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下列细胞分裂周期中,那一个时期的DNA含量最少( )
A.分裂前期 B.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间期
2.细胞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整个过程发生的部位是( )
A.细胞质及线粒体 B.细胞质及核糖体 C.线粒体及核糖体D.细胞质及叶绿体
3.地球上的碳元素主要存在于( )
A.空气中 B.生物体内 C.在海水中 D.石油中
|
A.图甲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B.图乙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C.图丙的同源染色体联会
D.此个体染色体的二倍数为6
5.细胞内主要有三种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
分别为微丝.微管及中等纤维。微丝即肌动蛋白,负责细胞收缩与移动,目前已知有6种微丝蛋白,分布在肌肉及其它细胞;微管能构成纤毛.鞭毛.纺锤丝及细胞器移动的轨道,不同功能的微管由不同的微管蛋白所组成;中等纤维则协助细胞承受机械压力,以及细胞间的接合,不同细胞有不同的中等纤维。现已知秋水仙素可阻碍微管的形成。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
A.抑制细胞分裂 B.干扰细胞移动 C.抑制肌肉收缩 D.影响鞭毛摆动
|
件下培养。得出如下实验关系图。按照图中曲线所
示,15min时,有关ATP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ATP浓度开始下降
B.ATP产生的速率开始下降
C.ATP的消耗开始增加
D.ATP分子分解为ADP和无机磷酸
|
所示。这些细菌对氧需要程度由高到低的顺
序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
8.病毒无法在其宿主细胞外生活及繁殖。现有一植物发生病害,若要证明该病是由病毒所引起,则正确的实验顺序为是( )
①将生病植物组织搅碎 ②取得沉淀物 ③加入抗生素 ④以0.2μm孔径滤膜过滤⑤再次感染植物,观察发病情形 ⑥经高速离心取得上清液
|
9.动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有细胞核、细胞质与细胞膜,
细胞内的细胞器如第9题图所示,大部分的内质
网表面附着的颗粒及其功能分别是 ( )
A.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贮藏有关
B.线粒体:细胞能量的来源
C.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中心粒:与细胞分裂有关
10.在试管内转录翻译蛋白质时,若加入(AC)n (即ACACACACAC……)的mRNA,合成的蛋白质中含苏氨酸及组氨酸两种氨基酸。若加入(CAA)n(即CAACAACAACAACAA……)的mRNA,合成的蛋白质中含苏氨酸、谷氨酰胺及天冬酰胺三种氨基酸,则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
|
11.一密闭透明薄膜大棚内,一天中的光照强度与棚
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分别如下图中曲线Ⅰ、曲线
Ⅱ所示。在采取某项措施后,棚内制造有机物量则
如曲线Ⅲ所示。采取的这项措施是 ( )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增加CO2浓度 D.增加O2浓度
12.供给蚕豆植株枝条的一片叶片含有放射性14CO2的空气35min后,将靠近此叶片的茎做切片,并用照相胶片进行感光处理。下列细胞中,感光反应会较为明显是( )
A.保卫细胞 B.髓部的淀粉贮存细胞 C.韧皮部的伴细胞 D.筛管细胞
13.对于植物对逆境抗性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高温锻炼有可能提高植物的抗热性,因为在适当的高温中,蛋白质分子中一些亲水键会断裂,重新形成一些较强的硫氢键,使整个分子重新恢复其空间结构
B.播种前使用盐溶液处理种子,有可能提高种子的耐盐性
C.在中国北方,路灯下的树木受光照时间长,合成的营养物质多,冬天来临时不容易被冻死
D.大多数经过抗寒锻炼的植物是能够忍受胞间结冰的
|
A.松树、云彬
B.橡树、桦木
C.松树、桃树
D.梨树、云杉
15.原先曾栽种于缺磷培养液中的植物,在磷酸盐溶液中对磷酸盐摄入情况如图所示。图中X代表有气体氮通入磷酸盐溶液时植物对磷酸盐的摄入情况,Y代表当有空气通入磷酸盐溶液时植物对磷酸盐的摄入情况,下列哪项解释最能说明此图所示结果?
A.空气的加入提高了磷酸盐的氧化速度
B.主动运输的初始阶段之后,跟随一个
|
C.在氮存在的条件下,快速扩散的初始
阶段之后是主动运输
D.氮的加入阻止磷酸盐的吸收
|
出液面的原因是 ( )
A、 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
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
17.白衣天使为了抢救非典患者长时间不吃饭、不休息时,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的情况正确的一组是 ( )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肾上腺素和醛固酮均减少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18.一名健康的妇女,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免疫力会降低?( )
A.月经期 B.受精卵形成时 C.妊娠初期 D.哺乳期
19.躺下后突然站立,有什么短时效应可能在人的心血管系统中发生?( )
①增加脉率 ②血管总外周阻力增加 ③更多的血液通过肾脏流动 ④更多的血液通过上、下肢流动 ⑤血压下降
A.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
A.采取口腔粘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B.采取口腔粘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C.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D.采取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
A.载体、激素、酶
B.载体、抗体、酶
C.载体、酶、抗体
D.酶、抗体、激素
22.肾上腺激素可抑制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却促进血管平滑肌收缩。比较两处平滑肌的差异,以推测原因,则下列合理的解释是( )
A.受体的种类不同 B.PH不同 C.肌肉的构造不同 D.激素的浓度不同
23.人类14号染色体信息已破译,总计含个碱基对,并于
A.83248 B.
