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生物科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2014-5-11 0:36:53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生物科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命题人:临安中学 潘兆明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误吃毒蘑菇而死亡,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8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大约是(  )

  A. 1024     B. 898     C. 880     D. 862

2、现提供新配置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 NaOH溶液)、乙液(0.05g/ml 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胰蛋白酶   ④DNA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3、不是RNA的功能的是

  A.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B.作为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

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D.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

4、酿脓链球菌反复感染人体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其主要原因是

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

②外来抗原直接作用于机体某些组织

③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④外来抗原与自身某些组织细胞有共同的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③④

5、已知染色体的复制不是同步的,即有的先复制成功,有的后复制成功,那么下列图中能真实反映染色体复制过程中数目变化的是


A          B          C          D

6、植物学家在培育抗虫棉时,对目的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使得目的基因在棉花植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表达,以防止害虫侵害。这种对目的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

A 内含子  B 外显子 C 编码区 D 非编码区

7、当人的成纤维细胞由球形变成扁平梭形时,说明该细胞已经完成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癌变    D.细胞衰老

8、下图是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若以“+”“—”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作用,则①②③④⑤⑥依次是

A.+,—,+,—,+,— 

B.+,+ ,+,+,—,+

C.—,—,—,+,+ ,—

D.+,+ ,+,+,+,+

9、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抗体与SARS病毒特异性结合      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C、ATP分子的形成           D、原生质体融合成杂合体细胞

10、已知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不同,但均适合某种细菌生长。现从甲中取少量处于对数期的细菌,接种在乙中。则在接种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细菌在乙中的状况与原在甲中的状况相比,不发生改变的是

A.细胞分裂速度   B.诱导酶类    C.组成酶类   D.细胞的大小

11、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     B.紫色糯性王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  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

12、下列有关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只有激素调节,动物和植物激素都由特定的器官分泌

B.动物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而中枢神经系统不受内分泌腺的影响

C.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微生物的酶活性调节都具有快速和精细的特点

D.环境中存在葡萄糖时,大肠杆菌半乳糖苷酶的活性被抑制,这是酶活性的调节

13、用蔗糖、奶粉和经蛋自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   B.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

C.应选择处于对数期的乳酸菌接种 D.只有奶粉为乳酸菌发解提供氮源

14、下列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几种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5、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

 (1) 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④过敏反应

A.②③①④③   B.④③②②①   C.②①④①③   D.④③②①①

16、关于血糖浓度的调节,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血糖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②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③下丘脑的不同区域参与血糖调节  

④胰岛细胞只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而分泌相应的激素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N1”属于RNA病毒.下列与H5N1病毒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H5Nl病毒的遗传物质共包含8种核苷酸、5种碱基

  B.接种H5N1疫苗可以预防“禽流感”,因为疫苗可以消灭侵入家禽体内的病毒

  C.培养H5N1病毒应选用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等营养全面的培养基  ·

  D.H5N1的衣壳决定了病毒的抗原特异性,合成衣壳利用的是宿主的氨基酸

18、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

A.肾上腺  B.甲状腺  C.胰岛  D. 性腺

19、科学研究表明青霉素类抗生素抑制生物生长的原理是能抑制肽聚糖的合成(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霉素,维生素,外毒素,激素都属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B.青霉菌的有氧呼吸的代谢终产物中不一定有二氧化碳

C.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选择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杆菌

D.青霉素对禽流感病毒,非典病毒,面包霉等生物不具杀灭作用

20、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1、2、3、4分别表示

A.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B.尿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C.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1、近年来,东南亚地区频发禽流感疫情,尤其是H5N1亚型禽流感具有高致病性。科研人员现已获得相应的抗体,其中一多肽链片段为“一甲硫氨酸—脯氨酸一苏氨酸一甘氨酸一缬氨酸一”,其密码子分别为: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U、CCC、CCA)、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GUC、GUA)。由该多肽链人工合成的相应DNA片段为: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DNA片段中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

 B.在基因工程中,限制酶作用于①处,DNA  

连接酶作用于②处

 C.该DNA片段转录的模板是β链

D.若该DNA片段最右侧碱基对T∥A被G∥C替换,则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22、噬菌斑(如下图1)是在长满细菌的培养基上,由一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后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出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连续取样、在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测得T4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噬菌斑数量不变,说明此阶段噬菌体还没有开始侵染细菌

