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考生物科技热点知识复习练习

2014-5-11 0:36:58下载本试卷

高考生物科技热点知识复习

     姜堰二中高三生物备课组           

〓 一.人类健康与疾病

 (一)癌症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改变;易分散和转移(糖蛋白减少);对不良的环境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2、机理:体内原癌基因被激活,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

3、致癌因子

4、治疗方法:放疗、化疗(抑制DNA的复制)、基因疗法

(二)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1、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侵入体内引起的。

2、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具有逆转录能力,变异率高,离开人体不易生存。HIV病毒主要攻击的是人体的T淋巴细胞。

3、HIV的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一般的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共同进餐、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染AIDS)

4、预防方法

(三)乙型肝炎

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是一种DNA病毒

(四)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等

(五)流感、禽流感

流感

禽流感

病 原 体

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

RNA病毒(均有囊膜和刺突)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

空气、飞沫、粪便

主要寄生部位

呼吸道粘膜、肺

检测方法

DNA探针、血清学中的抗体抗原反应

(六)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这种病原体早已长期存在猪群身上,因为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病原体发生变异,从而突破种群障碍,开始从猪传播给人

【专项练习1

1.2006年备受关注的“红心鸭蛋”又一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苏丹红一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含有致癌物质的添加剂,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它在人类的肝细胞中显现出可致癌的特性

B.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C.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苏丹红一号”有可能激活原癌基因,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

D.目前医学上常用化学药物强烈地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化学药物作用的时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

2.某兴趣小组对5种牌子的香烟烟雾中焦油和尼古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分析下表信息,正确的判断是

香烟商 标

有滤咀(+)

或无滤咀(—)

焦油

(mg/每支烟)

尼古丁

(mg/每支烟)

P

+

15

1.0

Q

33

2.1

R

+

20

1.3

S

+

22

1.4

T

38

3.2

A、香烟的滤咀能降低焦油含量,但却增加了尼古丁含量目B、香烟的滤咀能降低焦油和尼古丁含量

C、香烟的滤咀能增加焦油含量,但却降低了尼古丁含量 D、不能获得结论

3.今年7月,四川资阳市发现20多名感染“猪链球菌”患者。菌体裂解释放类毒素,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从病愈患者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猪链球菌”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类毒素是大分子化合物,抗毒素是小分子化合物 B.类毒素是一种抗原,抗毒素是一种抗体

C.类毒素是一种过敏原,抗毒素是一种抗原    D.抗毒素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

4.人禽流行性感冒,又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而且人类在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出现高病死率。禽流感病毒怕热怕阳光,常用有机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预防人禽流感的有(  )

①接触野禽的人员应戴口罩,  ②低温处理野禽排泄物,    ③紫外线消毒可能接触过病毒的物品,    ④对疫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作加热煮沸10分钟处理,    ⑤用漂白粉处理鸡、鸭、鹅的饲养场所,    ⑥尽可能关闭门窗,少通风。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5. 有研究表明,人体细胞中存在抑癌基因(P53基因),它能编码一种抑制肿瘤的蛋白质,而某些霉变食物中黄曲霉素(AFB1)能特异性诱导P53基因中碱基变化:G→T,从而引发肝癌。由此可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环境引起的变异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

6.在医学上,对于癌症病人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然后再进行“化疗”。“化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药物作用于细胞周围的间期,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控制病人病情恶化之目的。1975年英国科学家科勒和米尔期坦将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通过特殊的技术转移到肿瘤细胞内,成功获得了世界第一株能够稳定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致使医治癌症又有了新的突破。请回答:

(1)癌变的原因是由于细胞染色体中       基因在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            致癌因子等因素的作用下,由           状态转变成           状态,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当细胞发生癌变后在机体中将成为        

(2)“化疗”能控制病情恶化是因为化学药物能通过抑制DNA复制,达到终止细胞分裂的目的。它和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主要不同点是                        

          

(3)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癌细胞内的DNA分子上,使抗体基因在肿瘤细胞内指挥抗体的合成。这一技术称为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是禽流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按病原体(禽流感病毒)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十几个小类。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疫苗接种无效,与普通流感有—定区别。

