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
生 物 试 题
命题 校对: 孟宪文
说明:
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
纸的规定处。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3.答第I卷时,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4.答第11卷时,答案要答在答题纸的对应题号的空白处,超出规定区域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含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水既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消耗和生成分别在
A.第一阶段、第三阶段 B.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C.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D.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
A.都具有遗传物质
B.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
C.都具有核糖体
D.都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3.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来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依次是 ①细胞增殖、分化 ②细胞代谢 ③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改变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4.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③碳元素是各种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5.炎热夏季的中午12:00至下午14:00,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在这一时间段内,叶
绿体中的[H]、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
A.降低、升高、降低
B.降低、降低、升高
C.升高、降低、升高
D.升高、升高、降低
6.下图的4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
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A. ①②和①③
B. ②③和①②
C. ②④和①③
D. ②③和③④
7.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利用“工程菌”生产人类胰岛素
B.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 ,
C.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到Ⅲ号染色体上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8.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A.24%,22% B.22%,28%,
C.26%,24% D.23%,27%
9.下面坐标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点相符的是
10.基因型为Aa的雌性动物,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基因AA、Aa、aa的分开发生在
①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中
②初级卵母细胞形成次级卵母细胞的过程中
③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
④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的过程中
A.①②③ B.③④②
C.④②④ D.③②③
11.关于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TP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后变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蓝藻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分别通过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产生ATP
C.ATP分子中储存着大量的活跃化学能,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D.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12.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
部位①和②的颜色分别是
A.①无色、②绿色 B.①红色、②绿色
C.①红色、②无色 D.①红色、②红色
13.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形成所需的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14.右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
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①有多种酶参与 ②最适pH是7
③最适温度是
⑤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15.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
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
体比例为
A.1/2 B.5/
16.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则表述正确的是
17.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18.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19.下图的4个家系,黑色是遗传病患者,白色为正常或携带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几率是25%
20.右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图1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D.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2个染色体组
21.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 | 9mol | 12.5mol | 15mol | 30mol |
产生酒精的量 | 9mol | 6.5mol | 6mol | 0mol |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22.下列据图所作的推测,错误的是
A.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8
B.如果乙图表示细胞中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则②表示氧元素
C.丙图表示某家庭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如5号女儿患病,那么3、4号异卵
双生兄弟相同基因型概率为4/9
D.从丁图DNA复制可看出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23.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B.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在较强光照下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D.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
24.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的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请分析该酶具有活性的部分最可能是下列哪一片段?
说明:“+”表示有酶活性,“—”表示没有酶活性。图中数目代表氨基酸的编号,例如86—419代表此酶片段由第8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形成。
A. 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
B.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
C.第44号氨基酸到第196号氨基酸
D. 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5.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酶促反应的速度可以用产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
B.Ⅱ和Ⅰ相比较,酶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温度低,酶活性降低
C.AB段影响酶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
D.若想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至少应设计3种不同的温度
26.一位学生将葡萄糖和酵母菌溶液放入一个保温瓶中,并用带有两个孔的塞子封口,酵母—葡萄糖溶液的温度随时间慢慢地升高,指示剂的颜色也开始改变(该指示剂遇酸变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保温瓶内的温度将一直保持稳定不变
B.保温瓶中氧气的含量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有重要的影响
C.实验可用来测定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的变化
D.指示剂变色的情况与保温瓶中空气的量无关,与葡萄糖的量有关
27.下列细胞中与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有
A. 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C.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 精子细胞
28.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比较中,正确的有
A.前者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后者以种群为研究对象
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C.两者都认为突变、重组是变异的主要来源
D.后者认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29.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黄绿用Y与y、圆皱用R与r表示)
(1)写出亲本的基因型,黄圆是 ,绿圆是 。
(2)杂交后代有 种表现型,各种表现型及其在总数中所占比例是 。
(3)杂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总数的比例是 。
(4)杂交后代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 。
30.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时,做过下列实验:
(1)选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 的功能。
(2)本实验需在培养液中加入标记物,可供选择的物质有:被3H标记了的胸腺嘧啶脱氧核
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亮氨酸及葡萄糖,该实验应选择 做标记物,该
|
培养液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于豚鼠细胞生活
的 。细胞培养3分钟后,需向培养
液中加入 ,以降低标记物连续渗
入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
性,结果如图1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
推测,分泌蛋白是在 合成的,
并沿着 途径向外分泌。
31.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
种物质的反应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细胞
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
而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_℃最佳。
(5)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
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在图甲中再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②在图乙中再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32.下图表示某动物的某个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 综合分析可以断定,该生物的体细胞内
含有 条染色体。A细胞核内含
有 个DNA分子。
(2)D细胞处在 期,B细胞正在进行 分裂。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用图中字母表示)。
(4)在图中B细胞的下一分裂时期为 期,并且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E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
33.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是 (填人名)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图解。
(2)该实验是在 (填人名)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 的化学成分。
(3)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
(4)依据上面图解的实验,可以作出 的假设。
(5)为验证上面的假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在该实验中加入DNA酶,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6)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 ,为此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 。
34.为了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但产物不同。
实验材料和用具:
酵母菌培养液、带橡皮塞的锥形瓶两只、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提示:假设酵母菌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
实验方法:
①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右图(装置1)安装好。
②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个实验,请描述另一个实验装置(装置2)如何设置?
