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试题训练四
一、选择题
1.人体细胞中的水除了充当溶剂外。也能参与化学反应,例如参与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脱水缩合 D.过氧化氢的分解
2.禽流感病毒的繁殖速度很快.下列哪项是它的繁殖方式 ( )
A.分裂生殖 B.有性生殖 C.孢子生殖 D.通过复制进行繁殖
3.下列细胞中,解旋酶的活性最高的是 ( )
A.口腔上皮细胞 B.骨髓瘤细胞 C.精细胞 D.根毛区细胞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的干重不断增加
B.微生物代谢调节中代谢产物积累到一定程度使直接形成此化合物的酶活性下降
C.人体内血钾含量的高低与醛固酮的分泌量呈负相关
D.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转变的过程中
5.某个家庭由于长期饮用蒸馏水,后来家庭成员都患了一种病,下列哪种病最有可能是他们患的 ( )
A.抽搐 B.白化病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色盲
6.在农业生产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论天气如何,增大昼夜温差,就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豆科植物能固氮,不用施肥
C.作物空间育种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突变率,获得对产量有突破性影响的罕见突变
D.小麦灌浆期间若遇连绵阴雨,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喷洒,以提高产量
7.咸潮能使农作物减产,下列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农作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了过多的盐分 B.咸潮造成部分农作物渗透失水过多死亡
C.咸潮造成农作物蒸腾作用加快 D.咸潮造成农作物呼吸作用加快
8.西瓜味甘汁多、消暑解渴,稳定遗传的绿皮(G)、红瓤(R)、小子(e)西瓜品种甲与白皮(g)、黄瓤(r)、大子(E)西瓜品种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GGgRRrEee的个体其表现型为 ( )
A.绿皮红瓤大子 B.白皮红瓤大子 C.绿皮黄瓤大子 D.绿皮红瓤无子
9.有四种不同浓度的酵母菌溶液,分别是10个/mL、50个/mL、100个/mL、500个/mL。将四种不同的酵母菌液涂在同等大小的纸片上,晾干,分别放入等浓度等量的葡萄糖液中,(如下图),将纸片分别编名为①、②、③、④,恒温
A.① B.② C.③ D.④
10.太空椒甜而多汁(可溶性糖的含量比一般甜椒高20%~30%),甜味物质主要储藏在细胞的哪部分( )
①细胞膜⑦液泡⑦叶绿体④线粒体⑤细胞质基质
A.①②③ B.②④ C.② D.②⑤
11.宇航员聂海胜与家人通话时,大脑皮层中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会参与其中,这些神经中枢位于 ( )
①第一运动区 ②S区 ③H区 ④中央前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2.宇航员吃的宫保鸡丁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以补充人体的需要,下列哪项全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 )
A.甘氨酸、丙氨酸 B.精氨酸、甲硫氨酸 C.苏氨酸、赖氨酸 D.谷氨酸、缬氨酸
13.“获得细胞蛋白质详图”是2005年全球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科学家揭示出的电压控制的钾通道,这是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分辨率的分子图像.这些通道是负责钾离子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的作用,与晶体管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一样.这是继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成果后,又一个关于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 )
A.免疫功能 B.识别功能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功能
14.基因疫苗是指将编码外源抗原的基因与质粒重组,构建出真核表达载体,导入人或动物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合成外源抗原蛋白,并诱导机体产生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可见,基因疫苗是一种 ( )
A.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 B.外源抗原的DNA片断C.外源抗原蛋白质 D.重组质粒
15.某肺炎双球菌的A基因含有A1~A6 6个小段,某生物学家分离出此细菌A基因的4个缺失突变株:J(缺失A3、A4、A5)、K(缺失A2、A3)、L(缺失A3、A4、A5、A6)、M(缺失A1、A2、A3、A4),将一未知的点突变株X与J或L共同培养,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即:6个小段都不是突变型),若将X与K或M共同培养,得到转化的细菌为非野生型,由此可判断X的点突变位于A基因的哪一小段 ( )
A.A2 B.A
16.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三株同一植物的等大幼苗甲、乙、丙.将它们放在图示的三种条件下培养3 h后,植株表现得硬挺的是 ( )
A.只有甲 B.只有丙 C.只有甲和丙 D.甲、乙、丙均硬挺
17.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胚、胚乳的基因型分别为 ( )
①AaBb②aaBB③AAbb④AaaBBb⑤aaaBBB④AAAbbb
A.①④ B.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
18.下列各图中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 )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如右图所示,两曲线分别表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CO2吸收量随光强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当光照强度为c时,比较两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A1、B1以及两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A2、B2,比较结果分别为 ( )
A.A1=B1;A2<B2 B.A1>B1 ; A2=B2
C.A1<B1;A2=B2 D.A1=B1;
A2>B2
20.右图是DNA结构模式图,据圈所作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
A.限制性内切酶能将a处切断 B.DNA连接酶能将a处连接
C.解旋酶能切断b处 D.连接b处的酶为RNA聚合酶
21.下表中各选项正确的是 ( )
选项 | 实验试剂 | 试剂的作用 | 实验目的 |
A | 秋水仙素 | 诱发染色体数目加倍 | 产生生物新品种 |
B | 二苯胺 | 作为有机溶剂 | 提取DNA |
C | 生长素 | 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 培育单倍体无子果实 |
D | 醋酸洋红 | 使蛋白质染色 | 观察有丝分裂 |
22.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细胞,它具有再生组织、器官的潜能,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顽疾,用骨髓移植法能有效治疗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造血千细胞和白细胞的细胞核中基因的种类数量有差异
B.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细胞质中RNA种类相同,数量也相同
C.若编码血红蛋白基因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改变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在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3.右侧曲线图显示酵母菌的数目随时问发生的改变.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都盛有相同体积的糖溶液,烧瓶A持续获得氧的供应而烧瓶B密闭.试解释为什么烧瓶B的曲线在8h后转入固定水平 ( )
A.因为氧气被完全耗尽,酵母菌死亡
B.烧瓶B内积聚的乳酸令酵母菌中毒死亡
C.由于有害的代谢产物积聚,酵母菌的生长、生殖过程受到抑制
