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测试题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测试
——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色盲患儿。研究表明色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下列有关色盲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如果妻子是携带者,丈夫正常,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4
C.如果丈夫是色盲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女儿一定是携带者
D.色盲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
2.右图是自然界中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表达主要在a过程中
B.纯种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只有一种性状
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c过程中
D.在d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联会
3.正常基因(A)与白化病基因(a)的根本区别是
A.基因A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a能控制隐性性状
B.基因A、基因a所含的密码子不同
C.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4.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5.正常雄性果蝇某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时,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有
A.4种 B.5种 C.8种 D.16种
6.豌豆的种皮的灰色A对白色a是显性,现将F1(杂合子)种植并连续自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F1植株上的种子种皮都是灰色 B.F2植株上种子种皮灰色:白色=3:1
C.F1植株上的种子胚有三种基因型 D.F2植株上种子的胚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1/2
7.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后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纯合子的几率分别是( )
A.18,8,1/8 B.18,6,1/
8.果蝇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至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可能是
A.6+XY B.6+XX C.6+YY D.8条
9.要判断某一个体是不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
A.让其与杂合体交配 B.让其与纯合体交配
C.让其与隐性类型交配 D.让其与显性类型交配
10.有一种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两个有这种病的人结婚,生了一个患软骨发育不全的孩子,而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却是正常的,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此病的几率是
A.100% B.75% C.25% D.50%
11.基因型为Aa的豌豆逐代连续自交。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自交代数和纯种占第n代个体比例关系的是
12.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13.下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1/9
B.1/
14.大量事实证明,孟德尔发现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根据这一间接证据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
C.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
15.人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比例分别是
A.2:2:1:1和2:4:2:1 B.2:1:2:1和4:2:2:1
C.1:2:1:1和2:4:2:1 D.2:2:1:1和4:2:2:1
16.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最显著特点是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
17.囊状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的人群中,每2500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此病。如一对健康的夫妇生有一患此病的孩子,以后,该妇女又与一个健康的男子再婚。再婚的双亲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几率是( )
A.1/25 B.1/50 C.1/100 D.1/200
18.对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19.家兔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之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
20.豌豆某细胞在形成花粉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4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四分体
A.7个 B.14个 C.28个 D.56个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右图是从一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描述中存在问题的是
A.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及赤道板
B.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C.此时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D.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糖元,二糖是蔗糖
22.一个基因型为AaBb(自由组合、不考虑交叉互换)的精原细胞产生AB型配子的几率为
A.0 B.25% C.50% D.75%
23.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n代表研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对数,则2n代表
A.F1形成配子的类型数 B.F1形成F2时雌雄配子的组合数
C.F2的基因型种类数 D.F2的表现型种类数
24.让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间行种植,aa植株上所结果实中胚乳的基因型不可能为( )
A.Aaa B.aaa C.AAa D.AAA
25.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孩,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色觉均正常,但其舅舅(母亲的兄弟)为色盲,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其母必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B.女孩必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C.其未出世的弟弟必为色盲 D.其未出世的弟弟可能是色盲
26.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27.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28.图中的图P和图Q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P细胞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
B.图P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联会只发生在图Q细胞,而不会发生在图P细胞
D.图Q细胞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29.根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B.F2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D.黄斑是隐性性状
30.玉米籽粒(胚乳)黄色对五色显性。现用五色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花粉,若母本植株所结籽粒中出现五色籽粒,原因可能是
A.父本是杂合子 B.外来花粉授粉 C.多倍体不育 D.未受精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0分。
31.(6分)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家属中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冈为A,隐性基因为a),如系谱图所示。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问:
(1)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属______遗传;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属____遗传。(每空0.5分)
|
(2)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Ⅲ8____________, Ⅲ9____________;
