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专题训练三 生殖发育及生命活动调节
一、单选题
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 D.脊髓
2.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
A.肾上腺 B.甲状腺 C胰岛 D.性腺
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 mg/L)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 0 | 13.5 | 26.2 | 46.5 | 53.6 | 53.7 | 43.0 | 30.2 |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
4.人体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不可能发生的是
A.[H]减少 B.贮存的糖元减少 C.乳酸积累增加 D.肾上腺素含量增加
5.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右下图。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②果实色素积累
③番茄果实发育
④番茄果实成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有关激素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韵是
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葡萄糖合成为糖元
②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人体内没有酪氨酸就无法合成黑色素,所以酪氨酸是必需氨基酸
④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底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8. 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
A.复合氨基酸 B.葡萄糖和维生素 C.无机盐 D.血浆蛋白
9. 列说法不正确是
A.机体能够通过调节排尿量,使水的排出量与摄入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B.一般情况下,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
C.水可以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无机盐可通过肺及粪便排出体外
D.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
10. 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体现Na+、K+、Ca+含量过低时,引起的不良反应依次是:① 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②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心率加快 ③ 骨骼肌发生抽搐 ④ 骨骼肌过分舒张,肌无力
A. 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①④ D.①②④
11. 若因为腹泻而出现心率加快,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这是因为
A.丢失钾盐比丢失水多,使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
B.丢失钾盐比丢失钠盐多,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
C.丢失的消化液多于吸收的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D.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12.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是
A.作用的结果不同 B.化学成分不同
C.作用的方式不同 D.产生的细胞不同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芽孢和孢子都具有繁殖作用, ②能促进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作用是因为原尿渗透压升高和抗利尿激素升高,③按现代免疫学概念来划分,给严重贫血患者输同型的红细胞悬液,这种悬液的红细胞属于抗原, ④鹿和狼在长期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⑤一对同卵双生的狗间胰脏移植,有两个胰脏的狗会出现高血糖症状,但不排斥。 ⑥细胞程序死亡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某些细胞在病理条件下也可能发生程序性死亡,如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
A. ①②③⑥ B. ②⑤④⑥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14. 白衣天使为了抢救非典患者长时间不吃饭、不休息时,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的情况正确的一组是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肾上腺素和醛固酮均减少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15.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盐的排出特点为不吃不排,所以即使没有钠盐的摄取,对机体也不会产生影响
B血钾含量升高可以直接作用于肾上腺,增加醛固酮的分泌量
C大出血往往会导致低渗性脱水(失盐多于失水),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尿量减少且不口渴
D下丘脑某区域在接受兴奋刺激后,通过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量来维持血糖平衡
16.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在体液免疫的第一阶段所起的作用是( )
A.对抗原的处理、呈递、识别 B. 对抗原的识别、呈递、处理
C.对抗原的处理、识别、呈递 D.对抗原的呈递、识别、处理
17. 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只能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 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核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18. 外毒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对个别组织和器官有亲和力,能引起特殊病变。下列能使进入机体的外毒素丧失毒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特异的抗体结合 B.与特异的干扰素结合
C.与特异的淋巴因子结合 D.A、B、C均正确
19. 与靶细胞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人体内的抗原都可以成为靶细胞的一部分
B.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才能成为靶细胞
C.靶细胞裂解时病原体同时死亡
D.靶细胞和效应B细胞同时死亡
20. 脂肪储存较少的健康人,禁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增加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脂肪氧化分解时,产生了较多的水需要排出
B.蛋白质氧化分解时,产生了较多的水需要排出
C.脂肪转变成糖类时,产生了较多的水需要排出
D.蛋白质氧化分解时,产生了较多尿素需要排出
21. 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其溶剂二甘醇进入人体后导致急性肾
衰竭,临床上用血液透析治疗。血透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用的
透析管膜应具有的特点是
A.全透性 B.半透性
C.膜上有载体 D.允许蛋白质通过
22.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有关细胞分裂的—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只有②和③
23. 用燕麦幼苗作实验材料,在黑暗环境中进行以下实验:将被切下来的胚芽鞘顶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和B,紧贴在胚芽鞘顶端C的切面上。几小时后,将琼脂块取下,分别放在已切去顶芽的胚芽鞘D及胚根E上(已知胚根比胚芽对生长素的浓度更敏感)。实验装置如下图。经几小时后,胚芽鞘D、胚根E的生长方向分别为
