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10月份生物测试卷

2014-5-11 0:36:53下载本试卷

高三10月份生物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正常情况下,有尿液排出的K大约是肾小球滤过的K量的1/10,但当给人以大量的钾盐时,尿中K+排出量可超过肾小球滤过的K+的量。这一事实说明        (  )

  A.肾排出K+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B.K的分泌和重吸收即可能是主动过程也可能是被动过程

C.肾小管和集合管既有重吸收K,又有分泌K的能力

D.K的分泌和Na+的重吸收相关联,都受醛固酮的作用

2.一位研究人员将三种不同的植物放到10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从0到全日光照射)下培养几天。条件为正常大气空气,温度为32℃,所有植物都不缺水。研究人员测定了每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并且将结果按a、b、c作图如下,对于这三种植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为一种适应强光下生长的C3植物,b为适应强光下生长的C4植物

 B.a为一种适应强光下生长的C4植物,b为适应弱光下生长的C3植物

C.b为一种适应强光下生长的C3植物,c为适应弱光下生长的C3植物

D.b为一种适应强光下生长的C4植物,c为适应弱光下生长的C3植物

3.对两种不同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请回答,基本培养基中只分布菌株A或B、不出现菌落的最恰当的解释是  (说明:如met是甲硫氨酸缺陷型 )

  A.细菌在基本培养基中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

B.细菌不能利用吸收到的营养合成某些必需物质

C.基本培养基所含营养物质不全面,不能满足细菌生长的需要

D.基本培养基成分与完全培养基比较,成分差异太大,细菌不能适应

4.人体内的糖类可用于

①   储存能量 ②参与构成细胞膜 ③参与构成细胞壁 

④参与组成核酸 ⑤直接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A.①②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④    D. ①②③④⑤

5.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之后,会引起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A.溶酶体的活性被激活           B.渗透压发生变化

    C.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D.释放免疫活性物质

6.下列有关生物固氮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豆科植物的根瘤是发生固氮作用的部位  B. 土壤中独立生活的根瘤菌也能固氮

C.不同的根瘤菌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  D. 根瘤菌通过固氮作用形成氨

7.下列基因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

B.花生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中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下游

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

8.治疗脊髓受损伤截瘫患者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重要思路是选择一些特殊的细胞移植到受伤的中枢神经区域内,通过这些移植细胞的特异性表达达到治疗的目的。科学家曾试图选择神经组织中的施旺细胞移植,但效果并不理想。我国中山大学附属二院用嗅神经外面的嗅鞘细胞代替施旺细胞,使截瘫的治疗有了重大的突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使嗅鞘细胞增殖,其原理是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B.细胞分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嗅鞘细胞、施旺细胞、脊髓细胞

C.嗅鞘细胞和脊髓细胞的核遗传物质的差异比施旺细胞小

D.最好选择患者本人的嗅鞘细胞移植以避免排斥反应而引起自身免疫病

9.下列生物膜结构中,含有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的结构是:

10.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这是因为

A. 由于细胞分化而丧失了全能性  B.细胞内的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细胞经过多次分裂而丧失了全能性  D.不同细胞所含有的基因不同

11.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

A.   将鸡的某个DNA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上

B.   将某种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C.   将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B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 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中

12.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是不正确的是

选项    

比较内容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A

特殊处理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胰蛋白酶处理后制细胞悬浮液

B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C

典型应用

人工种子 杂种植物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D

培养液区别

植物激素不可缺少

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13.关于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等结构  B.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C.核衣壳外还有多糖、蛋白质和脂质构成的囊膜 D.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14.用蔗糖、奶粉和经过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    B.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

C.应选择处于对数期的乳酸菌接种    D.只有奶粉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氮源

15.当人体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浓度升高),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刺激后                     

A.在下丘脑部位产生渴觉,进而调节对水的摄入量

B.垂体后叶分泌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在下丘脑的调节下,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量增加

16.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

A.肾上腺  B.甲状腺  C.胰岛  D.性腺

17.下列有关激素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葡萄糖合成为糖元

②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人体内没有酪氨酸就无法合成黑色素,所以酪氨酸是必需氨基酸

