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册第一次考试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马歇尔和沃伦因对引起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问幽门螺杆菌与蓝藻的共同特点是 ( )
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不具核膜,但有DNA和蛋白质结合的染色体
C.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区 D.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2.下列哪一项属于应激性
A.“风吹草动” B.海水在月球引力下形成潮汐
C.“飞蛾扑火” D. 石头扔在水里,水面出现波纹
3.右图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
B.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C.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值的变化等
D.曲线②表示每12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4.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都是大量元素 B.不同生物体内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C.不同生物中各种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同 D.不同生物中各种元素含量基本相同
5.将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检测所有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两者的数量关系可能是( )
A.相等 B.氨基多于羧基 C.氨基少于羧基 D.很难预测
6.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 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氨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图所示肽链由四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两条肽链
C.肽酶P可以催化3处的化学键断裂
D.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各1个
7.临床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N”量,可以粗略地估算下列哪一物质在该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 ( )
A.蛋白质 B.脂肪 C.葡萄糖 D.淀粉
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的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9.植物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 3H标记)。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进行显微镜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只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由此可以判断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 )
A.一种氨基酸 B.一种核糖核苷酸 C.一种含N碱基 D.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10.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 ( )
A.糖类、脂质、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
11.发酵工程的正确顺序应是 ( )
①菌种选育 ②发酵过程 ③灭菌 ④扩大培养和接种
⑤培养基的配制 ⑥分离提纯
A. 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⑤④③②⑥ C. ①⑤③④②⑥ D.①⑥⑤③④②
12.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受精作用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13.谷氨酸除用于制造味精外还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及配制营养注射液,应用前景广泛,光明制醋厂转产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 )
A. 温度控制不适 B.通气量过多 C. pH呈酸性 D. 溶氧不足
14.下列疾病的病原体中,具有真核细胞结构的是
A.肺结核 B.流行性感冒 C.疟疾 D.沙眼
15.下列有关肿瘤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增殖,细胞数目增加很快
B.所有细胞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
C.所有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
D.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16.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 ( )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B.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
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
D.根据微生物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菌素
17.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有机体的衰老
B.体内正常细胞的寿命受分裂次数的限制,细胞增殖受环境影响
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
D.不分化与去分化都可能产生癌细胞,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
18.胰腺所产生的胰液最终分泌到消化腔中,下列哪一途径最可能是酶移动的途径 ( )
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 B.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质膜融合
C.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D.内质网→溶酶体→囊泡与质膜融合
19.将红细胞转移至不同浓度(Ⅰ、Ⅱ、Ⅲ)的三种盐溶液中,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三种溶液的浓度是 ( )
A.Ⅱ>Ⅰ>Ⅲ B.Ⅱ>Ⅲ>Ⅰ
C.Ⅰ<Ⅱ<Ⅲ D.Ⅰ<Ⅲ<Ⅱ
20.右图表示多种植物成熟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内质壁分离的百分率,图中曲线说明这些植物细胞 ( )
A.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
C.有不同浓度的细胞液
D.细胞膜有不同的选择透过性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核酸 ②蛋白质 ③染色体(质) ④液泡 ⑤叶绿体 ⑥线粒体 ⑦核膜 ⑧核糖体 ⑨细胞壁
A.①②③⑧在乳酸菌、酵母菌、噬菌体内都存在
B.①②⑧⑨在支原体、烟草细胞内都存在
C.衣藻、蓝藻的细胞中都存在①②④⑤⑧⑨
D.①~⑤在衣藻体内都存在,⑥~⑨在酵母菌体内都存在
22.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 )
A.乙醇
B.胆固醇
C.脂肪酸
D.氨基酸
23.右上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 和NO3- 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A.能量、载体数量 B.能量、离子浓度
C.载体数量、能量 D.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24.某同学为了研究微生物与氧的关系,把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细菌三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分别培养在三个半固体培养基中,几天后观察结果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培养的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是自养型
B.从结构上看,丙中培养的微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C.乙中培养的微生物可以进行出芽生殖
D.这三种微生物所需的碳源均为有机碳源
25.如图是某植物一个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株的基因型必为AaBB
B.若该植株是由花粉发育而来的,则该植株为二倍体
C.若该植株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其配子是二倍体
D.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26.将少量的某种细菌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并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统计细菌的数目。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细菌的生长曲线。曲线中,细菌数量变化较大的时期为( )
A. 衰亡期和调整期 B.调整期和稳定期 C. 对数期和衰亡期 D.稳定期和对数期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科学工作者在利用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研究Na+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发现,神经纤维膜内的Na+远低于膜外。向枪乌贼的神经纤维内部注入微量的放射性24 Na+,不久就会测得神经纤维的周围溶液中存在放射性24 Na+;用氰化物(有毒)处理神经纤维,然后再向神经纤维内注射ATP,两次测得膜外溶液中24 Na+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氰化物处理之后抑制了神经细胞的呼吸作用
B.神经纤维排出24 Na+是外排作用,需要消耗能量
C.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差只与24 Na+有关系
