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册月考试卷
生物
一. 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
A 光合作用 B 同化作用 C 新陈代谢 D 物质代谢
2.给严重烧伤皮肤的患者植上他人捐献的皮肤往往不易成活,这主要是因为
A细胞结构的差异 B血型不合 C病菌感染 D蛋白质分子的差异
3.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运输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
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4.下列关于动物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中糖、脂肪、蛋白质均可被分解提供能量
B.动物肌肉细胞不含无氧呼吸的酶
C.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
D.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为血糖
5.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结果有科学性错误
A.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花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能向光集中移动,强光下以较小的侧面对向光
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
6.蛙的受精卵在卵裂期随着卵裂的进行胚胎的体积并不增大。该时期胚胎细胞质的总质量与细胞核的总质量
(质/核)比值的变化趋势是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7.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③血糖含量过高 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B.兴奋部位的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9.研究发现,许多植物在遭受低温、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含量有明显提高。下列有关推断比较合理的是:
A.是细胞内氧化酶活性增强的结果,因此与遗传性无关
B.能降低细胞吸胀吸水能力,因而不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
C.是合成淀粉和蛋白质的酶活性减弱的结果,因此不属于应激性反应
D.能提高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因此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
10.浸入水中和不浸入水中的种子呼吸过程都产生
A.酒精 B. ATP C. CO2 和 H2O D.乳酸
11.下图表示生物的物质代谢示意图。对这一图解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人体内,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能促进①、②过程
B.在人的线粒体中含有③、④过程所需的各种酶
C.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③、⑥过程所需的各种酶
D.在生物细胞内发生的③过程称为无氧呼吸
12.炭疽杆菌生命力之顽强,堪称细菌之最,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炭疽杆菌的顽强生命力的形成,是由于
A不良环境引起炭疽杆菌发生的不定向变异 B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炭疽杆菌的定向选择
C进化过程中炭疽杆菌产生的定向变异 D进化过程中炭疽杆菌通过DNA复制,逐代积累
13.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
14.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数字顺序下列各选项表示正确的是
待检物质 | 试剂 | 颜色反应 |
蛋白质 | 双缩脲 | ③ |
脂肪 | ② | 红色 |
①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A. 葡萄糖、苏丹III、紫色 B. 蔗糖、苏丹IV、紫红色
C. 还原糖、苏丹IV、蓝紫色 D. 果糖、苏丹IV、紫色
15.当饮食中缺碘时,人的甲状腺会代偿性增生。那么,当人体在轻度慢性缺氧环境下生活时,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会增加 B.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会增加
C.细胞中线粒体数目会增加 D.线粒体中酶的含量会减少
16.研究发现,许多植物在遭受低温、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含量有明显提高。下列有关推断比较合理的是
A.是细胞内氧化酶活性增强的结果,因此与遗传性无关
B.能降低细胞吸胀吸水能力,因而不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
C.是合成淀粉和蛋白质的酶活性减弱的结果,因此不属于应激性反应
D.能提高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因此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
17.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18.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足球赛时,球员踢球瞬间,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电信号 电信号
B.电信号 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 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 电信号
19.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子(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下列统计符合上述分离比的是
A.Fl植株种皮颜色的分离比 B.F2植株种皮颜色的分离比
C.F2植株子叶颜色的分离比 D.Fl和F2种皮颜色的分离比
20. 食物进入胃后,胃液中的胃酸能有效杀死很多病原微生物,这属于人体免疫的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21. 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将退耕。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下面列举的情况中除哪项外,均是未来生态演替的趋势
A.营养级的数目增加 B.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
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D.非生物的有机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
22.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23. 下列各项中,不能用右图中曲线表示的是
①植物茎的生长速率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②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 ③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浸人清水后增加质量的变化 ④大草履虫在环境条件充分满足的情况下,种群大小的变化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将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得F1,然后逐代自交,在F4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1/8 B7/
25.生物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应用生物技术不当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除去田间的某些杂草
B在果树挂果时期对果枝进行适当环割以提高产量
C阴雨天通过提高室内温度的方法来促进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以弥补光照不足造成的损失
D对于花卉的优良变异品种,常用嫁接的方法保存或用克隆技术进行扩种
26.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内右上方的图象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到装片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象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27.某家庭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患者无生育能力),产生这种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因很可能是
A胚胎发育的卵裂阶段出现异常 B正常的卵和异常的精子结合
C异常的卵和正常的精子结合 D异常的卵和异常的精子结合
28.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幼叶的细胞质时,可以看到叶绿体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如果改变光照强度,当强度大大增强时,叶绿体除了随细胞质流动以外这时体位上的变化为
A椭球体的长径与光线垂直 B椭球体的长径与光线平行
C叶绿体的长径和短径与光线的关系是随机的 D椭球体的短径与光线平行
29.
