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复习第一次月考
考试范围:高二生物课本第一章、第二章
一、选择题(50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运输营养物质 B.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运输代谢废物 D.贮藏能量
2.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 )。
A.水是光合作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是最终的电子供体
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C.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水生成
D.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
![]() |
3.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不同的组织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下图为
某组织细胞的结构简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该细胞是胰脏腺泡细胞,①处附近可能分布较多数量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若该细胞是皮肤角质层细胞,其细胞核膜上核孔的数目较多
C.若该细胞是肾小管上皮细胞,①处附近可能分布较多的线粒体
D.若该细胞是效应B细胞,①处的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数量增多
4.下图为一种二倍体高等生物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分裂示意图。该二倍体高等生
物的细胞核中染色单体数目最多为 ( )。
A.6条 B.9条 C.12条 D.18条
5.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之一,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下图给出的是一个典型
的化疗过程,每3周给药一次(如上图中箭头所示),图中记录了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癌细胞最可能发生于高频率分裂的组织(如器官的上皮组织)
B.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不受密度制约因素的限制而能不断分裂和生长,无正常细胞
的接触控制现象
C.据图可知最初给药后两类细胞数量都明显减少,然后又回升,而每次给药后癌细胞
回升少于正常细胞
D.据图可知为了使癌细胞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可以在化疗过程中加大给药剂量或缩短
给药周期而不会引起较强的负作用。
6.蛔虫是严格厌氧生活的生物,其细胞结构特点与蓝藻细胞相同的是 ( )。
A.都有核糖体和细胞壁
B.都有细胞核和染色体
C.都没有线粒体
D.都没有细胞核
7.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 )。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决定
C.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D.遗传因素的作用
8.玉米细胞中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物质可以是 ( )。
①核糖核酸 ②脱氧核糖核酸 ③蛋白质 ④核酸
A.②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 )。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10.荠菜受精卵至少要经过多少次有丝分裂,才可形成16个细胞组成的球状胚体?( )。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11.小肠绒毛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渗透作用 D.内吞作用
12.农民在收获水稻后要晒干,而在播种前又要浸种,这主要是因为 ( )
A.自由水含量影响新陈代谢
B.结合水是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
C.水是呼吸作用的重要原料 D.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13.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合成多糖的有 ( )
①叶绿体 ②肝细胞 ③肺炎双球菌 ④骨骼肌 ⑤高尔基体 ⑥核糖体
A.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14.下列对蛋白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B.细胞膜上起识别作用的是糖蛋白
C.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抗体属蛋白质
D.激素都是蛋白质
15.下列4组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中均可产生水的一组是 ( )
A.线粒体和核糖体 B.线粒体和中心体
C.内质网和核糖体 D.叶绿体和液泡
16.形成人类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 ( )
A.缺乏形成黑色素的原料
B.形成黑色素的原料不能转化成黑色素
C.缺乏色素形成的酶
D.基因突变影响色素形成酶的合成
17.下列化学元素,在动物细胞内含量较多,而在植物细胞内为微量元素的是 ( )
A.Na,Cl B.Mg,Fe C.Fe,Cl D.Fe,Ca
18.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
下面各图(图1),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
图1
19.下列与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
①高尔基体 ②染色体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核糖体 ⑥中心体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⑥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 )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21.把鼠肝细胞磨碎,然后放在离心管内高速旋转离心,分成A、B、C、D四层,其中发现C层中含有呼吸酶,C层很可能主要由下列哪种成分组成 (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核糖体 D.质体
22.一个蛋白质分子有二条肽链构成,共有266个氨基酸组成,则这个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是
A.264和266 B.265和264
C.264和3 D.2和2
23.下面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都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都能产生ATP
C.是真核细胞中都有的细胞器 D.都含有少量DNA、RNA
24.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是 ( )
