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
一、有氧呼吸
1、定义: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2、总反应式:
3、场所: 和 (主要场所是 )
二、无氧呼吸
1、定义:一般是指细胞在 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 能量的过程。在高等生物中称为 ,在微生物中也可称为 。
2、总反应式: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3、场所:
三、细胞呼吸的意义
1、供能: ATP用于各种耗能的生命活动(细胞分裂、染色体的复制和移动、植株生长、主动运输、肌肉收缩、神经冲动及冲动的传导、新物质的合成、分泌、生物发光或生物放电);热能,用于维持体温
不消耗ATP的过程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渗透作用、吸胀作用、蒸腾作用
2、供原料:为新陈代谢提供原料,如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等是合成氨基酸的原料
GPT
谷氨酸 + 丙酮酸
α—酮戊二酸 + 丙氨酸,此反应过程称为
作用
难点突破
一、呼吸作用的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
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水解
对比:分解
有氧呼吸:有氧气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无氧呼吸:无氧气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
场所 | |||
反应物 | |||
生成物 | |||
生成ATP 数量 | |||
需氧与否 |
三、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正好相反,但二者不是可逆过程
2、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二个来源:①呼吸作用产生的②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的(如是水生植物,则是从周围的水中吸收的)
光合作用释放的 O2的二个去向:①用于呼吸作用②呼吸作用用不完的,才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
光合作用制造(=生产、合成)的葡萄糖的二个去向:①用于呼吸作用消耗②呼吸作用消耗不完的,才用于积累
3、发生时间: 光合作用(有光照时),呼吸作用(有光和无光时间)
4、只要温度相等,有光照和无光照情况下,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5、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
6、摩尔数与质量的关系:摩尔数=物质的质量(克)/ 相对分子质量(或摩尔质量)
7、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8、一定要记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总反应式;注意不要算错相对分子质量,最好记住:
葡萄糖是180,CO2是44,O2是32
9、看懂数据及其相互关系,这是解这类题的关键,①文字叙述式,利用一段文字直接给出有关数据②表格式:在表格中给出相关数据,③坐标曲线式(有时加有方格,是为了准确识别有关数据,1个方格代表一定的变化量),利用坐标系中的曲线所表示的数值来代表CO2、O2的吸收或释放的量
10、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对强弱(以绿色植物为例):
①没有光合作用时,植物仍有呼吸作用,植物体内葡萄糖的总量减少,环境中的CO2量增加,O2减少②有光合作用但弱于呼吸作用时,植物体内葡萄糖的总量减少,环境中的CO2量增加,O2减少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植物体内葡萄糖的总量不变,环境中的CO2量不变,O2量不变④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植物体内葡萄糖的总量增加,环境中的CO2量减少(减少部分即用来合成葡萄糖的增加部分),O2量增加(增加部分即是积累了多少葡萄糖时所释放的部分)⑤不存在只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或细胞
一、单选题:
( )1.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mol数与消耗的O2mol数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应是
A.0.5 B.1.0 C.1.5 D.2.0
( )2.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 )3.植物的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都有的现象是
A.最终合成有机物 B.最终分解有机物 C.气体交换 D.能量转换
( )4.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以推出此过程一定
A.是有氧呼吸 B.是无氧呼吸 C.不是酒精发酵 D.不是乳酸发酵
( )5.南方盛夏的中午,高粱叶片由于阳光强烈照射而使气孔完全关闭,且持续较长时间,此时,叶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①蒸腾作用 ②有氧呼吸 ③无氧呼吸 ④光合作用
A.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 )6.以下正确描述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的是
A.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总量减少 B.在相同条件下,花生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比玉米少 C.小麦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
D.种子萌发时的吸水方式是渗透作用
( )7.北美爱斯基摩人以肉食为主,他们的尿液中含量可能偏高的物质是
A.H20 B.C02 C.尿素 D.无机盐
( )8、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不产生CO2的试管为 A.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
C.丙酮酸+线粒体 D.丙酮酸+细胞质基质并隔绝空气
( )9.刚进入西藏的上海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
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增多 ②呼吸频率加快 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④心率加快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 ②④
( )10.将接种有乳酸菌的牛奶100ml 4份和接种有酵母菌的3%淀粉溶液100ml 4份分别装在100ml、200ml、300ml和400ml的烧瓶内,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你认为24 小时后产生的乳酸和酒精最多的瓶的容量分别是(假定牛奶和淀粉溶液的量相对乳酸菌和酵母菌是足量的。)
A.100ml 、100ml B.400ml、400ml C.100ml、400ml D.400ml、100ml
( )11.食品罐头的铁盖上印有“若安全钮鼓起,压有响声,请勿购买”,铁盖安全钮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 )12 (2003全国理综卷)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
(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
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多选题:
( )13.(2000年上海高考试题)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发酵和无氧呼吸为同一概念
( )14、经常松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因为
A.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
B.促进硝化细菌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C.有利于微生物分解农家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D.促进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 )15.在马拉松比赛的后半程,运动员大腿肌肉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有
