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万晓军
试卷总分:8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包括25小题,单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1.印度洋海啸对海洋生物的摧残难以估量,但红树林却是自然界防御海啸的一大功臣。在因海啸而受灾的区域中,红树林保存较好的地方,灾情都相对较轻。这说明生物具有
A.应激性 B.适应性 C.遗传变异的特性 D.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能力
2.细菌蛋白质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通过肽链之间的二硫键维持稳定。已知不同的多肽产物可因分子量不同而以电泳方式分离。下列左图是一个分析细菌蛋白的电泳结果图, “-”代表没加还原剂,“+”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打断二硫键,“M”代表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右侧数字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相对分子量。根据左侧结果,右列哪个图案最能代表该细菌原本的多肽结构(注意:“一”代表二硫键)
3.右图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B、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C、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
D、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4.必需氨基酸常被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现用含有过量15N—赖氨酸的饲料喂养小白鼠,一段时间后,从小白鼠提内提取各种组织蛋白,经酶处理水解成氨基酸,则能检测到含15N的氨基酸最多有
A、1种 B、12种 C、13种 D、20种
5.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磷脂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 C.磷脂和多糖 D.单链DNA
6.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转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可由核糖体进入内质网 B.DNA可由细胞核进入线粒体
C.mRNA可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D.tRNA可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核糖体
7.下列关于哈蜜瓜、芦柑、苹果植株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
A.三者均不含中心体,所有细胞均有叶绿体和细胞周期
B.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无氧呼吸的产物与人的相同
C.幼嫩的种子细胞能为果实发育提供生长素,并提供大量促进果实成熟的物质
D.三种果实的成熟的果肉细胞均含大液泡,其中贮存有丰富的有机物
8.糖蛋白(含有糖侧链的蛋白质分子)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把细胞培养在含药品G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品G可能作用于蛋白质合成及运输的哪种细胞器上
A.核糖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9.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有关数据,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B.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发生在19.3~21.3h
D.O~2h期间,DNA分子始终处于解旋状态
10.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很可能是
A.白细胞 B.血细胞 C.蛔虫的体细胞 D.支原体
11.下面关于细胞全能性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养出克隆羊多利,说明动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为了证明细胞的全能性,科学家用导管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C.红细胞能合成血红蛋白,心肌细胞能合成肌原蛋白,像这样的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化,也属于细胞全能性之一
D.利用植物的花粉,人工培育出单倍体植物,这一成果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12.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⑴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
⑵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⑶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 ⑷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为①和③ ⑸④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A.⑴⑵⑸ B.⑴⑵⑷
C.⑴⑶⑷ D.⑵⑷⑸
13.据东方网
A.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由此阻止癌细胞 入侵其它组织器官
B.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 速分化为其它组织器官
C.该基因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微生物生长最快时的培养温度叫最适生长温度,在此条件下微生物分裂用时最短。但科学工作者在青霉素的发酵过程中分四个阶段控制其培养温度,即0小时5小时
40小时
125小时
165小时,结果青霉素产量比自始至终处于
A.最适生长温度就是生长量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B.最适生长温度就是发酵速度最快时的培养温度
C.最适生长温度就是某一代谢产物产量最高时的温度
D.不同的生理变化过程存在着不同的最适温度
15.下图示微生物的代谢模式图,有关该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 |||||
葡萄糖 中间产物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过量)
酶C (—)
A.由该图可知酶A为组成酶
B.当细胞内出现中间产物后酶B才开始合成,则酶B为诱导酶
C.若生产上只合成α—酮戊二酸,可利用诱变选取不能合成酶C的菌种
D.该过程中只有酶活性的调节
| 添加物 | |||||
A | B | C | D | E | ||
突 变 体 | 甲 | 十 | — | 十 | — | 十 |
乙 | — | — | 十 | — | — | |
丙 | 十 | — | 十 | 十 | 十 | |
丁 | — | — | 十 | — | 十 |
16.甲、乙、丙、丁为大肠杆菌的四个失去合成色氨酸能力的突变体。色氨酸合成的路径包含数个步骤及中间产物A、B、C、D、E。右表为添加各中间产物于没有色氨酸的培养基后,各突变体的生长情形,“
A.由C至D B.由A至B
C.由D至A D.由B至E
17.下图为细胞融合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则它们都是已经用酶解法脱掉了细胞壁
②若A、B细胞的细胞膜蛋白质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可能均匀分布
③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效应B细胞,则D细胞称为杂交瘤细胞,D细胞经培养产生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④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则D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的表达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8.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 |
A. BamHI和EcoRI; 末端互补序列—AATT—
B. 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 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 BamHI和BglII; 末端互补序列—GATC—
19.下图为大肠杆菌细胞的基因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RNA聚合酶及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c段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C.若由此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则此基因中可能发生变异的部位是c段
D.非编码区不能编码蛋白质,对于遗传信息的表达是可有可无的
20.右图表示
A.b点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当植物缺Mg时,b点右移
D.c点叶片脱色后,用I2液染色,凡是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就会含有被染成蓝色的淀粉颗粒
21.在缺氮而富含磷的湖泊,绿藻等常常被蓝藻所取代,缺氮限制了绿藻的生长,但并不限制蓝藻的生长,这说明
