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生 物 试 卷
时量60分钟 总分 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人体自身可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在这生理过程中,损伤的细胞属于
A. 病原体 B. 抗原 C. 抗体 D. 衰老细胞
2.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 纤维素 B. 尿素 C. 激素 D. 维生素
3. 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该注意适当补充
A. 钠盐 B. 钾盐 C. 镁盐 D. 铁盐
4. “沙漠之舟”骆驼可以连续很多天不喝水,不能作为其原因的说法是
A. 体内贮存大量的水 B. 体内能产生大量的代谢水
C. 所吃食物含水量较大 D. 身体结构中有多种保水机制
5. 下列有关血糖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糖的来源增加,去路减少,则引起血糖升高
B. 血糖的来源减少,去路增加,则引起血糖降低
C.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
D.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升高血糖
6.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 大脑皮层, 下丘脑 B. 下丘脑, 大脑皮层
C. 下丘脑, 下丘脑 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7. 下列四组中,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的一组是
A. 胰岛, 肝,消化腺 B. 胰岛, 唾液腺,垂体,肝
C. 胰岛, 门静脉,肝 D. 胰岛, 肝,肾小管
8. 白细胞介素及干扰素属于
A. 抗原 B. 抗体 C. 抗毒素 D. 淋巴因子
9. 如果用含
A. 三碳化合物 B.四碳化合物
C. 五碳化台物 D.六碳化合物
10. 图示植物细胞内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
以下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叶绿体中,过程①的发生需要水
的参与
B.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C.过程③中发生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
D.过程④保证了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能及时得到能量供应
11.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幼叶和老叶光合作用强度一样
B.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C.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D.森林中不同部位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
12. C4植物叶片内呈花环形的两圈细胞,由外到内依次是
A. 全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细胞 B. 部分叶肉细胞和维管束细胞
C. 全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 D. 部分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
13. 右图表示外界二氧化碳浓度与植物光合
作用强度的关系,甲、乙、丙代表三种
不同植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点的数值越小,其对二氧化碳的利
用能力就越强
B.a点时植物仍在进行光合作用
C.若其中只有一种是C4植物,则最可能是甲
D.d点限制光合作用强度进一步增加的主要原
因是氧气供应不足
14. 根瘤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是
A. 异养需氧型 B. 自养需氧型
C. 异养厌氧型 D. 自养厌氧型
15. 下列有母系遗传性状的是
A. 紫茉莉花色的遗传 B. 棉花叶形的遗传
C. 高粱的雄性不育 D.豌豆粒形的遗传
16. 真核细胞的一个基因只能编码一种蛋白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编码序列只含一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
B. 它的编码序列只含一个外显子和多个内含子
C. 它的编码序列只含一个内含子和多个外显子
D. 它的编码序列可含若干个外显子和内含子
17.以下关于细胞质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基因控制的,遵循遗传三大规律
B. 由基因控制的,不遵循遗传三大规律
C. 不受基因控制,两个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没有一定的分离比
D. F1总是表现出母本的性状,故F1一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18.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生物基因的工具是
A. 限制酶和连接酶 B. 限制酶和水解酶
C. 限制酶和运载体 D.连接酶和运载体
19.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A.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B. 繁殖速度快
C. 遗传物质含量少,简单 D. 性状稳定、变异少
20.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
A. 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B. 有基因缺陷的染色体中
C. 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器中 D. 有基因缺陷的DNA分子中
21.细菌的遗传物质位于
A. 核区和线粒体中 B. 核区中
C. 核区、质粒和线粒体中 D.核区和质粒中
22. 下面不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的是
A.把两个植物的优良性状集中在杂种植株上
B.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获得杂种植株 D.获得“人工种子”
23. 关于单克隆抗体的不正确叙述是
A.化学性质单一 B.用有性繁殖获得
C.特异性强 D.可用于治病、防病
24.在一个多细胞生物体内,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
A. 细胞失去全能性 B. 不同的细胞,基因不同
C. 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25.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A. 消毒灭菌 B. 适宜的温度
C. 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26.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 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 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 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27.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
A. 化学元素 B. 无机盐 C. 有机物 D. 激素
28.所有细菌都有的特征是
A. 都是异养生物 B. 仅在有水条件下繁殖
C. 仅在有氧条件下生长 D. 生存温度都超过
29.在培养各种细菌的过程中,下列各项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A.接对数期的菌种,可缩短调整期
B.不断添加培养液,能保证细菌不进入衰亡期
C.连续培养,能延长稳定期 D.适当调节温度,可加快细菌生长速率
