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40题)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 ( )
A.膝跳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组成的反射弧为结构基础的
B.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C.松鼠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2.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形成糖被。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某种抑制剂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糖基化,不能在蛋白质上形成糖链。据此推断抑制剂可能作用于蛋白质合成及加工过程中哪一细胞器上 ( )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中心体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一般都能合成蛋白质
B.人的卵细胞虽然分化程度很高,但仍然具有全能性
C.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该细菌还能够产生O2
D.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合成多糖,当处于相对缺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含有基粒
5.2005年11月我国辽宁黑山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禽流感,其中造成禽流感的病原体是含有单链RNA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中某个遗传分子含1565个核苷酸,则该分子决定的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数最可能是 ( )
A.498个 B.566个 C.716个 D.757个
|
A.甲组中的生物都没有细胞壁
B.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7.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不会上升的是 ( )
A.线粒体数量 B.核DNA数量 C.自由水比例 D.核糖体数量
8.下列细胞器中,不含胸腺嘧啶和磷脂的是 ( )
A.线粒体、核糖体 B.线粒体、中心体
C.叶绿体、液泡 D.核糖体、中心体
9.右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 )
|
B.雄激素
C.呼吸酶
D.RNA聚合酶
10.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气体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
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
到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的颜色分别是
A.①无色 ②绿色
B.①红色 ②绿色
C.①红色 ②无色
D.①红色 ②红色
|
A.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大
于分解量
B.细胞内不合成纤维素
C.细胞吸收水分
D.细胞内含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13.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可以使细菌死亡,HIV感染T细胞后可以造成T细胞大量死亡,那么噬菌体和HIV利用细胞和T细胞的物质中主要的不同是 ( )
A.组成蛋白质的原料 B.构成核酸的原料
C.营养成分 D.无机盐
14.不是RNA功能的 ( )
A.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B.作为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
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D.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
15.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
一个周期,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e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
另一种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细胞周期的长短通常可受温度的影响
D.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周
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
17.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让F1cy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
A.1:1 B.8:
|
A.(1)×(4);左上方 B.(1)×(3);右下方
C.(2)×(3);右下方 D.(2)×(3);左上方
19.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F1,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从F1自交所得种子中,拿出一粒绿色圆粒和一粒绿色皱粒,它们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
A.1/16 B.1/
20.现有一绿色(yy)圆粒(Rr)豌豆,它们的相对性状是黄色、皱粒。已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该豌豆种植并自花传粉结实(称子1代);子一代未经选择便全部种植,再次自花传粉,收获了n枚子粒,(称子2代)。可以预测,这n枚子粒中纯合的绿色、圆粒约有 ( )
A.2n/3 B.3n/
21.AbC、aBc、ABC、aBC是某个体(AaBbCc)所产生的几种精细胞类型,至少需要几个精原细胞 ( )
A.2 B.
22.果蝇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在下列哪组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 )
A.白眼(♀)×白眼(♂) B.杂合红眼(♀)×红眼(♂)
C.白眼(♀)×红眼(♂) D.杂合红眼(♀)×白眼(♂)
|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
24.右面坐标是某植株在
|
A.在b点之前,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
B.光照强度为a时的光合作用恰好补偿呼吸作用所吸收的O2
C.b光照强度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就是图中虚线的高度
D.在坐标所示过程中该植株始终进行着呼吸作用
25.运用标记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哪一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的调查?( )
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明显的群聚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
|
A.胰岛素
B.生理盐水
C.抗利尿激素
D.5%的葡萄糖液
27.下列关于人体代谢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人体摄入食物过咸时会有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都位于下丘脑
B.糖尿病人体内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造成血糖不足导致细胞供能障碍
C.人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时,呼吸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
D.当机体稳态失衡时,会引起酶促反应的速率加快,细胞代谢紊乱
28.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D.如果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
29.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液体,其中有:清水、5%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蛋白酶溶液。某同学用三氯乙酸(一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试剂)和碘液准确地鉴别出了这四瓶样品,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下表。根据实验结果做出判断是 ( )
实验步骤 | 样品及试管号 | |||
① | ② | ③ | ④ | |
分别取四种样品中各1mL置于四只试管中,滴加碘液3—4滴后,观察 | 不变蓝 | 不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分别取四种样品各1mL置于四只试管中,滴加三氯乙酸3—4滴后,观察 | 无变化 | 浑浊 | 浑浊 | 无变化 |
再取②号和④号样品各1mL混合, 再取③号和④号样品各1mL混合, |
A.①是清水、②是淀粉、③是蛋白酶、④是淀粉酶
B.①是淀粉酶、②是清水、③是蛋DNA白酶、④是淀粉
C.①是清水、②是蛋白酶、③是淀粉酶、④是淀粉
D.①是蛋白酶、②是清水、③是淀粉酶、④是淀粉