D.酵母菌不能进行生殖作用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①芽孢和孢子都具有繁殖作用 ②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作用的加强是因为原尿渗透压升高和抗利尿激素升高③按现代免疫学概念来划分,给严重贫血患者输同型的红细胞悬液,这种悬液中的红细胞属于抗原④鹿和狼在长期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⑤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某些细胞在病理条件下也可能发生程序性死亡,如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5.在一固定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肺炎双球菌并测定其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见下图。其中在a点时向培养基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青霉素。下面对该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c~d段菌体数量不再增加,这与使用青霉素有关
B.a~b段种群中抗青霉素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最大
C.d点开始出现的变化说明d时一定是再次加入了青霉素
D.曲线从b点到d点主要体现了青霉素对肺炎双球菌的选择过程
26..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癌变后的特征是( )
A.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更加活跃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C.形态球形化而不再贴壁生长 D.再分化形成成纤维细胞
27.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却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只患红绿色盲男孩的几率是1/8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2
28.右图为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D.若ab=bd,如刺激c点,则偏转2次
29.如图表示某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有关该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
B.该图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
C.c点表示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
D.e点时的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
30.阴雨连绵的天气使雨水浸泡了白菜菜地,则下列生理作用不会因此降低的是 ( )
A.白菜;根部吸收的Ca2+ 叶中的Ca2+ B.白菜;土壤中的K+
白菜中的K+
C.微生物;NH3 HNO3 D.微生物;NO3-
N2
31.(2006年上海生物试题)下列有关纯合体的解述中错误的是( )
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 D.不含等位基因
32.(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下列所述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的是( )
A.在缺乏生长素的无氮培养基中的圆褐固氮菌
B.在人体表皮擦伤部位的破伤风杆菌
C.在新配制的植物矿质营养液中的酵母菌
D.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的禽流感病毒
33.(2006年上海生物试题)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有23只白色,26只褐色,53只棕色。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代中白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00% B.75% C.50% D.25%
34.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人汗腺的功能是( )
A.散热为主.兼行排泄 B.排泄为主.兼行散热
C.排泄为主。兼行气味散发 D.化学通讯为主,兼行散热
35.(2006年上海生物试题)右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36.右图代表荠菜个体发育的某一时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有(
)
A.当它继续发育时,6代表的结构会逐渐消失,2代表的结构会进一步增大
B.当3的基因型为Aa时,6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Aa、Aaa、aaa
C.当6的基因型为Aaa时,1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
D.整个结构的有机物含量逐渐增加
37.关于生态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对不同深度海洋中各种海藻的带状分布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海水的含盐量
B.对高山植物针叶林与阔叶林的交替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光
C.对越冬鹿群的存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温度
D.对三七、人参等药用植物的产量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38.右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属感应阶段; ⑤⑥⑦属反应阶段
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细胞3和4的基因型相同,分化程度相同
D.参与细胞4形成物质5的结构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39.(2006年普通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综合)番茄种子萌发露出两片子叶后,生长出第一片新叶,这时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对一批长出第一片新叶的番茄幼苗进行不同处理,然后放在仅缺N元素的营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表现出缺N症状的幼苗是( )
A.剪去根尖的幼苗 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完整幼苗
40.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
B.B 细胞和 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C.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D.B 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合成单克隆抗体
![]() |
二、非选择题
41.(2006年上海生物试题)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 、B 、C 。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在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
。这种反射属于 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
(5)当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 大量内流而形成 电位。
42.气孔是由植物叶片表皮细胞上成对的保卫细胞以及之间的孔隙组成的结构。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和控制蒸腾的结构。下图表示水稻气孔开闭的调节机理,请据图回答:
(1)引起气孔张开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2)保卫细胞与叶片表皮细胞相比,在结构和生理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保卫细胞与叶片中的维管束鞘细胞相比,主要在于后者
(3)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吸水,制约保卫细胞继续吸水的结构是 。夏天中午气孔关闭的直接原因是保卫细胞 ,从而导致保卫细胞和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含量 。
(4)将莴笋叶片放入O.
