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3试题

2014-5-11 0:36:51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3试题

第一卷(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是各生物科学重要发现的先后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基因分离定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B.自然选择学说、细胞学说、基因分离定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C.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遗传密码子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自然选择学说、细胞学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遗传密码子表

2.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未分化、分化、衰老和死亡这几个阶段

  B.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C.处于细胞株时期的细胞不会衰老、死亡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性状受一个基因的控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D.蛋白质的功能之一是可以表达性状

4.国庆菊展上,有一菊花植株开出了三种不同形态、颜色的花。培育这株菊花最可能采取了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嫁接

5.某病人的性染色体为XXY,其发病原因不可能是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

    A.其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

    B.其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

    C.其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

    D.其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

6.A种植物的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仅显示细胞核),将A、B两种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组织培养后得到了杂种植株,则该杂种植株是              

A.二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B.四倍体;基因型是DDddYyRr

C.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D.六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7.人类遗传病中的唇裂、苯丙酮尿症、先天愚型、抗维生素D佝偻病分别属于(   )      

①染色体遗传病   ②多基因遗传病   ③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   ④性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

8.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9.右图所示的某家族系谱中,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10.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
A.3:1:5       B.5:1        C.9:6       D.1:1

11.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先天性聋哑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父亲患有多指症,母亲手指正常,婚后生过一个先天性聋哑患儿。试问,以后所生子女中,多指和先天性聋哑单独发病以及同时发病的几率,依次为(    )

A.4/8,2/8,1/8   B.3/8,1/8,1/8   

C.1/8,1/8,3/8   D.3/8,2/8,1/8

12.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多功能核动力潜艇在巴伦支海域沉入海底,核物质的放射性导致海洋生物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属于(    )

A.细胞灼伤   B.基因突变   C.基因互换   D.基因重组

13.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

则下图所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

A.赖氨酸   B.丙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14.杂交稻(F1)种植后,往往在生长发育、适应性、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方面较其亲本优越,称为杂种优势。但其所结出的种子(F2)种下后,常常表现出优势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故杂交稻在生产上必须年年制种。对上述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各个性状的遗传不遵循遗传规律 

B.各种性状的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C.由于杂种(F1)后代出现性状的分离  

D.由于肥水差异以及管理不科学所引起

15.一种观赏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A.2鲜红:1蓝        B.2紫:1鲜红   

C.1鲜红:1紫        D.3紫:1蓝

16.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则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

A.17%      B.32%     C.34%      D.50%

17.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18.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19.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A.温度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2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 (  )
  A.血液和精液  B.肝脏  C.皮肤  D.肾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共30分)

21.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A.过程①是杂交             B.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C.过程②是减数分裂           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22、右图是某种植物正常的体细胞(示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下列可能是该植物的基 

因型的是: 

A、ABCd   B、Aaaa   C、BBbbDDDd   D、AaBbCcDd

23.下列对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对基因为杂合的植株经过多年自交,其后代绝大部分为纯合子

B.某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则该遗传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C.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一定为3/8

D.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一色盲小孩,则该小孩是男性的概率是50%。

24. 下列细胞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   )

A.二倍体植物花粉粒细胞   B.初级性母细胞 

C.四倍体西瓜的配子细胞   D.水稻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细胞

25.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C.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其染色体加倍

D.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细胞,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中

26. 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B.诱导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进而形成杂种细胞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杂种植株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打破不同种植物间的生殖隔离

27. 科研人员发现,在乙肝病人血液中,除了有乙肝病毒颗粒(HBV)外,还有大量的空心乙肝病毒,即病毒外壳。这一重要发现为乙肝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道路。这种“空心乙肝病毒颗粒”可能来自  (   )

A.HBV中DNA分子侵入肝细胞后留在外面的空壳

B.在HBV增殖过程中未组装的HBV外壳 

C.由基因突变而来

D.由人体肝细胞中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外壳

28.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优生指导,正确的有  (   )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XbXb×XBY

选择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Tt×tt

产前诊断

29.在小麦的根尖细胞内基因分布在(      )

A.染色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

30.在下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个小题,共80分。

31.(12分)有两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一种先天代谢病称为黑尿病(A,a),病人的尿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黑。另一种因缺少珐琅质而牙齿为棕色(B,b)。现有一家族遗传图谱。


(1)棕色牙齿是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性基因决定的。

(2)写出3号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 。7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种。(每空2分)

(3)若10号个体和14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棕色牙齿的女儿概率是____(3分)。

