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试题卷

2014-5-11 0:36:56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提供四个答案,只有一个答案是完全正确的,请选出该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第二卷的答题卡中。本大题每题一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点的是

A、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B、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有反射活动

C、所有的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D、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2.关于生物学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

B.自然选择学说和细胞学说的提出都属于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C.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提出是生物学进入实验生物阶段的标志

D.从总体上看,在19世纪之前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积累了大量的事实资料

3.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激活剂,例如能激活硝酸还原酶,缺乏Mn2+的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分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4.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a+b,40                         B.a,20            

C.大于a,20                       D.小于a,20

5.分子式为C1864H3012O576N468S21的蛋白质中,至多有多少个肽键

A、1864       B、3011       C、575      D、467

6.已知组成DNA的核苷酸中有四种不同的碱基,组成RNA的核苷酸中也有四种不同的碱基,但其中有三种与DNA的相同。那么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一共有几种?

A.4           B.5         C.6         D.8

7.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 块

施肥情况

尿素(CH4ON2

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铵

硫酸铵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

55.56

65.26

56.88

55.44

55.11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A.K        B.N         C.P        D.S

8.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9.嗜中性白细胞伸出伪足,将病原体纳入细胞质内形成吞噬体,这个过程表明了细胞膜具有

A.选择透过性      B.流动性       C.被动转运       D.主动转运

10.某一植物体外C02要扩散到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基质内,至少要通过几层膜

A.1              B.2              C.3           D.4

11.经研究发现,动物的唾液腺细胞内高尔基体含量较多,其原因是

A.腺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较多的能量

B.腺细胞要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C.高尔基体可加工和运输蛋白质

D.高尔基体与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有关

12.观察狗尾草幼茎皮层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

①线粒体       ②叶绿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中心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3.若要使得某个细胞仅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

A. 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生长素

14.最能表明一个细胞特殊功能的是

A.细胞核的大小    B.细胞器的种类     C.细胞膜的结构    D.细胞的形状

15.细胞核最重要的功能是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B.进行能量转换和代谢的场所

C.直接调节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场所

D.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场所

16.下列生物细胞中,都不具核膜的是

A.鱼和熊          B.玉米和水稻      C.细菌和酵母菌    D.蓝藻和支原体

17.下列哪些材料不能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A.藓类的叶片                        B.黄杨叶横切片

C.沾有少数叶肉细胞的菠菜下表皮        D.种子植物的叶片

18.下面四句话中能形容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是

A.两消两现新壁建                  B.一分为二向两极

C.仁膜消失现两体                  D.赤道板上排整齐

19.间期细胞内发生复杂的变化,其中复制的结果是

A.DNA分子数增加了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B.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目都增加一倍

C.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不变

20.下列在生物体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是

A.染色体自由组合                    B.纺锤体的形成

C.基因突变                         D.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含量

2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是(  )

22.根尖生长点细胞和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的主要不同发生在

A.间期和前期   B.前期和中期  C.中期和后期   D.前期和末期

23.下列细胞中哪一种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葡萄枝韧皮部细胞

C.兔的肝脏细胞           D.鼠的神经细胞

24.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A.细胞膜表面结构的改变           B.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25.在37℃、pH=6.8时,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13做催化剂强得多,这说明酶

 A.具有专一性             B.具有高效性

 C.具有多样性             D.需要适宜条件

26.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得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方法

观察结果

1

常温下自然分解

氧气泡少而小

2

常温下加入Fe3

氧气泡稍多而小

3

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

氧气泡极多而大

4

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

氧气泡少而小

A、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酶有温和性

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活

C、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

D、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

2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在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④酶都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A. ①②⑤         B.①⑤⑧          C.③⑤⑧          D.①③⑤

28.已知胃液的pH为1.8,唾液的pH为7左右。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中,过足够的时间,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水

29.一分子ADP中,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A.1、2、2     B.1、2、1       C.2、1、2          D.2、1、1

30.和ADP与ATP的相互转化有关的酶可以分为

A.一类一种        B.一类两种        C.两类两种        D.三类三种


文本框: ………………………………………密………………………………………封………………………………………线………………………………………文本框: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2007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答题卷(2006年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填空题(请在指定的空格内填写适当的内容,本大题每空一分,共6分)