(5)某植物花瓣中花青素在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则上午花瓣上气孔张开时,保卫细胞中的花青素呈 色。气孔在白天张开的生理意义是 和 。
⑹如果是玉米的叶片,则光照下,图所示的变化会 (更多、更少)地发生。这种特点的意义在于既能 ,又不会使光合作用受到太大的影响。
⑺对于玉米、水稻而言,扬花之后,K+的作用格外突出,因为 。
43.禽流感疫情有逐渐蔓延的趋势,有些国家还出现了人感染的病例。现在,科学家们已陆续从病死的家禽和候鸟体内分离到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种RNA病毒)。若生产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抗体,请根据下面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 体内的 (器官)的某种 细胞,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 或 ,该过程的物理方法可以是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 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用 培养基筛选出 (填特点)的D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 。在培养瓶中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基的成分应包括 ,同时还须用 定期处理,以防细胞的贴壁生长。
(3)目前注射禽流感疫苗是预防禽流感的一种措施。我们已经知道,决定禽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增殖变化的物质是 ,而决定其抗原特异性的基团位于 。据此分析制备禽流感疫苗的主要思路: 。
44.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请根据以下图、表回答有关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和利用等问题:
(1)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是 区。若要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宜选
择根的 区细胞为材料;若要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宜选择根的 区
细胞为材料。
(2)图中真菌菌丝能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和水分供植物使用,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
的碳水化合物又可供真菌利用,两者属于 关系。
(3)上表是不同形态氮素供应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从表中可以得出结论:
① ;② 。
(4)氮素被植物体吸收后,可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其中包括 (多项选择):
A.核酸 B.NADP+ C.纤维素 D.酶
45.长期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和过量使用抗生素会发现耐药性菌株增加,是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的选择,还是抗生素诱导菌株的变异?有人设计如下实验(如下图):
主要步骤:①在正常培养基A上接种细菌,使细菌繁殖,培养基上密布菌落;②将一个与培养皿内径相同的已灭菌的绒布面按到细菌培养基A上,使绒布面沾上细菌菌落;③将绒布面按到一系列含青霉素的培养基B上,注意不要转动绒布面,以保证细菌在与培养基A对应位置上;④从A中找出与B部位相同的菌落,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结果所有菌株均能正常形成菌落。请回答:
(1)细菌培养中的菌落在生态学中称为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在接触青霉素__________(之前或之后);青霉素对细菌起______作用;培养基A中的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表现为_____________。
(3)细菌的抗性性状产生来源于______________。
(4)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上述过程: 。
⑸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
46. 为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条件下,测得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数据为相对值),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O2
| 0.1% | 1.0% | 3.0% | lO.0% | 20.0% | 40.0% | ||
| 6.2 | 3.6 | 1.2 | 4.4 | 5.4 | 5.3 | ||
| 31.2 | 53.7 | 5.9 | 21.5 | 33.6 | 32.6 | ||
| 46.4 | 35.2 | 6.4 | 38.9 | 65.5 | 67.2 | ||
| 59.8 | 21.4 | 8.8 | 56.6 | 100 | 102 | ||
| 48.2 | 17.3 | 7.1 | 42.4 | 74.2 | 73.5 |
(1)为了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还应采取的措施是 ,原因是
(2)仔细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在 条件下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
(3)图中数据反映出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 。其限制因素可是 。
(4)就图中数据分析,蔬菜贮藏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是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有 。
请画出
47.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
生化途径产生的: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h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将F2各表现型的叶片的提取液作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叶片 | 表现型 | 提取液 |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 | 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 |
叶片Ⅰ | 产氰 | 含氰 | 产氰 | 产氰 |
叶片Ⅱ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不产氰 | 产氰 |
叶片Ⅲ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产氰 | 不产氰 |
叶片Ⅳ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不产氰 | 不产氰 |
(1)氰在牧草叶肉细胞的 中,由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
