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专业周练试题

2014-5-11 0:36:54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专业周练(十三)参考答案

1A 2D 3D 4A 5D 6D7C8A9C 10B11A 12B13D 14B15B16C17ACD 18ABCD 19ABD20ABC

21答案: ⑴细胞间期 90%~95%   ⑵G1、S和G2  G    ⑷细胞的分化 胚胎⑸C E

高三生物专业周练试题(十四)

一、选择题:

1. 下图为在黑暗的条件下装有叶片的试管,试管内含氧量有变化,请选出黑暗中氧气含量最多的试管是    (   )

2.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

A.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B.营养缺乏 C.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够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1 Amol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A.1Amol            B.2Amol            C.4Amol            D.3Amol

4.将接种有乳酸菌的牛奶100 mL 4份和接种有酵母菌的3%淀粉溶液100 mL 4份分别装在100 mL、200 mL、300 mL、400 mL的烧瓶内,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你认为24 h后产生的乳酸和酒精最多的分别是(   )

A.100 mL、100 ml    B.400 mL、400 mL C.100 mL、400 mL  D.400 mL、100 mL

5.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水参与分解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   )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6.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   )

① 与氢结合生成水  ② 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③ 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④ 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让实验动物猴吸入混有18O2的空气,该猴体内最先出现18O的化合物是(   )

A.CO2     B.H2O    C.C2H5OH    D.C3H6O3

8.把小白鼠和青蛙从约25℃的温室中移至5℃的环境中饲养。小白鼠和青蛙的耗氧量的变化将是(  )

A.小白鼠减少,青蛙增加   B.小白鼠增加,青蛙减少

C.小白鼠和青蛙都减少    D.小白鼠和青蛙都增加

9.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   )

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10.用酵母菌酿酒,正确的方法是(   )

A.先通气后密封  B.先密封后通气  C.通气  D.密封

11.如果葡萄糖液中有一半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那么每消耗1mol葡萄糖,将产生

A.2mol二氧化碳 B.3mol二氧化碳 C.4mol二氧化碳 D.6mol二氧化碳

12.粮食储存时有时会发生“自燃”现象。这是因为(   )

A.太阳照射过强   B.空气干燥   C.种子呼吸作用   D.气温过高

13.硝化细菌进行细胞分裂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通过下列哪一条途径获得(   )

A.硝化作用  B.化能合成作用  C.合成代谢   D.分解代谢

14.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发酵和无氧呼吸并不是同一概念

15.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一般情况下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磷酸肌酸转换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6.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    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不产生CO2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17.对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O2产生于第二阶段           B.H2O产生于第三阶段

 C.〔H〕产生于第一、二、三阶段      D.ATP产生于第一、二、三阶段

18.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分别用于(   )

 A.氧化O2和CO2   B. .氧化CO2和O2   C.还原O2和CO2   D.还原CO2和O2

19.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乙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问它们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入的氧气的体积之比是 (   )                

A.1:2        B.1:1        C.2:3        D.4:3                            

20.下面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氢的细胞器及氢的来源和用途比较,正确的是                    

 

细胞器

来         源

用     途

叶绿体

水的光解

还原二氧化碳

叶绿体

水的光解

还原五碳化合物

线粒体

丙酮酸的分解

与氧结合生成水

线粒体

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

与氧结合生成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置有适量的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之比为5:3,这是因为(   )

 A.占1/4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B.占1/3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C.占1/2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D.占2/3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22.将经过饥饿处理的一叶片(在黑暗中放置一天)中部的叶脉切断,给予光照2小时,经镜检发现,叶片下部产生了淀粉,而叶片上部无淀粉生成,其原因是 (   )                        

A.切断了叶脉阻断了水分的运输      B.切断了叶脉阻断了CO2的运输

C.切断了叶脉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    D.切断了叶脉影响了上部细胞的呼吸作用

23.有三个盛放葡萄糖液的密封玻璃瓶。已知一瓶中混有酵母菌,一瓶中混有乳酸菌。请填出下表的空格:

用手触摸

用眼观察

判断

A瓶

有气泡

B瓶

温热

C瓶

纯净葡萄糖液

24.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分别进行三项独立的实验。将供选答案分别填入三个实验的甲、乙、丙中。

A.CO2+H2O      B.乙醇+CO2         C.乳酸         D.无反应     E、丙酮酸

实验一: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葡萄糖,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

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

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实验三: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重复实验一,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

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25.将某一绿色植物置于一个大型密封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充足的光照后,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44mg;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每小时增加了20mg;据实验测定,这株绿色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45mg,据此回答问题:

(1)在上述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这株绿色植物的呼吸强度(   ) 

A.光照时强于黑暗时  B.黑暗时强于光照时 C.光照时与黑暗时相等  D.无法判断

(2)若在一昼夜给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的情况下,此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含量增加      mg。

(3)若光照和黑暗时二氧化碳的减少量和增加量不变,而该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的葡萄糖改为“40mg”,那么此情况下这株绿色植物的呼吸强度(   )                         

A.光照时强于黑暗时 B.黑暗时强于光照时  C.光照时与黑暗时相等  D.无法判断

                                                           

 26.下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右下图的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及玻璃罩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虚线)的强度变化过程。当向种子瓶内加入少量水后,曲线发生了变化。请回答:

⑴曲线ab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当玻璃罩中CO2浓度过高时,抑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环境因子(如光、温度)和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研究内、外因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CO2和释放CO2量的状况。

 请分析回答:

⑴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CO2的量。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a,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⑶如将该曲线改绘为人参(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曲线,b点的位置应如何移动,为什么?

28.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浓度下降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⑴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答题区:1.2B铅笔填涂;2.填涂的正确方法是: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B  6.A  7.B  8.B  9.B  10.A  

11.C 12.C  13.D   14.C  15.A  16.C  17.C  18.D  19.D

20.C 21.B  22.A

23.(左起)温热 酵母菌 无气泡 乳酸 不温热 无气泡  

24.(1)B D  A (2)D A  A (3)B D  B  

25.(1)根据已知黑暗条件下,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每小时增加了20mg可以计算出黑暗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量:

 C6H12O6+6O2 +6H2O      6CO2+12H2O

180                                           264

X             20

X=13.6mg

充足的光照下,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44mg是指表观光合速率,并非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总量。据此可以计算出光合作用积累的葡萄糖量

6CO2+12H2O      C6H12O6+6O2 +6H2O     

264           180

44            Y            

Y=30mg

已知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45mg是总量,可计算出光照时的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45-30=15mg>13.6mg,,说明光照时呼吸强度强于黑暗时。

(2)植物8小时光合作用葡萄糖净产量为30·8=240mg,16小时黑暗中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为13.6·16=217.6mg,有机物增加240-217.6=22.4 mg。

(3)当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的葡萄糖改为40mg时,光照时的呼吸强度为40-30=10mg<13.6mg,说明光照时呼吸强度弱于黑暗时。 

26.⑴种子吸胀吸水萌发,呼吸作用加强  

⑵呼吸作用加强,CO2增加,提高了光合作用强度 

⑶植物的正常呼吸,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 

27.⑴最高,光照强度再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⑵不能。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但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从全天看,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⑶左移,与松树比较,人参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高点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松树低。 

28.⑴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⑵出芽生殖 ⑶酵母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