④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人在寒冷环境中的即时反应之一是皮肤起“鸡皮疙瘩”。该反应属于

A.神经—体液调节   B.大脑皮层控制的反应 C.条件反射 D.应激反应

19.将基因型为Aa的植物的花粉和基因型为Bb的植物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可以得到多少种基因型不同的细胞

  A.6种      B.8种    C.10种    D.12种

20.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B.B 细胞和 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

D.B 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合成单克隆抗体

21.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

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C.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22.下列所述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的是

  A.在缺乏生长素的无氮培养基中的圆褐固氮菌

  B.在人体表皮擦伤部位的破伤风杆菌

  C.在新配制的植物矿质营养液中的酵母菌

  D.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的禽流感病毒

23.下列不需要利用发酵工程的是

   A.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    B.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可移植的皮肤

   C.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  D.工厂化生产青霉素

24.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大肠杆菌群体生长规律实验时,错误操作是

   ①在调整期扩大接种  ②随时调整pH

③在稳定期连续培养   ④定期检测菌体数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关于青霉素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是青霉菌生长代谢中重要的初级代谢产物

  B.用紫外线、激光、化学诱变剂处理青霉菌再经筛选的方法可以选育高产菌种

  C.发酵罐接种后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D.在青霉菌生长的稳定期,活菌数不再增加,青霉菌产量也不再增加

26下列激素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抗利尿激素

27.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来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

4

A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T细胞

抗体

B

染色体

DNA

基因

外显子

C

无性生殖

营养生殖

嫁接

组织培养

D

氮循环

共生

固氮菌

生物固氮

28.效应B细胞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的原因有:①T细胞把抗原呈递给B细胞 ②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③抗原刺激记忆细胞 ④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产生激素的细胞肯定能产生酶

B.酶的合成不一定在核糖体中进行

C.微生物中诱导酶的合成必须在诱导物与本身的遗传物质共同作用下才能完成

D.微生物只能通过改变组成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的速率

30.经研究发现由禽鸟传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H5N1、甲型H7N7、甲型H9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抵抗病原体

B.体液免疫对禽流感病毒通过血液循环的散播起抵制作用

C.细胞免疫对消灭禽流感病毒有一定作用

D.禽流感病毒的抗原特异性由衣壳决定

31.2001年2月,一只背上长着“人耳”的老鼠在北京展览馆与观众见面,这只老鼠其实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裸鼠,它背上的“人耳”是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用干细胞培育而成的。培育“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A.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32.下列哪些是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关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⑤⑥

33.有关生物固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气中的氮必须经过生物固氮才能被植物利用

  B.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并最终转化成氮气

  C.根瘤菌在豆科植物的根外不能固氮

  D.圆褐固氮菌不仅有固氮能力,还能够分泌生长素

34.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受精、胚胎培育和胚胎移植三个方面

  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5.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一般只用聚乙二醇诱导

  B.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C.体外培养时,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D.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优越性明显

36.下列几种微生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A.从结构和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37.2003年上半年我国部分省市发生非典型性肺炎,该病具有传染性、致死性。现已查明非典型性肺炎是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以下关于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冠状病毒在人体内可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B.冠状病毒具细胞结构,内含线粒体

C.冠状病毒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抗生素对其抑制效果明显

D.培养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可直接培养冠状病毒

38.右图所示,不能够表达下列哪些生理过程

A.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            

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C.肾小管细胞分泌K                           

D.肠腺细胞分泌肠液 

39.研究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的思路是

A.利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对抗癌细胞               

B.以单克隆抗体作抗癌药物杀死癌细胞         

C.抗癌药物在克隆细胞中大量合成                           

D.单克隆抗体携带抗癌药物特异性地与癌细胞结合

40.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  )

①B淋巴细胞     ②小鼠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⑤杂交瘤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41.下列与各种疾病和诊断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人在幼年时期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侏儒症

B.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目前利用DNA探针可以迅速地检查出肝炎病毒,为肝炎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D.当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机体出现昏迷等现象的原因是骨骼肌得不到血糖供应