(4)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1个黑尿病患者,每1000个男性中有3个棕色牙齿。若10号个体与该地一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棕色牙齿有黑尿病的孩子的概率 _____。(3分)

32.(11分)近几年来,各国屡次报道生物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和当地生态平衡的事例。薇甘菊原产生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海南岛开始发现,内伶仃岛1996年开始受到薇甘菊的肆虐,一束束薇甘菊藤蔓交织成网,将其他植物覆盖绞杀致死,岛上25%的面积被其侵占,树林变为草地,猕猴等珍稀动物因缺乏食物而濒于灭绝。

(1)薇甘菊进入内伶仃岛内,其种群数量呈_______曲线增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生物具有的___________特性,从生态学观点看其生活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薇甘菊对内伶仃岛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3)你认为可采取什么样的防治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3.(10分)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请回答:(1、2、3各空2分)

(1)图a和b说明:光       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图c和d说明: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         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图e和f说明:单侧光照射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4分)。

34.(10分)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在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纪上升到95%以上。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1)在19世纪时,桦尺蛾的栖息地曼彻斯特地区,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的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存,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的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_,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____,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_____________;有利变异则逐渐____________,从而使种群的________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5.(12分)多指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受P基因控制;色盲是一种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受b基因控制,分析下列遗传系谱,回答问题:

⑴Ⅲ—1产生的精子类型分别是            ________;(本空2分)

⑵Ⅲ—2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她是纯合体的概率为     

⑶如果Ⅳ—1是一个男孩,此男孩既是多指又是色盲的概率为     ,只患多指不患色盲的概率为     ;(每空2分)

⑷如果Ⅳ—2是一个女孩,则她只患色盲而不患多指的概率为    ,两病都不患的概率为      。(每空2分)

36.(10分)下图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合成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


(1)R所示的节段①处于___________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2分)

(2)图中②是以_________为原料,按照_________原则合成的。合成后的去向是____________。

(3)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图中④称为_______________链。(2分)

37.(5分)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

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色不抗虫

白色不抗虫

1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

210

208

2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b

0

280

(1)上述两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

(2)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             

(3)亲本中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分别是

           (2分)。

38.(10分)利用从生物体细胞内提取的一个DNA分子和标记了放射性同位素3H的4种脱氧核苷酸,在实验室里合成新的DNA分子。(每空2分)

(1)除了上述几种物质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代所有DNA分子中含3H的单链和第三代中不含有3H的单链各有______和_______条。

(3)如果在DNA分子的100个脱氧核苷酸碱基对中有30个T,那么以其为模板所复制的一个新的DNA分子中应有__________个G。

(4)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C 3.A  4.D 5.A 6.C  7.D 8.D 9.A  10.B 11B 12.B 13.A 14.C 15.B 16.A 17.A 18.C 19.B 20.A

二.多选:

21.AC  22.BC 23.AB 24 BC  25 ABD 26 ABCD 27 AB 28 ABD 29.AB

30.BD。

三.非选题:

31、(12分)(1) X  显 (2)AaXBY   2 (每空2分)(3)1/4 (3分)  (4)1/400(3分)

32、(11分)(1)“J”型  过度繁殖率  资源充足,气候适宜,缺乏天敌(3分)(2)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                 

(3)生物防除:到“入侵者”的原产地寻找和引进其天敌。化学防除:筛选一些农药药品对其抑制作用 (4分) 

33、(10分)(1) 并不影响                               

(2)不影响                                  

(3)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上各空2分)                                

(4) 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4分) 

34.(10分)(1)浅色型(s)桦尺蛾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所食,后代繁殖个体多,导致s基因频率高 (2分)

(2)黑色型(S)桦尺蛾的黑色成了一种保护色,黑色型个体逐渐增多,导致S基因频率升高 (2分)

(3)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 淘汰; 积累;基因频率;自然选择

35.(12分)(1)PXB、PY、pXB、pY (2分)(2)ppXBXB或ppXBXb (3)  (4)0, (3、4小问每空2分)

36.(10分)(1)解旋状态;解旋酶和能量(2分) (2)核糖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进入细胞质(3)催化RNA的合成(2分)(4)模板(信息或有义)(2分)

37.(5分)(1)白色 不抗虫 (2)(基因的)分离定律(3)aaBB 、 Aabb、AAbb(2分)

38. (10分)(1)酶、ATP(能量) (2)2;2 (3)70 (4)半保留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