(2)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 ,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 。
(3)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 酶,叶片Ⅲ可能的基因型是 。
(4)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Ⅳ的提取液产氰?说明理由 。
⑸在棉花和白花三叶草杂交时会存在 障碍,通常采用 技术可以打破这种 障碍。
48.右图所示,(一)、(二)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装置图,(三)为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及植物光合作用(虚线)强度变化过程:
⑴如图(一)和(二),由漏斗向种子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图中a点),(三)的曲线发生了变化。
①曲线ab上升的原因是 ;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 。
②曲线在d点后趋于平缓说明 。
⑵撤去导管,将(二)中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如若不给光照,玻璃罩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20mg;如有充足光照,CO2含量每小时减少45 mg。据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为50 mg /h。试问:
①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合作用每小时吸收CO2 mg。
②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每小时产生CO2 mg,在光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CO2比在无光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CO2多 mg。 ③光照条件下该植物每小时净积累葡萄糖 mg。
49. (2006年上海生物试题)在“学农”活动中,生物小组同学了解到一种有毒植物“博落迴”,农民常用其茎叶的浸出液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杀菌,防治秧苗病害,但是使用中常出现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同学们经调查后发现,农民所使用的“博落迴”浸出液浓度约为每100mL水中含有3~g“博落迴”茎叶干重。他们推测,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可能与使用的浸出液浓度有关。
课题名称:不同浓度“博落迴”浸出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晒干的“博落迴”茎叶、饱满无菌已经水浸泡一天的水稻种子500粒、培养皿数套、大小烧杯数只、量筒、台秤、漏斗、纱布、吸管、吸水纸等。
实验步骤:
结果与讨论:
生物试题答案
试题训练四
一、选择题
1-10 BDBAA CBDDC 11-20 BCCDA DCADD 21
二、非选择题
41. (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肾上腺 (2)皮肤 蒸发散热
(3)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权→传出神经→甲状腺 非条件
(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5)Na+ 动作
42.(1)光照 (2)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没有叶绿体 (3)细胞壁 失水 下降 (4)关闭 张开 (5)蓝 吸收C02并释放O2 进行蒸腾作用 ⑹更少 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分散失
⑺K+能促进光合作用合成糖类,促进糖类向玉米、水稻的种子等器官运输
43.(1)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 脾脏 效应B 聚乙二醇(PEG) 灭活的病毒 电刺激、振动、离心 (2)3 选择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杂交瘤细胞 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动物血清 胰蛋白酶 (3)病毒的RNA 病毒的衣壳上 将禽流感病毒灭活或减毒后注入鸟类或哺乳动物体内,从这些动物血清中提取(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禽流感病毒的衣壳蛋白,合理即可)
44.⑴根毛区,分生区,根毛区。⑵共生 ⑶铵根离子载体多于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载体多于钠离子;铵根离子载体多于硝酸根离子 ⑷ABD
45.(1)种群 (2)之前 定向选择 少数有抗性(或多数无抗性) (3)自然突变(基因突变) (4)由于基因突变,部分细菌细胞的质粒中产生对青霉素具有抗性的基因 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使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上升 ⑸从那些没有接触过青霉素的细菌中获得了抗青霉素的细菌
46.⑴遮光处于黑暗状态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呼吸强度的测定
⑵
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⑶维持相对 稳定酶的数量
⑷
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47.(1)细胞液 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DDhh ddHH 9:7 (3)氰酸酶ddHH或ddHh
(4)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 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
⑸植物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
48.(1)①种子吸水萌发,呼吸作用加强 装置(一)中种子萌发产生的CO2进入装置(二),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②当CO2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CO2含量的提高而增强 (2)①73.3mg ②28.3mg 8.3mg ③30.7mg
49.步骤:
①称取“博落迴”茎叶
②取培养皿6只,分别编号.在培养皿内铺垫吸水纸。
③按编号倒入相应浓度的浸出液,对照倒入蒸馏水,使吸水纸吸足水分;每一培养皿中的吸水纸上,平铺50粒水稻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
④每天观察,使吸水纸保持湿润,三天后,检查并记录每一培养皿中发芽和不发芽的种子数。
结果与讨论:
①计算各培养皿中的种子发芽率。
②比较各组的种子发芽率,如果某一浸出液浓度下的水稻种子发芽率远低于对照组,说明该浓度的“博落迴”浸出液能抑制水稻种子发芽。虽然该浓度的“博落迴”浸出液能用于水稻种子的消毒杀菌,但也能降低发芽率,在生产中不能使用。(言之有理即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