30.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 ②能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31.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32.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3.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A.13.2% B.5% C.14% D.9.3%
3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合理解释是
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
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
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
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
35.一对夫妇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图(1)为其一种细胞分裂方式的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2)为该夫妇产生一对双胞胎后代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A与a、基因B与b的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1)中的D时期
B.胎儿甲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1/4
C.若该女士在A时期的DNA复制出现错误,则胎儿甲和乙均出现突变性状
D.该女士在此次生殖过程中,至少有两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36.‘九斤黄’鸡是一种重要的肉食鸡,它的形成是
A、人类对其产生的有利于其生存的变异选择的 B、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对其产生的有利于人的需要的变异的选择 D、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37. 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用普通小麦的胚芽细胞、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
A.二倍体、三倍体 B.六倍体、三倍体C.二倍体、单倍体 D.六倍体、单倍体
38.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 1/61 B. 1/
39.下列有关果实发育的情况,哪一图解的表达是正确的 D
40.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卷纸上。
2.答卷前请将答卷纸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
(一)根据图一回答:
(1)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结构是[ ] 。
(2)某同学想以该细胞构成的植物组织为材料,进行“鉴定植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实验:你认为他对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正确? 。为什么? 。
(二)根据图二回答:
(1)写出抗原经由该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为:
。
(2)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图二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
。
![]() |
2.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


(1)甲病的类型为_ 遗传病。
(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若II7与II8再生一个儿子,其儿子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3)假设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类型为 遗传病,乙病的遗传特点是呈________遗传。III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III9与III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
(1)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神经反射为 。
(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为 。
(3)激素B是 ,在图二中的细胞分泌后进入[ ] (填结构)运输到胰腺。
(4)试以词语和箭头图示a—b四者物质交换概况:(2分)
(5)A的通透性增加或B阻塞都会引起的病症是 。
4.下面是一系列与高中生物学相关的材料、现象、数据,请据此回答问题:
(1)如用上述材料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等实验,你认为可选用的依次是__________。(填写图中序号)
(2)用紫色洋葱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选用的是它的鳞片叶表皮,原因是其细胞中具有___________。E图为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个经第二次加清水处理后的细胞示意图,原生质层由其中的________组成,此时细胞处于________过程中。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观察部位则是洋葱的__________,细胞大多处于F图中的___________时期。
(3)G图是某同学完成《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后得到的滤纸条,从上到下第三条色素带是____________。
(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从甲乙两个小桶中抓取小球次数、每次组合情况统计等结果如图中的表格H(甲乙每个小桶放有两色球各10个,不同色球分别标有D和d)。不能用来解释白化病性状分离现象的两个小组是第__________组,其原因是_________。
5.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 60 的γ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 同性状的突变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钴60 的γ辐射用于育种的方法属于 育种。
(2)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
① 控制高产、优质性状的从因位于 对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联会期 (能、不能)配对。
② 抗盐性状属于 遗传。
(3)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自植株(纯合子),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汁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 步骤 l :选择 和 杂交。
预期结果 。
② 步骤 2 : 。
预期结果 。
③ 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 与 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高三年级试题(答案)
1.(一)(1) [6]核仁(2)不正确 因为蛋白质的鉴定需要观察颜色的变化,应选含蛋白质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接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选用含有叶绿体细胞组成的组织做实验材料,会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2分)。(3)组织 器官
(二)(1)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2)细胞核大部分被染成绿色,细胞质中的线粒体有少量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或只写下划线部分也可,写成结论即:“DNA主要分布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不得分)
2.(1) 常染色体显性 (2) 家族中世代相传(代代相传) 3/4
(3) 伴X染色体隐性 (隔代)交叉 aaXBY 17/24(2分)
3.(1)非条件反射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促胰液素 [A]毛细血管
(4)细胞内液 组织液→淋巴 (2分,有一处错误不得分) (5)组织水肿
血浆
4.(1)A、C(2)(紫色)大液泡 ②③④ 质壁分离复原 (根尖)分生区 e
(3)叶绿素a (4)1、2 抓取小球的次数太少
5. ( l )诱变 ( 2 ) ① 两(或不同) 不能 ② 细胞质(或母系)
( 3 ) ① 高蛋白(纯合)植株 低蛋白植株(或非高蛋白植株)
后代(或 F1)表现型都是高蛋白植株
② 测交方案:用 F1 :与低蛋白梢株杂交
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1:1
或自交方案: F1自交(或杂合高蛋白植株自交)
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 3 : 1
③ 实验结果、预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