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
(满分:72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案卷相应位置上,多填、少填或不填均不得分)
1、如右图所示,种子在吸水萌发时,呼吸作用的速率有显著的变化。风干的种子中所含的水是结合水,呼吸酶的活性降低到极限。此时,种子呼吸极微弱,可以安全贮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据图,花生干种子中含结合水最多
B、亚麻种子在含水量为14%时呼吸速率最大
C、种子萌发前一般进行渗透作用吸水
D、玉米和小麦干种子中含结合水较多
2、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消耗Pi的结构有1、2、5
②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4层的磷脂分子
③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④3中含有核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微生物生长最快时的培养温度叫最适生长温度,在此条件下微生物分裂用时最短。但科学工作者在青霉素的发酵过程中分四个阶段控制其培养温度,即0小时5小时
40小时
125小时
165小时,结果青霉素产量比自始至终处于
A、最适生长温度就是生长量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B、最适生长温度就是发酵速度最快时的培养温度
C、最适生长温度就是某一代谢产物产量最高时的温度
D、不同的生理变化过程存在着不同的最适温度
4、右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4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或吸收CO2的速率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它们当中最耐阴的一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两种大量元素是淀粉中不含有而核酸中含有的。关于这两种元素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种元素是生物膜、三磷酸腺苷、染色体、辅酶Ⅱ的主要组成元素
B、一种施用过多会造成农作物倒伏,另一种则与植物体内糖类合成和运输有关
C、所有健康人摄入和排出这两种元素的量基本相等
D、在只缺这两种元素的营养液中培养正常植物首先表现缺素症的是幼叶
6、下面是一位同学观察植物某器官装片时画的细胞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细胞的染色体比其他细胞清晰
B、b、c细胞都不可以用于观察叶绿体运动
C、c细胞主要通过吸胀作用吸水
高三月考生物试卷第1页共8页
D、d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7、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RnaseP的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Mg2+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C、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8、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9、用酶处理某一真核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产物主要是葡萄糖,下列生化反应中不能够在该细胞的细胞器中完成的是
A、C6H12O6
+ 6H2O + 6O2 6CO2
+ 12 H2O + 能量
R′
R″
R′
R″
B、H2N—C—COOH+H2N—C—COOH
H2N—C—CO—HN —C—COOH+H2O
H
H
H
H
C、C3H4O3(丙酮酸) + 3H2O 3 CO2 + 10[H] + 能量
|

10、下图是外界条件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甲图中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在B点。AB段可说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加快
B、乙图中曲线Ⅰ表示无氧呼吸类型,曲线Ⅱ表示有氧呼吸类型
C、如果乙图中曲线Ⅰ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那么在DE段根细胞内积累的物质是乳酸
D、曲线Ⅱ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
11、下列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阳生植物的暗反应可以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阴生植物的暗反应在弱光条件下效率高
B、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能量的来源是:光能—电能—ATP
C、贮存水果充入N2和CO2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无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水果的仓储时间
高三月考生物试卷第2页共8页
D、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12、生理学上将一定时间内生物体的二氧化碳产生量与耗氧量容积的比值称为呼吸商。糖、蛋白质、脂肪的呼吸商分别为:1.0、0.8和0.71。一个长期处于病理性饥饿情况下的人,他的呼吸商最可能为
A、1.0 B、1.0—
13、在大豆种子开始萌发初期,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胚乳的干重的上升 B、胚的干重的上升
C、种子的干重上升 D、蛋白质的干重上升
14、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其主要原因是:
A、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减少 B、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
C、叶片蒸腾剧烈,水分散失快 D、根系渗透吸水下降
15、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16、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Ca2+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d四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 )
A、温度变化、氧气浓度、载体数量、光照条件
B、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C、氧气浓度、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
D、载体数量、光照条件、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17、由肝糖元转变成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的过程是
① ②
③ ④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18、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 人的异化作用方式是需氧型,所以人体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② 人体细胞一般只有通过细胞外液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③ 人体的消化道不是都能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
④ 血液中的葡萄糖一部分合成糖元,暂时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以备生命活动利用
⑤ 人体细胞内的氨基酸经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含氮部分在肾脏中转变成尿素并随尿液排除体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9、人体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不可能发生的是
A、[H]减少 B、贮存的糖元减少 C、乳酸积累增加 D、肾上腺素含量增加
20、将a组小麦培养于含18O的CO2的空气中,将b组小麦培养于含18O的O2的空气中,正常生长一段时间,a、b两组最先出现放射性氧的化合物依次是
A、葡萄糖和二氧化碳 B、三碳化合物和水
C、五碳化合物和水 D、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高三月考生物试卷第3页共8页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2分)
21、(6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的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①酶的活性、②色素的数量、③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根据图A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如果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其影响光合速率主要是影响 阶段,此时内部限制性因素最可能是 (填①、②或③,(2)(3)小题同)。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则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是 。
(2)如果横坐标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来影响光合速率。
(3)如果横坐标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主要是影响C3的产生,此时内部限制性因素最可能是 。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叶的横切片,发现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有叶绿体,由此可判断出某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是 。
22、(3分)在一项研究温度对浸在蒸馏水中质量是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 0 | +5 | +7 | +9 | +12 | +14 | +16 | +17 | +17 |
| 0 | +7 | 0 | -5 | -8 | -10 | -10 | -10 | -10 |
(1) 计算开始时质量是
(2)在
23、(4分)下表是一些细胞在水中和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已知NaCl溶液、葡萄溶液和KNO3溶液的浓度均较三种细胞液浓度高一些,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状况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种类 | 清水 | NaCl溶液 | 葡萄糖溶液 | KNO3溶液 |
人红细胞 | A | 皱缩 | 无明显变化 | 先皱缩后恢复 |
大肠杆菌 | 不胀破 | B | 无明显变化 | 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
洋葱表皮细胞 | 不胀破 | 质壁分离 | 无明显变化 | C |
(1)请将表中字母处填出。
A: ;B: ;C: 。
(2)已知葡萄糖溶液较人红细胞溶液浓度高,人红细胞的形态为何无明显变化?