A. B.
C.乳酸 D.ATP
三、非选题:
1.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转移到ATP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 |
2、图中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大麦种子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用夹子夹紧橡皮管并使图中U形管内两侧有色液体均处于“
(1)装置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
(2)装置A中有色液体的变化量表示 。
(3)装置B中对大麦种子进行灭菌处理的目的是 ;装置B中有色液体的变化可能是 造成的,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 。
(4)计算大麦种子在25℃条件下的呼吸速率(用单位时间内O2的吸收速率表示,单位为mm3g-1h-1) 。
3.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以充足的光照,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36mg、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8mg,据实验测定,该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30mg。回答:
(1) 上述条件下,光照时细胞呼吸的强度与黑暗时细胞呼吸的强度_____
(2) 在光照时该植物每小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是_________mg。
(3) 若在一昼夜中给4小时光照、20小时黑暗,此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是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减后增
4.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发酵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移液管,并从移液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移液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单位:mL)。
时间(min) | | | | | |
1 | 0 | 0.2 | 0.4 | 0.7 | 0 |
2 | 0 | 1.0 | 1.3 | 1.2 | 0.1 |
3 | 0.1 | 1.9 | 2.2 | 2.8 | 0.2 |
4 | 0.2 | 3.1 | 3.3 | 4.4 | 0.3 |
5 | 0.3 | 4.0 | 4.5 | 5.0 | 0.4 |
(1)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的量。
(2)
(3)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在此温度条件下预计在第5分钟到第6分钟之间移液管中增加的液体量比第4分钟到第5分钟之间增加的量 (多或少),可能的原因是 。
呼吸作用()答案
1—5B A D D D
6—
13CD 14ABC 15ABCD
三、非选题
1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 葡萄糖 (3)1.5 0.1 0.07
2(1)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2)大麦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的体积 (3)灭菌是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由于环境温度上升而引起的气体膨胀 对照(排除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热膨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B内气体体积增加
3相等 24.55 mg B
4(1)CO2
(2)0.9 (3)
呼吸作用()答案
1—5B A D D D
6—
13CD 14ABC 15ABCD
三、非选题
1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 葡萄糖 (3)1.5 0.1 0.07
2(1)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2)大麦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的体积 (3)灭菌是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由于环境温度上升而引起的气体膨胀 对照(排除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热膨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B内气体体积增加
3相等 24.55 mg B
4(1)CO2
(2)0.9 (3)
呼吸作用()答案
1—5B A D D D
6—
13CD 14ABC 15ABCD
三、非选题
1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 葡萄糖 (3)1.5 0.1 0.07
2(1)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2)大麦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的体积 (3)灭菌是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由于环境温度上升而引起的气体膨胀 对照(排除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热膨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B内气体体积增加
3相等 24.55 mg B
4(1)CO2
(2)0.9 (3)
呼吸作用()答案
1—5B A D D D
6—
13CD 14ABC 15ABCD
三、非选题
1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 葡萄糖 (3)1.5 0.1 0.07
2(1)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2)大麦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的体积 (3)灭菌是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由于环境温度上升而引起的气体膨胀 对照(排除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热膨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B内气体体积增加
3相等 24.55 mg B
4(1)CO2
(2)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