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学期半月考试题

2014-5-11 0:36:51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上学期半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 )

①果蝇的白眼 ②无籽番茄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水稻的矮秆 ⑤玉米的高茎皱形 ⑥人的糖尿病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2.关于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

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D.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在生物界中不常见

3.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 )

   A.碱基发生改变(替换)              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C.增添一段DNA                 D.缺失一小段DNA

4.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

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

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互换   D.染色体变异

5、紫外线具有杀菌和诱变功能。用相同剂量。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处理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结果见下表。

紫外线波长(nm)

存活率(%)

突变数(个)

260

60

50~100

280

100

0~1

据表推断,在选育优良菌种时,应采用的紫外线波长及依据是( )

A.260nm;酵母菌存活率较低       B.260nm;酵母菌突变数多

C.280mn;酵母菌存活率高        D.280nm;酵母菌突变数少

6.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变异是( )

  A.基因的自由组合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7.下列各项中可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 )

A.用花药离体培养玉米植株   B.通过杂交培养抗病小麦品种 

C.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  D.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种

8.某基因的一个片断在解旋时,a链发生差错,C变成G,该基因复制4次,发生突变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 (  )

A 100%   B 50%   C  25%    D  12.5%

9.右图是红色面包霉(—种真菌)通过—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基因A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B.若基因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入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C.若基因B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由鸟氨酸合成

D.基因C不能控制酶C的合成

10.人类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Ⅻ染色体上,长度为180kb。目前发现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 )

A.多方向性   B.可逆性   C.随机性    D.重复性

11.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 )

   A.全部正常     B.一半正常     C.全部有病      D.不能确定

12.人工获得单倍体植株一般是由于( )

  A.染色体没有复制              B.花药和子房离体发育而成

  C.外界条件剧烈变化              D.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

13.萝卜的体细胞内有9对染色体,白菜的体细胞中也有9对染色体,现将萝卜和白菜杂交,培育出自行开花结籽的新作物,这种作物最少应有多少条染色体(  )

  A.9    B.18    C.36     D.72

14.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  )

  A.由玉米种子发育成的幼苗

  B.由花粉离体培养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株

  C.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蝌蚪

  D.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蚜虫

15.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概念,错误的是  (  )

A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 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形态、大小、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C 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内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大小不同 

D 卵细胞或精子中的所有染色体

16.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是 (  )

A.7条          B.14条           C.28条           D.56条

17.用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和诱导多倍体形成,起作用的时期分别是 ( )

A.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前期    B.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后期

C.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前期    D.有丝分裂的间期和间期                 

18.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12条,是三倍体,下图中表示为正常体细胞的是(  )

19.香蕉植物是三倍体,它是 (  )

A.有果实、有种子、靠种子繁殖  B.无果实、有种子、可利用种子繁殖

C.无果实、无种子、靠无性繁殖  D.有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生殖

20.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不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DNA上比较大的区段发生改变;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上个别核苷酸的改变

  B.基因突变少数是有利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数是不利的

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遗传效应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遗传效应大

  D.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细胞学检查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

21.基因型为AaaaBBbbCCcc的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组数是 (   )

A.12个    B.6个   C.2个    D.4个

22.马(2N=64)和驴(2N=62)杂交形成的骡子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

A.马和驴的染色体不能共存    B.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C.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D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的区别

23.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  )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C.产生的变异对生物均不利   D.在显微镜下都可看到变异状况

24.人类有个别男性的性染色组是XYY,这种人一般有暴力行为,这种变异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

25.用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是因为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关于这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染色体加倍的可育植株,每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是纯合的,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B.单倍体植株只有一套染色体,不会出现等位基因也就不会有杂合体,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C.两单倍体交配后,后代都是纯合体,纯合体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D.以上三种说法均正确

26.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27.红绿色盲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为了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主要原因在于(  )

A、近亲结婚容易使后代产生新的致病基因 B、近亲结婚的双方携带的致病基因较其他人多

 C、部分遗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所控制   D、部分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所控制

29.一个患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你认为有道理的指导应该是  ( )                

A.不要生育  B.妊娠期多吃含钙的食品  C.只生男   D.只生女

30.优生学是利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遗传素质、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一门科学。以下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 )①避免近亲结婚       ②提倡适龄生育   ③选择剖腹分娩   ④鼓励婚前检查  ⑤进行产前诊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一.        非选择题(40分)

31.以Hb代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Hb代表其正常的等位基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女孩,请回答:(7分)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该夫妇俩人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该夫妇所生的正常孩子可能与双亲的基因型不同的几率是________。