A.扩大细胞内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D.参与细胞内的代谢反应
25.城市的绿化地带安置了不少绿光照射灯,入夜把树木照射得格外青翠,这是为了 ( )
A.吸收 B.增加空气中的氧的含量
C.提高空气的湿度 D.营造绿色环境氛围
26.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都不存在的一组结构是 ( )
A.染色体、中心体、纺锤体 B.核膜、叶绿体、细胞板
C.赤道板、线粒体、核仁 D.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27.下列细胞结构中,有可能发生基互补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 )
A.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C.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D.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
![]() |
28、人体补钙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A.经常晒太阳 B.经常饮牛奶
C.常饮含钙浓度高的硬水 D.适量补充维生素D
29、黄豆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成幼苗,下表是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数据,下列依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到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处理方法 | 重量(g) | ||
种子 | 幼苗 | ||
湿重 | 直接称重 | 160 | 750 |
干重 | | 138 | 118 |
灰分 | | 2 | 2 |
A.幼苗和种子相比湿重增加,增加的物质主要是水
B.幼苗和种子相比干重减少,原因是有机物被呼吸消耗
C.灰分代表的物质主要是矿质元素
D.幼苗和种子相比,有机物的种类减少
30.下列不属于原生质的是 ( )
A.染色体 B.中心体 C.细胞膜 D.血浆
31.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这种纯净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D.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32.丙氨酸的R基为—CH3,在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
A.3,4 B.4,
33.胰岛素和雄性激素的化学成分分别是 ( )
A.蛋白质、固醇类 B.蛋白质、糖类 C.脂类、糖类 D.固醇类、磷脂
34.组成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共同元素是 ( )
A.C、H、O B.C、H、O、N
C.C、H、O、N、S D.C、H、O、N、P
35.下列物质中,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物质是 ( )
A.胆固醇 B.纤维素 C.磷脂 D.脂肪
36.春末,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毛细胞,找不到 ( )
A.叶绿体,中心体 B.核糖体,内质网
C.高尔基体和液泡 D.线粒体和液泡
37.在下列结构中,其成分不含磷脂分子的一组细胞器是 (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 ⑦高尔基体
A.①③ B.④⑤ C.⑤⑦ D.②⑥
38.下列细胞结构中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 )
A.液泡和线粒体 B.线粒体和中心体
C.中心体和叶绿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39.组成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
A.DNA和蛋白质 B.RNA和蛋白质
C.核酸和蛋白质 D.DNA和RNA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0.肾小管细胞中含有大量线粒体,说明肾小管的功能与哪种吸收方式有关 ( )
A.自由扩散 B.滤过作用 C.渗透作用 D.主动运输
41.细胞在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 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
A.前期或后期 B.中期或末期
C.前期或中期 D.后期或末期
42.人体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里的染色体是 ( )
A.46个,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
B.23个,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
C.46个,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D.92个,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43.1958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培养一种什么植物的什么部位细胞,证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A.洋葱、鳞片叶肉细胞 B.胡萝卜、韧皮部细胞
C.水稻、叶肉细胞 D.小麦、茎的皮层细胞
44.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 )
A.间期、前期 B.前期、中期 C.后期、末期 D.中期、后期
45.下列哪项不是细胞有丝分裂分裂前期的特点 ( )
A.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B.细胞中央出现纵向排列的纺锤体
C.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D.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中央
4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分化是指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B.细胞分化是一个持久性的变化过程
C.在动物细胞内,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D.细胞分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47.与生物的发育密切相关的过程是 ( )
A.细胞分化 B.细胞衰老 C.细胞癌变 D.以上三项均是
48.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 ( )
A.出现染色体 B.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
C.出现纺锤体 D.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现
49.下列细胞中,能进行无丝分裂的是 ( )
A.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B.雄蛙的精原细胞
C.马蛔虫的受精卵 D.青蛙的红细胞
50.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分裂是可以无限进行下去的
