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36:56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生 物 试 题

第Ⅰ卷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2.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细胞是活细胞  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0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3.用一台装有5倍目镜和10倍物镜的显微镜,观察一个面积为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视野中正方形的面积为           

A.2.4平方毫米   B.8平方毫米   C.36平方毫米  D.400平方毫米

4、农民水稻收获后要将种子晒干,而在播种前又要浸种,这主要是因为      (   )

 
A.自由水含量影响新陈代谢       B.结合水是细胞重要组成成分

C.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水是呼吸作用的重要原料

5.右图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与细胞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

A.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B. 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需要①

C. 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并伴随着能量消耗

D.细胞经同化作用合成膜蛋白②的过程

6、根据下图所示过氧化氢被分解速度的曲线,

说明酶的哪一特性          (  )

①专一性 ②高效性 ③催化特性 ④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7.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依次代表大肠杆菌、黑藻、酵母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哪项属于这种物质或结构(  )

A.线粒体    B.核糖体   C.染色体    D.细胞核

8.某多肽415g,在小肠液作用下完全水解得到505g氨基酸,经分析组成多肽的氨基酸分子平均相对质量为100,则该多肽含有多少个氨基酸残基?

A.505     B.204     C.100     D.101

文本框: 9.若下图Ⅰ中装置甲与装置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绘制成曲线如图Ⅱ(净氧量=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P处净氧量为负值,是因为小球藻不进行光合

作用,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Q处净氧量为零,是因为Q处小球藻不进行

光合作用

 
C.甲与乙两管净氧量差异的原因是乙管小球藻

叶绿素合成受阻,影响光合作用

D.由图Ⅱ可知,光照强度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10.某种植物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下鲜重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据此判断,种子萌发时干重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在第Ⅰ阶段显著增加,第Ⅱ阶段相对不变

B.在第Ⅰ阶段显著减少,第Ⅲ阶段显著增加

C.在第Ⅰ、Ⅱ阶段变化很小,第Ⅲ阶段显著减少

D.在第Ⅰ、Ⅲ阶段显著增加,第Ⅱ阶段变化很小

11.轴突是神经细胞的

A、一种细胞器  B、保护结构  C、分泌物  D、突起

12.食品保鲜必须保持食品的品质新鲜、色艳、保持原有的风味。目前,人们常采用保鲜膜来保存食品,其原理

A.膜内食品与空气隔绝,阻止呼吸,有机物不再分解

B.使用保鲜膜可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C.保鲜膜具有杀菌作用,使蔬菜、水果不会腐败   D.上述说法都对

13动物体内甲种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乙种氨基酸,可以肯定的是(  )

  A.甲种氨基酸是必需氧某酸    B.甲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C.乙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   D.乙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14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作鲜重测量,画得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ab段种子中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较小

C.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15.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 cm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60、80 g/L KNO3溶液中,测量结果如左下图。预计在40 g/L KNO3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  )


D

16、科学探究生物学的一般过程是

  ①结论 ②问题 ③实验 ④观察 ⑤假设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⑤③①   C、⑤④②①③   D、④②①⑤③

17、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

度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

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B、将A内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凝乳

C、凝乳酶的最适温度肯定是40℃   D、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一般不会发生凝乳

18.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土豆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在土豆片X上出现泡沫,在土豆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

A  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B  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在没煮过的土豆片中的酶能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

C  土豆片X是没煮过,因为植物中含有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效

D  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土豆片中的酶

19.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密度减小,而面积扩大。据此你认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细胞的新陈代谢速率      (  )

    A.加快          B.不变          C.减慢          D.停止

20.胰脏细胞会将放射性氨基酸掺入蛋白质中,这样就给新合成的蛋白质带上了标记,并使我们有可能追踪细胞中这些蛋白质的定位。若现在追踪的是一种酶并最终被分泌到胰脏细胞外面。下列途径中哪一条是此细胞中这种蛋白质移动的最可能途径     (  )

    A.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质膜融合 B.内质网→溶酶体→囊泡与质膜融合

    C.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D.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