材料二:禽流感的宿主主要有①家禽:目前肯定的是鸡,而火鸡、鸭和鹌鹑等尚未见报道。②野禽:如野鸡、水禽和海鸟等。  ③候鸟:从韩国飞到日本越冬的候鸟有14种之多,候鸟粪便污染水,可以引起禽流感。

材料三:禽流感病毒的结构: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这8个  片段编码10个病毒蛋白,其中8个是病毒粒子的组成成分(HA、NA、NP、M1、M2、PBl、PB2和PA),另两个是分子质量最小的RNA片段,编码两个非结构蛋白——NSl和NS2。

材料四:病毒的RNA分为三类即正链RNA[(+)RNA]、负链RNA[(-)RNA]和逆转录RNA,分别存在于三种不同类型的病毒中。正链RNA能与核糖体结合,具有mRNA的功能;负链RNA必须在病毒颗粒携带的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成(+)RNA才具有mRNA的功能;逆转录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整合到寄主的DNA中,再转录合成mRNA。请问:

(1)感冒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它有许多亚型的原因是                

                   

(2)你认为禽流感易于流行传播的因素有哪些?                       

                                。

(3)禽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可概括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对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灭活的禽流感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还能有效地预防家禽患禽流感,为什么?请加以解释。

                                                                           

                                       

(5)禽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可人畜共患。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可能的原因是:

A 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B  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C 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D 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8.研究下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使用说明书》部分内容,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组成和性状:

本品由重组酵母表达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经纯化、加试剂吸附后制成。疫苗为白色混悬液体,可因沉淀而分层,易摇散,不应有摇不散的块状物。

规格(略)      质量标准(略)

作用和用途

本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接种对象(略)  用法和剂量(略)  禁忌(略)副反应处理(略)

注意事项

(1)用前摇匀 (2)当出现破裂,有摇不散块状物时不得使用

(3)备有肾上腺素,以防偶有过敏反应发生时使用

保存、运输及使用期限(略)

(1)“重组酵母”是通过       工程培育而成的,其产生乙型肝炎疫苗是通过       工程。

(2)接种时应备有肾上腺素,肾上腺的作用最可能是(    )

 A.抗组织胺     B.升高体温     C.升高血糖       D.降低血糖

(3)正常的人在体检时常发现一些我们常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阳性”带菌者,请问:直接检查的对象和原理是什么?(注意:肝功能是通过抽血化验)

                                           

                                   

(4)在肝功能检查过程中,血液中转氨酶的含量常作为诊断肝炎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主要是由于                              

                                    

生物工程等科技技术

(一)细胞工程

1、组织培养

①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②应用:快速繁殖、培养无病毒植株、培育作物新品种、人工种子。

2、克隆:无性繁殖形成的动物后代,在繁殖优良家畜、抢救濒危动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

3、试管婴儿:把精子和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然后再进行胚胎移植,属于有性生殖。

4、干细胞  ①干细胞:未分化,有可能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②分类:全能干细胞:受精卵、

胚胎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

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

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当前治疗白血病的首选方法是骨髓移植。

专能干细胞

(二)基因工程

有利方面:①改变传统育种方法,缩短育种时间。可得到高产量、抗性强的新品种。

②克服异源、远源杂交障碍。

③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病的食品。

④利用转基因技术把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等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中,培育出符合人类意愿的动物。

⑤利用转基因动物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

不利方面:①有些转基因食物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影响人体健康。

②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③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产生超级杂草等生物,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④有些作物插入抗病虫基因、抗真菌的基因,可能对其它非目标生物起作用,从而杀死了环境中有益的昆虫和真菌。

(2)人类基因组计划

(3)DNA检测

(4)生物武器

(三)发酵工程

以谷氨酸的发酵生产为例

(四)同位素标志

【专项练习2

1.科学家已经能够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番茄果肉细胞中含有人奶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B.用同种限制酶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C.番茄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D.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番茄的叶肉细胞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2.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将某人的肝癌细胞在实验室中繁殖成一个细胞系.该技术属于基因工程技术  

 ②病毒既可以用于细胞工程技术。又可以用于基因工程技术

 ③基因工程中常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运载体DNA  

 ④基因工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⑤人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出了“超级细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③⑤ 

