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堂教学案
课题:新陈代谢与酶
基础知识扫描:
一、酶的发现
切赫和 奥特曼 | 发现少数RNA也有催化作用,证明酶是 | ①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或 ②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
二、影响酶的催化作用的因素
1、温度:(1)温度: 。在此范围内,温度越接近最适温度,酶的催化效率越高;否则就越低;超出该范围,催化作用很低,甚至于丧失。
(2)最适温度:酶促反应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胰淀粉酶是 ℃、α—淀粉酶是 ℃)
2、pH:(1)适宜pH:酶能发挥催化作用时的pH范围。在此范围内,pH越接近最适pH,酶的催化效率 ;否则就 。
(2)最适pH:酶促反应达到最大值时的pH(一般酶接近中性,如 ;胃蛋白酶是1.5~2.2;小肠中的消化酶需要 性;微生物的最适pH分别是:真菌 、细菌 、放线菌 )
3、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其中,低温虽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使酶不能表现出催化能力,但是酶的分子结构(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可以恢复;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 受到破坏,使酶失去活性(失活,即失去催化能力),这种失活是 的。
判断:酶只有在最适温度、最适pH的
条件下才能表现出催化能力( )
4、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5、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三、酶的特性: 性, 性和温和性(适宜条件)
四、实验问题讨论:
(一)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中:
(1)肝脏为什么要新鲜并制成研磨液?
(2)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时,能否共用一个吸管?
(3) 号试管冒气泡的时间要长一些?为什么?
(4)为什么说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更高?(定量说明)
(二)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的实验中:
(1)为什么用
(2)加入斐林试剂的目的是什么?
(3)在已知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下,有无设计1号试管的必要?为什么?
课堂检测:
一、单选题:
( )1.胃液中的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这是由于: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B、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C、小肠内的PH高于胃内的PH D、小肠内的PH低于胃内的PH
( )2、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所含的酶: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 )3.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 )4.蛋白质代谢是在多种酶的参与下完成的,使肽键断裂的酶是
A.呼吸酶 B.蛋白酶
C.转氨酶 D.脱氨基酶
( )5.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A 产生气泡 B 溶液呈蓝色 C 溶液呈紫色 D 产生砖红色沉淀
( )6.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有些酶是核酸 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 )7.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热而失活
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 )8.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哪个图示最确切地反映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数量之间的关系
( )9.在一装有蛋清的试管中同时到入2ml狗的胃液和小肠液(经测定ph值为3左右),置于适宜的温度中水浴 ,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不具有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多肽 C.氨基酸 D.蛋白质和多肽
( )10.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酶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有些酶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有些酶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有些酶在细胞外起催化作用
C.酶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逆转录两个过程
D.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
( )11.在温度、PH等适宜条件下,右图中实线表示没有酶时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物中,则图中表示此反应进程的曲线是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二、多选题
( )12.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下列操作不符合要求的是
A.实验前最好检测一下蔗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纯度
B.实验用的斐林试剂需提前配制并充分混合好
C.用作对照实验的蔗糖溶液需现配现用
D.隔水加热用的开水可提前煮至沸水状态备用
( )1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活的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能产生酶