24.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已成功地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某制药厂引入该菌后进行生产研究,下表是在一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的PH及菌体数量(万个/ml),几次取样结果见下表:
样品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菌体数量 | 32 | 56 | 127 | 234 | 762 | 819 | 821 | 824 |
PH | 6.0 | 4.7 | 5.9 | 4.9 | 5.7 | 5.3 | 5.1 | 5.6 |
由于取样时技术员的粗心,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下面对该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连续取样这段时间,菌体的数量基本上呈直线式变化
B.g样时次级代谢产物已有相当的积累
C.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ceh 时期选取菌种
D.d样时培养基中的养分几乎已被耗尽
25.一雄蜂和一雌蜂交配后产生的F1的基因型是雄蜂(AB,Ab, aB, ab),雌蜂(AaBb,Aabb,aaBb,aabb)其亲本的基因型是( )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
突变株 | 添加物 | |||
D | E | F | G |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26.某细菌有四种营养缺陷型的突变株,分别在基因1,2,3
和4上发生突变,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G。
当添加中间产物D,E或F于培养基中,测试其生长情形
时,结果见图:[+]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参与
控制此营养物质G合成路径的基因顺序是 ( )
A.3→4→1→2 B.1→4→3→2
C.1→2→3→4 D.4→2→1→3
27.一个rhesus婴儿由于其血型是Rh+而母亲是Rh-,导致在幼儿时患溶血症。在84% Rh+的人群中,每100个婴儿中预期有多少是rhesus婴儿(Rh-基因是隐性基因)( )
A.少于7 B.在7和12之间 C.在12和15之间 D.多于15
|
A.体染色体显性
B.体染色体隐性
C.X染色体拌性.显性
D.Y染色体拌性.显性
29.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往往会降低猎物的种
群数量,使猎物变少,因此移出捕食者会
使猎物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物种存活的机
会。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捕食者若被移除,
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反而会降低。下列哪种
捕食者若被移除,可能造成当地物种多样性降低?( )
A.会捕食其它捕食者的捕食者 B.会捕食属于竞争优势猎物的捕食者
C.会捕食属于竞争弱势猎物的捕食者 D.食性专一的捕食者
30.下列有关行为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射在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总量中仅占很小的部分
B.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的推理方式与人类的相同
C.趋性一般是低等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
|
31.海洋生态系统依水深的程度可分为沿岸区与远洋
区。远洋区通常指远离岸边深度超过20m以上的
整个海域(如图)。远洋区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
产者是( )
A.大型水生植物 B.浮游植物
C.石莼 D.藻类
32.任何同源结构(如表皮之角质化衍生物),在不同
种类的生物,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形式(如表皮衍生物为鳞片或为羽毛)。两种形式中,一种是祖先未改变的特征,另一种是后代经过演化改变后的特征。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是靠共同拥有改变后的特征决定的。若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具有的相同形式的特征,是未改变前的祖先形式,则不能称它们有最近的亲缘关系。根据以上说明,分类学家分析始祖鸟.暴龙和企鹅,三种动物的数个特征后(如下表),认为始祖鸟和企鹅关系较近,和暴龙较远。分类学家是依据下列哪种特征而得这个结论的?( )
种 类 | 特征一 | 特征二 | 特征三 | 特征四 | 特征五 |
暴 龙 | 有牙齿 | 身被鳞片 | 有 尾 | 后脚有爪 | 前脚有爪 |
始祖鸟 | 有牙齿 | 身被羽毛 | 有 尾 | 后脚有爪 | 前脚有爪 |
企 鹅 | 无牙齿 | 身被羽毛 | 无 尾 | 后脚有爪 | 前脚无爪 |
A.特征一 B.特征二 C.特征三 D.特征五
|
实线表示观察到的Zt+1和Zt的关系,虚线表示Zt+1=Zt时的
情况。在较长的时间里,第Ⅰ类细菌和第Ⅱ类细菌会发生
什么情况( )
A.第Ⅰ类细菌和第Ⅱ类细菌共存
B.第Ⅰ类细菌和第Ⅱ类细菌共同生长
C.第Ⅰ类细菌把第Ⅱ类细菌排除掉
D.第Ⅱ类细菌把第Ⅰ类细菌排除掉
34.螳螂的头部有甲和乙两个神经节与胸部的丙神经节及腹部的丁神经节相连。当切断甲神经节与其它神经节的联系后,螳螂开始到处走动并挥动前肢;当甲和乙两个神经节都被移除后,螳螂静止不动。只刺激丙或丁神经节时,胸部或腹部的肌肉会收缩.肢体会动作。切断丙和丁神经节的连结时,刺激丙神经节,螳螂的腹部没有反应。根据这些资料,判断下列哪项推理是正确的( )
A.甲神经节会抑制螳螂的肢体动作 B.乙神经节会抑制螳螂的肢体动作
C.丙神经节会抑制螳螂的肢体动作 D.丁神经节会抑制螳螂的肢体动作