30.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有大型杂食性鱼类甲,其食物1/2来自浮游植物乙,1/4来自草食性鱼类丙,1/4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丁。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
B从理论上计算,甲每增加1千克体重,最少需要乙提供360千克的物质
C若湖泊受到DDT污染,则DDT浓度最低的生物是乙
D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甲
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32分)
31. (7分)下图是氢随着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水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经①向②转移时,与A 结合形成葡萄糖及 ,这一过程
发生在 (细胞器)中。
(2)【H】在马铃薯块茎细胞内经⑤到⑦转移时,所释放的能量较少,未释放的能量则储存在 中。
(3)【H】在根尖分生区细胞内通过③转移到多糖的过程,主要是在 (细胞器)内完成的。
(4)【H】可经⑤到④转移到水中,主要是在 (细胞器)中进行的。
(5)【H】经⑨转移到氨基酸的生理过程叫
32.(6分)如图所示,图A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指的是O2或CO2。图B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境中的CO2浓度与C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曲线,m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最低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题中所说的“适宜的条件”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⑵请在图B中绘出b点之前的部分,使曲线完整,与Y轴的交点为a。
⑶当CO2浓度分别为c和n 时,图A中,对应的a~f过程分别是:
c: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
⑷图A中的b若指的是葡萄糖,图示还正确吗?为什么?
33.(6分)右图示一个白化病和色盲病的家族遗传系谱(色觉正常为B,红绿色盲b,正常肤色A,白化病a),请据图回答:
(1)5号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 。
(2)3号和4号这一对夫妇生下同时患有先天性白化病和色盲的女儿的概率是______ 。
(3)若11号和12号结婚,属于近亲婚配,此行为违反婚烟法。他们若生育,可以预测生一个患色盲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生一个患白化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
(4)若某地区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8%,则理论上该地区女性中色盲的发病率为______。
34. (5分)下图中A是某雌性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B→F是A的各分裂期图。据图回答。
(1)用字母写出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
(2)用字母写出该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这种动物可产生_____种卵细胞。
(3)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_,它们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
生物
一. 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32分)
|
|
(4) (5)
|
|
(2)
![]() | |||
![]() | |||
(3) 、 (4 、
33.(6分)(1) (2) (3) 、 (4)
34.(5分)(1) (2) 、 (3) 、
35.(8分)⑴
⑵ ⑶ ⑷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D | B | A | D | B | C | B | D | B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C | B | B | D | D | D | B | B | B | A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D | D | B | B | C | C | B | B | A |
31.(7分)(1)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叶绿体(2)乳酸(3)高尔基体(4)线粒体(5)氨基转换
32. (6分)(1)适宜的温度,光照;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等;
(2)见右图
(3)ab;abef; (4)不正确;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必需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后,方可进入线粒体继续分解。
33. (6分)(1) 1∕6 (2)0 (3)1∕4, 1∕18 (4) 0.64﹪
34.(每空1分,共5分)
(1)AED (2)BFC 8 (3)CF 卵细胞、次级卵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