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6届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一组激素是
A.生长素、乙烯 B.乙烯、脱落酸
C.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D.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2.(2006届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一般在幼果生长时期,含量最低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 B.赤霉素 C.乙烯 D.细胞分裂素
3.(2006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皮和果皮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才能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
B.田间喷洒萘乙酸可杀死杂草,这说明生长素在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C.植物的向光性不仅受到生长素的调节,还受到生长抑制物的影响
D.成熟的梨能催熟未成熟的柿子是由于赤霉素和脱落酸共同作用的结果
4.(2006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
5.(2006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5种溶液中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雄花与雌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如下表:
浸泡液 | 雄花 | 雌花 | 雄花:雌花的比值 |
水(对照) | 21.1 | 3.8 | 5.6 |
甲(赤霉素(100毫克/升) | 4.7 | 4.7 | 1.O |
乙(CP(100毫克/升) | 7.8 | 6.2 | 1.26 |
丙(乙烯利(1000毫克/升) | 19.6 | 3.7 | 5.3 |
丁(整形素(10毫克/升) | 33.1 | 1.2 | 27.6 |
分析上表数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B.乙液较利于雌花的形成
C.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D.丁液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6.( 2006年苏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调研测试)在扦插枝条时,在枝条基部的切口处涂上某种细菌
的浸出液,枝条容易生根。这种细菌是
A. 根瘤菌 B. 圆褐固氮菌
C. 硝化细菌 D. 乳酸菌
7.(淮安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查测试)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
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在林业生产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8.(连云港市200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在下表5种物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最初的雌花与雄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见下表)。
处理 | 雄花 | 雌花 | 比值(雄花∶雌花) |
水(对照) | 21.1 | 3.8 | 5.6 |
赤霉素(100毫克/升) | 4.7 | 4.7 | 1.0 |
CP(100毫克/升) | 6.2 | 6.8 | 0.9 |
乙烯利(1000毫克/升) | 19.6 | 3.7 | 5.3 |
整形素(10毫克/升) | 33.1 | 1.2 | 27.6 |
分析上表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内源激素比例的平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B.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
C.花器官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D.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雄花的形成
9.(南师大二附中二模)下列坐标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过程,在对各曲线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可能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CO2供应量之间的关系
B.乙图可能表示某动物耗氧量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C.若丙图表示某杂草的生长与不同浓度生长素作用的关系,则利用图中的C点对应的生长素可除去农田中的该杂草
D.丁图中出现C点的主要原因是酶在高温下失活
10、(镇江市2006年第三次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右图是一平放的活植物根尖,另将2个琼脂块A、B置于如图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背地侧>向地侧
B、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背地侧<向地侧
C、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背地侧=向地侧
D、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背地侧>向地侧
11、(镇江市2006年第三次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下列措施在生产上不可行的是( )
A、无土栽培黄瓜时,可以用缺硼的人工培养液,然后在雌蕊的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这样可不用人工去处雄蕊
B、在豌豆生产过程中,可人工去雄,然后涂抹上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得到无籽果实
C、在大田栽培中,适量的多施有机肥可增加大田CO2浓度
D、在水稻农田中,放养青蛙可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12.在马铃薯的贮藏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发芽,可施用一定浓度的
A.秋水仙素 B.吲哚乙酸 C.乙烯 D.细胞分裂素
13.(06扬州期末)右图所示将菜植物幼苗的根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将其根部从中间切开分成a、b两部分,将a、b两部分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e、d上,结果幼苗d生长快于幼苗c。以上现象说明
A.a侧生长素浓度大予b侧。该浓度生长索对根生长有促进作用
B.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b侧,该浓度生长素对茎生长有抑制作用
C.a侧生长素浓度小于b侧,该浓度生长素对茎生长有促进作用
D.a侧生长素浓度小于b侧,该浓度生长素对茎生长有抑制作用
14.(06南京期末)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生长具有向重力性,茎生长具有负向重力性
D.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3分,其它情况不给分。
1.(2006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有关生产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国外引进的一种豆科植物在某地栽培不结根瘤,因为该地土壤中无根瘤菌
B.提高大田的光照强度,增大田间的昼夜温差均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C.生产上2,4 – D的使用,有效地促进了某些农作物果实的发育、成熟
D.利用鱼垂体的提取物可促使雌鱼排卵,是因为垂体提取物含有促性腺激素
2.(淮安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查测试)下列各项与激素的作用有关的是 ( )
A.果树的整枝修剪 B.无子蕃茄的培育
C.阉割猪以利育肥 D.移栽植物常去掉部分叶片
三、非选择题
1. (2006届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对细胞伸长有促进作用,现提供六种不同pH值的系列缓冲液(pH5.0~6.0)、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如图)若干、镊子、刀片、刻度尺、带盖的青霉素小瓶等器材和试剂,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设计:
①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用镊子取下并切取图中的 段,放入 中浸洗2h,作为实验材料。
②方法步骤:
A.