B.曲线a—b段细菌细胞中正旺盛地进行细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由b到c对应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D.限制d—e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细菌已经绝大部分被裂解

23、某同学将必修与选修教材中细菌部分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系列结论,其中可能书写有误及尚需完善的有

①生态系统中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②单个或少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大量繁殖,可形成菌落,可作为菌种鉴定依据

③细菌中寄生的病毒称为噬菌体

④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可制造工程菌 

⑤细菌被杀死后其DNA可引起相关细菌转化

⑥侵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A.②④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②③⑤⑥

24、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 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25、如右图所示,种子在吸水萌发时,呼吸作用的速率有显著的变化。风干的种子中所含的水是结合水,呼吸酶的活性降低到极限。此时,种子呼吸极微弱,可以安全贮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据图,花生干种子中含结合水最多     

B、亚麻种子在含水量为14%时呼吸速率最大  

C、种子萌发前一般进行渗透作用吸水      

D、玉米和小麦干种子中含结合水较多

26、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阶段的淋巴细胞内,所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两者都只有①       B.两者都只有②和③,

C.两者都有①、②和③   D.前者有①、②和③,后者只有①

27、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 CO2 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 CO2 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

28、右图表示某菌落生长过程中,将该菌落移入与先前营养条件不同的环境后,其细胞数、RNA、DNA和蛋白质的相对数量变化情况。若曲线③表示DNA的数量变化情况,则图中曲线①、②、④分别表示(  )

  A.蛋白质、RNA、细胞数

B.蛋白质、细胞数、RNA

  C.RNA、蛋白质、细胞数

  D.RNA、细胞数、蛋白质

29、某哺乳动物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Q1 ,散热速率为Q1′;进入0℃环境30min 后的产热速率为Q2 ,散热速率为Q2′,则(   )

 A.Q1 = Q1′< Q2 = Q2′      B.Q1 = Q1′< Q2 > Q2

 C.Q1 > Q1′, Q2 > Q2′      D.Q1 < Q1′, Q2 > Q2

30、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②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    

 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③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④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

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三、非选择题(7小题,共60分)

31、(9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单子叶植物,是生产和科研的好材料。现有两个玉米品种,其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科学家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种。

 (1)上述育种方法采用了_______ 技术,其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          。

 (2)两个品种的花粉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后,可产生_______  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这些融合细胞再经过细胞培养可以得到_______ 个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玉米新品种,培育这些新品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_______       .

 (3)通过检测发现,在融合细胞中,同种花粉产生的融合细胞与异种花粉产生的融合细胞所占比例并不相同,你认为上述哪类融合细胞所占比例较多? _______ ,理由是_______  。

 (4)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形成的产物中,氧气产生于_______ 细胞的叶绿体,而淀粉产生于_______ 细胞的叶绿体。

32、(9分)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甲鼠用一定的方法破坏其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把它指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则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 ;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  。


(4)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小白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此可见小白鼠对体温的调节属于_______    调节。

(5)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预测甲鼠被破坏了下丘脑后,与乙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在实验中还能直接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 (至少写出两项)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7分)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________;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________,图中结构[____]________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4)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_______,图乙细胞_______。(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34.(10分)科学家发现生长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气孔关闭,C4植物能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则不能。

(1).取自热带不同生境下的甲、乙两种长势良好,状态相似的草本植物,已知甲是C4植物,乙不知其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类型。请利用一个密闭大玻璃钟罩,完成初步判别乙植物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的实验:

原理:                                  

方法:将植物甲和植物乙一同栽种于密闭钟罩下,给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培养。连续若干天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

预期结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结果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以上的分析,用显微镜从形态学方面加以进一步验证。

方法:制作乙植物的叶片过叶脉横切的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

结论:如果视野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乙是C3植物;如果看到的是_________,则乙是C4植物。

(3).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观察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粒在叶片内的位置有何不同,用碘液对叶片染色后制成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绿色颗粒,却看不到淀粉粒,这一操作过程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7分)下图为某种细菌的生长曲线及A、B两种代谢产物积累曲线。

