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选修全一册综合测试题
详细解析(共35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2003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使血钾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 B.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减少
解析:严重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血钾升高刺激肾上腺,使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和对钾的分泌。
2.【2005年全国---卷Ⅱ第4题】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
A细胞内液增多 B 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多
〖解析〗考查糖代谢的有关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较高,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的糖不能完全重吸收,从而影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所以尿量增多,因为血中血糖浓度高,没有引起细胞内溶质增多,所以内液不增多。同样道理,组织液也不增加,体液指的是细胞内和细胞外液体的总称,它不因为血糖浓度升高而增多。故D正确。
3.【2005年全国---卷Ⅲ第3题】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解析〗考查稳态与体液调的知识本题属于理解水平的考查,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人体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肾上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腺高血糖素含量增加,血糖含量上升,故B正确。只要对两种激素的作用和调节过程明白,一般不会出错。
4.下列关于抗原的正确叙述是( )
A.抗原只有突破前两道防线,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B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机体自身的组织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A(点拔:有的抗原需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有的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而引起特异免疫反应。机体有时在免疫时会把自身正常的组织细胞误认为抗原引起免疫疾病)
5. (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5题)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解析:下丘脑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当血糖浓度升高时,可以刺激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的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可以刺激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的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下丘脑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①③正确。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②④错误。答案:D
6.(2005·全国卷Ⅲ·2)右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
B、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
C、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
D、水稻是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
解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C3植物和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区别。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大的特点是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即在较低浓度CO2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右图可知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均不再增加。而在较强光照下,CO2成为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所以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由图中水稻曲线也可知;所以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但并不意味水稻是阴生植物,水稻也是阳生植物。答案D
7生长于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原因在于( )
A.蒸腾作用过慢 B.光反应速率不高 C.暗反应速率过快 D.呼吸作用过快
【解析】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CO2的固定还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这些能量来源于光反应阶段。在光反应阶段的速率不高的情况下,尽管提高了CO2的浓度,但由于ATP与NADPH的供应不充分,光合作用速率并不能随之提高。【答案】B
8.C4植物叶片内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
A.栅栏组织 B.海绵组织 C.保卫细胞 D.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
【解析】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内均含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反应,只是叶肉细胞内进行CO2固定后,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再进行卡尔文循环(暗反应)。【答案】D
9.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需的物质是( )
A. H20、C02、ADP。 B CO2、NADPH、ATP 。C H20、C02、ATP 。 D NADPH、H20、ADP
[解析] [命题目标] 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比较:
光反应 | 暗反应 | ||
场所 |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 叶绿体基质 | |
条件 | 光,酶 | 酶 | |
物质 变化 |
|
| |
能量 变化 |
| 光反应生成的ATP提供能量,最终变成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 |
注: 表中[H]指的是NADPH[答案] B
10.自生和共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将( )
A大气中的N2转化为NH3 B大气中的N2转化为NO3-C土壤中的NH3转化为NO3- D土壤中的NO3-转化为N2
【解析】固氮微生物有两类,一类是共生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一类是自生固氮微生物,如圆褐固氮菌。它们都是将大气中的氮(N2)还原成氨(NH3)。【答案】B
11.要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人们开展研究的最大领域应定位于( )
A.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B.CO2转变成C3的过程
C.光能转换成电能和C3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 D.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的过程
【解析】光合作用过程是既包括能量的转换过程,又包括物质的变化过程。影响光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如光照强度、光的频率、水、CO2浓度、矿质元素、温度、湿度等因素以,涉及到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因此,A,B,C三个答案均不完整,只有D是正确的。
12.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索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解析] 考查细胞工程的原理和动物细胞工程应用。A项是先利用基因工程,再应用动物细胞工程使受体细胞大量增殖,以大规模生产干扰索,B和D也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只有C项是微生物工程的应用
13.在污水处理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
A.自由扩散功能 B.流动性 C.主动运输 D.选择透过性
【解析】生物膜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这种膜能使水分子自由通过,膜要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处理污水时,科学家设计的一种膜,就是模拟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D
14.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不能获得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
C.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D.培养至50代后能继续传代的细胞叫细胞株
【解析】取自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用剪刀剪碎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B项正确。动物细胞培养能够获得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如单克隆抗体,所以A项错;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所以C项错;培养至50代以后能继续传代的细胞叫细胞系,所以D项也错。【答案】B
