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卷2

2014-5-11 0:36:56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卷(三)

生 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右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B.②处的碱基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2、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细胞分裂的图像,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②③所示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

B.动物的睾丸中有可能同时发现上述四种状态的细胞

C.图④所示细胞状态往往导致基因重组

D.①②③细胞中均含有8个染色单体

3、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的复制而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减半

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B.F2有三种基因型,基因型比例为1:2:1

C.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D.F1只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

6、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7、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的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基因型的比例

③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   ④F2表现型的比例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8、观赏植物藏报春,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AA和Aa为红花基因型,aa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的环境下,基因型AA、Aa,也为白花,这个事实说明了

A.基因完全决定性状

B.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C.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改变,性状一定改变

D.每种植物在环境条件改变时都能开多种颜色的花

9、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研究生物在传种接代过程中 

A.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B.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

C.基因的传递规律              D.基因型的传递规律 

10、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B.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11、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蛇的黑斑为显性性状    B.黄斑蛇都是纯合子
 C.F1黑斑蛇都是杂合子   D.F2中黑斑蛇都是纯合子

12、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13、观察细胞减数分裂,下列材料适宜是

   A.马蛔虫受精卵    B.成熟花粉粒     C.小鼠睾丸   D.叶芽

14、在人体细胞中,下列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     ②有丝分裂后期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③

15、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得到4个精子。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两种情况下,得到4个精子染色体组成的类型依次是

A.2种、2种   B.2种、4种   C.4种、2种   D.4种、4种

16、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时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17、下列关于摩尔根所进行的果蝇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每一次把一个特定基因与一条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

②第一次提出了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概念

③发明了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

④第一次完成了果蝇基因组的测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18、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红眼雌性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性果蝇交配,后代中有白眼果蝇,这些白眼果蝇的性别状况是

A.全为雌性果蝇   B.全为雄性果蝇   C.雄多雌少   D.雌多雄少

19、某动物体细胞中有N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种类为

 A.2N    B.(1/2)N    C.N2    D.N

20、用含15N、35S、32P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则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

A.只含32P                  B.大多数含有15N和32P

C.少数含15N、35S和32P       D.全部不含35S

二、多选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对于下列式子,正确的说法有

 DNA…--A—T—G—C-…

     ∣ ∣ ∣ ∣

 RNA…-U—A—C—G-…

A.表示复制过程   B.表示转录过程  C.式中共有5种脱氧核苷酸 D.式中共有5种五碳糖

22、遗传中的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在

A.等位基因之间      B.F2性状之间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D.非等位基因之间

23、用黄色雄鼠a分别与黑色雌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交配结果中,b产仔为9黑6黄,c产仔全为黑色。那么亲本a、b、c中,为纯合子的是

A.a       B.b       C.c       D.d

24、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现用杂合白色茧(IiYy)蚕相互交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比为3:1        B.性状分离比为9:3:3:1

C.子代有9种基因型        D.子代纯合子只有2中表现型

25、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

A.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发病       B.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C.此病必定表现为隔代遗传       D.男性患者的母亲必定是患者

26、不同生物之间能进行转基因并能获得基因产物,其理论依据有

A.组成这些生物的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化学成分一致

B.组成这些生物的DNA分子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这些生物在基因表达时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D.这些生物的基因结构都是相同的

27、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可减少BCL-XL蛋白,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这表明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的原因是由于绿茶细胞中具有

 A.多酚    B.多酚合成酶基因   C. BCL-XL蛋白   D.BCL-XL蛋白酶

28、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人的DNA“指纹”是指DNA的

A.双螺旋结构       B.遗传信息

C.碱基互配对原则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9、据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化学干扰技术,有望使人们的致病基因沉默下了,这项干扰技术很可能是干扰了细胞内的

A.某种mRNA的合成过程       B.许多DNA的复制过程

C.mRNA的翻译过程          D.ATP的分解作用

30、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人的肥胖基因,则该片段

A.携带遗传信息       B.携带密码子

C.能转录mRNA       D.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共80分。

31、(7分)以下是1928年英人Grffth所做的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据图回答:

(1)从D组实验中的老鼠体内可分离出              。

(2)A、B、C、D四组实验中,       组为对照实验。

(3)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1944年艾弗里科学家从S型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等成分,分别与R型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老鼠体内,可使老鼠致死,这说明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温合并注入老鼠体内,老鼠体内只能分离出     

(4)如果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老鼠致死,原因                       

(5)实验中可看出S型和R型细菌的       均可代代稳定遗传。

(6)上述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                       。

32、(8分)下图表示碱基→核苷酸→核酸的组成示意图,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F是一种含氮化合物,它表示的是        ,有    种;B表示的是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

(2)从分子水平看,D和C的关系是          。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   (字母)。

(3)遗传信息是D中的                  

(4)生物性状的遗传主要通过A上的                  传递给后代。

33、(9分)在人群中,男子食指比无名指短的人相当多,在对许多家庭进行食指长短比较的调查中得到如下数据资料,

婚配方式

家庭数

食指短

食指与无名指等长

食指短

食指与无名指等长

食指短

食指短

180

118

0

123

0

食指短

食指与无名指等长

300

100

98

110

109

食指与无名指等长

食指短

64

38

0

0

43

食指与无名指等长

食指与无名指等长

51

18

29

0

32

请分析回答:

