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2014-5-11 0:36:51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无线粒体的细胞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

 C.种子萌发的初期,有机物的含量虽然减少,但DNA的种类却不断增加

 D.玉米等C4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鞘细胞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主动吸收Si需要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3、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合成多糖的有

①叶绿体 ②肝细胞 ③S型肺炎双球菌细胞 ④核糖体 ⑤骨骼肌 ⑥高尔基体

 A.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

4、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B.间期细胞看似静止,但核糖体、线粒体、染色质活动旺盛

 C.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若人的精细胞核中DNA含量为a,则体细胞中的DNA含量一般大于2a

5、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D.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6、对植物嫩叶所必需的矿质元素Fe和Mg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和Mg既来源于土壤,又来源于老叶

 B.Fe和Mg来源于土壤,Mg又可来源于老叶

 C.Fe和Mg只来源于土壤,不来源于老叶

 D.Fe和Mg来源于老叶,Mg又可来源于土壤

7、下列关于动物代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乳酸中毒

 B.若某人一次过多摄入的蛋白质,则消化吸收后多余的氨基酸可以在生物体内贮存

 C.某儿童偏食,其食物中长期缺乏一种必需氨基酸,即使长得较胖,其免疫力也比同龄正常儿童低


 D.长期吃富含磷脂的食物可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8、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9、下列关于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消化后的终产物是尿素、CO2和H2O

 B.当血糖浓度低于80~120mg/dl时,体内脂肪开始大量分解

 C.肝细胞内物质在氧化分解时,其释放的能量大多数形成ATP,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D.人体呼吸作用所产生CO2一定是由有氧呼吸释放的

10、通过测定CO2的交换量,用下图表示光强和CO2浓度对光合速度的影响。图中从A至D,哪一点上只有光是限制因子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1、下列过程不在动物细胞内进行的是

①氨基转换作用  ②脱氨基作用  ③胰液分解各种有机物  ④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血液中尿素的排出   ⑥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12、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相比较,第一、二阶段相同,第三阶段不相同

 B.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与土壤溶液中矿质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C.用15N标记的蛋白质饲喂小自鼠,一段时间后可在其肝糖元中发现

 D.用18O标记的水研究大豆光合作用过程,最早在释放的O2中检测到

13、反应式ADP+Pi+能量→ATP是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均发生的反应,下列与反应式中“能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B.向右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

 C.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O的分解或CO2的固定

 D.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14、人体重要的腺体——胰,主要由外分泌部细胞和胰岛细胞组成,其功能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分泌部细胞能合成多种消化酶,不能合成胰岛素

  B、胰岛细胞不能合成酶,能合成胰岛素

  C、外分泌部细胞的分泌物通过导管输入十二指肠

  D、胰岛细胞的分泌物可以进入血液

15、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冲动的传递现象依赖于细胞膜上离子通透性的变化

 B.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C.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同步

 D.感受器不仅分布在体表部位,在体内各器官中也分布着大量的感受器

16、下列产生的个体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的是

 A.试管婴儿   B.单倍体  C.雄蜂   D.香蕉

17、果蝇(2N=4对)和水稻(2N=12对)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其染色体最多分别为多少

 A.16、48   B. 8、24   C.16、24   D.16、72

18、豌豆种子的颜色,是从种皮透出的子叶的颜色。若结黄色种子(YY)与结绿色种子(yy)的两纯种豌豆亲本杂交,F1的种子都是黄色的。F1自交,F2的种子中有黄色的,也有绿色的,比例为3∶1,那么,F2的两种表现型种子出现的情况为

 A.约3/4F1植株上结黄色种子,1/4F1植株上结绿色种子

 B.约3/4F2植株上结黄色种子,1/4F2植株上结绿色种子   

 C.每一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约3/4为黄色种子,1/4为绿色种子

 D.每一F2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约3/4为黄色种子,1/4为绿色种子

19、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兰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F1为兰色,F1自交,F2为9兰: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A.2鲜红:1兰   B.2紫:1鲜红  C.1鲜红:1紫  D.3紫:1兰

20、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

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21、诊断苯丙酮尿症选用的探针是

 A、32P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   B、荧光标记的苯丙氨酸羟化酶

 C、3H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   D、荧光标记的B-珠蛋白基因

22、下图表示某种细菌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三种生长曲线,该曲线可以说明

 A.接种量对调整期的影响    B.接种量对对数期的影响

 C.培养条件对调整期的影响   D.培养条件对对数期的影响

23、下列有关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对微生物无明显的生理功能     B.生长到一定的时期才能产生