21.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

A.999、1016、1046  B.999、1、1  C.996、24、54  D.996、1016、1046

22.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  18      B、5  18    C、5  17    D、6  17

23.下面是三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据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H             H               H

   

    NH2—C—COOH           NH2—C—COOH           HO—CH2—C—COOH

    

       H             CH3              NH2

A.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分别是—H、—CH3、—CH2OH

B.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适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的三肽化合物最多有27种

C.甲是最简单的氨基酸D.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4.紫色水萝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花青素易溶于热水               D.加温使细胞死亡,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25.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的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

离子

培养液浓度(m·mol/L)

离子

培养液浓度(m·mol/L)

K-

1

NO3-

2

Na

1

H2PO3-

1

Mg2-

0.25

SO42-

0.25

Ca2+

1

Zn2+

1

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小的离子是                                  (  )

    A.Ca2+                    B.SO42-                   C.Zn2+                    D.H2PO3-

26.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  )

    A.噬菌体        B.大肠杆菌      C.衣藻          D.菠菜

27.经检测,发芽的麦粒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 )

A.脂肪和核酸   B.乳糖和蛋白质  C.乳糖和核酸   D.麦芽糖和蛋白质

28.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29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内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内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30.一透析袋(其膜为半透膜)中装有物质M和分解它的酶,此袋放在盛有蒸馏水容器中,第二天检查,在蒸馏水中发现有物质X,根据这一观察,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①酶分解了物质X  ②M被分解 ③X是物质M的分解产物 ④X能透过透析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取一段长5 cm的葱茎,将其纵切至4 cm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下图,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节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分钟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

A.a>b>c>d  B.a>c>d>b   C.b>d>c>a  D.b>a>c>d

32向鱼鳔内注入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个小时称一次重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其重量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在进行实验的1小时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进入鱼鳔内
②在进行试验的1小时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蔗糖分子进入鱼鳔内
③在进行试验的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水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④在进行试验的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蔗糖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33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A.h1>h2 Ma>Mb 

B.h1>h2 Ma<Mb
C.h1<h2 Ma<Mb 

D.h1<h2 Ma>Mb

34甲、乙两个细胞分别在0.25M0.35M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初始质壁分离,若该两个细胞相邻,试问,在25℃条件下细胞间水分移动的方向是?               
A.甲移向乙   B.乙移向甲  C.甲不能移向乙,乙也不能移向甲  D.无法确定

35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

36将等量的NH4+、PO43-、K+、Ca2+共同置于500 mL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几小时后,测定混合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如下:下列分析与解释正确的是:①离子大量减少而水却没有减少,说明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②四种离子都减少,说明根对这些离子都有吸收 ③根对四种离子的吸收量有差异,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④Ca2+比K+明显减少,说明水稻根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比运输K+的载体多
A.①②  B.①③  C.都正确  D.②③

37下面是生物科学史上的几件大事:①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②英国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③达尔文编著《物种起源》一书: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细胞学说; ⑤孟德尔遗传定律被重新提出;③“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按时间顺序,这些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③⑤①⑥B、②③④①⑤⑥ C、②④③①⑤⑥  D、②③④⑤①⑥A

38、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的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39.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B.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C.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等有关

40、 文本框: 实验室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蔗糖溶液(编号A、B、C、D),已知四瓶蔗糖溶液的浓度都不同。现利用半透膜袋进行渗透实验,装置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半透膜袋①和③变得胀硬,半透膜袋②萎缩。四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低的是        (  )

A.蔗糖溶液A      B.蔗糖溶液B    

C.蔗糖溶液C    D.蔗糖溶液


高三第一次月考

生 物 试 题

第Ⅱ卷

二、简答题(本题共40分)

41.(10分)下图A、分别表示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

 
  ([  ]填序号,     填名称)

  (1)              

  等场所以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水。

  (2)若B是一个人体的造血干细胞,它

随血流进入胸腺后,可以发育成    

       细胞。

 

(3)临床研究发现一种叫“神经性肌肉衰弱”的疾病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据此推测它的致病基因可能在[  ]           ________上。

