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生物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2014-5-11 0:36:58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生物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中,动物细胞内不具有的是

A.葡萄糖  B.糖元   C.核糖  D.纤维素

2.膳食纤维有助于胃肠蠕动,被人们誉为食物中的“第七营养素”。下列食物中膳食纤维较多的是①玉米 ②精制面粉③西芹④豆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

A. 核酸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质

4.在大气湿度大时,发育中的果实常会缺钙,主要原因是

A.蒸腾作用弱,影响钙的吸收    B.呼吸作用弱,影响钙的吸收

C.蒸腾作用弱,影响钙的运输     D.蒸腾作用强,影响钙的运输

5.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A. 糖元、胰岛素、性激素   B.纤维素、性激素、生长激素

C.淀粉、淀粉酶、糖元    D.ATP、DNA、RNA

6.关于蓝藻和蛔虫的结构及代谢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蛔虫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B.蓝藻有叶绿体,蛔虫没有叶绿体

C.蓝藻是光能自养型生物,蛔虫是化能自养型生物

D.蓝藻可以吸收利用CO2,蛔虫不能吸收利用CO2

7.关于下列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线粒体 ②叶绿体 ③高尔基体 ④核糖体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

 ⑴上述所有细胞器都含蛋白质

 ⑵能复制的细胞器只有①②

 ⑶含单层膜的细胞器只有③⑤

 ⑷含RNA的细胞器只有①②

A.⑴⑶     B.⑴⑷    C.⑵⑶    D.⑵⑷

8.图中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

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

C.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d

D.以H218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9.根据生物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积累的元素一定是植物的必需元素

B.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既能释放二氧化碳,又能产生大量能量

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水的分解,又有二氧化碳的固定

D.高等植物细胞壁主要由果胶和蛋白质构成

10.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光能转化在电能的实质是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连续得失电子的过程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的分解

C.温度降到0,仍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NADP+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有机物中

11.下表所示三种不同植物水分散失的比率不同的一个原因是不同植物

 植物

每天散失的水量

仙人掌

0.02

马铃薯

1.00

苹果

19.00

A.有不同数量的气孔 B.根的吸水方式不同

C.根细胞液浓度不同  D.含亲水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12.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

13.经测定,某植物上叶片甲中的K、P等元素不断地被运输到叶片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甲比叶片乙更接近植物的根系

B.叶片乙的生长速度小于叶片甲

C.叶片乙的细胞比叶片甲更趋于衰老

D.叶片甲的细胞中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14.人体内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

A.苏氨酸  B.丙酮酸  C.丙氨酸  D.核苷酸

15.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摩尔数为N。在安静情况下,人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

A.1/3 N    B.3N  C.6N  D.12N

16.下图表示人体内氨基酸与其他物质间的关系,与之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过程既能获得非必需氨基酸,又能获得必需氨基酸

B.④过程能改变氨基酸的种类,不能改变氨基酸的数量

C.⑤⑥过程经过脱氨基作用才能都进行

D.胰岛细胞分泌的物质可促进④过程

17.取三粒质量相同的大豆种子,一粒放在黑暗中长成豆芽甲,另两粒在光下发育成植株乙、丙。测定甲、乙的鲜重和丙的干重,并与大豆种子比较,增加的重量分别为a、b、c。则a、b、c的主要增重因素分别是吸收利用了

A.水;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水

C.二氧化碳;水;水和二氧化碳   D.水;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18.引起植物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有

A.温度、湿度  B.湿度、空气    C.阳光、地心引力  D.阴暗、温度

19.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下列对有关曲线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甲图可知,一定范围内,CO2的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B.由乙图推知,B点以后,载体数量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限制因素之一

  C.由丙图可知,缩短日照时间可促使B种植物提前开花

  D.由丁图可知,A点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强

21.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下图甲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图乙中的位置是  (  )

  A.a     B.b    C.c    D d

22.经测定,茶叶中含有少量的咖啡因。咖啡因具有扩张血管、刺激心脑等作用,因此咖啡因可作为

A.营养品  B.中枢神经兴奋剂  C.镇静剂  D.酒类添加剂

23.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什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在0-25 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小

  B.在0~25 min期间,C0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

  C.在0—25 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

  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02的能力强

 

24.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26.皮肤、肠粘膜组织损伤,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大,血浆则渗入间隙而形成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是

A.激素调节  B.体液调节   C.植物性神经调节   D.高级神经中枢调节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在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能形成ATP的场所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基质    D.细胞质基质

28.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激素A是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  B.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

C.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D.各类生物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分泌

29 .下列属于肝脏正常生理功能的是

A .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B .分泌胆汁消化脂肪酸

C .将多余的脂肪转变成为脂蛋白 D .脱氨基后将含氮部分转化为尿素

30.下列关于植物原生质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获得原生质体的最常用方法是酶解法

  B.原生质体具有全能性,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C.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后,始终能保持活力

  D.培养原生质体时,必须加入植物激素和蔗糖

31.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刚从卵中孵出的鸭总是紧跟着它看到的第一个运动着的大目标行走,此现象属本能