B.
……
③预期结果:
。
(2)回答问题:不同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若要伸长生长,必须扩大 (结构),使之可塑性变大。
1.(1)①b 蒸馏水(清水)
②A.取6种不同pH值的缓冲液和蒸馏水各2mL,分别装入7只洁净的青霉素小瓶(编号)中,将实验材料吸干表面水分后,每瓶投入10段。每组分别设3个重复。(2分) B.将各小瓶加盖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2分) C.定时取出各瓶中胚芽鞘切段,用刻度尺测量切段的长度并记录。(2分)
③在一定范围内酸性越强,细胞伸长越明显(2分)
(2)细胞壁
2. (连云港市200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某小组对植物开花是否与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有关,进行了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方法:取水仙球茎24个,按由大到小分成两组,操作见下表:
组别 | 处理方法 |
对照组 | 水仙球茎不剥去鳞茎,不加NAA,让其自然生长 |
实验组 | 剥去鳞茎,仅得出花苞,共得18个花苞,消毒后接种于MS培养基,其中加NAA(0.1mg/L) |
结果:实验组除个别瓶因污染而失败外,其余均在一周后破苞开花;而对照组则比实验组晚开花一个半月。
请回答问题:
(1)本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从科学性角度出发,本实验在分组时的不妥之处是: 。
改进办法为: 。
(3)请针对本实验设计,你能提出的质疑有:
;
。
(4)请针对你提出的质疑,给出实验设计的完善方案为:
。
2. (1)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可促进水仙开花(1分)
(2)分组时按由大到小分成两组(1分) 将24个水仙球茎随机均分成两组(1分)
(3)(2分)取出的花苞能在培养基上提早开花,鳞茎内的花苞开花晚,是否因鳞茎内有抑制花苞发育的物质存在(或去除鳞茎的机械损伤是否会是促使花苞发育的一种因子)(或剥去鳞茎可能促进水仙开花)
取出的花苞能在培养基上提早开花,鳞茎内的花苞开花晚,是否因MS培养基中有促进水仙开花的因子(或物质)(或使用培养基可能促进水仙开花)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4)(3分)将全部水仙球茎均去除鳞茎,取出花苞,将花苞随机均分成两组,都接种在培养基上,只是对照组的培养基不含NAA
或不去除水仙鳞茎,将全部水仙球茎随机均分成两组,都接种在培养基上,只是对照组的培养基不含NAA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扬州市一模)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回答,
(1)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 通过降低该过程中________的活性实现的。
(2)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
(3)遗传上的矮生性状通常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使植物体缺少合成赤霉 素的酶,所以,可采用外加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植株明显增高。但常表现出叶色偏黄,这是生长太快导致叶绿素浓度降低起的,可通过增施________________肥解决。
3.⑴抑制 酶 ⑵协同 ⑶赤霉素 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