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40每小题1分,41-50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C.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
2.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洛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显微观察可以发现
A.红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绿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B.只有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C.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红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D.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3.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 18 B.5
4.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光合作用中ATP分子的形成 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C.抗体与SARS病毒特异性结合
D.原生质体融合成杂合体细胞
5.能够反映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的实例有
①白细胞吞噬病菌 ②细胞膜外K+的浓度远低于膜内 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④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⑤海带细胞内的I-浓度远远高于海水中的I-浓度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 D.②⑤
6.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此细胞是真核细胞而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B.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C.结构2不含磷脂,其复制发生在间期
D.结构1、3、5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7.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B.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19.3~21.3h、38.6~40.6h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h
8.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9.下图表示某杂合子个体的四个细胞,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进化历程中,图甲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使进化速度大大加快
B.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图甲所示的细胞,图丙中没有等位基因
C.存在这四种细胞的个体可以是水螅、雄狮或母狼,而细菌不存在这四种细胞
D.图甲和图乙的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图乙和图丙的细胞具有姐妹染色单体
10.科学家们将番茄细胞和马铃薯细胞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但它并没有在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进行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番茄和马铃薯属于同一个物种
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做支持
D.这种“番茄-马铃薯”很可能是可育的
1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腺体分泌的物质 B.人体内大多数酶在近中性环境中催化效率最高
C.酶是代谢终产物 D.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不会超过人体的体温
12.青霉素是一常用抗生素,研究表明它能够抑制肽聚糖(一种糖类与蛋白质结合的物质)的合成,由此可以判断青霉素能杀死下列哪生物
A.SARA病毒 B.霉菌 C.大肠杆菌 D.疟原虫
13.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
A.①无色、②绿色 B.①红色、②绿色
C.①红色、②无色 D.①红色、②红色
14.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蒸腾作用,根系就不能吸收水分
B.没有蒸腾作用,根系就不能吸收矿质元素
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引起根系吸水,是消耗ATP的过程
D.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在导管内的运输
15.下列可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A.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密封的蔬菜大棚一天中CO2含量的变化
D.植物根的生长随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16.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2过程需要ATP和多种酶。在该过程中CO2首先形成C4,这类植物叫C4植物
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都有水参加又都能够产生水,并且能形成ATP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产生的[H]都与氧结合生成水
17. 经测定,某植株上叶片甲中的K、P等元素不断地被运到叶片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甲比叶片乙更接近植物的根系 B.叶片乙的生长速度小于叶片甲
C.叶片乙的细胞比叶片甲更趋于衰老 D.叶片乙细胞中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18.下列能鉴别野牛草是否为C4植物的简便方法是
A.制作叶表皮临时装片,观察气孔大小 B.制作叶横切临时装片,观察叶脉结构
C.分离、测定叶片中各种色素的含量 D.用碘液测定叶片中淀粉的含量
19.下列哪种情况容易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①脂肪来源太多 ②脂蛋白合成快 ③磷脂合成不足 ④高糖饮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人体内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
A.丙氨酸 B.赖氨酸 C.脂肪酸 D.核苷酸
21.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和热觉的部位
B.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温觉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官
C.寒冷环境中出现“寒战”是立毛肌收缩的结果
D.在炎热环境中大量排汗并未带走热量,只有汗液蒸发才使热量散失
22.产生组织胺的细胞是
A.记忆细胞 B.效应B细胞 C.效应T细胞 D.组织细胞
23.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24.有关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25.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龟卵的羊膜和羊水保证了其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
B.同源染色体经过复制就形成了四分体
C.燕麦长出胚芽鞘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
D.蚕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的结构是由基细胞发育而来
26.生物在遗传上保持相对稳定,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B.DNA分子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C.“中心法则”所代表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遗传稳定无关
D.20种氨基酸有61种密码子对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影响
27.人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是线粒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右图所示的遗传图谱中,若I—l号为患者(Ⅱ—3表现正常),图中患此病的个体是
A.Ⅱ— 4、Ⅱ— 5、Ⅲ一7
B.Ⅱ—5、Ⅲ—7、Ⅲ—8
C.Ⅱ—4、Ⅱ—5、Ⅲ—8
D.Ⅱ—4、Ⅲ—7、Ⅲ—8
28.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①杂交育种 ②基因工程 ③诱变育种 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9.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30.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
31.下列各图中不正确的是
32.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33.下列关于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正确的是
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
B.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苗,接种,培养
C.配制棉子壳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
D.配制棉子壳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
34.下列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酶是维持菌体基本生活的必要条件
B.菌体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不需要从外界补充
C.发酵液pH呈酸性时,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D.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抑制
35.如右上图表示发生于某种细菌内的反应程序。①至⑥代表不同的氨基酸,V至Z代表不同的酶。所有氨基酸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原始种的细菌只需从环境摄取氨基酸①便可存活,而此细菌的变异种只有在培养基中提供氨基酸①②⑤才能生存。变异种细菌细胞内不存在的酶是