42.实践证明,双侧肾上腺皮质损伤的动物,不能存活。下列与之有关的原因可能的是

A.血液中Na+浓度猛增,K+浓度下降 B.血液中Na+和K+浓度猛降

C.血液中Na+和K+浓度猛增     D.血液中Na+浓度猛降,K+浓度猛增

43.一个放射性的14C原子以CO2形式通过气孔进入玉米叶片到最后出现在葡萄糖中,一般会穿越生物膜层数为

A.3       B.9       C.11        D.5

44.右图是氮循环的简图,请判断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细胞能完成图中所示的①②③过程

B.人体细胞能完成图的③④过程

C.能够完成②过程的生物都是异养型生物

D.异养型微生物可完成图的③

4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酵工程获得优良菌种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细胞工程等

②吞噬细胞和效应B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③紫茉莉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线粒体、质体

④发生过敏反应时,往往会使细胞损伤、破坏和引起支气管痉挛等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③

46.鼷鼠的T淋巴细胞在胸腺里、B淋巴细胞在骨髓里成熟、分化。B淋巴细胞遇到抗原就

文本框: 分裂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下面是为了开发痢疾疫苗而把灭活的痢疾杆菌接种在鼷鼠的身上,并调查了

痢疾杆菌抗体合成程度与T淋巴细胞对它起的作用

(见右图)。对上述有关资料的解释或推论正确的

是                 (   )

①乙实验中产生了很多抗体是由于第一次接种时产

生了记忆细胞。②丙、丁实验中,若没有胸腺则B

淋巴细胞绝不会合成抗体。③戊结果表示,抗体合

成的最佳状况需要T淋巴细胞的帮助。④被痢疾杆

菌感染后,预防痢疾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7.突变型面包霉常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氨基酸才能生长。现在用两种氨基酸依赖型红色面包霉突变株a和b,分别接种到下面的6种培养基上,两种突变株都不能在1、3、5号培养基上生长,a、b可以分别在2、4和2、6号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成分如下表,关于突变株a和b分别对于A-J中氨基酸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培养基

1

2

3

4

5

6

添加氨基酸

BCDE

BEFG

CFHI

DEFI

GHIJ

EHGJ

A.两种突变株对氨基酸的需求是相同的  

B.两种突变株都需要G氨基酸才能生长

C.两种突变株必须同时供应4种氨基酸才能生长

D.两种突变株都能在由4、5号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

48.下列有关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调整期是大量合成细胞分裂所需酶的时期

  B.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只是在对数期产生的

  C.调整期、对数期和稳定期共同构成了菌种的“S”型生长曲线

  D.衰亡期是微生物与无机环境生存斗争最剧烈的阶段

49. 基因组成为S(rr)的水稻植株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S(r)  B.r   C.S(rr)  D.rr

50.将酵母菌培养在由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三、简答题(共40分)

51.(14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1)、(2)小题:

 (1)甲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Xb),乙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为r)。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__和__________。如果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孩子的性别是________。

  (2)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遗传病。患儿由于缺少显性基因H,导致体内苯丙氮酸羧化酶缺乏,使来自食物的苯丙氨酸沿非正常代谢途径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造成患儿神经系统损害。目前防治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是尽早采用食疗法,即给予患儿低苯丙氨酸饮食。

①请根据以上知识补充完成下表(其中,含量用“正常”、“过多”、“缺乏”表示):

患儿

体内苯丙酮酸含量

体内苯丙氨酸羧化酶含量

基因型

食疗前

食疗后

正常

②若用基因工程方法治疗苯丙酮尿症,其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10分)下表是某培养基成分含量表。请回答:

编号

成分

NH4HCO3

KH2PO4

CaSO4

FeCI2

维生素

H2O

含量

0.5g

3.0g

0.5g

0.5g

少许

1000Ml

(1)若用于培养微生物,该培养基中有    类营养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可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     。

(2)此培养基若用来培养圆褐固氮菌,应除去的成分是     ,应加入的物质是   

 (3)用该培养液进行植物的无土栽培    (能、否)成功,原因是           

           

 (4)若用该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为检测大肠杆菌的存在与否应加入化学指示剂    ,菌落将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5)此培养液若用来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观察其菌落形态,除有机物外还应加入      ,配置成固体培养基。为抑制其它杂菌,还应加入       。