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A产物合成始于细菌生长曲线的_______ 期,属于_______ 代谢产物。

②B产物的积累量在细菌生长曲线的_______  期最大。

(2)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为了探究培养温度对谷氨酸棒状杆菌代谢产物(谷氨酸)合成量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在实验中有4处错误,分别标以①、②、③、④,请依次分析错误原因。

第一步:设定培养温度为28℃、29℃、30℃。

               ①

第二步:将菌种接种到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密闭培养。

                                  ②

第三步:在衰亡期定时取样,分别测定谷氨酸合成量,记录结果并绘制曲线。

       ③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在30℃培养条件下,谷氨酸合成量最大,则认为30℃为该细菌合成谷氨酸的最适培养温度。                 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8分)用A、B、C三个纯种品系的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移植时,在某小鼠背部切除部分皮肤,将其他个体的皮肤移植上去,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2的皮肤片移植到A1上,皮肤片存活,这是因为它们属于________;从遗传学角度看,它们的________相同。

(2)Bl的皮肤片移植到A2上,移植后14天,皮肤片结痂脱落。这表明它们____    ____,因此,A2对B1皮肤片产生了________反应。这种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主要是由________(细胞)引起的。被生物细胞识别为异物的物质,称为________。

(3)如果B2和Cl的皮肤片同时移植到曾移植过Bl皮肤片的A2上,移植后,B2皮肤片6天脱落,而Cl皮肤片14天脱落,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

37、(10分)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2)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________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  )

A.        B.         C.          D.

(3)切割完成后,采用_______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______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________棉花细胞,利植物细胞具有的________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________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

A.淀粉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生物答卷

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7小题,共60分)

31、(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2. (9分)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5)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7分) (1)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34(10分)

(1).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结果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7分)

(1)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8分)

(1)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10分)

(1)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 、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A

D

B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D

B

D

D

C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A

D

D

C

D

C

A

C

二、非选择题(7小题,共60分)

31、(9分)

(1)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工程)、

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缺一不给分)

(2)6、  2、  基因重组

(3)同种花粉 、  糖蛋白的识别

(4)叶肉    、 维管束鞘

32. (9分)

(1)①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

②实验要有重复性,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2)赞同。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后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3)BD  、 AC(缺一不给分)

(4)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缺一不给分)、    神经――体液

(5)①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

②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食欲减低

③影响抗利民尿激素的合成,尿量增加(任选两项,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3、(7分) (1)乙  甲  [1]大液泡 

(2)纤维素 

(3)A   

(4)①③⑤  ②④⑤

34、(10分)

(1).原理;在高温、干旱和强光照下,随着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密闭钟罩内CO2浓度逐渐降低,C4植物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生长良好,而C3植物不能(2分)

   方法:高温、强光照和干旱(1分)

   预期结果:①乙植物与甲植物生长状态相似(1分) 

        ②乙植物逐渐枯萎,而甲依然健壮(1分)

对结果的分析:若出现第①种情况,乙植株为C4植物;出现第②种情况,乙植株方C3植物(2分)

(2).没有“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有“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有叶绿体(每空1分,本小题2分) 

(3).绿色叶片应该先在热的酒精中脱去叶绿素,再去染色、制片(1分)

35(7分)

(1)①对数; 次级    ②稳定

(2)①温度设定范围过窄

②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细菌,不应密闭培养

③从调整期至衰亡期均有谷氨酸的合成,故取样时期有遗漏

④实验结果有局限性,合成谷氨酸的最适培养温度有可能高于30℃

36、(8分) (1)同一品系  基因型 

(2)品系不同(或基因型不同)  排异  T淋巴细胞  抗原

(3)因为A2已经受过B1皮肤片移植,体内已经产生对B品系的记忆T淋巴细胞,因此当B2皮肤片移植上去时,很快引起免疫应答,所以排异反应出现快。

而C1皮肤片是第一次移植到A2,A2体内没有能够识别C品系的T淋巴细胞,所以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引起免疫应答。(2分)

37.(10分)

(1)从细胞中分离 、  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2)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  A 

(3)DNA连接酶 、重组DNA

(4)感染 、  全能 、  筛选(选择)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