A.向左弯曲,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
C.不弯曲,向左弯曲 D.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24. 低温储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K+浓度升高,Na+浓度下降,这是因为( )
A.血细胞死亡 B.血细胞膜上载体活动受抑制
C.血细胞代谢消耗K+,产生Na+ D.血液代谢活动消耗Na+,产生K+
25. 下列激素组合中,彼此不存在协同作用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C.孕激素与雌性激素
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26. 在右图所示的过程中,哪一事件在2~11阶段没有发生
A.细胞体积减小
B.细胞会逐渐衰老
C.细胞有丝分裂
D.细胞分化
二、多选题
27.动物体中下列器官的机能主要受到下丘脑与垂体共同调节,并形成一定的反馈机制的是
A.甲状腺 B.肾上腺 C.胰岛 D.睾丸
28.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它所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nuc-1基因被称为细胞中的“死亡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B.若能选择性激活细胞内的死亡基因,则可用于治疗癌症
C.蛙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蝌蚪尾的消失是细胞自我凋亡的具体表现
D.细胞中DNA被降解是导致细胞死亡的根本原因
29. 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G时期和I时期
B.L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 AAbb、aaBB、aabb
C.D时期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
D.在F时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解旋、DNA的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30. 下列有关糖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直接从小肠腔中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获得葡萄糖
B.胰岛、肝脏、肾小管对血糖含量相对稳定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C.多糖在生物体内分解为单糖的过程一定要通过消化作用
D.一个健康人如果进食较多的糖,则他排出的尿液中的葡萄糖的含量必定增多
31. 分别采集下列几种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后加热煮沸2min左右,可能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A.正常人在吃甜食过多引起高血糖时 B.胰岛B细胞受损
C.肾脏功能发生障碍 D.胰岛A细胞受损
某动物体细胞中有三对染色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动物的囊胚期的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已知下图中有两个细胞处于该动物囊胚期的同一分裂时期,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图像有差异。你认为它们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三、简答题
33.(6分)下图为一只实验鼠泌尿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每空2分)
(1)若X表示向鼠体内注射某种药物,用来专门抑制实验鼠肾小管的呼吸作用,则BC
段曲线上升主要是由于 。
(2)若Y表示一种肾小球能够滤出而不能重吸收的药物,且注射量较多,则在CD段所
示尿量变化是否正确? 。
(3)若Z表示肾上腺,则DE段曲线上升主要是对原尿中 重吸收障碍所造成的。
34. (8分)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
① 表示
,d是
细胞,图中属于反应阶段的是______(填编号)。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 (填编号)。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 (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 。
35. (8分)下图是用两栖动物卵所做实验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蝌蚪肠上皮细胞核中含有青蛙发育所需的 ,重新组合的细胞相当于蛙的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 ]过程。
(2)图中④⑤过程合称为 ,通过图示过程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类型为 。
(3)图中③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称作 技术,④过程所用的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基的成分主要不同点是 。
(4)本实验结果说明 具有全能性。
36. (6分)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细胞中DNA解旋主要发生在 。
(2)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在 。
(3)EF段形成的原因是
。
(4)该细胞主要在 段可能发生等位
基因分离。
(5)从曲线的 点开始,单个细
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单个细胞中可能含两个Y染色体的时期是 段。
37. (6分)下列A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增殖过程示意图,B图为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标明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⑦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请据图作答。
⑴写出下列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用n表示)①细胞 ;④细胞 。
⑵③细胞中DNA分子含量为 (用a表示),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为 (用n表示)。
⑶绘出①细胞示意图。
38. (8分)下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
(填标号)。
(2)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填标号)。
(3)如果该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在餐后1小时左右,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减少的物质有 (多选)
A.葡萄糖糖浓度 B.尿素含量
C.二氧化碳浓度 D.胰岛素含量
(4)如该图为鼻黏膜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 (填标号)表面的 结合,最终会使 (填标号)通透性增强,引起鼻黏膜水肿。
⑸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是 ,它存在于图中的 (填标号)。
39. (6分)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仿照下面例子写出3个有下丘脑参与调节的生命活动过程,并简要说明下丘脑在相应调节活动中的功能。
例如: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作为体温调节中枢能对传入神经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⑴
⑵
⑶
40. (9分)下面是血糖平衡的调节网络图。
![]() |
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物质或生理活动或数据,③和④用“+”、“-”表示。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8分)血液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组织,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1) 血浆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其中的 物质。