B.细胞都有一个发生、生长、分化、发育、衰老和死亡过程
C.高度分化成熟的细胞有可能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
D.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二、填空题(50分)
51.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8分)
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作_____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_肽。
(3)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
52.(3分)刚收获的鲜小麦在阳光下晒干,重量减轻,这个过程损失的主要是___________,这样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仍能萌发。把晒干的种子,放在洁净的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出现了水珠,这些水主要是___________,这样的种子将不能萌发。代谢旺盛的细胞内___________的相对含量高些。
53.1970年有两位科学家做了下列实验:(4分)
①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②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③把人和鼠的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膜上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细胞放在37℃培养40分钟后,两种颜色均匀分布在融合后的细胞膜表面。请分析说明:
(1)两种颜色均匀分布是由于___________的结果。
(2)该实验结果能证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
54.(2001年上海高考题)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内填入图中标号,___________填适当内容的文字):(13分)
(1)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场所是[ ]___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___________。
(2)遗传信息的转录发生在___________内,转录的产物通过___________进入细胞质。
(3)若这是叶肉细胞,正处于光照下,则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糖类的部位是[ ]___________,完成此生理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若这是根尖生长点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则[ ]和[ ]会消失,不存在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液泡。
55.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DNA含量的变化,请回答:(11分)
(1)图中A~B是___________期,D~E是___________期,E~A是___________期,B~C是___________期。
(2)C~D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中的符号填空:①DNA含量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②DNA含量减半发生在___________。③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④纺锤体出现是在___________。
(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56.下列三组数字为某生物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在细胞分裂各时期中的变化数据,试分析回答:(6分)
间期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
A | 12→24 | 24 | 24 | 24 | 12 |
B | 12 | 12 | 12 | 24 | 12 |
C | 0→24 | 24 | 24 | 0 | 0 |
(1)___________组为染色体的变化数据。
(2)___________组为染色单体的变化数据。
(3)___________组为DNA的变化数据。
57.(创新题)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5分)
材料1 近几年,疯牛病在欧洲时有爆发,致使欧洲民众“谈牛色变“,对牛肉的消耗量大减。
材料2 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疯牛病”的症状其实与人们早在300多年前就已注意到的发生在绵羊和山羊身上的“羊搔痒症”的症状极为相似,主要表现为:站立不稳,烦燥不安奇痒难熬,直至瘫痪死亡。20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性处理破坏病羊DNA和RNA后,其组织仍具有感染性,因而认为“羊搔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
材料3 1997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坦利·普鲁辛纳因发现了一种新生物——朊病毒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朊病毒实际上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它有两种构象:细胞型(正常型PrPC)和搔痒型(致病型PrPSC),(PrPSC)胁迫PrPC转化为PrPSC,从而实现了蛋白质→蛋白质,并产生病理效应,使生物个体致病。
(1)“疯牛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其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2)与病毒相比,朊病毒在组成成分上的不同主要在于___________,把它列入生物体的范畴,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这一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通过___________来实现的。
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答案
1-5 DBBCD 6-10 CCABBA 11-15AACDA 16-20DDCBA
21-25 BDCBD 26-30BCCDD 31-35ACAAC 36-40ADDAD
41-45CABCD 46-50DABDA
51.(1)1 1 (2)5 4 缩合反应 五 (3)4 R基不同
52.自由水 结合水 自由水
53.(1)蛋白质分子移动 (2)一定的流动性
54.(1)3 细胞质 2 核糖体 (2)细胞核 核孔
(3)7 叶绿体基质 ATP (或能量)和氢(或NADPH) (4)4 5 叶绿体
55.(1)间 后 末 前 (2)进一步螺旋变短变粗,着丝点排在中央平面
(3)①A→B ②E→A ③D→E B→C (4)2N→4N→2N
56.(1)B (2)C (3)A
57(1)朊病毒 氨基酸 (2)蛋白质而无核酸 生殖 蛋白质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