、6属非编码序列

17.幸福的家庭都不希望降生一个有缺陷的后代,因此有必要采取优生措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通过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B.通过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所有先天遗传病

C.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

D.通过禁止近亲结婚可以杜绝有先天性缺陷的病儿降生

18.将甲品系小鼠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不久,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品系小鼠的皮肤肿涨潮红,最终死亡脱落。此时,将所用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A.抗体具有特异性           B.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属于抗原

C.a小鼠体内已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D.乙品系和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

19.连年种植花生的土地里有大量的蛴螬(一种昆虫),严重危害花生的根系和果实。人们发现,若花生与甘薯轮种(一年种花生,一年种甘薯),除了能大大减轻蛴螬的危害,还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原因是

  ①提高了对矿质元素的利用率 ②提高了对光能的利用率 ③促进了农田的物质循环 ④巧妙地利用了种间关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下列各项中,不能用下图中曲线表示的是

  ①植物茎的生长速率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②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 ③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浸人清水后增加质量的变化 ④大草履虫在环境条件充分满足的情况下,种群大小的变化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一位学生做出假设:将蚕豆种子置于土表会使其萌发率低于被埋的种子。该学生将10粒蚕豆种子埋在一层土壤下面,另10粒种子置于土壤表面。所得数据见右表。为证明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这位学生应

种子处理

萌发种子数

埋入土下

9

置于土表

8

 A.得出结论,黑暗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

 B.修改假设

 C.做出结论:光对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

D.用大量种子来重复这一实验

22.有三个盛放葡萄糖液的密封玻璃瓶,已知一瓶混有酵母菌。一瓶混有乳酸菌,一瓶只有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气泡的瓶子肯定混有酵母菌    B.发热的瓶子肯定混有乳酸菌

  C.只盛放葡萄糖液的瓶子能量会增加  D.混有乳酸菌的瓶物质种类会减少

23.要将自生固氮菌从混有杂菌的培养基中分离出来,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在培养基中加入铵盐      B.在培养基中加入NaCl

C.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     D.改用无氮培养基

24.右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25.隔离的本质是   

   A.地理隔离          B.生殖隔离

   C.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2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高度开放,自动调节能力强,而且人类起主导作用

  B.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但恢复力稳定性低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伴随着物质而循环利用

  D.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湖北某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一只雄麋鹿和七只雌麋鹿放出保护区,让他们回归大自然。经一年的追踪、观察,发现这些麋鹿已适应自由生活,再过数年后,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种群。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麋鹿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增加   B.麋鹿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加

C.麋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变化 D.自然生活的麋鹿与自然保护区的麋鹿存在隔离

28.与右图所示的情况相符合的是      

A.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B.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比

C.高等植物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比值

D.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29.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系谱图,该病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性遗传

30.在人体内,下列关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染色体向两极的分配都是随机的

B.同源染色体必须分开,分别移向两极

C.同源染色体分开后进人哪一极,机会是均等的

D.非同源染色体在两极组合是随机的

31.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生活的组织液中肯定没有的成分是

A.血红蛋白    B.麦芽糖    C.抗体     D.纤维素

32.某小鼠的癌细胞具有氯霉素抗性,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将无氯霉素抗性的小鼠体细胞核取出,注入去核的小鼠癌细胞中,然后将这一重组细胞培养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结 果发现,该重组细胞能无限分裂,这一实验可以说明

A.能无限分裂的重组细胞可称细胞系    B.氯霉素抗性属于细胞质遗传 

C.重组细胞不具有氯霉素抗性       D.核移植过程中核基因发生了突变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共80分。

33.(7分)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在“神舟四号”飞船进入太空后为一对“新人”——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革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举办了特殊的“婚礼”。将两个“新人”放入融合器中,当充满液体的融合器加上直流电场,两个原本相互游离的细胞一下子贴到一起,开始了“窃窃私语”。紧接着,在瞬间高压脉冲的作用下,细胞膜被击出了一个小孔,透过这微小的空间,两股细胞质展开了“心灵沟通”。渐渐地,细胞核也扭摆着“亲热”起来,20min后,它们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新生命就这样诞生了。地面实验结果显示:用于融洽的两个“新人”,一个开的是粉花(标记为“一号”),一个开的是黄花(标记为“二号”)融合后的细胞再生植株开的是黄花,但形状却和一号相同(称“一号形状”,另一个称“二号形状”)。这种“太空烟草”比普通烟草个子矮,株秆粗,烟叶多,是我国太空育种试验的一项重大成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细胞的密度不同,因此在地面上进行细胞融合非常困难。从理论上讲,在太空中细胞更容易融合,可能的原因是        。在显微镜下观察,“新人”的细胞膜融合在一起,使细胞呈圆球状,这是因为膜具有       特性。“细胞婚礼”中用到的诱导融合技术是         

  (2)两种烟草原生质体融合时,    类型是我们需要的,这样的细胞经组织培养后,再生的植株属       倍体。

  (3)植物体细胞融合技术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其优点是      

  (4)“太空烟草”能稳定遗传吗?为什么?             