B.“飞蛾扑火”的行为属于趋性

C.马戏团里的小狗做算术题是条件反射

D.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神经控制

32.依据右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H]经1→2转移到C6H12O6的过程中,还原X,这时X代表三碳化合物

B.[H]经2→1转移到水中,则X代表丙酮酸

C.人体内实现C6H12O6到多糖的转移,可发生在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

D.X经4转移过程,可形成各种氨基酸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33.(8 分)现提供生长良好的菠菜,请就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 l )提取菠菜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研磨时叶绿素遭到破坏,应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的___________(试剂)。

( 2 )若要验证菠菜属于 C3 植物,请写出利用双面刀片、显微操作器材等完成的主要方法步骤: ___

( 3 )如果将菠菜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透明密闭玻璃钟罩内,并一次性提供一定量的14CO2时,光下连续测定叶绿体中14C3 化合物的含量,预期结果是

( 4 )为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某同学把撕取的菠菜叶片带叶肉的下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直接用高倍镜仔细观察,未能达到实验目的。请修改其主要的方法步骤:

34.(11分)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移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合成的ATP用于____________,释放的氧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C02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

  (2)线粒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的ATP用于_______,吸收的氧气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0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请解释原因。

  

(4)假如上述两支试管移人黑暗环境中,保持温度不变,两支试管产生气泡量分别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35 . ( 5 分)下图一的 A 、 B 表示大豆、玉米两种植物的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二为这两种植物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的 CO2-光合速率曲线, a 、 b 、 c 、 d 为曲线 上的点。请据图分析回答:([ ]中填序号)

( l )图一中含有无基粒的叶绿体的细胞是[ ]__________

( 2 )图二曲线上 ab 段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图二中表示玉米 CO2-光合速率曲线的是____ ______;在夏季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条件下,哪条曲线的光合速率下降更明显?       _

( 4 )与施用化肥相比,增施农家肥能提高光合效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6.(9分)下表是几种植物种子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质量百分数),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1)上述种子中储存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____,人类以上述______________的种子为食时,获取的能量最低。

(2)肝脏功能弱的人不宜多食用_______________的种子。因为肝脏功能弱,可使脂蛋白合成受阻,_______________不能从肝脏顺利运出。

(3)上述植物种子萌发时,吸胀吸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的种子,种子中有机物分解时耗氧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的种子。

(4)大豆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将储存的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然后经过_______作用,其中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转化为糖类。

37.(8分)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

(4)大脑皮层控制手运动的中枢分布在_____,其范围比膝代表区的要__(大、小)。

38.(12分)下图是细胞内物质代谢综合图解,请填图并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方框内的物质(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和①②两个过程。

(2)糖类代谢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报导,台湾某次地震中有—小男孩为地震灾害所困8天获救。在这8天中小男孩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猪吃糠长“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的人油腻食物吃得很少,结果患了肥胖症,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转化而来,

(6)由图示可知,三人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的枢纽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简要说明我们为什么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8分)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O2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 一小时后测定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上表数据.在下列坐标中正确描点并绘出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曲线。

(2)在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____________moI,在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______________ moI。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仓库中贮藏苹果时,O2相对浓度在______________时较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贮藏时还要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成熟的苹果榨成汁,取少量注入试管中,然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科学家2001年11月15日宣布,他们首次成功克隆了人类胚胎。但是这些科学家同时声称,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克隆人,而是为了制造胚胎干细胞治疗多种疾病之用。

  克隆就是将一个体细胞的DNA移入一个已经被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用电或者化学方法刺激这个改造后的卵细胞,使它开始分裂并成为一个胚胎,这个胚胎的基因与体细胞提供者的基因绝大部分是相同的。

  材料二:2001年11月3日18时05分,我国首侧“胎儿上皮细胞”克隆牛“康康”在山东莱阳农学院诞生。现场公证人员公证,这是我国惟一健康存活的体细胞克隆牛。上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克隆越难,把它作为供核细胞尚属首例。

材料三:

据材料分析:

(1)“改造后的卵细胞”的分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

(2)“胚胎的基因与体细胞提供者的基因绝大部分是相同的。那么“不相同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方式属______________遗传。

(3)写出以下过程或结构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4)请列举出与材料2有关的生物技术(至少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贵花卉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株的 (  )

  A.茎尖   B.子房壁

  C.花粉粒  D.叶片

(6)克隆人类胚胎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  )

  ①摒弃现有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

  ②发挥道德规范作用,限制科技的^面效应

  ③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为准绳

  ④调整现有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1.(9分)如图所示,正在萌芽的种子放在一广口瓶内,瓶内放一盛有足量溶液的小烧杯,广口瓶再与一水银液体压强计相连,在温度不变、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水银只升高到15.9cm就不再升高了。这证明瓶中的空气被利用了________%(体积比)。

(2)瓶中放入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代替。

(3)此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中瓶内只放置萌发的种子,则水银柱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银柱升高15.9cm后,萌发的种子将进行________________,最终将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