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发酵工程简介复习题

2014-5-11 0:36:51下载本试卷

第三节发酵工程简介

一 、选择题:

1. 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刚兴起的时候,都是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的大气压)的实验室里操作.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 

A.防止具有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

B.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      

C.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D.避免其它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

2.在发酵工程中产生的单细胞蛋白是指

A.微生物的菌体本身           B.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

C.从微生物细胞内提取的蛋白质     D.微生物所分泌的蛋白质

3.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是发酵工程的中心阶段,随时检测影响发酵过程的各种环境条件并予以控制,才能保证发酵正常进行。影响发酵过程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温度、溶氧量和pH值

B.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pH呈酸性时,生成的代谢产物会是乳酸或琥珀酸

C.扩大培养应选用对数期的菌种,采用连续培养的方法可延长稳定期,从而提高代谢产物产量

D.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的谷氨酸是初级代谢产物,其代谢既受酶合成调节,又受酶活性调节

4、发酵罐发酵的过程中,使温度升高的热量来源于              

①冷水供应不足 ②微生物代谢旺盛 ③培养基不新鲜 ④搅拌 ⑤放料口排出产物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②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③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有关

④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6、关于微生物连续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要不断的通入空气      

B.要连续而大量的补充营养物质以及代谢产物

C.要适当补充营养物质     

D.延长培养周期

7、(多选)一种微生物培养基配方:蛋白胨10g;K2HPO4 2g;乳糖 10g;20%伊红水溶液20ml;0.325%美蓝水溶液20ml;琼脂25g;水1000ml。关于此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固体培养基

8、下列关于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正确的是

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

B.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

C.配制棉子壳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

D.配制棉子壳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

简答题:

1、 下图是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简图,请据图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       

养的;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           培养的。

(2)发酵过程中影响温度的因素有哪些?(答两项)

                         

(3)⑤过程通常采用       法灭菌。

(4)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向接种酵母菌的麦芽汁中充氧,目的

                     。而产物中的

酒精酵母菌在        过程中产生的       代谢产物。

(5)若为谷氨酸发酵工程,往发酵罐内添加的一切物品都要经过

消毒,从生态学角度进行分析,其原因是           

      , 发酵过程中,pH检测装置出现

故障,应及 时向培养基中添加          

2、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醇生产的氨基酸中,谷氨酸是产量最大的种类之一。

文本框: (1)谷氨酸属于微生物产生的    代谢产物,为解除谷氨酸生产过程对    酶的抑制,生产上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如图所示,可知A为        ,B为       

(3)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是细菌生长所需的        ,而且起到调节培养液         的作用。

发酵过程应该严格控制的条件有(写3点)

                         

(4)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主要有葡萄糖、氨水、磷酸盐、生物素等,发酵装置如右上图所示。可以判断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型、某食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中出现了大量的乳酸,其原因很可能是               

(5)我国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常用的菌种有北京棒状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等,下列生物中与这些菌种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区别的有          

A.噬菌体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C.放线菌     D.肺炎双球菌  E.酵母菌  G.硝化细菌  H.乳酸菌

3、有一种能生产食品香料的细菌,其生长速率、代谢产物的产量与培养液中的温度、pH、溶氧

量等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设计了高效、自控、产品质量较稳定的

两极连续培养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曲线图与甲装置的用途可知,甲装置内的温度、pH

应分别调节为      

   A.33℃和4.3     B.33℃和6.5

    C.37℃和5.5     D.37℃和4.3

(2)发酵过程中,通气装置控制阀应      

(3)在生产实践中,当甲装置内的细菌处于       期时,可让甲装置中的培养基大量流入

乙装置,这样有利于乙装置中细菌较快进入     期,达到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

(4)从培养液中提取食品香料的方法有:       。(从以下答案中选择)

    A.过滤          B.蒸馏          C.萃取          D.沉淀

(5)甲装置中,最初取样是每毫升10个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次取样是每毫升320个细菌,

则细菌至少已繁殖了       代。

(6)下图为该菌生产食品香料的代谢途径,若要大量合成食品香料,可采取的措施是:

    I.                            

    II.                            

 


4、尽管微生物发酵有各种各样的产物,但通常它们的生产能力小而且单一,不能胜任大批量的工

业生产,于是科学家们想方设法使它们的“功力”增长几十倍到上百倍。

   以生产维生素C为例:科学家找到两种微生物——草生欧文氏菌和棒状杆菌,它们共同作用

时,可以通过发酵产生VC,它们生产VC的过程好像接力赛一样,先由草生欧文氏菌将原料发酵成

一种中间产物,随后再由棒状杆菌完成后半段工作。科学家将棒状杆菌的有关遗传物质转入草生

欧文氏菌体内,与它的DNA相连接,经过改造后的新型欧文氏菌成了发酵工程的主角。

(1)生产中将新型欧文氏菌接种到发酵罐内,必须先进行        ,选取      期的新型欧文氏菌接种为最佳。

(2)从生态学角度考虑限制对数期菌体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生物因素为         

   造成衰亡期菌体数目减少的非生物因素有                  

(3)从发酵工程的菌种来源看,人工改造菌种的方法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