C、生物体缺乏某种酶就可能出现这种酶缺乏症
D、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要求的催化条件都相同
( )14.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B.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
C.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定能产生激素
( )15.下图表明,某种原核生物通过一套酶系统将某种原料转变成它自身必需的氨基酸,请根据图示选出正确的结论
原料 当氨基酸2含量增加时,它能与酶3结合,从而降低酶3的活性,反应是可逆的 |
A.每一种酶都是由特定的基因指导合成的
B.氨基酸3含量的增加,能够抑制酶3的活性,这属于酶合成的调节
C.如果能够直接为该原核生物提供酶2,那么即使基因2发生突变,它仍然能够正常生活
D.如果基因2不存在,则氨基酸1也可直接形成氨基酸3
( )16、在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不需要酶参与的是
A.O2进出细胞 B.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
C.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D.叶绿素a被激发失去电子
三、简答题:
17.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以瓶带盖的叶捕捉昆虫,并以其分泌物消化虫体。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取6支大小一样的洁净试管,加入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检测液后,再分别加入瘦肉块和马铃薯块,两小时后观察现象,记录如下表。请据表回答问题:
编 号 | 加 入 物 | 条 件 | 现 象 |
1 | 2mL水+ | 室温 | 无明显变化 |
2 | 2mL新鲜分泌物+ | 室温 | 瘦肉块明显变化 |
3 | 2mL新鲜分泌物+ | 煮沸后冷却到室温 | 无明显变化 |
4 | 2mL水+ | 室温 | 无明显变化 |
5 | 2mL新鲜分泌物+ | 室温 | 无明显变化 |
6 | 2mL新鲜分泌物+ | 煮沸后冷却到室温 | 无明显变化 |
(1)此分泌物中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
(2)试管1和试管4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试管3不同于试管2的处理之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分泌物的活性受 的影响。
(4)猪笼草捕食昆虫是对土壤溶液中缺少_______元素的一种适应。
18.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与无机催化剂比较,它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且需要适宜条件。请回答:
(1)活细胞中,酶主要是在细胞的处合成。
(2)酶催化所需要的适宜条件,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人们通过实验发现酶的活性会受到温度和pH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①从上图可以发现, 都可以使酶的分子结构破坏,从而使酶的活性丧失。
②现有一学生想要验证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大的温度是否为
(3)下表代表胃、小肠中有关消化液的成分及部分酶的最适pH,请根据下表回答:
消化液名称 | pH | 消化液成分 | |
胃 | 胃液 | 1—2 | 胃酸(HCl) 胃蛋白酶(最适pH 1.8左右) |
小肠 | 胰液、胆汁、肠液 | 7—8 | NaHCO3,胆盐,多种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最适pH 8.0左右 |
①胃液中的胃蛋白酶会随着胃的排空而进入小肠,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能否将蛋白质分解?为什么?
②胃液中有大量的胃酸(HCl),它随胃的排空进入小肠后,会不会破坏小肠中酶的活性?为什么?
新陈代谢与酶课堂检测答案
一、单选题:1—5CBBBC 6—10BDBCC
二、多选题:12BD
三、简答题:
17.(1)蛋白酶,淀粉酶。(2)对照实验。(3)温度。(4)氮。
18:(1)核糖体 (2)①过酸、过碱、温度过高 ②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另一个变量 (3)①不能 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失去活性 ②不会 因为胃液中HCl可以被胰液中的NaHCO3中和
新陈代谢与酶课堂检测答案
一、单选题:1—5CBBBC 6—10BDBCC
二、多选题:12BD
三、简答题:
17.(1)蛋白酶,淀粉酶。(2)对照实验。(3)温度。(4)氮。
18:(1)核糖体 (2)①过酸、过碱、温度过高 ②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另一个变量 (3)①不能 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失去活性 ②不会 因为胃液中HCl可以被胰液中的NaHCO3中和
新陈代谢与酶课堂检测答案
一、单选题:1—5CBBBC 6—10BDBCC
二、多选题:12BD
三、简答题:
17.(1)蛋白酶,淀粉酶。(2)对照实验。(3)温度。(4)氮。
18:(1)核糖体 (2)①过酸、过碱、温度过高 ②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另一个变量 (3)①不能 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失去活性 ②不会 因为胃液中HCl可以被胰液中的NaHCO3中和
新陈代谢与酶课堂检测答案
一、单选题:1—5CBBBC 6—10BDBCC
二、多选题:12BD
三、简答题:
17.(1)蛋白酶,淀粉酶。(2)对照实验。(3)温度。(4)氮。
18:(1)核糖体 (2)①过酸、过碱、温度过高 ②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另一个变量 (3)①不能 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失去活性 ②不会 因为胃液中HCl可以被胰液中的NaHCO3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