15.关于杂交瘤细胞的不正确叙述是( )
A有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 B细胞融合过程不需诱导C可分泌特异性抗体 D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大量繁殖
【解析】目前采用经抗原刺激产生的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能形成杂交瘤细胞。在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用灭活的病毒(如灭活的仙台病毒)作诱导剂、融合后在特定环境下培养,可大量繁殖,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可产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异性抗体。【答案】B
![]() |
16.下列细胞中最可能为效应B细胞的是( )
A B C D
答案D(点拨:效应B细胞含较多的内质网)
17.下面对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编码区能够转录为相应的信使RNA,经加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B.在非编码区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C.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完全一样 D.内含子不能够编码蛋白质序列
【解析】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比原核细胞的复杂,编码区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内含子没有编码蛋白质序列,因而转录的信使RNA必须经过剪切掉内含子的转录部分,再拼接起来,才能翻译成蛋白质。因而A,D正确,C错误。而非编码区,不仅原核细胞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真核细胞也有,故B正确。【答案】C
18.基因是由( )
A.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组成 B.外显子和内含子两部分组成
C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外显子、内含子组成 D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外显子组成
【解析】不管是原核细胞基因还是真核细胞基因,都有能够编码蛋白质的编码区和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对遗传信息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区,外显子和内含子只是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原核细胞的基因中没有内含子。【答案】A
19.有关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编码区能够编码蛋白质,非编码区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B.编码区能直接合成蛋白质,非编码区不能直接合成蛋白质
C.编码区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非编码区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台
D.编码区能够编码蛋白质,非编码区能够表达遗传信息
【解析】编码区能够转录相应的mRNA,进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非编码区虽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其上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其中最重要的是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答案】A
20.一种细菌mRNA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长度是( )
A.约360个氨基酸 B.约1080个氨基酸C.整120个氨基酸 D.少于120个氨基酸
【解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由mRNA翻译蛋白质时,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但 最后有一个终止密码,没有对应的氨基酸,所以一个由360个核苷酸组成的mRNA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要少于120个氨基酸。【答案】D
21.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应用的生物工程的组合是( )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发酵工程 ④酶工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一个产品的开发中,通常是由几个工程彼此合作来完成的。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直接是发酵工程;而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是由基因工程完成的;而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来自酶工程。
22.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只在获取目的基因时才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质粒都可以作为运载体D.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可以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线索
【解析】在基因工程中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在质粒上切割出一个切口,使目的基因与质粒切口的黏性末端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重组质粒是在细胞外进行的;并不是所有的质粒都可作运载体,人们通常只是用大肠杆菌的质粒(其上有抗药基因)作运载体;在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中,可以根据已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相应的m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出它的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最后通过化学方法,以单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目的基因。所以D项正确。
23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解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都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与运载体黏性末端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目的基因的表达也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C项中是将已进行碱基互补配对且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重组的质粒导人受体细胞中,所以不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答案】C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
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应用的目的是培育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C.任何一种假单孢杆菌都能分解四种石油成分,因此,假单孢杆菌是“超级细菌”
D.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性的农作物
【解析】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虫植物(如抗虫棉)不能抗病毒;科学家培养超级动物的更重要的目的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各类物质(如激素、酶、抗体等);每一种假单孢杆菌只能分解石油中的某一种成分,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的方法,把能分解三个烃类的基因转移到能分解另一种烃类的假单孢杆菌内,创造出了能同时分解四种烃类的超级细菌。【答案】D
25.关于青霉素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是青霉菌生长代谢中重要的初级代谢产物
B用紫外线、激光、化学诱变剂处理青霉菌再经筛选的方法可以选育高产菌种
C发酵罐接种后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D在青霉菌生长的稳定期,活菌数不再增加,青霉素产量也不再增加
[解析]考查微生物代谢及生长曲线各阶段的特点。青霉素是青霉菌生长代谢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时期: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生长繁殖速率教快,代谢旺盛,因此生产上常用这个时期的细菌作为菌种。进入稳定期,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逐渐增多,这时若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可以提高代谢物产量,则A和D项错误。发酵罐应该在接种前灭菌,接种后灭菌会把接种的菌株杀死,则C项错误。B项说的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处理青霉菌进行育种,是正确的。[答案] B
26.下图是O2浓度(或分压)对不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哪条曲线代表好氧菌
A.① B.② C.③ D.都是
【解析】 好氧菌必须有O2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但有氧条件下生长的更好。O2对厌氧菌有强烈抑制作用,即使短期接触空气,也会抑制其生长甚至致死。【答案】 C
