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免疫 一、特异性免疫
考点扫描: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近几年高考此节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知识点,其次是与其他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对知识的横向联系与综合运用能力。
例题:
1.关于人体T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应阶段,能释放出淋巴因子,加强各种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B.由淋巴结、脾、扁桃体等淋巴器官产生
C.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T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只有一部分受抗原刺激时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D.能与靶细胞亲密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融酶体酶,将抗原直接消灭
2.下列有关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
B.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毒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
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效应T细胞可以直接杀灭抗原
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4.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有免疫反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
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5.图1—16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的产生、病毒增殖与患病程度之间关系的 曲线变化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在a、b、c曲线中,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 ,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
(2)由曲线变化特点看出,再次感染该病毒比初次感染时体内抗体水平产生明显
,而且抗体增殖的时间
。
(3)如果在初次感染前一周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疫苗,结果在其感染后未有明显病症出现,原因是人体内 。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
(4)请在图1—17中,画出(3)题感染病毒后人体内抗体产生与病毒增殖关系的曲线图。
题组训练:
1.儿童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有的不表现出明显症状,却获得了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是:( )
A.非特异性自然免疫 B.非特异性人工免疫
C.特异性自然免疫 D.特异性人工免疫
2.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中的吞噬细胞噬侵人人体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进入胃内的大肠杆菌 D.体内的抗体能消灭天花病毒
3.现有一幼鼠,先天缺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功能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功能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4.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 )
A.病原体 B.抗原性物质 C.抗体 D.自身物质
5.与人体进行抗感染免疫有关的细胞器有:( )
①核糖体 ②高尔基体 ③线粒体 ④溶酶体 ⑤内质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6.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重要途径之一
B.特异性免疫中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抗体、淋巴因子等
C.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结合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反应阶段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可以直接与抗原接触,并消灭抗原
7.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中有关变化与发生阶段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DNA大量复制 | 反应阶段 | 感应阶段 | 反应阶段 | — |
高尔基体活动较旺盛 | 效应阶段 | 效应阶段 | — | — |
细胞间信息传递活跃 | 感应阶段 | 反应阶段 | 感应阶段 | 感应阶段 |
8.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起作用的阶段是:( )
①感染阶段 ②感应阶段 ③反应阶段 ④效应阶段
A.在①②阶段 B.在②③阶段 C.在①③阶段 D.在②④阶段
9.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10.(多选)吞噬细胞参与:( )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11.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请回答:
(1)此图包含了体液免疫过程的 阶段。
(2)M细胞在 时形成E细胞。
(3)经检测M细胞与E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相同,其原因是______ _。
(4)当下列病原体侵入人体内,需要体液免疫对其作用的是:( )
A.结核杆菌 B.乙肝病毒
C.细菌的外毒素 D.酿脓链球菌
(5)生产“生物导弹”所需的技术是 ,用其治疗癌症属于 免疫。
12.下列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回答:
(1)这种吞噬作用与
有密切的关系。对病菌的这种吞噬清除作用属于 免疫。细菌的分解实际上是一种
过程。
(2)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清除,只是将内部隐藏的 暴露出来,呈递给 或 ,使之增殖,分化成 。当该细胞在体液中活动时,会被相应的 消灭,当其进人体细胞内部时,则被相应的 消灭.该过程统称为 免疫.
13.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步骤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 第一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 第二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 抗体合成程度 |
甲 | | 未接种 | + |
乙 | | | + + + + + |
丙 | | 未接种 | + |
丁 | | | + |
戊 | | | + + + + |
说明 |
+ :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程度 |
请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 ,当第二次接种时,其就会在体液免疫的 阶段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 ,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丁组与戊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 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
(3)若将题中的病原体痢疾杆菌改为病毒,接种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 途径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 途径来彻底消灭。
(4)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细胞,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
; 。
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考点扫描:过敏反应、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病。本小节内容在考试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过敏反应的概念和特点,自身免疫病的实例,爱滋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等。
例题:
1.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 B.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C.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免疫反应 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
2.生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毒:( )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3.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 ,进而使T淋巴细胞活化,同时使B淋巴细胞致敏,随后由 细胞分泌 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 ,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 病。
题组训练:
1.(多选)下列有关几种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中存在于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仍可与抗原(过敏原)结合
B.自身免疫病涉及的抗体在与人体某些细胞结合后,仍再能与相应病原体(抗原)结合
C.免疫缺陷症是指由于HIV病毒侵染而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的疾病
D.过敏反应一般不引起组织损伤,自身免疫病会导致某些器官功能受到影响
2.每年12月1 H是“世界艾滋病日”。到1999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7316例,其中,艾滋病患者674例,死亡356例。疫情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据有关专家估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实际感染者超过了60万。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一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1)以下对艾滋病的表述较恰当的是:( )
A.由艾滋病病菌引起的传染病 B.一种性病
C.由HIV引起的恶性传染病 D.肺炎、卡波尔氏肉瘤等的综合症
(2)艾滋病一般通过以下哪些途径传染:( )
①饮食和呼吸 ②血液 ③泪液 ④性行为 ⑤汗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IgG(抗体)由4条多肽链组成,两条相同的长链称为重链(H链),借二硫键(-SH + -SH -S-S-+2H)连接起来,呈Y字型。两条相同的短链称为轻链(L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在Y字的两侧,使整个IgG呈对称结构,如下图所示:
(1)若此物质由200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此物质的分子量约为 。
(2)当抗原进入机体后,免疫细胞经过 三个阶段最终产生该种物质。
(3)抗原的特异性主要由 决定,科学家研究发现IgG可以与不同的抗原结合,主要是因为IgG的的V区的变化大,从氨基酸考虑V区不同原因是:① ② ③ 。
(4)人体中除了含有IgG外,还含有少量的IgE(另一种抗体),研究发现该种抗体与人体的某种过敏反应有关,当过敏原第一次刺激进入机体, 分泌IgE,IgE主要分布在 ,过敏原第二次刺激机体,过敏原和IgE结合,引起细胞释放 。
(5)婴儿通过母乳可以获得人体中的另一种抗体IgA,而使婴儿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IgA进入婴儿细胞的方式为 。
第二节 免疫
一、特异性免疫
例题:
1. 2. 3. 4.D
5.(1)a c (2)提高 短(快)
(3)已获得免疫(已产生了抗体和记忆细胞) 人工免疫(或者体液免疫)
(4)见右图(大体正确即可)
题组训练:
1.C 2.D 3.D 4.B 5.A 6.C 7.A 8.D 9.B 10.ABC
11.(1)感应、反应 (2)同种抗原的再次刺激
(3)M细胞是由B细胞经有丝分裂而来,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2分)(4)BCD (5)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 体液
12.(1)细胞膜的流动性;非特异性;细胞内消化
(2)抗原决定簇;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或效应B细胞;抗体;效应T细胞;特异性
13.(1)记忆细胞 反应 效应B细胞
(2)T 摘除胸腺后,体内的T细胞大量减少,抗原的呈递受阻
(3)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4) 对照组作切除手术操作,但不切除胸腺,移植器官被排斥;实验组再输入T细胞,移植器官又被排斥。
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例题:
1.C 2.D
3.(1)自身抗原 效应T(淋巴)
(2)淋巴因子 效应B(淋巴)细胞
(3)记忆(B淋巴)细胞 自身(特异性)免疫
题组训练:
1.AD 2.(1)C (2)D
3.(1)22064
(2)感应、反应、效应
(3)抗原决定簇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的数量不同。(4)效应B细胞 消化道呼吸道的粘膜 组织胺(5)内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