3.2005年3月12日5月14日,我国有34位志愿者接种了不同剂量的单个疫苗[DNA疫苗或痘病毒载体疫苗(MAV)]或安慰剂,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近年来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 ,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核酸(DNA)疫苗导入人体需要使用适当的基因工程载体

B. 导入人体的核酸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核酸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 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的

4.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肝衰竭,实现此过程的重要原因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特化      C.细胞分化      D.细胞增殖

5.白血病又名血癌,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病几率为2.76×105。在儿童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白血病居第一位。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它不仅影响骨髓及整个造血系统,还侵犯身体其他器官。目前能根治白血病的惟一方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是近几年来治疗白血病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在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案中,患者只需接受大剂量的化疗与全身放疗,将骨髓内的病变造血细胞摧残,然后移植正常干细胞完全替代病人原有的病变骨髓,即可重建造血与免疫机能,这被称为造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研究是与基因工程并列为生命科学两大热点之一,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干细胞移植已成为许多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除了可以根治白血病以外,还能治疗其他血液病,如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症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目前治疗白血病的首选方法是_____________。但没有亲缘关系的骨髓中其配型相结合的仅有万分之一,在同胞兄弟姐妹中也仅有25%的概率,试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为了避免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医院建议保留婴儿的脐带血,以便必要时___________。

(2)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         过程。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    

(3)接受干细胞捐献者的血型会不会发生改变?试分析说明。                   

                                 

(4)病人恢复健康后,所生的女子血型也会随之改变吗?试分析说明。              

                                 

(5)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白血病不再是不治之症,可以通过_______彻底治疗。

6.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⑴血球即血液中的________,选用血球作为计数参照物的原因是________;

⑵酵母菌种群计数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__;

⑶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但在实验中存在对照,这种对照是________;

⑷为了准确测到酵母菌与时间的关系,请你设计表格用于记载实验数据;

⑸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基因工程是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有赖于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⑴基因工程的剪接过程需要在        酶的作用下才能完成。

⑵重组运载体导入宿主细胞后,筛选的依据是        ;重组克隆后鉴定的目标是        

⑶培育工程菌的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             的方法获得。利用工程菌生产表达产物的后处理技术的中心环节是            

⑷若利用工程菌生产乙肝疫苗,则影响产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⑸在谷氨酸生产中,如培养液内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含量升高而谷氨酸含量降低,则可能的原因是              

8.人类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以后,很快便将它应用在生物学的研究中,为探明许多生命的奥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如果用含18O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过一段时间,在植物周围的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哪些含18O的气态物质?           ,这些物质是由植物体内的哪些生理过程产生的?              

(2)在动物实验中,如果用含15N的蛋白质饲料饲养体内不含15N的大白鼠,在饲料适量的情况下,15N将首先出现在该动物体内细胞的哪一种细胞器中?          (线粒体、中心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如果上述饲养过程继续下去,可以发现从大白鼠的组织中分离出的哪些代谢产物中有15N?                       (脂肪酸、胰淀粉酶、肌糖元,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3)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可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据分析,噬菌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

①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请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

                                   

②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

                                                                        

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的设计的理由:

                                                                        

可持续发展

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和发展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和发展的能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与环境保护。

(一)生态农业

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

优点: 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投入;收获多种产品,增加经济效益;净化环境,降低人和家畜的发病率。

生态农业常见类型

1、桑基鱼塘

人工建立的高产稳产的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

2、温室栽培

通过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光照、气体和水肥等因素,缩短生产周期,大幅度提高粮食、蔬菜和水果的产量和质量。

(二)生物防治

概念: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产物(无毒)控制害虫

优点:①减少环境污染  ②能有效控制害虫  ③降低成本

缺点:短期效果不如化学法

方法途径:①利用捕食关系引入天敌 

②利用寄生关系加强病原微生物的利用(细菌、真菌、病毒杀虫剂)

③利用昆虫激素(性引诱剂)

④杀虫抗生素

(三)绿色食品

指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和许可后,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四)粮食问题

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措施:

1、选种(选取产量高、营养价值高、抗病虫害强、 生活周期短的优良品种)

常用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太空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利用转基因技术让作物具有固氮作用,既可增产,又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2、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管理:

在保证水源,合理施肥的前提下,解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生理过程。

①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

②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③加强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④进行光合作用时适当提高温度(提高昼夜温差)。

⑤在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适当多施一些N、P、Mg等矿质元素,供蛋白质、ATP、叶绿素等物质的合成。

(五)湿地生态:

(六)环境污染:

6.1温室效应

6.2酸 雨

6.3 臭氧层的破坏

6.4 生物富集作用(生物浓缩)

6.5 污水处理

6.6 赤潮(水华)

(七)生物入侵

指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如薇甘菊、水葫芦、福寿螺等的入侵)

1、入侵者成灾的原因:①入侵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  ②环境条件适宜

③侵入种对环境适应性强    ④控制因素的丧失(缺少天敌)

2、危害: ①破坏入侵地物种的多样性,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

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专项练习3

1.下列有关人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碳酸,因此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

B.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因此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C.凤眼莲最初引入我国是作为青饲料用的水生植物,但现在却成为一大害草。为控制它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D.大气中的CO2的含量没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2.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B、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

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等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

D、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

3.江苏省有很长的海岸线,沿海地区的滩涂和树林形成了一道使洪水得到缓冲的“堤坝”,回答有关方面问题:

 (1)湿地是指(   )

A、沼泽地   B、河流和湖泊   C、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沿海滩涂

D、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沿海滩涂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水域

(2)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圈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B.湿地生态系统是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水源

C.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因而稳定性差。

D.红树林生态系统也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3)海难时,海浪高达数十米,人们为了适应海浪的突然袭击,调节身体的主要方式是( )

A、激素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  D、二氧化碳调节

(4)海难发生时,人们惊慌、精神过度紧张,身体分泌增加的激素是(  )

A、生长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催乳素

(5)海洋中水深2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成分看主要有( )

A、生产者、分解者  B、消费者、分解者  C、生产者、消费者  D、生产者

4.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了“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全面
丰收。右图是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 等生物作为_____  __ 。
  (4)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____________ 率。

(5)该生态系统是根据____________的原理建立的。 

(6)请你为某个农村设计一个具有能量和物质多级利用的生态农业流程图,用箭头完成流程图。(生物的呼吸作用耗能和分解者耗能可不标出)


5.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需要调控好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气体和湿度,这对作物的生长、产品的品质关系极大。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1)在冬季,温室密封,内外温差大,经常在温室内壁和薄膜(或玻璃)上结成一层水膜,致使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请分析原因                  

(2)日光温室在严寒冬季密封时间长、通风少,易使温室内CO2严重缺乏,使蔬菜处于严重CO2饥饿状态,长期下去,植株长势弱,易早衰,产量低。因此温室内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定期施放CO2气体。请你写出一种利用生物学的原理提高温室CO2含量的方法                 。

(3)在温室大棚,当突然停止供应CO2,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的变化分别是            

(4)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内温度应如何调整?为什么?                

(5)在温室中栽培的青菜,易受"菜青虫"蚕食,农民常喷洒农药杀灭"菜青虫".但这样的青菜农药残留量高,有的在喷药后的三个月内被食用仍可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请你用所学知识给出一种解决"菜青虫"问题的方法,并说明其优点.                   

                                  

6.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栽培植物的实验温室,温室中的各种条件可以通过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试完成下列问题;

  (1)以高纯度二氧化碳(气肥)的自动控制和调节为例,试把图下方的设备符号①、②、③填人图2中的合适位置。

  (2)请将下列序号按正确的工作顺序排列         

a.给出信息指令,打开CO2贮气罐阀门   b.信息反馈给微机

c.CO2气体释放,直到温室中CO2浓度达到微机所设定的浓度。

d.微机将温室中CO2浓度与所设定的浓度进行比较  e.传感器检测温室中CO2的浓度  f.如果温室中CO2浓度过低,微机发生指令
 (3)把控制室和温室中的设备符号用单线联接起来以表明其工作情况。 

(4)若提供的CO2气体中含有少量SO2,如何去除?