A.V、W B.W、Y C.Y、Z D.V、Z
36.在真核生物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过程中都有
A.蛋白质的合成 B.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C.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D.遗传物质不均等分配
37.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
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C.大豆种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
D.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
38.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39.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40.下列有关人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健康成年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是平衡的
B.在健康人的尿液中,尿素的含量较高说明其食物结构中含较多的蛋白质
C.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D.通过脱氨基作用生成的氨,必须转变成尿素才能排出体外
41.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效应相同的一组是
A.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背重力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茎的背重力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重力性和扦插枝条生根
42.下列关于大豆和青蛙胚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胚的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B.胚的发育过程中胚体各部分细胞的分裂速度都是相同的
C.大豆的胚发育是在胚珠内完成的,蛙的胚发育是在卵膜内完成的
D.大豆和青蛙胚的发育过程中都有细胞分化
43.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三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基因型中,不同于两个亲本基因型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
44.用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豌豆和绿色皱粒(yyrr)进行杂交实验,培育出了黄色皱粒类型,决定这一表现型的时期是
A.两亲本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 B.F1形成配子时
C.F1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 D.F1的种子萌发时
45.关于细菌形态的遗传和紫茉莉花斑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紫茉莉的遗传物质是RNA,都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B.两者的遗传物质均为DNA,都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C.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紫茉莉的遗传物质是DNA,都遵循孟德尔定律
D.两者的遗传物质均为RNA,都遵循孟德尔定律
46.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和无土栽培的培养液都应含有
A.植物激素 B.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C.有机物 D.秋水仙素
47.以下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含有核糖体而不含叶绿体 ②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 ③因为它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 ④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⑤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48.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B.在人体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发生
C.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两株豌豆杂交,其后代可能出现2种新的基因型
D.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l:l
49.已知一批胚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4:4:1 B.3:2:
50.一对黑色豚鼠生了2只小豚鼠,一只黑色,另一只为白色。若这时豚鼠再生2只小豚鼠,一只为黑色一只为白色的概率是
A.1/4 B.3/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51.(8分)图7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_______,这一功能主要由细胞质中[ ]_______完成。
(2)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____次。若刺激C点,电流计B将偏转_____次。
(3)如果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____。
(4)已知④中的某物质可使突触后膜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
(5)突触前膜是__________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
52.(6分)下面的系谱图中有多个红绿色盲患者,其
中Ⅱ2和Ⅱ3是同卵双生(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
的两个体)请分析回答:(相关基因用B、b表示)
(1)Ⅱ2携带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________。
(2)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3)Ⅱ5到了婚育年龄,如果你是医生,从优生学的角度给她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该校03、04、05级学生中红绿色盲的发病情况开展调查。
①请你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调查情况。
②假如被调查人数共为3000人,(男1450,女1550人),调查结果发现红绿色盲患者43人(男性41人,女性2人),则红绿色盲发病率为_________。
53.(8分)右图甲是某种动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乙是该动物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
(2)基以甲图所示细胞为材料做提取DNA的实验,应将其放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该图与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不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乙是甲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参与这一过程的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5)根据乙图推断,该动物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可能。该在方框中绘出形成该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的示意图,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
54.(共8分)已知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A或a表示。图8 表示果蝇的减数分裂过程。请回答:
(1)图Ⅱ的细胞叫_________。
(2)若图示的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红眼,请在Ⅰ图中标出眼色基因。
(3)如果图示的果蝇为红眼,与一只红眼果蝇的卵细胞结合产生了一只白眼果蝇,该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_____,若图中Ⅲ的a 的基因型为XA,则b、c、d的基因型依次为 、 、 。
(4)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出(3)的过程。
55.(10分)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若研究“目的菌”的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________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答 题 卷
51、(1) [ ]
(2)
(3)
(4)
(5)
52、(1) (2)
(3)
(4)①设计表格如下: ②
53、(1) (2)
(3)
(4)[ ] [ ]
(5)
在右侧方框内绘出形成该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的示意图,
面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
54、(1)
(2)请在右图中标出眼色基因
(3)
(4)请在右侧方框内用遗传图解表示出(3)的过程。
55、(1)
(2)
(3)
(4)
(5)
(6)
高三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CCD 6-10 BABDB 11-15 BCBDC 16-20 DABCA 21-25 DDDCA 26-30 CCDAC
31-35 BBDBD 36-40 ADDAC 41-45 CBDCB 46-50 BBBBC
二、非选择题
51、(1)外排 [2]高尔基体 (2)2 0 (3)主动运输
(4)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5)轴突 组织液
52、(1)100% (2)25% (3)与正常男性结婚 生育女孩
(4)①
色盲 | 正常 | |||
男 | 女 | 男 | 女 | |
0.3 | ||||
0.4 | ||||
0.5 |
②1.43%
53、(1)9、12 (2)使细胞胀破 (3)有中心体 无细胞壁
(4)[9]核糖体 [10]中心体 (5)4
54、(1)次级精母细胞 (2)略 (3)雄性 XA Y Y
(4)略
55、(1)目的菌 选择 (2)化合物A 异养需氧 (3)减少 增加
(4)划线 (5)定期取样 细菌数目的对数 (6)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