A、蓝藻属于自养厌氧型 B、蓝藻需要的磷比氮多
C、蓝藻能固定空气中的N2 D、蓝藻可以用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
22. 某科学家用含有
二氧化碳→四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糖类,那么其研究对象最可能的是
A.苋菜 B.水稻 C.小麦 D.大豆
23.下图为人体尿液中四项指标的日平均值,正确的是
![]() |
24.每次注射青霉素,病人是否都要做“皮试”?其目的是
A.必要,确定是否有相应抗体 B.不必要,只要以前未发生任何过敏反应即可
C.必要,决定青霉素的药剂量 D.不必要,只要以前未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即可
25.能与肾上腺素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甲状腺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 ⑤醛固酮 ⑥生长激素
A.①② B. ②③ C.①⑥ D.④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6.(12分) 下列是细胞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Ⅰ. 右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____ __。
(2)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___ ____。
(3)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囊状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4)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进行的生命活动有 _____ __(填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Ⅱ. 右图中A、B是呼吸道管壁上分布最多的两种细胞结构示意图,即纤毛细胞和黏液腺细胞,当灰尘、病菌等异物进入时,呼吸道可将包裹异物的黏液推向喉部,通过咳嗽将痰排出体外。
(5)图中黏液腺细胞中
(填细胞器)特别发达。
(6)纤毛细胞结构和功能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
(7)呼吸道上皮细胞不断衰老、脱落,由底部的新细胞更替,图中C、D细胞(位于A、B底部)没有突出的特征,它们均属于 细胞,其中 (填字母)细胞可能演化为纤毛细胞。
(8)冬、春季节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黏膜受损,其 免疫力降低。
Ⅲ. 右图为蓝藻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图。
(9)从蓝藻和酵母菌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上分析,组成蓝藻的细胞属于___ ___细胞,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后者具有[ ]_______,而前者没有。
(10)试分析这两类生物细胞的统一性:两者细胞内都含有______ ___ _______。
27.(9分)如图示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属于C4植物,其中细胞Ⅰ
是 ,细胞Ⅱ是 。
(2)在②过程中形成的A,除参与③过程的反应外,还在 的过程中被利用。
(3)②过程是在细胞Ⅰ的 上进行,该部位的色素具有 的作用。
(4)②产生的氧气要进入相邻细胞的线粒体
内,至少需要穿 层磷脂双分子层。
|
有较高亲和力的酶,所以C4植物大大提高了固
定的能力,请在右面方框内用同一坐标下画出
C4植物和C3植物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下,随CO2
浓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曲线。
28.(9分)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 G1、 S 、 G2组成分裂间期,M 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 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请据图作答。
(1)图A处于有丝分裂________期,相当于B图(填字母) ________期。
(2)此细胞在分裂末期能否出现细胞板__ __,理由是____ _____________。
(3)C图中的 DNA 含量为
(4)用 DNA 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 DNA 含量为 ____(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若A图是根尖分生区细胞,正处于营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矿质元素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因为进行此生理活动需要提供
__ ______ _____。
200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包括25小题,单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
|
|
|
|
|
|
|
|
|
|
|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
|
|
|
|
|
|
|
|
|
|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6.(12分)
Ⅰ.(1) _ __。 (2)[ ]_ __ ____。
(3)( ) (4)_____ __(填编号)。
Ⅱ.(5 ) (填细胞器)。
(6) 。
(7) , (填字母) (8) 。
Ⅲ.(9)___ ___ , [ ] ,
(10) 。
27.(9分)
(1) , 。
(2) 。
(3) , 。
|
(5)
28.(9分)
(1)_____ __, (填字母) ___ ____。
(2)__ __, ____ ____ _ ________。
(3) 。 (4) 。
(5)_____ ____和_____ ____, 。
200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包括25小题,单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
|
|
|
|
|
|
|
|
|
|
|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
|
|
|
|
|
|
|
|
|
|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6.(12分)
Ⅰ.(1) _ __。 (2)[ ]_ __ ____。
(3)( ) (4)_____ __(填编号)。
Ⅱ.(5 ) (填细胞器)。
(6) 。
(7) , (填字母) (8) 。
Ⅲ.(9)___ ___ , [ ] ,
(10) 。
27.(9分)
(1) , 。
(2) 。
(3) , 。
|
(5)
28.(9分)
(1)_____ __, (填字母) ___ ____。
(2)__ __, ____ ____ _ ________。
(3) 。 (4) 。
(5)_____ ____和_____ ____, 。
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包括25小题,单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D | B | A | C | B | B | D | D | B | D | D | B | A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D | D | C | A | D | C | C | C | A | A | A | B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6. (12分) (每空1分)
Ⅰ. (1) 乙 (2) [4]线粒体 (3)A (4) ①③⑤
Ⅱ.(5) 内质网、高尔基体 (6) 线粒体数量多、有氧呼吸旺盛
(7)未分化(或干) C (8)非特异性
Ⅲ.(9)原核 [2] 细胞核 (10)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
27.(9分)(每空1分)
(1)叶肉细胞 维管束鞘细胞
(2)丙酮酸转化为PEP
(3)囊状结构薄膜上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4)6
(5)(3分)
28.(9分)(每空1分)
(1)中期 M
(2)不能 是一个动物细胞
(3)S
(4)2
(5)线粒体 核糖体 能量(或ATP)和蛋白质(或载体)
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包括25小题,单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D | B | A | C | B | B | D | D | B | D | D | B | A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D | D | C | A | D | C | C | C | A | A | A | B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6. (12分) (每空1分)
Ⅰ. (1) 乙 (2) [4]线粒体 (3)A (4) ①③⑤
Ⅱ.(5) 内质网、高尔基体 (6) 线粒体数量多、有氧呼吸旺盛
(7)未分化(或干) C (8)非特异性
Ⅲ.(9)原核 [2] 细胞核 (10)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
27.(9分)(每空1分)
(1)叶肉细胞 维管束鞘细胞
(2)丙酮酸转化为PEP
(3)囊状结构薄膜上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4)6
(5)(3分)
28.(9分)(每空1分)
(1)中期 M
(2)不能 是一个动物细胞
(3)S
(4)2
(5)线粒体 核糖体 能量(或ATP)和蛋白质(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