D.加入氰化物之后细胞就被杀死了
28.利用生物技术改造生物,从而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下列有关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
B.利用基因工程原理培育生产人干扰素的酵母菌
C.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成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D.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成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
29.下列对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C.核苷酸由含氮碱基、五碳糖和磷酸组成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3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B.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C.体现生物界多样性的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D.没有RNA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
31.水在生物体及细胞内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代谢活动的强度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无关
B.生物体内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会影响新陈代谢活动
C.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D.糖类、蛋白质、脂质在其彻底氧化分解过程都产生水
32.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
B.正在分裂的根尖生长点细胞中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少量的中心体
C.有许多果实、花瓣的色彩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这种色素的颜色与液泡中的细胞液的pH有关
D.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细胞一般是低等植物细胞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80分。)
33.(6分)下图为某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为 生物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
(2)图中⑥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3)该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中。(填标号)
(4)该细胞与小麦叶肉细胞相比,所共有的结构包括 等。(填标号)
(5)该细胞的结构与人体细胞的结构相比,明显不同之处表现在 。
34.(10分)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
(1)该图中,A表示 ,B表示 ,E表示 。
(2)该图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 ;该化合物含有 个肽键。
(3)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个水分子而形成,合成此肽链的细胞器是 ,
(4)该图中所示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
(5)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80,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是 。
35.(7分)大肠杆菌(E.coli)是遗传学上明星试验材料之一,常在生物技术上用做“工程菌”。我国科学家早在1992年即成功得到能产生乙肝疫苗的转基因大肠杆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通过发酵工艺批量生产乙肝疫苗。下图是大肠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请分析回答:
(1)CD段称为稳定期,其含义是 。
(2)疫苗产量最高的时期是 ,为延长此期,可采用的两项基本措施是:① ;② 。
(3)若把大肠杆菌接种到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只有葡萄糖全被消耗后大肠杆菌才合成半乳糖苷酶来利用乳糖。这一事实表明半乳糖苷酶属于 酶。
(4)请在右上图中画出大肠杆菌的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2分)
36.(6分)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对市场上的奶粉产品是否属于假冒伪劣产品进行调查。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
(1)奶粉是否属于伪劣产品,需要鉴定奶粉中 等营养成分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2)奶粉有全脂奶粉和脱脂奶粉之分。假冒脱脂奶粉有两种:一是用全脂奶粉冒充脱脂奶粉,二是用淀粉冒充。若用 对样品进行检测呈 反应,表明它是用淀粉冒充脱脂奶粉;若用 试剂对样品进行检测呈 反应,表明它是用全脂奶粉冒充脱脂奶粉。要肯定是否正宗脱脂奶粉,还必须用 试剂对其 含量进行鉴定。
37.
38.(9分)现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勒克司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
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烟草品种花粉的基因型分别为 。
(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 破除细胞壁。
(3)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促融剂是
(4)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 。
(5)在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有 种细胞团不能分化;能分化的细胞团是由 的原生质体融合来的(这里只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 ,基因型是 。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出现不能生长的植株的概率是 。
39.(10分)右图某种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 细胞,它是由 分化而来。
(2)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标号)
。抗体的分泌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并以[ ]
的形式转变。
(3)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 提供的能量。
(4)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若该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名称为 。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是
和 。
40.(10分)下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的图像,请分析回答:
A B
(1)图像B是在 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要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首先应找到根尖的 ,装片应向 移动。转动转换器,使 正对通光孔,调节 使图像清晰,如果视野的明暗度不合适,应调节 或 。
(2)选择图中的细胞代号填空
DNA含量最初增加一倍的时期是 。染色体数量增加一倍的时期是 。核膜和核仁消失的时期是 。
41. (8分) 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氨基酸中,谷氨酸是产量最大的种类之一。
(1)如果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转运RNA如图所示,可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_________。
(2)我国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常用的菌种有北京棒状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等,下列生物中与这些菌种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区别的有_____________。
A. 噬菌体 B.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C. 禽流感病毒 D. 肺炎双球菌
E. 酵母菌 G. 硝化细菌
H. 乳酸菌
(3)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主要有葡萄糖、氨水、磷酸盐、生物素等,发酵装置如图所示。某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中出现了大量的乳酸,其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是细菌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_,而且起到调节培养液_____________的作用,所以应该分次加入。
(5)某厂的发酵液曾不慎被噬菌体污染,菌群死亡殆尽,但人们却侥幸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细菌这种新性状的产生来自于_____________。
(6)如右图所示连续培养的方法,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又以同样的速度放出旧的培养基,此工艺流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试阐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2分)42.(6分)蚕豆染色体2n=12,蚕豆根尖在
(1)实验原理是:______
(2)最主要的实验步骤是:
①______
②______
(3)为了得到更多的蚕豆根尖,你将怎样做?______
(4)如希望得到更多的具有染色体畸变的分裂细胞,在环境下材料应至少培养多少时间? 预见镜检时可见观察到的染色体畸变的类型有: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