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科上册联考试题卷

2014-5-11 0:36:55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科上册联考试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的是

A.细菌    B.菌落   C.细胞板   D.赤道板

 
2.将阴生植物移至强光下,植物迅速发生萎蔫,此时比较图1中①、②、③3个部位的细胞液浓度,正确的是  (  )

3.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

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基因型为GGYY和

ggyy的纯合子杂交得F1代,F1自交后得F2代。F2

植株所结种子中,灰种皮黄子叶的种子占   

 A.1  B.3/4  C.9/16  D.15/32

4.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    B.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

C.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与内质网相连 D.减数分裂的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5.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6.饮食较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在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下,主要通过对肾脏

重吸收作用的调节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

向于恢复正常。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抗

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含量变

化曲线依次是右图中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青少年长期偏食会导致营养不良。这是由于体内缺乏    

A.葡萄糖  B.脂肪酸 C.必需氨基酸 D.无机盐

8. 在光亮处用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绿藻和酵

母菌,其结果如图2,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培

养液中(  )

A.缺少无机盐   B.含氧量太高

C.缺少有机养分  D.不含二氧化碳

9.广东省是地中海贫血症高发区,该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重型和轻型两种类型。重型病人为隐性纯合体,轻型病人为杂合体。患有轻型地中海贫血症的女子与一位正常男子结婚,生育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A.1/3   B. 1/2   C. 1/4   D. 3/4

10.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A+B, 40   B.A,20    C.>A,20   D.< A,20

1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   D.脊髓

12.下列因素中可导致松鼠种群内竞争加剧的是

A.环境温度升高      B.捕食者数量增加

C.种群内疾病流行 D.种群繁殖率提高

13.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的是 

文本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15.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已有15株高茎,第16株是矮茎的可能性是

A.25%B.  75%C.  100%   D.0

16.蜜蜂的体色中,褐色对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位于常染色体上,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是

A.全部褐色       B.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

C.褐色:黑色=3:1   D.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17.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是

A.3:1   B.13:3    C.1:1   D.9:7

18.已知某人的精原细胞中约有2.5万个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他形成的精子的类型最多是多少种

A. 225000     B.223      C.246      D.212500

19.白化病女子与一正常的男子结婚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两个孩子,则两个孩子中出现白化病的概率是

A 1/4    B.3/4     C.1/2     D.1/3

20.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分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人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22.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的两个种群(a,b)的数      

量变化如右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在没有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两种群在时间t1内,

增加是因为出生率增加,死亡率减弱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D.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的制约

2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部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 葡萄糖  C. 二氧化碳和氧    D.乙酰胆碱

24.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 

B.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 

C.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D.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25.在医学上,常把血清中某些转氨酶的数值高低作为诊断肝脏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这一事实,错误的叙述是

A.转氨酶对肝脏是有害的       B.肝脏是蛋白质转化的重要器官

C.人体中只有肝脏存在转氨酶     D.肝脏是合成酶的唯一场所

26.能对肾小管重吸收水起促进作用的是

A.渗透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  D.醛固酮升高

27.下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

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


  A.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C.系谱甲-2基因型Aa,系谱乙-2基因型XBXB,系谱丙-8基因型Cc,系谱丁-9基因型XDXd

  D.系谱甲-5基因型Aa,系谱乙-9基因型XBXB系谱丙-6基因型cc,系谱丁-6基因型XDXb

28.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果酒制作主要利用的是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B.果醋制作利用的是在缺氧的条件下,醋酸菌将酒精转化为醋酸的代谢

C.泡菜的制作利用的是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的制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

30.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全部为必需氨基酸   B.蛋白质也可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C.组成肌肉细胞的有机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  D.有些蛋白质具有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1.(13分)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    ,图中结构[  ]     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2分)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    。(2分)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    ,(2分)图乙细胞   (2分)(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32.(6分)今有一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完全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⑴该多肽是        肽?

⑵该多肽进行水解后,需     个水分子,得到     (2分)个谷氨酸分子,    (2分)个丙氨酸分子。(分子式:甘氨酸为C2H5O2N,丙氨酸为C3H7O2N,苯丙氨酸为C9H11O2N,谷氨酸为C5H9O4N)

33.(6分)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色不抗虫

白色不抗虫

1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

210

208

2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b

0

280

(1)上述两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

(2)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         

(3)亲本中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分别是           

34.(8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 病 毒 中 分 离 得 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     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   ,试管乙中模拟的是     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    ,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    。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   。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      。

35.(15分)下图为某一高等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各细胞可在该动物的        (器官)中找到。

(2)由甲形成乙的分裂方式为       ,该方式的重要意义是           

                         。(3分)

(3)丙有      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

(4)若该动物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正常的雌性个体交配后,后代中患病的几率约为        。

(5)甲在形成乙和丙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种类有何区别:      

(6)精子细胞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高尔基体发育为       ,中心体演变为            ,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             

(7)丙形成的精子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的重要标志是      

36.(6分)右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中的溶酶体能够与食物泡合并为吞噬溶酶体,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

酶,可以将病原体消化,最后将消化的残体排出细胞。请据

图回答:

(1)图中①和③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    

(2)图中依靠溶酶体进行的②过程产生的免疫是否具有特异性?       

(3)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彻底清除,

但能将细菌内部隐藏的          暴露出来并

呈递给记忆细胞,使之迅速增殖、分化为(要求写出三种细胞,每个得一分):        

37.(14分)小黄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下图是小黄狗的一个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2的基因型是      

(2)欲使Ⅲ1 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       的雄狗杂交。

(3)如果Ⅲ2 与Ⅲ6 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     。(2分)

(4)Ⅲ3 怀孕后走失,主人不久找回一只小狗,分析得知小狗与Ⅱ2 的线

粒体 DNA序列特征不同,能否说明这只小狗不是3生产的?        

(能/不能);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2分)

(5)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D控制,那么该变异来源于        

(6)让(5)中这只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 F1 个体。

①如果 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 位于 X 染色体上,则 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2分)

②如果 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2分)

③如果 F1 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请分析原因:    。(2分)

38.(12分)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2分)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将你设计

  的实验组合以表格形式列出来。(3分)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     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第一步:剪取根尖2~3mm。

  第二步:按照                         →        步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