31.非生物也能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但是,物质交换的结果并不像生物体那样得到_________。例如,铁氧化后变成锈(Fe3O4),就成为另一种物质了。

32.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均占生物体总重量的______________以上。

33.细胞膜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真正看到一层厚约8______(单位)的薄膜。

34._________________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35.植物细胞分裂末期,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_________________扩展而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36.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三.简答题(请在指定的空格内填写适当的内容,要求填写序号的不填序号或填错序号不计分,专有名词出现错别字不计分。本大题共34分)

37.(8分)根据下列物质的结构式,回答问题:

 

 

(1)上述物质中能构成生物体内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编号是____________,这些氨基酸经____________方式形成____________肽(形成的肽链中没有一种氨基酸重复出现),内含____________个肽键,含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_个羧基。

(2)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相比,减少了____________。

(3)如果取消形成的肽链中没有一种氨基酸重复出现的这个限制,则可以形成的八肽种类至少是__________种。


文本框: 座位号
38.(4分)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人隔板

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入含少量K+的溶液,右室加入含大量

K+的溶液。

(1)在左右两室分别插入正负电极,结果发现K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时在左室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多肽),结果发现K+可以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时再将电极取出,结果K+又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9.(5分)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体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体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体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请根据下列问题填人相应的符号(S1—S4和P1—P4)。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4)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7分)下列图一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若干曲线变化图,图二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各期图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实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一AB段曲线上升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的结构4叫做____________,此时在4的周围___________(细胞器)的活动明显加强。

(4) 从有丝分裂的周期看,图一表示的曲线有一个不科学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

41.(10分)李帅想做一些证明酶的相关特性的实验,但是由于是暑假,他只能获得以下的材料用具:1000ml烧杯四个、长颈漏斗若干、铁架台若干、酒精灯若干、石棉网若干、研钵一个、仅可以让水分子和过氧化氢通过的半透膜(某型号玻璃纸)一大卷、蔗糖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淀粉溶液、氯化铁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唾液稀释液一瓶、猪肝少许、碘液少许、冰块、蒸馏水、细线一卷。温度计若干

(1)用以上的材料用具(仪器不能重复使用),可以同时完成酶的哪些特性的粗略证明。

(2)请你设计出证明酶的这些特性的实验装置(以上的材料用具不一定都用),绘图简要说明。

高三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D

D

D

A

D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B

B

D

D

D

C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B

D

B

C

C

A

B

D

 

二.填空题

31.自我更新       32.万分之一           33.nm         34.细胞质基质  

35.中央向四周         36.过酸、过碱、温度过高

三.简答题

37.(1)①②③⑤    缩合       四  3   2   2   (2)54 (3)48(65536)

38. (1)缺乏载体,无法完成K+的主动运输。   (2) 具备了载体和能量,可以正常完成K+的主动运输。(3)缺乏能量,无法完成K+的主动运输。(4) 主动运输的完成必须提供载体,并供给能量。

39.(1) P1   (2) S1 P2  (3) S1 S2 P3  (4) S1  (5) S1 S2 S3 P4

40.(1)DNA含量的变化   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⑤①④③②⑥       (2) DNA复制    

(3) 细胞板   高尔基体    (4)  BD段少了一个时期。 

41.(1)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2)

烧杯1

烧杯2

烧杯3

烧杯4

过氧化氢溶液,氯化铁溶液

淀粉溶液、唾液稀释液、冰块

淀粉溶液、唾液稀释液,加热保持37℃

淀粉溶液、唾液稀释液,煮沸。

长颈漏斗①

长颈漏斗②

长颈漏斗③

长颈漏斗④

研磨好的猪肝提取液、过氧化氢溶液

唾液稀释液、过氧化氢溶液

淀粉溶液、唾液稀释液、盐酸

淀粉溶液、唾液稀释液、氢氧化钠

烧杯1与长颈漏斗①对照证明酶的高效性。  

烧杯3与长颈漏斗②对照证明酶的专一性。

烧杯2、3、4对照证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烧杯3与长颈漏斗③、④对照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影响。

注意:装置组装时,长颈漏斗以半透膜用细线扎紧封口,用铁架台将长颈漏斗倒置浸入烧杯内,最后统一加碘液或不断加入碘液

计分:第一小题1分,其他按照每证明一个方面的装置2分,碘液的正确使用1分。使用未给出的仪器者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