35.银鸥幼鸟会啄亲鸟的嘴喙以获得食物。生物学家想知道亲鸟头部的特征与幼鸟乞食行为的关联而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探讨哪种特征最能引发幼鸟乞食行为。下图中纵轴表示引发幼鸟乞食反应(啄击)的相对次数。不同视觉刺激引起银鸥幼鸟乞食行为的程度。A,B,C为银鸥头部的不同模型,共中A,B及D在嘴上有斑点,C则无( )
|
A.头部形状 B.头部的大小 C.是否有眼睛 D.嘴尖有无斑点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不选.少选.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36.一般而言,沉水植物必须在空旷无遮荫的水池中生长,因此沉水植物所获得的光量与下列哪种植物相似?( )
A.森林下层的植物 B.草原上的高大草本植物
C.洞穴中生长的植物 D.沙漠植物
E.森林中的高层植物
37.下列属于r-对策的特征是( )
A.气候多变,难以预测和不确定 B.快速发育
C.死亡率比较具有规律性 D.群落处于饱和状态
E.群落不饱和,每年有再移植,变动性大,通常不紧张 F.缓慢发育
38.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基因表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生物的转录作用在细胞质进行B.大部分真核生物刚合成的信使RNA含内含子
C.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在线粒体进行 D.真核生物的密码子与原核生物相同
E.真核生物的每一密码子只能对应一种氨基酸
39.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氧情况下,葡萄糖最后分解为无机分子的过程是在线粒体的内腔中完成
B.有氧情况下,电子完全是由NADH提供给电子传递链
C.有氧情况下,ATP产生最多的,是在电子传递链的阶段
D.无氧情况下,呼吸作用仅在细胞质中进行,总共产生4个ATP
E.无氧情况下,由NADH提供电子以产生ATP
40.下表显示重金属铅对山毛榉植物根部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根 部 特 征 | Pb(ppm) | ||||
3 | 10 | 24 | 44 | 283 | |
一 级 侧 根 数 | 110 | 87 | 70 | 47 | 4 |
二 级 侧 根 数 | 127 | 195 | 189 | 180 | 1 |
三 级 侧 根 数 | 2 | 1 | 10 | 14 | 0 |
侧 根 总 数 | 239 | 283 | 269 | 241 | 5 |
短 根 比 率 | 37 | 30 | 44 | 47 | 54 |
不分枝的主根长 | 36 | 38 | 33 | 24 | 6 |
根毛密度——高 | 85 | 96 | 80 | 24 | 0 |
根毛密度——中 | 15 | 4 | 16 | 36 | 0 |
根毛密度——低 | 0 | 0 | 4 | 37 | 0 |
无 根 毛 | 0 | 0 | 0 | 3 | 100 |
A.主根的生长不受限制 B.侧根的发育随铅浓度的上升而上升
C.第一分枝的侧根生长会随着铅浓度的上升而下降 D.根对铅的耐受度有限
E.根毛的密度会随铅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41.许多鸟种在营巢时,若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为实验结果。( )
蛋壳与蛋的距离和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
蛋壳与蛋的距离 (cm) | 被乌鸦吃掉的蛋 (颗粒) |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颗粒) | 被吃掉的比 (%) |
15 | 63 | 87 | 42 |
100 | 48 | 102 | 32 |
200 | 32 | 118 | 21 |
根据上述结果,下列哪种推论是合理的
A.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
B.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造成其被捕食的机会大
C.蛋壳离蛋越远越可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
D.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发现捕食的机会越大
E.鸟类有此移除蛋壳之行为,可能是因天敌的压力造成的
42.根据海岛生物地学的平衡理论,一个海岛上物种的数量是由灭绝物种的频率和开拓物种的频率间的平衡来决定的。该理论指出,海岛的面积越大,物种灭绝的可能性越小。该理论还指出,海岛离大陆越近,从大陆上岛的开拓物种会越多。最后物种将达到接近平衡的水平,即灭绝的和开拓的物种出现的机会相等。但是在某一段时间,海岛上的现存物种也会出现变化,这一变化叫做物种的周转,周转的速率是灭绝速率和开拓速率的总和。在四个面积不同,与大陆距离不同的海岛中,有关海岛的物种数量和周转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面积大,距大陆近的岛,其物种数量最多.周转率最低
B.面积大,距大陆远的岛,其物种数量中等,周转率中等
C.面积小,距大陆近的岛,其物种数量中等,周转率最高
D.面积小,距人陆远的岛,其物种数量很少,周转率中等
43.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
B.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不是3:1
C.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
D.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
44.下图分别表示A、B两国人口的女性年龄组成图(设性别比例=1.0)。横轴示年龄,纵轴示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列叙述反映人口数量变化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涂成黑色的部分表示幼年个体,预计A国的人口增长率一定更快