                        

  (5)按照微机处理问题的过程,完成该控制过程方法的流程图。

要求:①画出所缺少的流线。②填写图形中符号的说明文字。

A       ;B        ;C      

7.在原产地以外定居、生长、繁育的生物种被称为“外来种”或“侵入种”。近年来,人们对物种入侵的后果及对策格外关注。请回答:

 (1)目前在我国一些地区引进的大米草、水葫芦等外来种急剧生长,甚至取代了当地的优势物种,这一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请依据生态学原理回答:

①外来种对侵入地区定居扩张的原因是                  

②外来种对原有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                

(2)在我国温带水域,水葫芦生长旺盛,既可消耗水体中多余的养分,又可作为饲料和绿肥,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然而,把它们引种到亚热带水域却因生长过于旺盛而引发了生态灾难。请简要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地理原因                            

8.据报道,我国某地乡村植物种类急剧减少,已有数十种草本植物绝灭,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其原因是农民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中含氮量太高,导致大部分野花在生存竞争中败下阵去,取而代之的是疯长的荨麻。

(1)氮是植物生长的三要素之一,许多野花、野草在氮过多的土壤中却生长不良甚至造成物种绝灭,其根本原因是                 

(2)短文中所指的“生物多样性”指的是:                     

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氮的循环途径是:固氮细菌将大气中的氮进行生物固氮,成为硝酸盐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成为植物体内的有机成分;植食动物摄食后,又成为动物的有机成分。

(3)氮构成生物体的有机成分是:               。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将大气中游离态氮经固氨酶的作用生成氨的化合物,以利于植物的利用,而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

(4)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       。根瘤菌之所以能进行固氮作用,是因为它有独特的固氮菌,而根本原因是它具有独特的        。 

(5)科学家们正试图将固氮基因重组到稻、麦等经济作物的细胞中,建立“植物的小化肥厂”,让植物本身根据所需直接固氮,这样就可以免施氮肥,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如果这种重组能实现的话,那么固氮基因最终实现表达的遗传信息转移的途径是        

(6)这种生物固氮和工业合成氨来比较,它是在             条件下进行的,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器材、设备和        

诺贝尔奖:

2002年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

2003年发现了细胞膜上的水通道

2004年发现了包括约1000种不同基因的一个基因大家族,以及这些基因对应着的相同数目的气味受体种类。

2005年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RNA干涉现象以一种非常明确的方式抑制了基因表达,对于基因表达的调控、病毒感染的防护、控制跳跃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已被作为一种强大的“基因沉默”技术被用于全球的实验室,而且会推动新的医疗技术的出现. 

RNA干扰是基因转录后沉默的一种方式,是生物界古老而且进化的高度保守的现象之一。RNAi是通过siRNA介导的特异性高效抑制基因表达途径,由siRNA介导识别并靶向切割同源性靶mRNA。RNAi具有生物催化反应特征,反应中需要多种蛋白因子以及ATP参与。RNAi在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药物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专项练习4

1.“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地走向死亡。因此,不属于这种细胞死亡现象的是(  )

A.癌细胞的扩散           B.人胚胎时期的尾后来消失了

C.人皮屑的脱落          D.花冠在传粉后凋谢

2.瑞典生物化学家泰奥雷尔(H.Theorell)通过对酶的研究,发现有机体在有氧条件下利用营养素以产生有机体可利用能量的方式,并因此而获195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中能供给能量的营养素主要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B.直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是ATP

C.很多生物在无氧条件下也可在酶的作用下产生能量

D.所有生物都能在有氧条件下独立的通过酶的作用分解营养物质,释放能量

3.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成果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胃病的认识,大幅度提高了胃炎等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并最终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如图)。人类是幽门螺杆菌唯一自然宿主。据估计,全世界约50%的人胃部都“藏”有幽门螺杆菌,但只有极少数受感染的人会患上胃溃疡等胃病。

(1)目前,已经可以通过抗体试验、内窥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能够根治胃溃疡等疾病。对于抗生素杀菌的原理,有人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将不同浓度的新鲜血清,分盛在特定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幽门螺杆菌菌种,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容器中菌体数量I;再往各容器中加入等剂量的青霉素,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容器中菌体数量II。如下表所示:

容器编号

1

2

3

4

不同浓度的血清

浓缩1倍

浓缩0.5倍

标准血清

稀释0.5倍

菌体数量(个/mL)

