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毕业班生物第三次月考试题
生 物 试 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直接按题号填涂在答案卡上。)
1、碳、氢、氮在人体内约占73%左右,而在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还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了 ( )
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区别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有相似性
2、乌贼遇到敌害会喷出墨汁,染黑海水,乘机逃逸,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 )
A、适应性 B、遗传变异的特性
C、应激性 D、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能力
3、肝脏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
A、胆汁 B、水 C、肝糖元 D、蛋白质
4、对于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有主要作用的物质 ( )
A、蛋白质 B、无机盐 C、脂肪 D、水(结合水)
5、关于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
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都是核糖核酸
6、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这两种细胞的功能却完全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
A、属于不同系统 B、所含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C、细胞的形态不同 D、在人体内的分布位置不同
7、能促进花粉的萌发与花粉管伸长的化学元素是 ( )
A、硼 B、铜 C、锰 D、锌
8、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 )
①淀粉 ②葡萄糖 ③脂肪 ④磷脂 ⑤蛋白质 ⑥核酸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
9、下列4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区别(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蘑菇
10、在下列化合物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
A、 H B、 H
∣ ∣
HO—CH2—C—COOH HS—CH2—C—COOH
│ │
NH2 CH2
C、 H D、 H
∣ ∣
NH2—CH2—C—COOH H—C—COOH
│ │
CH2 CH2
11、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生物体 ( )
A、具有严整的结构 B、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对刺激发生反应
C、通过新陈代谢进行自我更新 D、具有生殖产生后代的特性
12、噬菌体(一种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酸
13、下列过程会使细胞中的ADP含量增加的是 ( )
①肾小官上皮细胞使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
②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变成氧合血红蛋白
③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④钾离子和钠离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 ( )
A、5 B、6 C、7 D、8
15、将一黑公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一白母羊除去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在将此细胞植入另一黑母羊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羊为 ( )
A、黑公羊 B、黑母羊 C、白公羊 D、白母羊
16、有丝分裂中期的一植物细胞,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的比为 ( )
A、1∶2∶4 B、1∶1∶2 C、1∶4∶2 D、2∶2∶1
1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时,同一个视野中,最多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 )
A、间期 B、前期 C、后期 D、末期
18、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含量加倍
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体
19、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前者视野 ( )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20、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中,将唾液稀释十倍与用唾液原汁实验效果基本一样,这说明酶具有: (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 D、稳定性
21、动物将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 ( )
A、呼吸作用 B、同化作用 C、异化作用 D、消化作用
22、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源于: ( )
A、二氧化碳 B、水 C、叶绿体 D、葡萄糖
23、在马拉松长跑运动中,运动员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 )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光合作用 D、脂肪氧化
2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 )
A、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B、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C、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D、吸收CO2放出O2
2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
26、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
A、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B、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C、血浆和组织液 D、细胞内液和血液
27、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28、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渗透系统是指: (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细胞膜、细胞质、液泡
C、原生质层、细胞液 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
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 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施肥情况 | 尿素 | 磷酸二氢钾 | 磷酸二氢铵 | 硫酸铵 | 不施肥 |
小麦收获量 | 55.56 | 65.26 | 56.88 | 55.44 | 55.11 |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A.K B.N C.P D.S
30、鸽子体内既储存能量又能减少热量散失的物质是 ( )A、糖元 B、淀粉 C、脂肪 D、纤维素
福州金桥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毕业班第三次月考
生 物 答 题 纸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二、非选择题(分为A、B题,A班同学做A题;B、C班同学做B题)
41、实验题
41、A题(8分)1、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左图是经一段时间培养后的洋葱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利用此洋葱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则取材部位应是 ,该部位用肉眼观察
呈 色。实验中用
和 分别作为解离液和染色液,
当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大部分细胞处于细胞分
裂的间期,原因是 。
(2)若要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原理,则最好的取材部位是 ,请在右侧空白处画出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失水后的状态(画一个细胞)。
(3)若要尝试利用此洋葱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你将用到的试剂分别是 。
41、B题(9分)1、用苏丹Ⅲ染液可鉴定生物组织中的 ,其作用的结果是,该物质被染成 色。用 可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其作用的结果是,生成 沉淀。用双缩脲试剂可鉴定生物组织中的 ,其作用的结果是,溶液变 色。
2、下图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图,据图回答:
(1)以图中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作为标志,可以准确判定细胞质是否流动。
(2)图中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 _。
(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____
42-43题综合题
42、A题(7分)下面是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图式,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上图表示的是 生物细胞的重大生命活动图式。
(2)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前提,它是通过 结构实现的,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该结构上有 。
(3)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 ,基因表达的过程则发生在 。
(4)细胞分化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因子的作用,就有可能使 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
(5)图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 。
42、B题(8分)(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 为界限的 , 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2)将下列生物的细胞或结构进行归类
①大肠杆菌 ②支原体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HIV病毒 ⑥ 衣原体
|
43.A题(10分)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 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 | | |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4 |
光照后的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2 |
* 指与暗处理前的重量进行比较,“-”表示减少的重量值,“+” 表示增加的重量值 |
请回答问题:
⑴暗处理时,随温度升高,叶片重量 ,其原因是
;
光照时,叶片的重量变化没有类似或相反的规律,试分析原因
。
⑵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
⑶ 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合成是否与光照有关?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利用玉米幼苗及其它用具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A、B;
② ;
③ 。
实验结果和相关结论: .
① ;
② ;
③ 。
|
B题、(8分)下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
|
(1)该图表示光合作用的 过程,其中B表示 。
(2)图示过程中,能量变化是 。
(3)如果用含
(4)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充足光照的条件下,NADP+在叶绿体内的移动方向是 ;如果将此植物由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移至阴暗处,则NADP+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将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C | B | B | B | B | A | C | B | A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C | D | D | B | A | A | A | D | D | B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B | B | A | C | B | D | D | A | A | C |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
41、实验题
A题(8分)
1、(1)洋葱根尖,乳白色,15%盐酸,龙胆紫(醋酸洋红),细胞周期中间期最长 (2)洋葱鳞片叶表皮,(3)丙酮(酒精)、层析液(石油醚)
B题(9分)
1、脂肪,橘黄;斐林试剂,砖红色;蛋白质,紫。
2、(1)、叶绿体
(2)、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3)、有利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
42-43题综合题
42、A题(7分)
(1)真核 (2)细胞膜,糖蛋白(糖被) (3)A,ABC
(4)原癌基因 (5)有丝分裂
B题(6分)
(1)核模 细胞核 原核
(2)A④ B①②③⑥ C⑤
43、A题(10分)
(1)下降 在暗处,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分解有机物增多,叶片重量下降
光照时,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增强,但不成一定比例,而叶片重量变化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之差组成,故叶片重量增加没有一定规律。
(2)7 四
(3)实验步骤:
②A组幼苗放在有光照的环境中,B组幼苗放在无光的黑暗环境中;
③置于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幼苗的颜色。
实验结果及相关结论:
①A变绿B不变,说明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备条件;
②A不变B变绿,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③A和B均变绿,说明叶绿素的合成与光照无关
B题(8分)
(1)暗反应;碳的还原
(2)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3)C3;C4
(4)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运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