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易错题
一.单选题
1.下表是不同生物膜中的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比例,最可能为线粒体内膜的是
膜编号 | 蛋白质(%) | 脂类(%) | 糖类(%) |
① | 49 | 43 | 8 |
② | 52 | 48 | 极少 |
③ | 76 | 24 | 极少 |
④ | 56 | 44 | 极少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有关人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健康成年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总体大于分解
B.在健康人的细胞中,蛋白质分解时最多能产生12种氨基酸
C.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各种氨基酸
D.通过脱氨基作用生成的氨,必须转变成尿素才能排出体外
3.下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它环境条件一定时,实验条件下,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O.5moI/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乙丙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②海水浓度达到O.5moI/L时,甲乙丙都难以生存
③调节渗透压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丙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比甲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4.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具有代表性的是
A.挑选典型的植物物种 B.必须调查10个样方
C.调查期无大量死亡等非自然事件 D.植株数量足够大
5.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5种溶液中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雄花与雌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如下表:
浸泡液 | 雄花 | 雌花 | 雄花∶雌花的比值 |
水(对照) | 21.1 | 3.8 | 5.6 |
甲(赤霉素(100毫克/升) | 4.7 | 4.7 | 1.0 |
乙(CP(100毫克/升) | 7.8 | 6.2 | 1.26 |
丙(乙烯利(1000毫克/升) | 19.6 | 3.7 | 5.3 |
丁(整形素(10毫克/升) | 33.1 | 1.2 | 27.6 |
分析上表数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液都能影响丝瓜花性别分化 B.甲乙液较利于子房的形成
C.丙液不利于雄蕊的形成 D.丁液有利于花药的形成
6.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一绿比率)与群落的R(呼吸作用)/P(光合作用)比率呈现一定
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净光合量增多,黄一绿比率有增高趋向
B.雨天农作物R/P值出现a点状态,黄绿比出现b点状态
C.农作物种群密度过大,可能使R/P值向a点发展
D.土壤中开始缺乏Mg时,老叶比新叶先出现b点的状况
7.下图表示人体a、b、c、d四条血管,以下的描述正确的是
A.a中含有来自胃腺分泌的蛋白酶
B.饭后半小时内c 中的血糖浓度高于d,
C.饭前,d中的肝糖元量增加
D.肝炎患者d中有害的GPT多于b中
8.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
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
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
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
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a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A.⑴×⑶;左上方 B.⑴×⑶;右下方 C.⑵×⑶;右上方 D.⑵×⑶;左上方
9.无色的2,3,5-三苯基氯化四唑(TTC)被还原后成为红色的三苯甲腙。用TTC处理切开的有生活力的玉米种子A,用红墨水处理切开的有生活力的玉米种子B。一段时间后,红色明显的是
A.A种子的胚,胚乳,B种子的胚,胚乳 B.A种子的胚,B种子的胚乳
C.A种子的胚乳,B种子的胚乳 D.A种子的胚,B种子的胚
10.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若用其雄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得植株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成为
A.18+XY B.18+XX C.18+XX或18+YY D.9+X或9+Y
11.人的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明显不同,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
A.遗传信息不同 B.细胞器种类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不同种类的RNA聚合酶的活性不同
12.某生物体内的嘌呤碱基占总数的50%,具这种特点的可能性较小的生物是
①烟草花叶病毒 ②T2噬菌体 ③大肠杆菌 ④酵母菌和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下列说法中,均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单基因遗传病就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②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属于性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③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方法
④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移接都属于染色体变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将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授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三种传粉方式所得的种子混合播种,长出的植株的表现型是
A.高:矮=1:1 B.高:矮=3:
15.水稻中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蓝褐色,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
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
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褐色,1/4呈红褐色
D.F1测交后所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
16.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基因遗传情况所得到的F2基因型结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表中列出部分基因型,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配子 | YR | Yr | yR | yr |
YR | 1 | 2 | ||
Yr | 3 | |||
yR | 4 | |||
yr | yyrr |
A.表中Y、y、R、r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B.F2基因型比例有三种类型。1、2、3、4中包括了其中的两种
C.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6/16或10/16
D.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不会是叶绿体、线粒体
二.多选题
17.如果真核生物的基因中某一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它控制的某一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碱基对可能存在于或非编码区内含子中 B.碱基对改变,密码子不变
C.密码子改变,氨基酸不变 D.此碱基对可能位于无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
18.右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应为动物细胞
B.此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若图中的A是X染色体,B是Y染色体,则该细胞中
染色体组数可能为2,DNA分子数为8
D.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8条或16条
19.下列4种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某一个体中,从父亲传下来A、B、C、D四个着丝点,从母亲传下来a、b、c、d四个着丝点,某一配子从这样的个体随机获得A、b、C、D四个着丝点的概率应是1/16
B.可以进行无性生殖的个体也可能进行减数分裂
C.在成熟高等动物体内只有性腺中存在着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在已经发育成熟的植物子房中,有丝分裂的细胞和减数分裂的细胞都能被找到