结果预测和结论: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在以下表格中填写:
现 象(红色液滴移动情况) | 结 论 | ||
装置1中液滴 | 装置2中液滴 | ||
1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
2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
3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
进一步探究:如果要进一步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中有无酒精,常用什么试剂? 。
若颜色变为 ,说明有酒精产生。
35.迈克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下:
实验过程:他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他还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
实验结果:
温度℃ |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 开始时的CO2浓度(%) | 12小时后 CO2浓度(%) |
25 | 0 | 0.35 | 0.368 |
25 | 10 | 0.35 | 0.342 |
25 | 20 | 0.35 | 0.306 |
25 | 40 | 0.35 | 0.289 |
25 | 60 | 0.35 | 0.282 |
25 | 80 | 0.35 | 0.280 |
25 | 95 | 0.35 | 0.279 |
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 _____。说出该实验中的一种控制变量___ __
(2)迈克设计的探究实验在各种光照强度变化中分别使用了一株植物。这是一个好的
设计吗?___ _______为什么?___ _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迈克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中的目的是___ _______。
(4)迈克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议___ _______。
(5)迈克要用曲线图表示他的实验结果。怎样最好地图示结果?(在四项备选项中选择)
A.柱形图,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B.柱形图,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C.曲线图,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D.曲线图,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36.为了检测植物体有机物的运输,科研和教学中常设计如下实验:选择三株长势相当的绿果皮、黄子叶,皱种皮的豆科植物,取其上部位相同、长势相当的健壮叶片按下图建立装置A、B、C、D,在玻璃器皿中分别充满放射性14CO2。实验前,装置A不作处理,装置B在X处环割剥去树皮,装置C在Y处环割剥去树皮,装置D在W处将叶柄折断,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植物器官 | 放射物含量(相对单位) | |||
装置A | 装置B | 装置C | 装置D | |
顶芽 叶 茎Z处 根 | 3.1 2.5 0.5 0.9 | 0.0 4.1 0.7 2.2 | 4.9 2.1 0.0 0.0 | 0.0 0.0 0.0 0.0 |
请分析回答:
(1)实验结束后测试A装置的顶芽、叶中、茎部Z处和根中的放射物,主要应是: 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是在叶肉细胞的 中产生的。
(2)通过对装置B和装置C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装置A、B、C、D中起对照作用的是装置 。
(3)造成装置D实验结果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定该豆科植物的绿果皮(G)对黄果皮(g)是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
是显性、园滑种皮(R)对皱种皮(r)是显性,其双亲分别是纯合的绿果皮、黄子叶、皱种皮和纯合的黄果皮、绿子叶、皱种皮,则其F1自交结出的果实、种子的子叶、种皮的性状及分离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阶段考试生物答案
1.B 2.D 3.D 4.C 5.C 6.B 7.C 8.A 9.A 10.D 11.B 12.B
13.C 14.C 15.B 16.C 17.D 18.C 19.B 20.A 21.D 22.C 23.B
24.C 25.ABCD 26.BC 27.ABC 28.ABD
29.(1)YyRr yyRr (2)4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 (3)1/4 (4)1/4
30.(7分)(1)合成及分泌蛋白质 (2)3H标记的亮氨酸 主动运输 内环境(细胞外液) 未标记的亮氨酸 (3)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细胞膜
31、(10分) (1)①ADP+Pi+能量 ATP ②H2O O2 +[H]
(2)温度 无光(或黑暗) (3)不能 B (4)C 25
(5)
32.(每空1分,共8分)
(1)4;8 (2)有丝分裂中;减数第二次 (3)A、C、D (4)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精细胞或极体;
33.(9分)(1)艾弗里(或及其同事) (2)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 "转化因子"
(3)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4)DNA是遗传物质 (5)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6)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培养基中只长R型细菌 蛋白质、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34.(9分)实验方法:装置同上,用等量的清水代替NaOH溶液,其他相同(1分)
结果预测和结论:(每一现象1分,共6分)
现 象(红色液滴移动情况) | 结 论 | ||
装置1中液滴 | 装置2中液滴 | ||
1 | 左移 | 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不移动 | 右移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左移 | 右移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重铬酸钾 灰绿色(2分)
35.(1)光照强度; 温度(或开始时的CO2浓度或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不好;不同株植物株高、叶片数虽相似,但叶面积等其他方面不一定相同。(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作为对照 (4)增加若干实验组,使光照强度为普通阳光的100%及以上 (5)C
36.(6分)(1)糖类 叶绿体 (2)茎中的放射物(或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运输的;装置A (3)缺乏水分,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故不能合成有机物;(4)果皮全是绿果皮、种皮全是皱种皮、种子的黄色子叶:绿色子叶=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