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卷
命题人:吴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从细胞膜的生理特性来看,下列哪一组物质不能正常通过细胞膜( )
A.水和尿素 B.氨基酸和葡萄糖
C.性激素和维生素D D.胰岛素和胰蛋白酶
2.在草履虫体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线粒体和细胞核 D.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3.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差别是无丝分裂( )
A.没有DNA复制 B.核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C.染色体数目有规律变化 D.不出现纺锤丝和无染色体的变化
4.有关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的间期一个染色体复制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就成为两个染色体
C.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就是两个同源染色体
D.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点处相连
5.下列结构中,含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较多的细胞是
A.神经细胞 B.汗腺细胞
C.肌肉细胞 D.胰腺外分泌细胞
6.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中,人们对所需对象进行筛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基因工程中可依据标记基因对工程菌进行筛选
B.在杂交育种中利用病菌侵染法对所育植物品种的抗病性进行筛选
C.微生物培养中利用无氮培养基可筛选出共生固氮菌
D.在细胞工程中利用双亲细胞的特性可对杂种细胞进行筛选
7.细胞分化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下列事实与这一论点不相符的是
A.脱分化 B.再分化
C.胚胎移植 D.核分化
8.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其新陈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B.水分子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
C.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
D.细胞膜与细胞内其他膜结构有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9.已知下列单细胞生物,它们都具有细胞壁,但没有核膜和核仁,在研究它们生活所需条件的实验中,得出下面的结果(√表示需要).这三种生物依次是( )
生物 | 必需的生活条件 | |||||
水 | 氧 | CO2 | 葡萄糖 | 氨 | 光 | |
A | √ | √ | √ | √ | ||
B | √ | √ | ||||
C | √ | √ | √ | √ |
A.衣藻、乳酸菌、变形虫 B.衣藻、酵母菌、变形虫
C.固氮蓝藻、酵母菌、硝化细菌 D.固氮蓝藻、乳酸菌、硝化细菌
10.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11.内质网膜的主要成分是( )
A.脂肪和蛋白质 B.核酸和蛋白质
C.核酸和磷脂 D.蛋白质和磷脂
12.下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步骤①加入
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C.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不同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层析法
13.下列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的是
A.根尖成熟区细胞 B.人的角质层细胞
C.癌细胞 D.高度分化的细胞
14.下列哪项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 )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B.能无限增殖
C.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 D.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1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B.生物体通过细胞分化,细胞之间逐渐发生了稳定的差异
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种类发生了变化
16.精巢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Q,DNA含量为P,则在形成精原细胞的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Q、P B.2Q、2P C.Q/2、P/2 D.Q、2P
17.体外条件下影响干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长短的因素一般不包括
A.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供应 B.培养液的pH值和温度
C.DNA中碱基的配对方式 D.生长激素等调节物质
18.以下几类细胞分裂时观察不到纺锤体的是
①细菌细胞 ②根的分生区细胞 ③蛙的红细胞 ④蛙的次级精母细胞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A.发生过交叉互换 B.复制出现差错
![]() |
C.发生过自由组合 D.联会发生紊乱
20.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21.下面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星射线形成纺缍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多糖
![]() |
22.下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或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表,其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d、b B.b、a C.a、b D.d、c
23.下列实例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
②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③用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细胞培养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4.下列关于无土栽培营养液、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液的组成成分的比较,正确的是
A.无机成分相同、 有机成分不同 B.无机成分不同、有机成分相同
C.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均相同 D.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均不同
25.把愈伤组织放在黑暗中特定的培养基上培养,使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培养基中加入被氚标记的胞嘧啶,过一段时间后,能发现放射性物质的细胞结构有
①内质网 ②细胞核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核糖体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
26.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A.花药的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的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B.细胞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
C.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许多小区室
![]() |
D.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点