 C.不可以积累在细胞内          D.因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

24、下表是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硝化细菌

乳酸菌

根瘤菌

衣藻

A

能源

NH3

乳酸

N2

光能

B

碳源

CO2

糖类等

糖类等

CO2

C

氮源

NH3

N2

N2

N03-

D

代谢类型

自氧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自养需氧型

自养需氧型


25、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曲线所示。则在tl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和根据此图判断下列图中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A.衰退型和①    B.增长型和②  C.衰退型和③    D.增长型和④

2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7、下列物质中,—定含肽键的有

 A.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B.DNA连接酶  C.单克隆抗体    D.激素

28、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CO2的生成   B.胃蛋白酶的合成    C.mRNA的合成    D.ATP的生成

29、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两对基因随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下面关于此细胞2对基因移向细胞两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基因A与a,B与b分别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向两极移动

 B、基因A和B移向细胞的一极,a和b移向细胞的另一极

 C、基因A和b移向细胞的一极,a和B移向细胞的另一极

 D、既有基因A、a、B、b移向细胞的一极,也有基因A、a、B、b移向细胞的另一极

30、右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对这一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此时有两个四分体。两对同源染色体

 C.1号染色体与3号或4号染色体能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D.在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染色体的组合一定是1号与3号、2号与4号

3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A和D

 B.图C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可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在遗传物质传递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只存在于C和D细胞中

 D.与C细胞相比,B细胞中基因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32、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l/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

33、下图表示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1)细胞很微小,大多数细胞的直径在微米水平。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则越    ,有利于               

(2)A细胞中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 、 ]    

(3)与A相比,蛔虫体细胞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          。A细胞有丝分裂时,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亚显微结构是[7]和[  ]   

(4)图中膜的化学成分介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的细胞器是[   ]       

(5)结构[13]是进行      的场所。

34、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Y代表何种元素? Y    

(2)大分子A、C1、C2的共同代谢产物是     ,A特有的代谢终产物是        

(3)a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由a→A的过程中,有下列数量关系:失去水的分子数=氨基酸分子数-    数。

(4)A可分为A1,…,A5,…,其原因从a分析是因为:                

(5)与A5有关的C1片段在人体其他部位的体细胞是否存在?简要说明理由。

(6)人体某细胞正发生着C12C1的变化,则该细胞处于         ;C1→C2的变化叫   ;与C2相比较,C1的组成成分的特点是              


35、下图为物质转变(用实线表示)与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的模式图。图中a~g为物质,①~(13)为反应过程。请据图作答。

(1)写出下列物质与过程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

(2)在适宜的光照等条件下,突然停止g物质供给,C5暂时增加,影响暗反应的进行,从而导致____________积累,进而影响光反应。

(3)反应⑦⑧⑨⑩中可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4)图中可以看出,糖尿病人体内________(填序号)过程会明显加快,导致肌体消瘦。

(5)在谷氨酸棒状杆菌体内,由α-酮戊二酸在酶的催化下转化为谷氨酸的过程中,当谷氨酸增多并与该酶结合时,可导致谷氨酸合成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


36、下图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吸收C02和释放CO2的变化图解。请据图回答:

(1)当光照强度为零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结构是       

(2)在光照强度为Z时,A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为  mg/m2·h。

(3)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  klux以上才能使C02的吸收量超过C02的释放量。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小时),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是    ,B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是  

37、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试分析下列现象:

(1)在秋季收获大豆后晾晒后才能入仓储存,所去除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    水。

(2)将干的黄豆种子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种子萌发出芽,黄豆吸水的方式是通过  
   
作用吸水。

(3)浸泡一周后,黄豆芽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生出5Kg的黄豆芽。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      ,原因是           
             
;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种类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如果黄豆一直浸泡在水中,不换水,豆芽就会死亡,其原因是         
                      

(5)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     ,则新陈代谢旺盛。

38、白血病是由于骨髓的造血功能异常引起的。1999年夏天,我国大陆地区的一名女学生身患白血病,生命垂危,在及时接受了台湾一位志愿者捐献的1000毫升骨髓血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逐渐恢复了健康。患病女生的血型是O型,而台湾骨髓捐献者的血型是A型。试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注:基因型IAIA或IAi者为A型血,基因型IBIB或IBi者为B型血,基因型IAIB者为AB型血,基因型ii者为O型血)

(1)这位骨髓捐献者是台湾的一家医疗机构从当地骨髓库的近二十万志愿者中筛选出来的,因为他的骨髓与患病女生的骨髓能“相配对”。他们的骨髓能相配对的根本原因是两人的某些遗传信息的相似程度非常高。对于病人而言,移植的骨髓相当于________,不相配对的骨髓容易受排斥而使移植失败。