(1)这个性状的遗传牵涉   对基因。

(2)控制男子食指比无名指短的基因在       染色体的可能性较大,属于    性基因。

(3)男子中食指比无名指短的人数比例,较女子中出现这一性状的人数比例高得多,其原因是         

(4)从第2组的结果看,无论子或女均是食指、无名指等长的较多,按所确定的遗传方式,可能的原因是                                           

(5)若由第3组家庭所生的一个女性与一个食指、无名指等长的男性婚配,其子女的表现型是男孩:         

                  ,女孩:                

34、(7分)下图为某一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各细胞可在该动物的      结构中找到,若甲细胞为果蝇体细胞,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        。

 (2)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     ,其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

 (3)丙细胞内有       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4)若该动物还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正常的雌性个体交配后,后代中患病的几率为     

35、(8分)图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    ,原因是                    。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     ,Ⅰ—2的基因型是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      。

36、(8分)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玉米粒的颜色有黄色和紫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Y和y控制。一株由紫色玉米粒发育而成的植株A和一株由黄色玉米粒发育而成的植株B相邻种植,发现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均为紫色,而B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有黄色和紫色两种。取B植株玉米穗上的紫粒玉米单独种植,发育成植株C。下图表示植株C上所结的玉米穗一面。

        紫色玉米粒         黄色玉米粒

(1)根据图中紫色粒和黄色粒的数目,写出两者之间大致的比例:     

(2)据图中的玉米粒色及数量比例,推测玉米植株C的基因型:       

(3)为检验A植株所结紫色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合类型,任意选取A穗上紫色玉米粒两粒,单独种植,长成后的两个植株所结的全是紫色玉米粒。由此推断:A植株上的紫色玉米粒均为纯种。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请予以解释。                                                                              

                                           

37、(9分)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   ___,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        ____。

(2)图2中_____   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              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                 

38、(8分)鸟类的性别是由Z和W两条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的,其性别决定的方式与XY型相反。家鸡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相关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如果用雄性芦花鸡与雌性非芦花鸡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芦花和非芦花性状雌雄各占一半。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绘制该交配过程的遗传图解。

(2)某种鸡场要求只根据羽毛的颜色就可以判断出小鸡的性别,请你设计一个交配方案,实现这一目的。

                                              

判断雌雄的依据是                                    

39、(8分)下图是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合成多肽的原料是_______,它来自细胞中的     部分。

(2)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__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内,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          

(3)图中Ⅰ是_______________,Ⅰ上GAA相对应的mRNA上的碱基序列被称为________。

(4)图示过程并不能发生在所有生物细胞中,请举出一种不属于这一现象的细胞         

40、(8分)资料显示,近十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    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      酶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C=G,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4)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  )

A.白细胞DNA     B.病毒蛋白质     C.血浆抗体     D.病毒核酸

生物(必修2:第一至四章)  答 案

 ABCCC    CABCA     DCCBB     BDBAD

 BD BCD AD CD ABD  ABC AB BD AC ACD

31.(7分)(1)活的S型细菌(或“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   (2)A、B 

(3)①S型的细菌的DNA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②R型细菌 

(4)DNA被酶分解   (5)性状  (6)DNA是遗传物质

32、(8分)(1)含氮碱基   4 蛋白质   氨基酸

(2)D是C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E   (3)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4)遗传物质(DNA)

33、(9分)(1)一  (2)X    隐    (3)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上含有食指短基因即可表现该性状,而女性含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同时含有食指短基因才表现这一性状。(或“男性只要得到一个隐性致病基因即患病,而女性需要同时得到两个隐性致病基因才能患病。”)

(4)第2组中的母亲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其基因型可能是纯合子、杂合子两种,估计杂合子所站比例较少。

(5)有1/2表现食指短,1/2表现食指与无名指等长    均表现食指、无名指等长

34、(7分)(1)睾丸或精巢  XY(或性染色体)   (2)有丝分裂  AaBbCC  

(3)2    ABC或AbC或aBc或abC     (4)0

35、(8分)(1)常  显 (2)不一定  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3)XBXb   XBY (4)1/8  

36、(8分)(1)紫粒:黄粒=53:18≈3:1    (2)Yy

(3)这个结论不正确。

理由:选取的样本太少,有一定偶然性,不可能代表全部籽粒的遗传因子组合类型。实验设计:任意选取A穗上紫色玉米粒50粒,单独种植(避免不同株植物的传粉),观察、记录长成后各个植株上所结玉米子粒的颜色。

预测结果:①如果所有植株玉米上所结玉米子粒全为紫色,说明A植株玉米穗上的紫色子粒均为纯合子;

②如果所有植株玉米上所结玉米子粒都既有紫色又有黄色,说明A植株玉米穗上的紫色子粒均为杂合子;

③如果有的植株玉米上所结玉米子粒全为紫色,有的植株玉米上所结玉米子粒都既有紫色又有黄色,说明

A植株玉米穗上的紫色子粒有纯合子和杂合子两种。

37、(9分)(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   (2)乙、丙   甲 

(3)8     1:2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文本框: ↓38、(8分)(1)   P    ZbW  ×  ZBZb       

配子

ZB

Zb

Zb

ZBZb

ZbZb

W

ZBW

ZbW

         F1

(2)让雄性非芦花鸡ZbZb与雌性芦花鸡ZBW交配

表现型是非芦花的都是雌鸡,表现型是芦花的都是雄鸡

39、(8分)(1)氨基酸  细胞质基质   (2)翻译  核糖体  脱水缩合 

(3)转运RNA(或tRNA)  密码子    (4)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筛管细胞、血小板

40、(8分)(1)氢,  解旋,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DNA分子中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或以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   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1/16 。   (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