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光合作用)检测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72分)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个2分)
1、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几位科学家做了几个著名的实验,各个实验的设计都有其逻辑上的严密性和意义。下述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更新了空气。
B.萨克斯的绿色叶片曝光、遮光实验,遮光部分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C.恩吉尔曼的水绵和好氧细菌用极细光束照射实验,其实验设计思路是: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D.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H2O和CO2,供绿色植物利用,分析各自放出的氧——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2、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钟置内,如下图所示。若干天后,与丙盆相比,甲、乙盆麦苗长势如何:( )
A.甲、乙与丙长势相近
B.甲与丙长势相近,乙比丙长势差
C.乙与丙长势相近,甲比丙长势差 D.甲、乙长势都比丙好
3、光合作用过程中,从水分子中夺取电子的是:( )
A.NADP+ B.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 C.ATP D.氢离子
4、右面是植物细胞内的部分物质代谢简图,由b过程生成物质A所需的物质条件是:( )
A.酶、CO2
B.酶、CO2、ATP
C.酶、NADPH、ATP
D.酶、CO2、NADPH、ATP
5、下列哪些是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关:( )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⑤⑥
6、对叶绿体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某部位的磷酸含量较高,该部位最可能是:( )
A.基质 B.基粒 C.外膜 D.内膜
7.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8、将一组暗处理的时片中部叶脉切断,照光2h,用碘蒸汽处理叶片,发现下半部叶片呈蓝色,而上半部叶片没发生颜色变化,这是因为切断的叶脉:( )
A.阻断了CO2的运输 B.阻断了有机物质运输
C.阻断了水分的运输 D.影响了上半部的呼吸作用
9、下列曲线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所给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效率的非生物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效率的非生物因素
1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
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
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
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11、右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B.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
C.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
D.水稻是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
12、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相似植株放在不同的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
A.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B.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13、如图表示一农田中一昼夜温度变化I,光照强度变化Ⅱ, 植物吸收CO2的变化Ⅲ的数量关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Ⅲ与时间轴交点c、e预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a点的数值变化主要与夜间的低温有关
C.从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e点有机物合成停止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围成的正面积的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提高CO2浓度,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等
14、下列有关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g是叶绿素的成分,缺Mg不能合成叶绿素,也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等的成分,N素供应不足会使光合作用下降
C.K+、Fe2+对光合作用没有影响,但能影响到植物的其它代谢
D.P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如影响到能量转移过程、光合膜的稳定等
15.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和光合作用效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高,则其光能的利用率一定就高
B.生态系统中的光能利用率高,其中的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不一定就高
C.合理密植、套种、轮作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施用农家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二、简答题:(42分)
![]() |
16、(16分)下图表示高等植物有关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其中四条曲线的环境条件见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下列关于图中各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ⅠCD段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B.曲线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以后开始合成有机物
C.F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是受暗反应速度的限制
D.各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2)、曲线Ⅲ、Ⅳ表明:在0.03%CO2和较强光照条件下,当温度从
(3)、当作物处于曲线Ⅱ代表的环境条件时,在E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可采取___________措施来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
(4)、若该图为松树(阳生植物)的相应曲线变化,将该曲线改绘为人参(阴生植物)的相应曲线变化时,B点的位置应如何移动?_____。
(5)、若该图表示的植物是水稻(C3),其叶片的结构特点是( )
A.不含有维管束鞘细胞,未形成“花环型”结构
B.含不具有叶绿体的维管束鞘细胞,且未形成“花环型”结构
C.含不具有叶绿体的维管束鞘细胞,但形成了“花环型”结构
D.维管束鞘细胞含有无基粒的叶绿体,但形成了“花环型”结构
⑦若植物白天长时间处于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植物能否正常生长?并简述你的理由。
。(4分)
17、(16分)某地区的一种植物,已知它的叶绿素合成受光、温度、Mg2+的影响,但不了解其叶绿素合成是否与某元素X有关。请你用下列材料和用品设计实验的步骤,探究元素X是否是该植物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元素。预测可能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叶绿素合成正常的该种植物若干,培养瓶若干,普通植物完全营养液(不含有X元素),蒸馏水,含X元素的溶液(不含其它元素)
方法步骤:(8分)
①取培养瓶 。
② ;
③取 的该植物培养在上述培养瓶中。
④将上述装置置于光、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8分)
第一种结果及结论: 。
第二种结果及结论: 。
18、(10分)为了提高土地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科学工作者通过长期大量实验,获得了一系列的有关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绘制如图:
曲线①:光照极弱,CO2很少;曲线②:全光照的1/25,CO2浓度为0.03%;曲线③:全光照的1/20,CO2浓度为0. 1%;曲线④:全光照,CO2浓度为1.22%。
试据图分析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光合作用强度,无论在哪种光照强度、CO2浓度下,都有一个 。
(2).在一定的温度和CO2浓度下, ,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3).不论光照强度、CO2浓度如何变化,当超过一定温度时,光合作用强度都下降,其原因是 。
(4).当曲线②净光合速率降为零时,其光合速率是否为零?为什么?
(3).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多选)
A.通风 B.增施有机肥 C.延长生育期 D.施碳酸氢铵
(4).上述曲线表明温室栽培蔬菜在光照、温度条件适宜时提高蔬菜产量可采取的措施及理由是
(5).科学家研究表明,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试举一例说明其理由 。
2007级高三生物(光合作用)检测题
参考答案
1――5:A、C、B、C、B 6-10:A、C、C、C、B
11-15:D、A、C、C、C
16、(16分)
(1)、C;
(2)、CO2浓度太低 增施农家肥料、使用CO2发生器、投放干冰等;
(3)、适当提高温度;
(4)、左移;
(5)、B;
(6)、不能。因为白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基本相等,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平衡,没有有机物的积累;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一天中,有机物消耗大于合成,或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因此,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17、(16分)
①若干,分成A、B两组
②在A、B两组培养瓶中均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再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X元素溶液,B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③数量与生长状况相同的
第一种结果:一段时间后,A、B两组植物生长均正常,说明X元素不是该植物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元素。
第二种结果:一段时间后,A组正常,B组出现缺绿病症(或叶绿素合成受影响等,其它正确答案也给分),说明X元素是该植物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元素。
18、(10分)
(1).最适温度
(2).光照强度越大
(3).高温抑制或破坏了酶的活性
(4).不为零(1分),呼吸作用不为零(1分)。
(5).A、B、D(2分)
(6).增加CO2的浓度(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