28.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 D.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的是②③④
29.人体下列生理活动中,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Na+ B.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C.葡萄糖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
30.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是
A.叶绿体 B.染色体 C.核糖体 D.细胞壁
31.下列哪些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所共有的现象(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有纺锤体出现
C.能产生基因突变 D.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32.下列属于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有:
A.是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B.直接参与各种蛋白质的合成
C.在人体内有利于对脂类物质的运输 D.是合成脂蛋白的重要原料
选择题答题表格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
题号 | 31 | 32 |
| |||||||
答案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80分。
![]() |
33.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含氧情况下从溴化钾溶液中吸收K+和Br—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1)K+和Br—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 。
(2)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除与 ______密切相关外,还与 ______的数量多少有关。
(3)氧从
由此说明在氧浓度为20.8%以下时, K+和Br— 吸收的限制因素是 ;
在氧浓度为20.8%以上时,K+和Br—吸收的限制因素是 ____________ 。
34.请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幼嫩的枝条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其皮层细胞内具有 有关。
(2)当肾小管细胞进行重吸收作用旺盛时,可以看到 (细胞器)大量集中在细胞膜内缘。
(3)将苋菜放在锅内煮炒时,苋菜汤呈红色,这说明煮炒时的高温,破坏了细胞的 。
(4)肠腺细胞合成多种消化酶,这主要与细胞内含大量的 有关。
3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在A-D中具有细胞壁的是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具有双层膜细胞器的是 ,具有核膜的是 。
(2) 在A-D中具有遗传物质的是 ,具有能转化光能色素的是 ,具有呼吸酶的是 。
36. A、B代表两种不同生物(二倍体)细胞某一时期的分裂图像,C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其中曲线Ⅰ表示染色体着丝点与纺缍体的相应极之间的距离。请据图回答:
(1)C中曲线Ⅱ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与A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相对应的时间范围为_________分钟,在20分钟时,该细胞中何种细胞器的活动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中曲线变化代表B细胞的分裂过程,则第5分钟时细胞中DNA的数目为_____个;该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脱氧核苷酸链为____________条。
(4)判断A图为植物细胞的依据是_______ _________;
B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
37.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若该细胞为吞噬细胞,则通过内吞作用吞噬细菌的过程,说明1具有_______ __。对病菌的这种吞噬清除作用属于_____ ____免疫。
(2)若这是人的肝脏细胞,则肠道内的葡萄糖至少要通过 层磷脂分子层,才能到达此细胞中。
(3)若以上所指为同一个生物体内的3种细胞(肌细胞、肝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其核内所含DNA和细胞内所含的RNA是否相同?_________ _。
(4)如果该细胞是吞噬细胞,把失去活性的抗体吞噬后,在细胞内水解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_。
(5)若用胰蛋白酶处理5,可得到_____ _____。
(6)该生物与蛔虫的异化作用方式不同,是因为细胞中具有[ ]____ ________。
(7)若该细胞为人体红细胞,则在成熟过程中,其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____。
(8)若这是人体最大的细胞,与肾小管管壁细胞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 ___。
(9)若该细胞能完成一切生理功能,则该细胞最可能是_____ _______动物。
38.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DNA解旋主要发生在 段。
(2)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在 段。
![]() |
(3)EF段形成的原因是 。
(4)该细胞主要在 段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在 段。
(5)从曲线的 点开始,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单个细胞中可能含两个Y染色体的时期是 段。
39.下图中A图是某雄性动物的体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B细胞的分裂方式和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具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____ ______。
(3)若图中D细胞继续分裂,则它最终分裂成的细胞应是(从方框中选择正确的图,并用字母表示)______ _____,该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 ______。
(4)用字母和箭头将上图5个细胞(含方框中所选的正确图),按细胞分裂的方式和顺序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是某种生物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A和a以及B和b为两对等位基因,O和●为着丝点)参照示意图请绘出初级精母细胞着丝点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各种可能组成图。(不考虑交叉互换)
40.美国科学家将分离得到的成熟的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进行培养,由单个细胞发育成了完整的新植株。过程图解如下,回答与之有关的问题:
(1)科学家所用的这种生物技术叫做 。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 性。
(2)通过B过程产生的愈伤组织的细胞与根的韧皮部细胞在染色体的数目上是否相同? ;染色体上所含的遗传物质是否相同? ;细胞的形态结构是否相同? 。
(3)培养过程中,在培养基上需加入蔗糖,培养时需要照光,那么,培养的植物到底是自养型还是异养型?光的作用是什么?对于上述疑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
一组在培养基中加30%的蔗糖,另一组不加蔗糖,接种后,每组再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在光下和暗中培养。1个月后,观察植物体生长、分化情况,结果为下表:
培养条件 | 加蔗糖 | 不加蔗糖 |
光 | 正常生长,分化 | 不生长,死亡 |
暗 | 只生长,不分化 | 不生长,死亡 |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4)试举出两个这种生物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的例子:
, 。
41.下图是有关细胞融合实验的示意图,请根据不同的实验操作回答问题.