20.下面的曲线以及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1代表典型的阳生植物 2代表典型的阴生植物
α表示植物在黑暗中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
β表示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时的光强度)
A.I B.Ⅱ C.Ⅲ D.Ⅳ
21.经化学分析后推断某物质不含有任何矿质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B.人体主要能源物质的代谢终产物
C.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D.叶肉细胞中能吸收但不能转换光能的物质
22.下列对m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mRNA可作为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
B.mRNA上的每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C.mRNA上的四种核苷酸共组成61种密码子,代表20种氨基酸
D.mRNA只有与核糖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23.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其中分析正不确的是
A.下丘脑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B.图中的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可分泌催乳素
C.若图中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则甲状腺细胞构成反射弧①⑦中的效应器
D.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调节
24.右图所示的曲线,能正确表示相关生理过程的有
A.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
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D.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的量的关系
25.下表是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生物是
硝化细菌 | 乳酸菌 | 根瘤菌 | 衣藻 | |
能源 | 氧化NH3 | 分解乳酸 | 分解有机物 | 利用光能 |
碳源 | C02 | 糖类 | 糖类 | CO2 |
氮源 | NH3 | N2 | N2 | N03-等 |
代谢类型 | 自养需氧型 | 异养厌氧型 | 异养需氧型 | 自养需氧型 |
A.硝化细菌 B.乳酸菌 C.根瘤菌 D.衣藻
2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加强
B.异体骨髓移植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不可遗传
c.植物子房壁发育为果皮,其性状即母本性状,其遗传特点符合细胞核遗传
D.动物的性行为主要是由动物的性激素决定的
27.2005年7月,台风“海棠”引起连续暴雨,影响苏北沿海地区,造成玉米植株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大面积死亡,原因是
A.无氧呼吸产热量不足导致酶活性下降 B.产物酒精使蛋白质变性,细胞死亡
C.无机盐吸收等生命活动受到影响 D.产物乳酸积累,导致乳酸中毒
28.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些地区将大面积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树种经济林,而林产品的长期单一化,会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这是因为
A.这样做不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的稳定性
B.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造成其功能的变化
C.不利于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易爆发病虫害
29.下面是关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每个卵细胞几乎含有初级卵母细胞中全部的细胞质
B.在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各种雌配子数量相等,各种雄配子数量相等
30.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酶与诱导酶的合成受细胞内遗传物质控制,还与环境中的营养物质有关
B.与酶合成的调节相比,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的调节方式
C.连续培养有助于延长微生物生长的稳定期
D.在谷氨酸发酵工程中,若pH控制不当,可能产生乙酰谷氨酰胺
三.简答题
31.二倍体甘蓝A(含18条染色体)的花粉授予二倍体拟南芥B(含10条染色体),得到F1 ,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得F2 。
⑴以上的各种植株中,可育的植株有 ,
用到的育种方法有 ,
所依据的原理有 。
⑵二倍体甘蓝A、二倍体拟南芥B、F2 都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植株分别称为
这些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⑶产生F1 时出现了突变性状a,形成F2 时出现了突变性状b,则这两种突变分别最可能发生于下图所示的 阶段
⑷在上图的17段中,拟南芥B、F1、F2体内细胞中,所含的最多染色体数分别是
32.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
⑴向溶解有DNA分子的溶液中加入蒸馏水和95%冷酒精的目的分别是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时,溶液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通过处理分别使DNA被收集到 上。
⑵每次用2mol/L的氯化钠溶液处理的目的是
⑶本实验以及其它一些实验中,用化学试剂鉴定某些物质时,需要加热才能出现相关颜色反应的有
33.请举出有水参加反应的三个变化的名称:
34. 2005年辽宁黑山局部爆发禽流感,某养鸡专业户A、B的鸡场中出现患禽流感的病鸡。A在10天内体温维持在
(1)A的体温升高,对于抵御病毒的意义可能是______ ____________。
(2)A、B两人体内可能都产生了物质 ,请说明这类物质在两人体内的分布的不同:
(3)根据所给条件和所学知识,解释B体温正常的可能原因:
35.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发病情况调查时,发现本校高一年级有一位男生患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这种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该男生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此病,他的两位姑姑也有一位患此病,这位姑姑又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已知家族中其他成员都正常。
⑴该遗传病属于 遗传病。
⑵该男生将来若和一位正常女性婚配,请画出遗传图解:
⑶预测将来该男生与表现型正常,但其父亲为色盲的女性婚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后代的几率是 。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的几率是 。生一个男孩,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 。生一个女孩,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 。
36.通过DNA重组技术使原有基因得以改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运用这一技术使羊奶中含有人体蛋白质(如右图)。请回答:
⑴若人体蛋白质基因和运载体
之间呈下图所示的关系。画出
③⑤中的有关段落:
⑴切割人体蛋白质基因的“剪刀”若所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图。
江苏通州市三余中学高三生物易错题精编之二答案卷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C | D | D | C | C | D | B | C | B | C | D | A | D | B | B | B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AC | ACD | ABC | ABD | ACD | AD | BC | AC | ACD | AD | BC | ABCD | AB | BCD |
二.简答题
31. ⑴A,B,F2,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⑵单倍体,单倍体,单倍体,9,5,14 ⑶2,13 ⑷38,28,84
32.⑴让DNA分子析出;析出纯度更高的DNA分子,
出现丝状物,出现丝状物,纱布,玻璃棒。
⑵溶解DNA分子 ⑶斐林试剂,班氏糖定性试剂,二苯胺
33.蛋白质水解,光反应,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34. (1)升温使人体代谢加强,有利于提高免疫能力;升温有可能不利于病毒蛋白及酶的活性(只要合理即可)。
(2)抗体,A的抗体分布于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中;B的抗体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3没有被禽流感感染(或体内原来就存在禽流感的抗体)
35. ⑴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
⑵该男生将来若和一位正常女性婚配,请画出遗传图解(略):
⑶1/2。1/4。1/2。1/2。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