I(未加入青霉素)

2200

2180

2180

2000

II(加入青霉素)

3000

2000

0

0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抗生素杀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个简便易行的步骤(所需材料自定)验证这一杀菌的原理:

A.增设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对影响幽门螺杆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推测幽门螺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4)为培养获得纯化的幽门螺杆菌,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那么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5)在生产和科研中,常选用处于    期的幽门螺杆菌作为菌种或研究材料.因为此时的幽门螺杆菌,               比较稳定。(4)若研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培养,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6)幽门螺杆菌在生态系统的成分属于      

(7)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处理后,才能倒掉。

4.2002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布雷尔、美国科学家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苏尔斯顿。

(1)他们利用线虫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受基因调控的。线虫发育时共有1090个细胞产生,但经过程序性细胞死亡正好消灭了131个细胞,结果构成了一个由959个体细胞组成的线虫。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我破坏的过程,不同于坏死,坏死是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现在我们还知道,有关调控线虫细胞死亡的绝大多数基因,在人体中也有相应的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人体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人的个体发育包括        两个阶段。

② 有一对肤色正常的年轻夫妇因各自家庭都有白化病史,故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结果检知胎儿具有白化病基因。这个孩子生下来后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③已知人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简析为什么有的神经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而有的细胞继续存活               

                                 。

(2)他们的研究为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提供重要基础,如果人类能掌握细胞生生死死的规律,那么像癌症和艾滋病这样的难题将不攻自破。化学奖奖给三位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为破译基因怎样控制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又是怎样发挥生理作用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工作提升了人类对生命进程的认识。

① 科学家普遍认为基因数目的多少不一定决定生物的复杂性和进化程度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基因是怎样表达与管理,所以专家普遍认为,随着DNA测序工作的完成,生物科学开始步入后基因组时代,即对基因结构的问题研究清楚后,从分子水平的角度看,下一个研究对象应是    (  )

A.核糖核酸   B.脱氧核糖核酸  C.蛋白质    D.脂类

② 对于人类基因的”大缩水”,如果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角度上看,人类在使用基因上很节约,很可能是    (  )  

A.一个基因控制合成多个蛋白质        B.一个基因含有多个遗传密码

C.合成一个蛋白质时共用多个基因       D.基因的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容易变动

.航天科技

【专项练习5

1.200510129时整我国成功发射“神舟6号”载人飞船。在此之前,我国首批200粒“太空育种牡丹”种子曾于2002年随“神州3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种植于山东荷泽百花园,目前共存活56株幼苗,与正常牡丹相比,太空牡丹表现生长势强、枝干壮、遗传基因明显等特点,预计这些植株2007年开花。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培育牡丹新品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  B.太空培育出的牡丹种子都符合人的需要

C.此育种方法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         D.处于太空的种子不具备发芽的条件

2. 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和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孪生火星探测器成功登上火星后,相继探测到火星上有水存在的可能,使人类探索自己星球以外的高级生命和追求地外栖息地的愿望将有可能成为现实。下列关于水与生命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B、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

C、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和代谢产生的水,排出水最主要的途径是肾脏排尿

D、水在光合作用中分解的反应式是:2H2O→4H++O2+4e- 

 

 

答案

【专项练习11、 D  2、 B 3、B 4、A 5、D

6.(1)原癌 病毒 抑制 激活 抗原 (2)化疗不具有特异性,人免疫系统具有特异性 (3)基因工程7.(1)RNA //单链RNA稳定性差,突变率高。  (2)禽流感不但可以通过家禽传播,而且还可通过野禽和候鸟传播。鸟类特别是候鸟活动范围大,且鸟类没有膀胱,直肠极短,粪便尿液随时排出体外,易把其所携带的禽流感病毒传播到它们活动过的地区。   (3)负链RNA→正链RNA(mRNA)→蛋白质   (4)①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入鸡体内,通过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形成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1分)//②若禽流感病毒侵入鸡体内,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和效应T细胞。  //③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消灭分布在内环境中的禽流感病毒。  //④禽流感病毒侵入体内细胞,效应T细胞及其所释放的淋巴因子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预以彻底消灭。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能有效地预防家禽患禽流感。8.(1)基因  发酵 (2)A  (3)检查血液中抗体的含量,推测肝细胞表面抗原的存在,因为人体受到少量病原体侵染后,人不会患病,但能使人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相应的抗体。 (4)肝细胞能产生大量转氨酶,受到病原体感染后,肝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液中。