53.(4分)探究基因运载体------质粒上的标记基因

根据下面实验原理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选择运载体------质粒,探究质粒的抗菌素基因类别。

实验原理: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须有标记基因,这一标记基因有抗菌素抗性基因。故凡是抗菌素抗性的细菌,其质粒才可能用作运载体。

材料用具:青霉素、四环素的10万单位溶液、菌种试管、灭菌的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蒸馏水、恒温箱。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并标1、2、3号,在酒精灯旁,用三支注射器,分别注入1ml的蒸馏水、青霉素、四环素液,并使之分布在整个培养基表面。

第二步:将接种环     ,并在酒精灯火焰旁取种,然后对三个培养皿分别接种。

第三步:培养:将接种后的三个培养皿放入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h。

预期结果有:

(1) 1号是细菌正常生长;    (2) 2号生存,3号不存活

(3)2号不存活,3号存活    (4)还有一种结果可能是       

预期结果分析:设置1号的目的是    ;若2号不存活,3号存活则      

54.(7分)

(1)下图为某细菌的生长曲线及A、B两种代谢产物积累曲线。

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A产物合成始于细菌生长曲线的    期,属于    代谢产物。

②B产物的积累量在细菌生长曲线的    期最大。

(2)绝大多数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为了探究培养温度对谷氨酸棒状杆菌代谢产物(谷氨酸)合成量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在实验中有4处错误,分别标以①、②、③、④,请依次分析错误原因。

第一步:设定培养温度为

第二步:将菌种接种到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在设置的温度条件下

第三步:在定时取样,分别测定谷氨酸合成量,记录结果并绘制曲线。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在30℃培养条件下,谷氨酸合成量最大,则认为,

                                      

                                       

                                      

                                      

55.(5分)研究人员想将目的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表达某种所需蛋白质。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已知目的基因仅能插入到A基因中,而所用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请回答以下问题:

(1)目的基因的获得有两种方法,分别是               

(2)当操作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然后对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a:抗链霉素同时抗氨卡青霉素5%   b:不抗链霉素抗氨卡青霉素0.8%

c:不抗链霉素不抗氨卡青霉素94.2%

请分析:产生a现象的原因是:                           

产生b现象的原因是:                          

产生c现象的原因是:                          

文本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号 

高三10月份生物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

51.(1)                                        

  (2)①

患儿

体内苯丙酮酸含量

体内苯丙氨酸羧化酶含量

基因型

食疗前

食疗后

正常

                                   

                                    

                                     

                                    

52.⑴                                

                     

                              

     

                 

53第二步:              (4)还有一种结果可能是          

                                         

54.(1)①     ;     ②     

(2)①                                

                                

                                

                                 

55.(1)                              

(2)产生a的原因是:                                

产生b的原因是:                                

产生c的原因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A

D

B

A

B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D

C

C

D

D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B

A

B

C

B

B

D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B

A

C

A

A

A

C

D

A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D

B

D

D

B

D

B

A

B

51.(1)RrXBXb  RrXBY 7/16  3/16 男性

  (2)① 过多 缺乏 缺乏 hh  hh

②获取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将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与病毒结合;将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与病毒的结合体导入患者体细胞;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52.⑴五 维生素   自养型

⑵NH4HCO3        含碳有机物(糖类)

⑶否  必需矿质元素种类不全

⑷伊红—美蓝

⑸凝固剂(琼脂) 高浓度食盐

53.(每空格1分,共4分)第二步: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4)还有一种结果可能是2和3号都能存活 

对照作用    质粒上没有抗青霉素基因,有抗四环素基因。(有问题)

54.(1)①对数;次级

②稳定

(2)①温度设定范围过窄

②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细菌,不应密闭培养

③从调整期至衰亡期均有谷氨酸的合成,故取样时期有遗漏

④实验结果有局限性,合成谷氨酸的最适培养温度有可能高于30℃

55.(1)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     人工合成基因

(2)产生a的原因是:质粒成功导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但是目的基因没有和质粒结合

产生b的原因是:目的基因和质粒结合后,成功导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

产生c的原因是:质粒没有成功导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或导入后不能正常复制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