34.(6分)下列为从一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据图回答(细胞器填写标号):

 

(1)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B所表示的细胞器在该细胞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进行各种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

(4)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同一个叶肉细胞,结构A中产生一个CO2分子进入C中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层

膜。写出C中所发生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35.(8分)下图为某一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各细胞可在该动物的      结构中找到,若甲细胞为果蝇体细胞,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       

(2)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      ,其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3)丙细胞内有   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4)若该动物还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正常的雌性个体交配后,后代中患病的几率为        

(5)甲细胞在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发生变异的区别是               

36.(7分)有一位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10g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光合作用中C02的吸收量和呼吸作用中C02的释放量,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A曲线表示:在15℃和30℃的条件下,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B曲线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线粒体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以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都用CO2的吸收量或释放量表示):

(1)在温度为30℃,光照为8000勒克司的条件下,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为________μg/h/10g:在温度为15℃,光照为8000勒克司时,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为____________μg/h/10g;在光照强度相同,温度不同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是因为温度影响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_的活性。

(2)离体线粒体在温度为15℃和30℃时的呼吸作用强度分别为 ____________μg/h/

10g和____________μg/h/10g

(3)假定叶绿体和线粒体在叶肉细胞内的生理活性与离体状态下基本一致,在30℃条件下的叶肉细胞内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的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__勒克司,此时光

合作用正好补偿呼吸作用的消耗,呼吸作用所释放出的CO2正好用于____________。

37.(7分)下图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⑴甲图中B点表示                            。处于A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⑵a点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CO2的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               

⑶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                  。Ⅰ曲线所代表的植物对CO2利用的特点是                ,Ⅱ曲线所代表的植物体内固定CO2的物质是            

(4)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        的供应。

38.(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家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离体花粉或胚囊中,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胚状结构(胚状体),井将其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外包裹上人造种皮,便制成了“人工种子”。人工种子的概念是1978年在加拿大举行的第四后国际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目前,我国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在烟草、水稻、小麦和玉米等植物上成功诱导出胚状体,而美、日、法等各国正着手将人工种子市场化、商品化。

(1)简要归纳“离体的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的过程        

                          

(2)“人工种子”可大体由     个部分组成,包埋胚状体的胶质可看作玉米种子的哪个结构      。“人造种皮”的制备是       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的体现。

(3)由“人工种子”萌发出的植株是否可育?             

(4)写出“人工种子”商品化的意义(一项)              

39.(7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下图是生产实践中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A、D所示方向的育种方式与A→B→C方向所示的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2).过程B常用的方法为           ,过程F常用的药剂为      

(3).由H→J的过程所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名称是      

(4).请分别例举出根据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三项原理而采用的育种方法:  

   ①                     

   ②                     

   ③                     

40.(5分)2002年3月25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三号’宇宙飞船,中华民族在梦寐以求的飞天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神舟三号”虽然没有载人,但在飞船上装有形体假人(装有人体新陈代谢模拟装置、模拟人生理信号设备等),能定量地模拟宇航员在太空

中的重要生理参数。 “神舟三号”进入太空后,将进行外层空间生命科学等一系列的

科学实验。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宇宙飞船的船舱中,如果将一株植物幼苗平放在一个圆盘上,给它提供生长所必需的条件。若干天后,该植物幼苗根、茎的生长情况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C.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D.根向下生长,茎向水平方向生长

(2)为改善载人飞船上宇航员的饮食条件,生物工程学家Morris Benjaminson和他的同

事研究出在太空中”种植”鱼肉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取下的金鱼肌细胞放在培养基中

培养。一星期后,金鱼肌细胞就增加16%,这可避免食用活体动物产生生物垃圾及在宇宙飞船上宰杀动物的麻烦。

①如用示踪原子3H标记四种脱氧核苷酸,并加入此培养基中,待金鱼肌细胞恢复分裂

后,发现其产生的子代肌细胞除细胞核外,在细胞质中也检测到3H的存在。含3H的细胞器主要是 ____________ 。

②在培养基中“长出”的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此蛋白质是在金鱼肌细胞内基因的控制下,经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步骤合成的。

(3)在“神舟三号”船舱中,还携带有多种植物种子,返回地面后将这些种子进行种植,

往往会得到新的变异性状。产生这种变异的来源是____________,通常把这种育种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6分)以下是有关DNA粗提取实验的阅读材料:

    A.核酸极不稳定,在较为剧烈的化学、物理因素和酶的作用下很容易降解。在制备DNA

时要加入DNA酶(水解DNA的酶)的抑制剂柠檬酸钠,以除去Mg,防止DNA酶的激活。

B.核酸中的DNA和RNA在生物体内均以核蛋白(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形式存在,

