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前绝密
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 试卷分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卷面总分90分。
2、 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 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 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 本试卷的考试范围是必修1和必修2的1—4章。
第Ⅰ卷(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C.A是人的遗传物质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2.下列选项中的各种物质,在植物叶片中的含量不会按表中数据变化而变化的
是 ( )
叶片存在天数 | 2 | 4 | 8 | 15 | 25 | 50 | 80 | 120 | 200 | 250 | 280 | 300 |
物质相对量 | 0.1 | 1.5 | 3.6 | 5.8 | 5.9 | 5.9 | 6.0 | 6.0 | 5.9 | 5.3 | 2.4 | 1.2 |
A.蛋白质含量 B.铁元素含量 C.叶绿素含量 D.自由水含量
3.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是 ( )
4.人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是线粒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右图所示的遗传图谱中,若I—l号为患者(Ⅱ一3表现正常),图中患此病的个体是 ( )
A、Ⅱ— 4、Ⅱ— 5、Ⅲ一7
B、Ⅱ—5、Ⅲ—7、Ⅲ—8
C、Ⅱ—4、Ⅱ—5、Ⅲ—8
D、Ⅱ—4、Ⅲ—7、Ⅲ—8
(题4图)
5.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细胞新陈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B.水分子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方式叫做渗透作用
C.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许多小区室,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
D.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6.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
C淀粉酶活性在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7. 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 ( )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 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 D.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
8 .将用32P标记的胸腺嘧啶注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分离获得细胞的各种结构,下列反应中不是在含有32P的结构中进行的是……… ( )
9. 下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能给该过程提供遗传信息的只能是DN
![]() |
A
B.该过程合成的产物一定是酶或激素
C.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反密码子与之对应
D.该过程有水产生
10.某蛋白质有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有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 )
A. 2/3-6b+18n B. 1/3ab-6b
C. (1/3b-a)×18 D.1/3ab-(1/3b-n)×18
11. 右图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下图哪个能够反映b点时的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 ( )
12. 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每个癌细胞 ( )
A.都具有两个中心体,且分别位于细胞的两极
B.都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
C.都在诱导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原癌基因
D.DNA的量未必相同
13. 下列哪项的比例不符合1:3 ( )
A.酵母菌分别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 体积比
B.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与AaBB杂交后代隐性与显性之比
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子与杂合子概率之比
14. 下面是摘录某同学“检验生物体的元素组成”的实验报告中的几句话,你认为没有问题的是: ( )
A.把生物组织在灯焰上燃烧,产生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则说明生物组织中含C、O元素
B.生物组织燃烧后的灰分,能促使植物生长,说明生物组织含N、P元素
C.生物组织燃烧时发光发热,说明生物组织中含有组成ATP的几种元素
D.干燥种子在密闭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出现水珠,说明种子中含有H、O元素
15. 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
A. 载体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数量
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离子浓度 能量
16. 在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细胞膜、 细胞核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中心体、细胞膜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细胞核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
17. 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2、5
B.1中产生的一分子C0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8. 右面是植物细胞内的部分物质代谢简图,由b过程生成物质A所需的物质条件是: ( )
A.酶、CO2 B.酶、CO2、ATP
C.酶、[H]、ATP D.酶、CO2、[H]、ATP
19.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核的是 ( )
A.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C.正在分裂的细菌 D.正在分化的根尖细胞
20. 右图所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生理过程和森林合理开采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 ( )
A.蒸腾作用失水量;2 B.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4
C.矿质元素的含量;8 D.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6
21. 备受关注的“苏丹红事件”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苏丹红一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含有致癌物质的添加剂,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它在人类的肝细胞中显现出可致癌的特性
B.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C.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苏丹红一号”有可能激活原癌基因,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
D.目前医学上常用化学药物强烈地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化学药物作用的时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22. 前不久,澳洲罗宾·华伦和巴里·马歇尔两科学家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造成的。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质
C.构成细胞壁的物质中不含纤维素,但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D.细胞内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蛋白质成分
23. 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 + DE)等于17.3h
24.右下图在用低倍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能找到根细胞有丝分裂的部位是 ( )
25.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存在于所有生物的各个细胞中
B.其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在体细胞增殖时从不发生联会行为
D.在次级性母细胞中只可能含一条性染色体
26. 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量加倍
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B~D段的动物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27.某科学家用15N标记氨基酸,32P标记脱氧核苷酸研究细胞的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20h,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为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15N和32P的利用量,可分别表示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和DNA复制的强度
B.15N用于蛋白质的合成,32P则作为DNA复制和RNA合成的原料
C.2-12小时细胞中的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代谢活跃,7—12小时为DNA复制
D.DNA复制速率最快的时间在10h左右,分裂期时间不足8小时
28. 利用同位素作为示踪元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以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的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下列各项所选择使用的同位素及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 )
同位素 | 应 用 | |