30.与括号内的几种微生物(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禽流感病毒)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结构和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31. 当人体不能正常调节血糖的平衡时,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
32. 圆褐固氮菌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并且能够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中,最常用的质粒是大肠杆菌的质粒。
3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一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对于异养微生物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
三、简答题(共34分)
36.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为代表,通常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报告应该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个部分. (每空1分)
37.有人送来一支芽孢杆菌菌种,其中一部分有抗青霉素能力,另一部分没有抗性。请你把对青霉素有抗性的芽孢杆菌分离出来。(每空2分)
(1)现有条件:无菌牛肉膏培养基两个、无菌接种台、接种工具齐备,医用青霉素两支。
(2)实验过程:
①取两个培养基,分别标号A、B,A、B培养基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加入过程一定用_________________操作;
②向A培养基接种_________________
③接种后,将A培养基在恒温箱中培养两天;
④从_________________挑取生长良好的芽孢杆菌,接种到B培养基中;
⑤接种后,将B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两天,即可获得较多抗青霉素芽孢杆菌。
38. 豇豆对多种害虫具有抗性,根本原因是豇豆体内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基因)。科学家将其转移到水稻体内后,却发现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CPTI蛋白质的积累量不足。经过在体外对CPTI基因进行修饰后,CPTI蛋白质在水稻中的积累量就得到了提高。修饰和表达过程如图5所示:
图5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
(1)CPTI基因是该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___基因,“信号肽”序列及“内质网滞留信号”序列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在①过程中,首先要用__________酶切开,暴露出__________,再用__________酶连接。
(2)在该基因工程中,供体细胞是__________, ②过程称为__________。
39.现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勒克司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
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
(1)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________________破除细胞壁。
(2)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促融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有_____________种细胞团不能分化;
能分化的细胞团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生质体融合而来的(这里只考虑2
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____________,
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出现不能生
长的植株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40. 某农科所为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在可人工控制的大棚内种植了玉米和大豆。下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为700lux、室温为
![]() ![]() | |||
![]() ![]() | |||
(1)大豆中固定C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其相应的场所在___________细胞中。
(2)当CO2浓度达到a点后,若要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只要答一点)
(3)为了研究C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可采用的实验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
(4)把两种植物叶片的横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乙所示的叶片应当是_________(填植物名称)的叶片。
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座位号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二.填空题(6分)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34分,除37题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
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7.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8.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9.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0.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第一次月考
生 物 试 卷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A | B | C | D | B | D | D | B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D | D | A | C | D | B | A | B | A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D | D | B | C | C | B | C | B | B | D |
二.填空题(6分)
31.低血糖或糖尿病
32.生长素 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33.酵母菌
34.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35. 含C、H、O、N
三.简答题(34分,除37题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
36. 实验原理 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结论 讨论
37. 青霉素 无菌 送来的菌种 A培养基的菌落
38. 目的 脱氧核苷酸 限制性内切 黏性末端 DNA连接 豇豆体细胞 转录
39. 纤维素酶 聚乙二醇(灭活病毒) 愈伤组织 2 甲、乙两品种 48
AaBb 7/16
40. C5化合物 叶肉 增加光照强度,适当提高温度,适当增加矿质营养(答对其中一点可给满分) 原子示踪法 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