(3)若Ⅲ8和Ⅲ9婚配,子女中只患甲或乙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 |
32.(9分)下面是细胞分裂的五个示意图以及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若这些细胞来自同一个生物,则该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条,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图A、B、C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 。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与图D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
(2)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有关的主要是细胞图 ,使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遗传信息相同的过程与细胞图 有关。与图F中曲线相对应的细胞有 。
(3)在雄牛的个体发育中会出现与细胞图 类似的过程,在雄蜂的个体发育中会出现与细胞图 类似的过程。
33.(6分)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孩子,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患者为男孩的几率是 。
(2)若该夫妇再生育表现正常女儿的几率为 。
(3)该夫妇生育的表现正常女儿,成年后与一位表现正常的男性苯丙酮尿症携带者结婚,后代中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 ,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几率为 。
34.(10分)右图是基因型为MmNn的某二倍体动物个体的
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细胞称为 。
(2)该细胞分裂进行到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
有 个DNA分子,有 对同源染色体。
(3)该细胞分裂过程中,M与M,m与m的分离发生在
。M与N或n的自由组合发生
在 。(无交叉互换)
(4)若下图为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请在框内画出与之同时生成的其他三个生殖细胞的示意图。(3分,无交叉互换)
(5)若该个体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交配,则其若干后代中理论上出现 种表现型。其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理论比值是 。
35.(5分)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
。(2分)
36.(5分)下图是青蛙生活史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表示 分裂;C表示 分裂;E表示 分裂。
(2)B表示 ;对保证同种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的生理过程是[ ](填图中字母代号)
37.(7分)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 ,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 。
(3)在答题卷上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4分)
38.(11分)已知柿子椒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形(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辣味(C)对甜味(c)为显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以下4个纯合亲本:
亲本 | 果形 | 果色 | 果味 |
甲 | 灯笼形 | 红色 | 辣味 |
乙 | 灯笼形 | 黄色 | 辣味 |
丙 | 圆锥形 | 红色 | 甜味 |
丁 | 圆锥形 | 黄色 | 甜味 |
(1)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
。(3分)
(2)上述亲本组合中,F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其基因型为 (2分),这种亲本组合杂交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2分),其F2的全部表现型有 (2分),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2中出现的比例是 。
39.(7分)在某一局部山区有一种雌性黑牛A,与一种黄色雄牛B交配,由于某种原因,其后代中无雄性小牛出现,但为了在自然情况下延续种族,雌性黑牛A只能与另一山区的黄色雄牛C交配,后代中才有雄性小牛出现。
(1)请分析,导致局部山区无雄性小牛出现的原因很可能是
。
(2)请你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设计一种方案,使此局部山区的雌牛A不与另一山区的雄牛交配,就能得到一种黄色小雄牛。
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设计的思路(不写详细步骤): 。
(3)上述方案设计中能得到黄色小雄牛,与题中A、C交配能得到黄色小雄牛是否有区别?_____。理由是 。
40.(6分)下图为与白化病有关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用a表示,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遗传病是受 (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2)图中I2的基因型是 ,Ⅱ4的基因型为 。
(3)图中Ⅱ3的基因型为 ,Ⅱ3为纯合子的几率是 。
(4)若Ⅱ3与一个杂合女性婚配,所生儿子为白化病人,则第二个孩子为白化病女孩的几率是 。
41.(8分)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2分)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______个DNA分子。
(3)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________。
(4)在上述分裂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________。
(5)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的是图________。
(6)上述分裂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是在_______图中。
2006~2007年度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测试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总分
第Ι卷(选择题)答题栏(1~20每小题2分,共40分;21~30每小题3分,共30分)
|
|
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题号 | 1~20 | 21~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得分 |
|
2006~2007年度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测试答案
第Ⅰ卷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D | C | C | A | A | D | A | A | C | B | D | D | A | B |
题号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
答案 | A | B | C | D | C | A | AD | AC | AD | CD | ||||
题号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答案 | ABC | ABC | ABD | ABD | ACD | AB |
第Ⅱ卷答案:
31.(6分)(1)x 隐性(或伴性) 常 隐性 (2)aaXBXB或aaXBXb AAXbY或AaXbY
(3)3/8 1/16
32.(9分)(1)4 D 4、2、2 YYRR 、YYrr、yyRR、yyrr (2)B AC BDE (3)ABCDE D
33.(6分)(1)100% (2)3/8 (3)1/48(2分) 1/4(2分)
34.(10分) (1)初级精母细胞。 (2)4 , 0 。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3分)
(5)4 。 75%(3/4) 。
35.(5分) (1)Ⅱ-2; (2)Ⅰ; (3)Ⅱ-1; (4)不一定。例如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A ,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Y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3分)
36.(5分) (1)减数; 有丝; 有丝。(2)受精作用; A、B。
37.(7分) (1) Aa; aa (2) AA
(3)(4分) B: Aa Aa C: Aa aa
黄色 黄色 黄色 黑色
1AA :2Aa :1aa 1Aa : 1aa
不存活 黄色 黑色 黄色 黑色
38.(11分) (1)甲与丁、乙与丙、乙与丁(每对一个得1分,共3分)
(2)乙与丁 , aabbCC与Aabbcc(2分,全对才得分),
AabbCc , 圆锥形黄色辣味 ,
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4分,每答对1种得1分)。 1/16 。
39.(7分) (1)环境条件下可能使雄牛的精子致死(或Y精子致死)。
(2)细胞的全能性, 移植B的体细胞的细胞核于去核的A卵细胞中,再移植到A的体内(子宫)让其发育,即可得到雄性小黄牛(2分)。
(3)有, 方案中的黄色小雄牛系无性生殖的产物,而A、C交配得到的黄色小雄牛,则是有性生殖的产物(2分)。
40.(6分) (1)常染色体 (2)Aa aa (3)AA或Aa 1/3 (4)1/8
41.(1)②⑤⑥⑦;①③⑧⑩④⑨
(2)2;4 (3)⑤⑥ (4)①③⑧ (5)⑤⑥⑦⑨
(6)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