(4)人类出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原因,从细胞水平看,是_______________,从代谢角度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分子水平上分析,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3.以下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代谢过程的部分表解:

含有纯合隐性基因(aa)的个体.不能合成酪氨酸酶,

不能形成黑色素而患白化病。此外,含有纯合隐性基

因(pp)的个体不能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苯丙氨酸不

能转变为酪氨酸,只能沿旁路转变为苯丙酮酸,由于

大量的苯丙酮酸的堆积,造成脑发育障碍而患苯丙酮

尿白痴症。(6分)

(1)上述事实说明:基因通过控制    的合成

来控制      。从而控制生物的     

(2)人类产生上述两类遗传病的根本原因是  

即基因在     发生差错而造成      的改变。

34.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原理理及流程如图所示:(10分)

(1)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叫       其理

论基础是    

(2)四倍体植株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所结果实

各个部分的染色体组数目是:果皮      

种皮   、胚     、胚乳   

(3)三倍体植株应授以二倍体植株成熟的花粉,其

目的是为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提供      

(4)从产生的原因和变异的种类看,无籽西瓜与无

籽番茄的区别是:前者.          后者          

(5)多倍体植株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是因为多倍体                    

34.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纯合体水稻品种,要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9分)

(1)选育新品种的方法有        和单倍体育种。

(2)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    的植株。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表现型有   种。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   倍体植株,表现型有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    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   ,花药壁植株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    

35.据卫生部发布的《苏丹红一危险性报告评估》,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用“细胞培养技术”对其毒害性进行了检测。请完善检测苏丹红毒性的实验。(8分)

1.实验原理:                      

2.主要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大小相同的六只培养瓶依次编号为l~6,分别加入等量相同的培养液和小鼠细胞。

第二步:                        

第三步:                        

结果如下表:

结论:                                  

答案:1、选C。 果蝇的白眼,水稻的矮秆,人的糖尿病是基因突变。 2、选D。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3、选A。 4、选B。 5、选B。 选育优良菌种要突变数多。 6、选D。 基因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可以。7、选D。 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 8、选B。 基因复制是半保留复制,a链发生差错,其复制出的基因全错 。9、选A。 基因A被破坏, 有鸟氨酸可以合成精氨酸,面包霉可以存活。10、选 A。 11、选C。 女性血友病患者卵细胞的基因型没有改变,还是XhXh 其儿子全有病。12、选B。 13、选C。 杂交加倍后有36条染色体才有同源染色体,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14、选D。 由配子直接发育的个体是单倍体。15、选D。 二倍体生物精子或卵细胞中是一个染色体组,多倍体生物中的精子或卵细胞则有几个染色体组。16、选D。 大麦体细胞有4×7=28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有56条。17、选A。 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在间期,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是抑制纺缍体的形成在前期。18、选A。 看同一形状的图形有几个则是几倍体。19、选D。 三倍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没有种子。20、选C。 基因突变也可能产生遗传效应大的变异。21、选D。 看同一种字母(含大小写)有几个则是几个染色体组。22、选C。 骡子体细胞有63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所以联会时紊乱。23、选A。 24、选C。 25、选A。 BC项中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产生后代。26、选B。 A项中如突变在体细胞则不遗传给后代,B项中碱基序列改变可能是同义突变,则性状不变。27、选D。 发病率是患病数与总人数之比,所以在人群中抽样调查,遗传方式一般在患者家系中确定。28、选C。 近亲中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概率大。29、选C。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父病其女必有病。30、选B。

31.(1)常 (2) HbHb   HbHb   (3)1/3    (4)红细胞由圆饼状变成镰刀状   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能力减弱   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32.(1)mRNA,蛋白质的合成、性状(2)基因突变、复制过程 基因的分子结构

33.(1)多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

(2)4、4、3、5   (3)植物生长素

(4)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5)多倍体植株果实和种子大,糖类和蛋白质的含量高

34.(1)杂交育种 (2)RrBb(3)4 (4)二 1  (5)自然加倍 基因型纯合 基因型杂合

(6)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

35.(1)一定浓度的苏丹红能使小鼠细胞变异,通过变异细胞的数量检测其毒性

(2)第二步:向1号培养瓶中加入水,向2~6号培养瓶中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苏丹红溶液

第三步: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样制成临时制片,观察记录变异细胞的数目

结论:低浓度的苏丹红毒性很小,100 mg/L以上随浓度增加毒性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