(2)如果该女生以后由于其他原因而需要接受输血,最合适的血型应是________。

(3)如果该女生完全恢复了健康,若干年后与一名B型血(基因型为IBi的男子结婚,他们所生育的孩子为A型血的几率有多大?__________。

39、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 “乙肝两对半”):

序号

检测对象

中文名称

相关物质及检出的意义

1

HBsAg

表面抗原

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无传染性

2

HBsAb

表面抗体

人体产生,保护肝脏

3

HBeAg

E抗原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

4

HBeAb

E抗体

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5

HBcAb

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的抗体,它提示乙肝病毒的复制

(1)目前最可靠的乙肝检测方法是HBV-DNA基因检测。该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是    
      

(2)上世纪六十年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来源可能是    
              

(3)早期的乙肝疫苗来自于澳抗的分离纯化,不光成本高,产量低,而且乙肝病毒中具有侵染性的______________(成分)很难彻底分离,因此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国卫生部已明确规定,自2000年起,血源疫苗已停止生产及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运用  
            
技术生产的疫苗。

(4)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两对半”中________________为阳性。

40、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涂片,图甲和图乙是他看到的两个视野。请回答:


⑴视野甲中该同学看到的主要是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野甲中还能看到三个突触,它们的突触后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野乙中该同学看到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末梢及末端膨大形成的球状或杯状的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能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同学看到视野甲后,再看到视野乙,他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上面的方框丙中画出一个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41、某中年男子最近表现出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现象。

(1)该中年男子最可能患上了         

(2)医院对该男子进行尿检,方法是:在装有1毫升的班氏试剂的试管中加入0.1毫升尿液并加热,若溶液变成       色,说明该男子患有此病。若用某快速测试仪化验该男子的血液中的某种物质,该物质应是       ,其含量将高于      

(3)该男子患病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体内      受损,导致分泌       不足。若要迅速减缓症状,          治疗。


42、用于生物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商表示:呼吸商(Q)=。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商,现准备了3只玻璃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蚕豆种子、滤纸、10%的KOH溶液、清水等。1号玻璃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于发芽蚕豆的呼吸作用,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左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蚕豆的呼吸商,由此还要利用2号玻璃瓶来测定发芽蚕豆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将这一实验装置用图解表示。

(3)利用1号、2号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呼吸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排除呼吸作用以外的原因引起的误差,应对3号装置作何处理?用图解表示。


高三生物答卷纸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共30分)

题号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0分。

33.(1)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 (4)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7.(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

38.(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3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40.(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方框丙中画出一个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41.(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C

C

C

B

B

C

D

D

B

D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B

B

D

D

C

B

B

C

A

C

B

B

C

二、多选题:27.BC 28.CD  29.ABC 30.ABC  31. ACD  32.BC

三、非选择题:

33、(1)大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运输

(2) [7、14 ] 中心体、核糖体  

(3) [4] 线粒体  [5] 染色质

(4) [3] 高尔基体

(5)光合作用

34、(1) N、P   (2)CO2和H2O 尿素

  肽链

(4)氨基酸种类、数量不同、排列顺序不同 

(5)与A5有关的C1片段在人体其他部位的体细胞中都存在。因为人体不同部位的体细胞均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而它们含有基本相同的DNA

(6)分裂间期 转录  含有C2所没有的碱基T和脱氧核糖

35、(1)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答叶绿素或色素不给分)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答CO2的还原不给分) (2)NADPH和ATP(少一个不给分)  

(3)⑦⑩ (少一个不给分)       (4) ⑿

(5)  酶活性的调节

36、 (1)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6.8 

(3)X 

(4)减少 增加

37、(1)自由      (2)吸胀  

(3)逐渐减少   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增加 

(4)细胞长期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代谢减弱,中毒死亡     (5)大

38、(6分)(每空2分)

(1) 抗原

(2) A型

(3) 0

39、(1)核酸分子杂交法(或碱基的互补配对)(2)HBV入侵肝细胞后留在细胞外的蛋白质外壳颗粒,或是HBV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未组装的过剩的蛋白颗粒   (3)  DNA(1分)  基因工程(1分) (4)表面抗体HBsAb(或第二项)(1分)

40、⑴胞体和树突;胞体膜和树突膜;轴突  突触小体;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⑵移动装片,将相应的结构移至视野的正中央  

⑶(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泡,线粒体)

41、(1)糖尿病       (2)砖红色    葡萄糖 160―180mg/dL

(3)胰岛B细胞  胰岛素  注射胰岛素

42、(1)蚕豆的呼吸作用所吸收的氧气量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的差

(2)

 

(3)将2号瓶中测得的气体减少量减去1号瓶中测得的气体减少量,然后再除以2号瓶中测得的气体量,即为呼吸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