  (4)若B是一个人体肾小管或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则图中的[  ]       含量较多,这与Na+、K+等以       _____________的方式被重吸收有关。

  (5)若B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在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感到酸痛,是因为此细胞的[  ]

       中产生使肌肉细胞疲劳的物质。

  (6)若B细胞被某病毒寄生,则合成病毒衣壳粒的场所是[  ]       。

  (7)若A细胞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扩散进入一个相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这个CO2分子穿过的磷脂分子共       _______层。

  (8)若A是衣藻细胞,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应有       。倘若A是蓝藻细胞,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则只有       。

42、(8分)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中是否存在蛋白质和DNA?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研究,他们从网上查阅资料得知:①蛋白质在10%NaCl溶液中可沉淀析出;②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现特有的颜色;③DNA溶于10%NaCl溶液但在95%酒精中呈白色絮状沉淀,析出。

实验材料:白萝卜。

实验用具:粉碎机、烧杯、漏斗、试管、滤纸、玻棒、镊子、载玻片、天平、纱布。

药品及试剂:蒸馏水、NaCl、95%酒精、甲基绿染液、双缩脲试剂、蛋白质标准样品。

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参与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

一、材料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取: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鉴定及结果: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讨论:

1、蛋白质在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NA主要来自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___。

43.(3分)下图是一个蛋白质分子,它共由3条多肽链组成,其中a链有87个氨基酸残基(即氨基酸脱水缩合后的剩余部分),β链有108个氨基酸残基,γ链有76个氨基酸残基,a和β链之间、β和γ链之间分别由对应的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两个二硫键(-S-S-)。

(l)这些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后,分子质量比原来少了______。

(2)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_ ___ 个氨基,  ___个羧基。

44(6分)请用下列仪器与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比较一下兔血浆与青蛙血浆渗透压的大小。
材料用具:烧杯、兔膀胱、带刻度的玻璃管、兔血浆、蛙血浆、固定架、细线等
步骤:(一)请将你设计的实验装置画入方框内
(二)请简要写出你的具体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a结果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6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

5分钟的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钟

0.3g·mL1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0.5g·mL1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1mol·L1KNO3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1mol·L1醋酸溶液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1)上表中x 、y、z三处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组②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5分钟后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的复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组③中,再过5分钟后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组④始终没有现象出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7分)某同学在观察自制淡水生物装片时,结合所学的知识绘图如下。请分析回答:

(1)右图是        细胞,图中含有DNA的结构有         (填标号)。

(2)该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      ,9为3提供的物质主要是                   

(3)该同学设想把图示细胞与草履虫细胞

(两者均为二倍体)杂交,首先要对图示细胞

所作的处理是    ,如果融合成功,则杂种细胞是       倍体。

(4)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去掉2中的某种蛋白,把该细胞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形态没有变化,说明该蛋白质参与    (物质)运输。在人体内,   (激素)通过促进该种蛋白质的功能,在维持体内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附加题:(不计入总分)(共15分)

47.(3分)下图为测量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放出O2的实验装置。

 


  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1: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H2O2溶液(如图A所示);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放置水槽中(装置如图B);⑤每隔30s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min。

请根据实验1,设计一对照实验(实验2)探究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1)实验原理:                                 

                                                                    

  (2)结合实验1,简要叙述实验2的设计思路:

  (3)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上述实验观察结果的表格(记录的单位是mL/30s)。

48、(5分)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B,各注入2mL体积分数3%的H2O2溶液;再向A管滴人2滴3.5%FeCI3溶掖,向B管满人2滴质量分数20%的肝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蔼;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物酶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

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

②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            _________

③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        号试管。

49.(7分)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O2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氧气相对量(%)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CO2释放量(mol)

1.0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0

 
(1)根据上表数据,在下列坐标中正确描点并绘出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曲线。

(2)在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     mol,在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     mol。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仓库中贮藏苹果时,O2相对浓度在    时较好,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贮藏时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4)将成熟的苹果榨成汁,取少量注入试管中,然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