![]() |
|
(1)如果甲细胞代表某实验的B淋巴细胞(可产生抗体),乙细胞代表该动物的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抗体,可在培养液中培养),两细胞融合成丙细胞,经过免疫分析就可筛选出具识别功能的杂交瘤细胞,这种杂交瘤细胞不仅可通过 生殖方式无限增殖,而且能够产生 ,从而在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诊断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2)如果甲、乙两个细胞分别代表某种动物雌雄配子,则两个细胞的融合过程称为
,丙细胞中细胞核的基因的来源是 。
(3)如果甲细胞为某头牛的供核细胞,乙细胞为另一头牛的去核卵细胞,两种细胞在电脉冲刺激下融合成丙细胞后,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早期胚胎,再进行胚胎分割移植,就能培育出多头牛。试问:
①这些小牛在性状上与提供 的牛很相似,但也有与乙牛相同之处,究其原因
。
②这些小牛彼此之间在形状上也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可能是 。
42.蚕豆的染色体数目为2n=12,蚕豆根尖在
某中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清晰地观察到染色体变异,需在课前制作细胞的临时装片。现有如下材料:10粒干蚕豆种子(发芽率100%)、烟草浸出液、蒸馏水及其他必须的设备和药品,请你帮助老师完成必要的课前准备工作。
(1)实验原理是 。
(2)选择蚕豆作为实验材料最可能的原因是 。
(3)简要写出实验课前准备工作过程中的2个主要步骤:
A. ;
B. 。
(4)在烟草浸出液中培养,至少要有 小时后经固定、染色才可能观察到有畸变染色体的分裂细胞。
(5)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用显微镜检查染色体时,应找到处于 的细胞。
(6)为了得到更多的蚕豆根尖,你应如何处理实验材料?
。
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答案
选择题答题表格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A | D | C | D | C | A | B | D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D | C | C | C | B | C | A | B | C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C | A | B | D | C | B | ABCD | BD | ABD | ABD |
题号 | 31 | 32 |
| |||||||
答案 | BC | ACD |
|
33.(7分)(1)主动运输
(2)氧气 载体
(3)氧气浓度(2分)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2分)
34.(8分)(1)叶绿体
(2)线粒体
(3)液泡 细胞膜
(4)核糖体
35.(7分)(1)ACD AD AB AB
(2)ABCD AD ABCD
36.(9分)(1)同一染色体上两染色单体的距离
(2)10-20 高尔基体
(3)4 16
(4)有细胞壁无中心体(2分) 无同源染色体存在(2分)
37.(10分)(1)一定的流动性 非特异性
(2)×14
(3)DNA相同,RNA不同
(4)氨基酸
(5)多肽和DNA
(6)[9]线粒体
(7)核消失、无线粒体等
(8) 细胞核中DNA含量减半
(9)单细胞
38.(7分) (1)BC(答AC也得分)
(2)AD
(3)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4) CD BC和CD(答BD也得分)
(5)D FG
39.(9分)(1)有丝分裂后期
(2)B
(3)E 精子细胞
(4)A→B→A→C→D→E
(4分)
40.(9分)(1)植物组织培养 全能性
(2)相同 相同 不同
(3)蔗糖为生长、分化提供能量,光促进细胞分化(2分)
(4)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
制作人工种子(或答生产药物、香料、色素等;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41.(7分)(1)无性 抗体
(2)受精作用 一半来自甲细胞, 一半来自乙细胞
(3)①细胞核 乙牛提供了细胞质的基因
②基因表达受环境条件影响
42.(7分)(1)利用烟草叶内的某些化学物质引起根尖细胞的染色体变异
(2)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辨认染色体变异
(3)将蚕豆种子放在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培养;
等蚕豆种子吸水膨胀萌发生根后,分成两等份,一份继续放在蒸馏水中培养,另一份放在烟草浸出液中培养
(4)18—20
(5)分裂中期
(6)剪去主根,使其长出更多的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