A | 35S | 标记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B | 15N | 标记DNA分子,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 |
C | | 标记CO2,得知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 | 18O | 分别标记CO2和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
29..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以基因型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则母本植株所结籽粒的表现型 ( )
A.全是灰种皮黄子叶
B.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C.全是白种皮黄子叶
D.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30. 假设某基因在控制合成两条多肽链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数为a,则组成该基因的碱基个数至少为 ( )
A、
31. 农技员为准确把握疏菜大棚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在大棚内安装了CO2测量器,假定6时、18时分别为日出、日落时间,请你预期一天内大棚中CO2浓度变化的最可能情况是下图中的哪条曲线 ( )
A、① B、② C、③ D、④
3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 )
A.发生过交叉互换 B.复制出现差错
C.发生过自由组合 D.联会发生紊乱
33.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 )
A 、2n:1 B 、(2n -2):1 C 、(2n -2):2 D 、(2n -1):1
34. 在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细胞内伴随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
35.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 ( )
A.核糖、葡萄糖、糖元 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
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 D.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
36.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0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多肽中有肽键数为: ( )
A.20 B.15 C.16 D.18
37. 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如下表所示。据此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 ( )
黑色短毛 | 黑色长毛 | 白色短毛 | 白色长毛 | |
♀ | 42 | 19 | 14 | 6 |
♂ | 47 | 12 | 15 | 5 |
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
C.两对常染色体上
D.一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38.安徽省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检测脱脂奶粉所含脂肪是否过多,可以用下列哪种试剂 ( )
A.双缩脲试剂 B.斐林试剂 C.龙胆紫 D.苏丹Ⅲ
39.鱼体内的遗传物质水解后,只可得到 ( )
A.2种五碳糖 B.4种脱氧核苷酸
C .5种含氮碱基 D.8种核苷酸
40.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第Ⅱ卷(共50分)
1.(12分)以下A、B、C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D图表示发生在某生物细胞中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
(1)A、B、C中,能够发生图D所示生理活动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可能具有固氮作用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_____。
(2)经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参与该过程的所有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所代表的生物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图_______________,C图中能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4)事实上,图B所示细胞处于_________ 状态,图B是否为理想的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为什么?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图7一8中A和B分别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表示着丝点,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及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名称为_________,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______对,
1表示X染色体,则2和3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生物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________________。
(3)若6号染色体上含有D基因,原因是在______期发生了_____。
(4)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下图(图7-9)中的 。
(5)图7一8中A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B中的_________时段。
A.5~6 B.4~5 C.7~8 D.8~9
3.(12分)右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2、3、4、1′、2′、3′、4′分别表示染色体,B、b、M、m分别表示所在染色体上控制一定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1)假设该细胞为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 若将该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
(2)如图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是 ,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B、b与M、m两对基因的行为及遵循的遗传规律分别是
。
(3)若该细胞为某种植物的一个细胞,则该植物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4)若该细胞为果蝇的一个生殖细胞,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长翅)对b(残翅)显性,性染色体X上的基因M(红眼)对m(白眼)显性。用图示代表的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若残翅与长翅各占一半,雌蝇均为红眼,那么与图示果蝇进行杂交的果蝇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为
。
4.(10分)1952年,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大肠杆菌T2 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了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他们首先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来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该大肠杆菌来培养T2 噬菌体,再用上述T2 噬菌体去感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如下图),并经过保温、搅拌器搅拌、离心等步骤进一步开展实验。请据图回答
![]() |
:
(1)与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相比,本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原因是
。
(2)用培养过的大肠杆菌来培养T2 噬菌体的目的是
。
(3)实验过程中,保温的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
。
(4)含32P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经过离心,沉淀物放射性很高,这说明 ;上清液也有很低的放射性,原因可能是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 | B | 2 | B | 3 | C | 4 | C | 5 | B | 6 | B | 7 | D | 8 | D | 9 | D | 10 | D |
11 | C | 12 | D | 13 | D | 14 | D | 15 | B | 16 | C | 17 | D | 18 | C | 19 | D | 20 | D |
21 | D | 22 | C | 23 | B | 24 | B | 25 | C | 26 | D | 27 | B | 28 | A | 29 | D | 30 | B |
31 | A | 32 | B | 33 | D | 34 | A | 35 | A | 36 | B | 37 | C | 38 | D | 39 | B | 40 | A |
二.简答题(共50分)
1.(12分)(第2小题第1空2分,第2空3分,其余每空1分)
(1)B C
(2)A、B 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错答、少答、多答均不得分)
(3)A、B 核糖体
(4)质壁分离 不是 该细胞含有颜色较深的叶绿素,鉴定时对颜色反应起着干扰作用
2.(16分,每空2分)
(1)第一极体 0 常染色体
(2)aBd、Abd、abd、ABd;
(3)间 基因突变;
(4)A
(5)D;
3. (12分,每空2分)
(1)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和b 、 M和m两对等位基因分离,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M和b、m(或B、m和b、M)组合,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
(4)bbXMY 残翅红眼雄果蝇
4.(10分,每空2分)
(1)本实验把DNA与蛋白质分开,从而可以直接、单独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
(2)使T2 噬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
(3)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裂解,影响实验结果的分析
(4)T2 噬菌体在侵染细菌的过程中,DNA进入细菌
上清液中可能有未发生侵染的T2 噬菌体(上清液中可能有侵染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