【专项练习21、 A 2、C 3、B 4、C

5.1)骨髓移植  每个人的细胞表面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组织相容抗原,如果将别人的器官移植到病人身上,病人的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非己”成分而加以排斥

利用自身的干细胞构建组织器官  (2)增殖(分裂)  分化   没有细胞核

(3)会改变 。因为移植的正常骨髓完全替代了病人原有的病变骨髓,即新的造血干细胞取代了原有的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血细胞,但在此过程中,决定血型的基因不发生改变

(4)不会改变。因为子女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虽然血细胞的血型改变了,但是在生殖细胞中决定血型的基因没有改变。再者,由于母体血液和胎儿血液是不相通的,因此子女的血型是按照原来的血型遗传的。 (5)基因疗法6.⑴红细胞 红细胞为红色,便于记数清楚 ⑵测重量 ⑶时间前后对照⑷

时间(天)

次数

1

2

3

4

5

6

7

1

2

3

平均

⑸ 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pH或溶氧量等)的变化关系

7.⑴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⑵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目的基因是否表达⑶细胞工程和诱变育种 发酵⑷温度、pH、氧气等⑸培养液中的营养比例不协调(或碳氮比不协调)

8.(1)水、CO2、O2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2)内质网  肠淀粉酶、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3)①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②先将细菌体分别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用噬菌体去侵染已被标记的细菌 因为噬菌体营寄生生活。

【专项练习31、B 2、A  3 (1)D  (2)C (3)C(4)C(5)B  4.(1)阳光  (2)桑和稻(回答不完整不给分)  (3)细菌、真菌(只答—个不给分) 分解者 (4)物质的利用  (5)生态平衡(6 )

 

5.(1)使植物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 (2)①使用农家肥料,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加温室中的CO2 ②温室与养殖场的鸡舍、猪舍相连,通过动物的呼吸作用提高CO2 (3)C3下降,C5上升  (4)适当降温,以降低作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 (5)(本小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都可得分)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具有抗虫基因的青菜,所培育的青菜的抗虫性状能稳定遗传下去;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或者利用激素影响昆虫的发育和交配繁殖等,减少农药用量,减轻农药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6. (1)如图所示。

(2)(e)一(b)一(d)一(f)一(a)一(c)

(3)连线如图所示。

 (4)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

(5)①如图。②A:当前CO2浓度小于设定的浓度吗?B:发出关闭贮

气阀门的指令;C:发出打开贮气阀门的指令

7.(1)① 环境条件适宜(或非生物因素适宜) 没有捕食者(或没有天敌) ②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产生上述差异主要因为:温带冬季寒冷,水葫芦不再生长,亚热带的热量条件优于温带,水葫芦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8.(1)土壤养分不平衡,引起“喜氮”植物疯长,导致其它草本植物得不到阳光与空间,因而死亡。

(2)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蛋白质、核酸   (4)共生;固氨酶基因(5)DNA片断(固氨酶基因)mRNA蛋白质(固氮酶)(6)常温、常压;能源

【专项练习41、 A 2、D 3.(1)①抗生素破坏了细胞壁,使细菌过度吸水胀破死亡

②A.往加有青霉素的1、2号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

B.加入蒸馏水后菌体数量无变化,说明抗生素不能破坏菌壁;加入蒸馏水后,菌体全部死亡,说明抗生素破坏了细胞壁,导致菌体易吸水胀破死亡。

(2)幽门螺杆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或代谢废物或PH或溶氧等)的变化关系。

(3)异养厌氧型(4)选择(3)对数、个体的形态、生理特性(4)定期取样、细菌数目的对数(6)消费者(7)灭菌。

4.(1)① 受精卵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② 三分之一

③ 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在有的神经细胞中表达,而在另一些神经细胞中没有表达

(2)①C     ②A

【专项练习51、 A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