(2) 血液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如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大量增加,通过 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使皮肤的 ,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散热量增加,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3) 血液具有防御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吞噬分解外来的微生物,这属于
免疫。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在 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能导致结核杆菌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称 。
(4) 血液中的葡萄糖是重要的供能物质,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_ 等。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把摄取糖与声音刺激多次结合以后,单独的声音刺激就能引起几乎与摄取糖时同样的血糖含量变化,这说明了调节血糖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在 。
42. 植物的要具有向重力生长的特性,下列是研究根向重力生长机理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空白琼脂和含EDTA的琼脂做成帽状,分别套在甲、乙两组玉米胚根的根冠外
(示意图如下)。提示:EDTA的作用是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 Ga 2+ 。
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甲组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乙组胚根水平生长。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
实验二:水平放置的胚根弯曲向下生长,与根冠近地侧的 Ca 2+ 浓度明显高于远地侧有关。
研究表明,根总是朝着 Ca 2+ 浓度高的方向弯曲生长。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
(1)实验材料和用具:胚根等长的萌发玉米种子,含EDTA的琼脂帽,含Ca 2+ 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培养皿等。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若干个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放置适量的萌发玉米种子,按实验一中乙组的
方法处胚根一定时间后,移去根冠外的琼脂帽。
第二步:
(3)实验结果: 。
(4)科学家进一步证实,根冠中生长素的分布受 Ca 2+ 浓度影响,当胚根水平放置时,重力诱导 Ca 2+ 向根冠下侧移动,导致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请分析胚根的生长素分布与向重力生长的关系: 。
生殖发育及生命活动调节
一、单选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二、多选题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三、简答题
3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34.(1)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5.(1)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
36.(1) 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7.(1)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38.(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
41.(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42.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专题三 生殖发育及生命活动调节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C | C | D | A | B | D | C | D | C | B | D | A | D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C | B | A | B | A | B | D | B | D | A | B | D | B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ABD | BCD | BC | ACD | ABC | AD |
33.(6分)(每空2分)(1)呼吸作用减弱,供能减少,使肾小管对葡萄糖、无机盐等的重吸收量下降,
引起尿液渗透压升高,致尿量增加(答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就可得分)
(2)否(或不正确)(3)Na+
34. (8分)(1)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 效应T 二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缺一不得分)
(3)b c d e g(有a、f的答案不给分,缺一不得分) (4)④ (5)b 免疫缺陷病
35. (8分)(1)全套基因 (全套遗传物质) 受精卵 b
(2)个体发育 无性生殖(克隆)
(3)核移植 前者必须含有动物(蛙)血清
(4)高度分化后的动物细胞核
36. (1)BC(或AC) (2)AD
(3)着丝点分裂,原先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4)CD (5)D FG
37. (1)4n 2n (2)4a 0 (3)如下图 (2分)
38. (1)①与③ ②与③ (2)③④ (3) AD (4)① (相应)抗体 ⑤ (5)淋巴细胞 ② ③ ④
39. ⑴在水平衡的调节中,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
⑵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活动中,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⑶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下丘脑能通过相关神经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的分泌
40. (9分,每空1分)
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 - ④ +
⑤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⑥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等
⑦下丘脑 ⑧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⑨80—120mg/dl
41. (1)缓冲 (2)下丘脑 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 (3)非特异性 特异性
效应T细胞 (4)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大脑皮层
42. 实验一结论: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与(根冠部位的)Ca 2+ 有关。
实验二
(2)实验步骤:
第二步:将培养皿均分成两组,编号为 A组、B 组。
第三步:在A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空白琼脂块,在B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含Ca 2+ 的琼脂块。
第四步: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胚根的生长方向。
(3)实验结果:当 A组胚根仍在水平生长时,B 组胚根已弯曲向上生长。
(4)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生长素可促进生长,高浓度则抵制生长。
对根来说,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慢;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较
低,生长快,因而胚根弯曲向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