27.(2005江苏生物)下列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酶是维持菌体基本生活的必要条件 B、菌体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不需要从外界补充
C发酵液pH呈酸性时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D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抑制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中相关知识。菌体并不是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如果缺乏合成生长因子所需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则需要补充生长因子。答案B
28. 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过高,发酵周期缩短,产量降低 B.温度不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
C.温度能影响菌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D.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
[解析]首先发酵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酶就很快失活,菌体衰老,发酵周期就会缩短,产量也会降低;第二温度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因为生物合成过程需要酶,不同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第三,菌种吸收营养物质时多数是主动运输,需呼吸作用提供能量,这与温度有关;第四,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需体内旺盛的代谢作基础,而用于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生成的酶不同,因此所需的最适宜的温度也不一定相同。[答案] B
29.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
[解析 大豆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玉米粉的主要成分是糖类、淀粉;酵母菌是兼性微生物,其异化作用的特点是在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此时,酵母菌繁殖较快;在无氧的条件下,则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较少。因此,在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阶段,应控制的条件是无氧的环境和提供给酵母菌较多的营养物质。[答案] C
30。(2005年高考广东卷)在利用谷氨酸捧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个生长时期的长短是固定的,无法人为缩短生长周期 ②对数期是采样留种的最佳时期
③在稳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可以提高产量
④调整期是收获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微生物的各个生长时期的长短不是固定的,可以通过人为的方法缩短或延长生长周期,例如:连续培养法等。调整期是微生物对新环境的调整或适应过程,收获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应在稳定期,①④错误。对数期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稳定是采样留种的最佳时期;在稳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可以延长稳定期,提高产量。 答案:B
31.将少量某种细菌接种到恒定容积液体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统计细菌的数目。曲线中,细菌数量变化较大的时期为( )
A. 衰亡期和调整期 B.调整期和稳定期 C. 对数期和衰亡期 D.稳定期和对数期
解析:调整期细菌一般不分裂,稳定期新增加的细胞数目与死亡的细胞数目达到平衡,这两个时期数量变化不大。对数期细胞数目以等比数列形式增加;衰亡期的活菌数目急剧下降。答案:C
二.简答题
32.(2005年高考江苏卷)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高效性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使抗生素工业经久不衰。其中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青霉菌发酵产生青霉素。青霉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青霉素是青霉菌的_______代谢产物。
(2)在生产和科研中,常选用处于______期的青霉菌作为菌种或研究材料,因为此时的青霉菌代谢旺盛,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比较稳定。
(3)对青霉菌菌体生长情况的测定:取一定体积的发酵液,经离心分离、反复洗涤后,__________________,再计算发酵罐中菌体的总重量。
解析:青霉素是抗生素,不是青霉菌生活所必需的,是次级代谢产物。对数期的青霉菌代谢旺盛,个体的形态、生理特性稳定,常作为菌种或研究材料。菌体生长情况的测定常用方法是测细胞的数目和测重量(干重或湿重),称重量前要离心分离、反复洗涤。
答案(1)异养需氧型 次级 (2)对数 个体的形态 生理特性(3)称菌体的湿重(称烘干后的重量)
33.(黄冈中学高考模拟题)美、英研究人员在2002年相继宣布,“敲除排斥基因”的猪已经降生。人们可望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
(1)过去,如果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类的免疫系统能识别猪细胞上的一种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该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为( )
A.细胞膜 类脂 B.细胞膜 多糖 C.细胞核 脱氧核糖核酸 D.细胞质 蛋白质
(2)已经清楚,存在该物质的根本原因是猪染色体上有一对“GT”基因。形成该物质的机理是( )
注:a指导合成;b反应产生;c调节产生;d分泌
A.“GT"基因 该物质
B.“GT”基因
高尔基体
该物质
C.“GT”基因 酶
该物质 D.“GT”基因
激素
该物质
(3)只有两个“GT”基因均无功能的新个体才可供人体移植之用。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一头敲除了1个“GT”基因的雌猪。若敲除了1个“GT”基因猪可与正常猪交配,你如何利用已经敲除了1个“GT”基因的猪,得到可供人体移植之用“敲除排斥基因”的猪?请回答:
方法步骤:
(4)为完全克服排异反应的,获取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你还能提出一种新思路吗?
答案(1)B (2)C (3) ㈠将已经培育出一头敲除了1个“GT”基因的雌猪与正常雄猪交配,得到1个敲除了1个“GT”基因的雄猪;㈡将已经敲除了1个“GT”基因的猪交配,繁殖出敲除2个“GT”基因的猪(4)自体器官克隆,可将控制自体器官形成和发育的基因转入(或替代猪的相应基因)猪生产相应器官。
34.右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 ,B液为 ,C液为 。三者共同构成的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2)C0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
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 浓度升高,导致 病的发生。
〖解析〗考查胰腺组织细胞的内环境、血糖的调节及糖尿病的发病机理。(1)体内组织细胞(包括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是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2)气体O2、CO2等在动物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在动物体内,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氧气浓度跟二氧化碳相反。所以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向组织细胞内扩散。 (3)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进人消化道后分解有机物;胰腺中的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首先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流到“靶器官”,参与调节代谢,若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在尿液中有葡萄糖(糖尿)。〖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 (2)毛细血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3)胰岛素;葡萄糖;糖尿
35.(2005·江苏生物·33)(6分)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高效性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使抗生素工业经久不衰。其中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肯霉菌发酵产生青霉素。肯霉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青霉素是青霉菌的 代谢产物。
(2)在生产和科研中,常选用处于 期的青霉菌作为菌种或研究材料.因为此时的青霉菌代谢旺盛, 和 比较稳定。
(3)对青霉菌菌体生长情况的测定,取一定体积的发酵液,经离心分离、反复洗涤后, ,再计算发酵罐中菌体的总重量。
答:(1)异养需氧型 次级(2)对数 个体的形态 生理特性(3)称菌体的湿重(称烘干后的重量)。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微生物营养、代谢与生长的知识。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是以群体为单位研究,测定不是根据细胞个体大小,而是根据群体的增加量,方法有:一是测细菌的细胞数目;二是测重量,称菌体的湿重或干重。由此计算出其中细胞的总重量。细菌生长有生长曲线,处于对数期的细菌,代谢旺盛,个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常作为生产用的菌种和科研的材料。不同种类的细菌的代谢类型不同。青霉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青霉素是青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