B.设A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a,人口基数为x,则y年后的人口总数为x+ay
C.若B国的平均寿命增加,出生率不变,则在和平年代,人口增长率将会增加
D.若A国实施晚婚政策,但每个育龄妇女出生人口数不变,则出生率也不变
E.A国人口平均年龄比B国低,其死亡率高于B国
45.科学家研究甲、乙两种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哺乳动物,分析母乳的成份如下表,分别强迫灌饮海水
母乳成份(g/100g乳汁) | 海水 | 尿液 | |
水分 脂质 蛋白质 糖类 | 灌饮(ml) 氯浓度 (Mm) | 排出(ml) 氯浓度(mM) | |
甲 乙 | 87.6 3.8 1.2 7.0 45.3 42. 7 10.5 0.0 | 1,000 535 1,000 535 | 1350 400 650 820 |
下列有关“甲、乙两种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为陆生动物,乙为水生动物 B.甲为恒温动物,乙为变温动物
C.甲生活环境的平均温度比乙低 D.甲经由代谢途径获取水份的效率比乙低
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50分)
46.(21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2)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淋巴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分化发育来的。
(3)右图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
①图中A、B两种结构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A增加膜面积是通
过_______,B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____
②假如C18O2作为该细胞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
条件下,图中含有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___________途径。(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③假如上图代表抗虫棉的一个叶肉细胞,抗虫基因在B结构内。这种抗虫基因遗传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④假如紫茉莉的紫枝条上的叶肉细胞都呈上图所示,则该枝条接受了花斑枝提供的花粉后,产生的F枝条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
47.(14分)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对底物的脱氢氧化过程,实验研究3种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蔗糖.乳糖)作为底物对于酵母细胞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亚甲基蓝是一种人造氢受体,氧化态时呈兰色,还原态时呈无色。比色计是用以测定光源通过溶液后的光强度变化的仪器。本实验中蓝光100%透过,说明亚甲基蓝处于完全氧化状态。
在试管内加入10ml酵母菌悬浮液.0.5%
|
封口后置于30℃水浴中维持20min,这段时间
内,每隔2min用比色计测量一次蓝光通过试
管的百分率。测定完成后,在分别用0.5%蔗糖
和0.5%乳糖及等量酵母菌重复上述实验。结果
如图5所示:
(1)实验过程中,使亚甲基蓝失去了兰色的
是___________
(2)指出酵母菌在蔗糖溶液中的呼吸速率与在葡萄糖溶液中的一项不同点?______
(3)为什么实验中试管要封口?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室培养酵母菌不能用哪一种糖?__________________
|
其主动脉的血压变化:
(1)心脏的各心腔中,血压最高
的是__________;血压变化量
最大的是__________
(2)X处发生了___________;
Y处发生了__________。
(3)从图示结果计算心率,
应是___________次/min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I(共35题,每题2分,计7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D | A | A | D | A | B | B | D | C | B | C | D |
题号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答案 | C | C | C | C | C | C | D | D | B | A | D | A |
题号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答案 | C | D | B | A | B | B | B | B | D | A | D |
二、选择题II(共10题,每题3分,计30分)
题号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答案 | AC | AE | BDE | ACD | CD | BE | CD | ABD | ABDE | AD |
三、非选择题
46.(每空3分,共21分)
(1)高尔基体
(2)骨髓中造血干细胞
(3)①囊状结构薄膜叠加 线粒体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嵴
②d ③细胞质遗传,后代表现型与母本表现型相似 ④紫色枝条
47.〔(1)(2)小题每空4分;第(3)(4)小题每空3,共14分〕
(1)呼吸作用脱下的氢还原了氧化状态的亚甲基蓝
(2)能够持续稳定、匀速地利用蔗糖,对于葡萄糖的利用则表现为先快后慢最后稳定
(3)防止微生物污染试管,增加了微生物的种类,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
(4)乳糖
48.(每空3分,共15分)
(1)左心室 左心室 (2)主动脉瓣打开 左房室瓣打开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