 DNA核蛋白在1mol·L-1 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大,但在0.14mol·L-1 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而RNA核蛋白溶于0.14mol·L-1 NaCl溶液。

    C.用苯酚处理,可使蛋白质变性,且留在苯酚层内;在DNA溶液中加入2.5倍体积,

浓度为95%的酒精,可将DNA分离出来。此时DNA十分粘稠,可用玻棒搅成团取出。

D.DNA在强酸环境下,水解产生脱氧核糖等小分子物质,它与二苯胺酸性溶液反应,

能生成蓝色化合物。

E.实验材料与器械:柠檬酸钠溶液、石英砂、0.14mol·L-1 NaCl溶液、1mol·L-1 NaCl

溶液、蒸馏水、苯酚、95%酒精、二苯胺试剂、浓硫酸、花椰菜、研钵、烧杯、漏

斗、玻棒、量筒、石棉网、酒精灯、吸管、试管等。

F.实验步骤:研磨得匀浆→过滤得滤液→滤液稀释6倍→离心处理得沉淀物 →沉淀物再溶解→加苯酚静置后去上清液→提取出DNA→DNA鉴定

  请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研磨时,取10g花椰菜,加适量的石英砂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将滤液稀释6倍,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沉淀物,置于2mL 1mol·L-1 NaCl 溶液中,使DNA核蛋白再次溶解,再加2mL

苯酚充分震荡后静止,待其分层后弃其上层的苯酚。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

(4)如何将剩余溶液中的DNA提取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证明提取物确实是DNA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1分)下面是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班氏试剂,并          ,试管中出现红黄色,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2)在盛有10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_         

(3)利用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将盛有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试管经静置后置于透射光和反射光下,依次呈            色。

(4)小麦幼根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      区,用显微镜观察此区的徒手纵切片,可见到该区已分化出木质部,其中输送水分的是       

(5)为了研究小麦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应以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小麦根尖的分生区处于      期的细胞染色体。若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培育中的小麦幼苗根部,则此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处理前相比较,其数目           

(6)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                 

(7)现有在培养皿中萌发至3cm的小麦幼苗,罩以侧面开一个小孔的纸盒,胚芽鞘弯向小孔生长。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法,在细胞水平上证明,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                               

高三周练生物试卷答案

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题2分,共计52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C

D

B

D

C

C

A

B

B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C

D

A

C

A

A

D

A

D

C

C

B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题号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BCD

ACD

ABC

BCD

ABCD

AB

三、非选择题:

33(1)重力作用很弱  细胞膜有具一定的流动性  电刺激诱导融合

 (2)不同原生质体融合 多(或四)  (3)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4)不一定,如果“太空烟草”为纯合子,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都能稳定遗传;如果为杂合子,无性繁殖能稳定遗传,有性繁殖会出现性状分离。培养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34. (1)C  (2)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3)D  (4)AC  

(5)4  CO2+H2O (CH2O)+O2 (6)AC。

 35.(1)精巢或睾丸 XY染色体或性染色体(2)有丝分裂 AaBbCC(3)2 ABC或abC或AbC或aBC (4)0 (5)甲细胞形成乙细胞没有基因重组或甲细胞形成丙细胞有基因重组

 36. (1)8 4  酶 (2)0.75 1.5  (3)1500 光合作用

 37.⑴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呼吸作用  (2)不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不同,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3)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光合作用加强   能利用低浓度的CO2进行光合作用   五碳化合物(C5) (4)矿质元素(也可答矿质元素和水)

 38. (1)

(2)3;胚乳;生物膜 (3)由花粉培养发育的植株一般不可育,由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的植株则是可育的(答不完整不给分)

(4)可用于苗木的快速繁育,无病毒植株培养,解决有些作物繁殖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只需回答一项即可)

39.(1)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或细胞培养)   (4)①诱变育种   ②杂交育种或转基因育种  ③多倍体育种或单倍体育种

40. (1)C (2) ①线粒体  ②转录翻译 (3)基因突变诱变育种

41. (1)1mol·L-1 溶液 柠檬酸钠

  (2)使DNA核蛋白的溶解度逐渐降低  (3)蛋白质

  (4)向下层DNA溶液中加2.5倍体积,浓度为95%的酒精,此时用玻棒搅动,在玻棒上的成团物即是DNA  (5)用适量的浓硫酸处理提取物,再滴加二苯胺试剂数滴,如有蓝色物质出现即可证明提取物是DNA

42.(1)加热至沸腾  还原性糖  (2)过氧化氢酶  (3)绿色  红色  (4)根毛  导管  (5)有丝分裂中  增加一倍(或原来的两倍)  (6)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7)取弯曲处纵切片制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并测量向光侧和背光侧细胞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