。
24、(7分)有机物在植物体内主要是通过韧皮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运输的。有机物
通过韧皮部可向上运输到正在生长的茎枝顶端、嫩叶等部位,也同样可以沿茎部向下运输到根部或地下贮藏器官。总之,有机物的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不仅决定于植物的本性,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请根据下图所示情况回答问题(图中温度均为摄氏度):
高三月考生物试卷第4页共8页
|
(1)从左上图可以看出,有机物运输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 。如果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其运输速率会大大降低。究其原因,如果温度过低,
;温度太高,由于 加强,也会消费一定量的有机物,同时酶也可能开始钝化或被破坏,所以运输速率也降低。
(2)从右上图可看出,当土温大于气温时,植物光合产物向 运输的比例较大;当气温高于土温时,则有利于光合产物向 运输。
(3)结合两图可以看出,温度不仅影响有机物运输的 ,也会影响有机物运输的 。
25、(7分)下面是一系列与高中生物学相关的材料、现象、数据,请据此回答问题:
|
(1)如用上述材料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你认为可选用的是__________。(填写图中序号)
(2)用紫色洋葱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选用的是它的鳞片叶表皮,原因是其细胞中具有___________。E图为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个经第二次加清水处理后的细胞示意图,原生质层由其中的________(填写E图中序号)组成,此时细胞处于________过程中。
(3)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观察部位是洋葱的__________,细
胞大多处于F图中的___________(填写F图中序号)时期。
(4)G图是某同学完成《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后得到的滤纸条,从上到下第三条色素带的颜色是____________。
26、(5分)面粉中含有较多的淀粉。假设面粉中不含有还原性糖,以小麦为材料进行以下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高三月考生物试卷第5页共8页
(1)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班氏试剂,并水浴加热, 试管中出现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酶。
(2)在盛有10ml的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种子中含有 酶。
(3)小麦幼根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 区,用显微镜观察此区的徒手纵切片,可见到该区已分化出木质部,其中输送水分的结构叫 。
(4)为了研究小麦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应以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小麦根尖的分生区处于 期的细胞染色体。
高三月考生物试卷第6页共8页
生物试卷
(满分:72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共40分)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序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二、非选择题(32分)
21、(6分)
(1) 、 、 ;
(2) ;
(3) 、 。
22、(3分)
(1) 、 ;
(2) 。
23、(4分)
(1)A 、B 、 C ;
(2) 。
24、(7分)
(1) 、 、 ;
(2) 、 ;
(3) 、 。
高三月考生物试卷第7页共8页
座位号 |
|
25、(7分)
(1) ;
(2) 、 、 ;
(3) 、 ;
(4) 。
26、(5分)
(1) ;
(2) ;
(3) 、 ;
(4) 。
高三月考生物试卷第8页共8页
第2次月考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C | D | C | A | A | A | B | A | C |
序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C | B | A | D | D | A | B | A | B |
二、非选择题
21、(1)光反应 ② a
(2) ①
(3) ③ ;c
22、(1)
(2)液泡
23、(1)胀破 质壁分离 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2)葡萄糖分子被红细胞吸收,故细胞形态无明显变
24、(1)
(2)根部(或下部) 顶端(或上部)
(3)速率 方向
25、(1)A
(2)(紫色)大液泡 ②③④ 质壁分离复原
(3)(根尖)分生区 e
(4)蓝绿色
26、(1)淀粉
(2)过氧化氢酶
(3)成熟(根毛) 导管
(4)有丝分裂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