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学调研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道小题,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中,除了C、H、O、N、P、S外,还有三个元素是
A.K、Na、Ca B.K、Ca、Mg
C.K、Mg、B D.Na、Cu、Zn
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绝大多数细胞一生都要经历的阶段是
A.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 B.分化、衰老、未分化、死亡
C.衰老、分化、未分化、死亡 D.分化、未分化、衰老、死亡
3. 将两株长势、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A(完全培养液)、B(缺铁的完全培养液)瓶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B瓶中的植物表现出嫩叶缺绿症——外周失绿,近叶脉处仍是绿色,向B瓶中补充极少量的铁盐后上述症状消失。这说明铁元素是
A.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
B.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
C.不可再度利用的矿质元素
D.构成叶绿素分子的必需矿质元素
4.核质比=Vn/(Vc-Vn)(Vc为细胞体积,Vn为细胞核体积),一般幼稚型细胞与其成熟型细胞比较,核质比
A.大 B.小 C.无变化 D.以上结果都有可能
|
O2供给量关系的曲线是
A.a B.b C.c D.d
6.下列各生物数据(值),正确的是
A.人的红细胞的的直径大约为8nm
B.乳酸菌分解1mol的葡萄糖释放的能量是61.08kJ
C.人的血糖浓度通常在80—120mg/L
D.真菌培养基的最适pH为5.0—6.0
7.下图表示脂肪在人体中代谢的示意图,对a、b、c、d的描述,错误的是
![]() |
脂肪
A.a表示储存在皮下组织、肠系膜等处 B.b表示脂肪酸
C.c表示CO2+H2O+能量 D.d表示糖元等
8.下面左表是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某绿色植物的氧气释放速度,右表是在某一光照强度下测得的该植物的氧气释放量,那么,这一光照强度是
时间(min) | 0 | 20 | 40 | 60 |
氧气释放量(ml) | 0 | 10 | 30 | 50 |
光照强度(Klux) | 0 | 2 | 4 | 6 | 8 |
氧气释放速度(ml/h) | -10 | 10 | 30 | 40 | 50 |
A.2 Klux B.4Klux C.6Klux D.8Klux
9.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为
A.均相同的 B.均各不相同的
C.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D.除X、Y染色体外,其余均相同
10.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内容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四张图,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这四张图的是
A.遗传图 B.编码图 C.序列图 D.转录图
11.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B.加入少许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C.叶绿体中的色素可溶解在乙醇中
D.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使绿叶研磨充分
12.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净化主要是利用细菌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同化作用 D.化能合成作用
13.下列关于细菌菌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菌落由大量的各种细菌组成 B.在液体培养基中可以形成各种菌落
C.不同菌种的菌落特征不同 D.菌落是不能用肉眼观察到的
14.紫茉莉的花色受核基因控制,开红花(CC)的品种与开白花(cc)的品种杂交,F1(Cc)开粉红花。紫茉莉的枝叶的颜色受质基因控制,有绿枝、白枝与花斑枝。现用粉红花、花斑枝为母本,白花、白枝为父本,两者杂交。其后代不可能有
A.粉红花、花斑枝 B.白花、白枝
C.红花、绿枝 C.白花、花斑枝
15.下图为细胞内两种主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分子) a(小分子)
C H O N
细胞的主要化合物
B(大分子) b(小分子)
①
A.①为C H O N P B.b包含8种核苷酸
C.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有A与B D.A与B决定细胞的性状
16.建立食用菌房与沼气池是生态农业的两个重要措施,这里所利用的生态原理是
A.延长食物链以提高物质利用率 B.扩大食物网以增强抵抗力稳定性
C.能为人与农作物提供能源 D.再度利用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17.下列关于胚芽鞘生长与向光性的各种实验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目的不一致的是
A.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
B.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研究其感光部位
C.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
D.将含IAA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
18.下表是甘蔗和水稻某些特征的比较,错误的一项是
甘蔗 | 水稻 | ||
A. | CO2的利用率 | 高 | 低 |
B. | 强光下的光合速度 | 高 | 低 |
C. | 叶片特征 | 维管束鞘细胞大 | 维管束鞘细胞小 |
D. | 叶绿体 | 只分布于维管束鞘细胞 | 只分布于叶肉细胞 |
19.农作物能直接利用的氮素是
A.化肥中的氮素 B.动物排出物与遗体中的氮素
C.自身残落物中的氮素 C.大气中的氮素
20.为探索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地分成两份置于网斗中
C.把土壤分成两组,对照组土壤进行灭菌处理, 实验组土壤不作处理
D.将网斗中的落叶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21.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各时期中染色体变化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前期,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
B.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C.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移向两极
D.末期,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形态
22.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用适当的酶除去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B.需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促使两个原生质体融合
C.形成的杂种细胞需通过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才能形成杂种植株
D.两个二倍体细胞杂交所获得的杂种植株还是二倍体
23.下列关于荠菜与蛙的胚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荠菜与蛙胚的发育都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
B.荠菜与蛙胚发育过程中胚体各部分细胞的分裂速度都是相同的
C.荠菜的胚发育是在胚珠内完成的,蛙的胚发育是在卵膜内完成的
D.荠菜与蛙胚发育过程中都发生了细胞分化
24.动物安静状态时的代谢叫做基础代谢。
右图是随外界温度变化时的变温动物、恒温
动物的体温及其基础代谢量(用呼吸量表示)
的坐标图。属于恒温动物的体温与基础代谢
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①与③ D.②与④
25.用出芽生殖方式进行繁殖的多细胞生物是
A.带芽的马铃薯 B.产生芽体的水螅
C.带芽的月季枝条 C.带芽体的酵母菌
26.下列关于人体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多方向性的
B.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能将兴奋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C.由神经细胞传送出来的物质都称为神经递质
D.中央前回可通过传出神经将兴奋传到效应器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制备单克隆抗体所要涉及的生物技术是
A.细胞融合 B.细胞培养
C.人工诱变 D.转基因
28.右图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下列对这一图解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当谷氨酸过量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会下降
B.当谷氨酸过量时,谷氨酸脱氢酶的合成会受阻
C.这种调节是快速、精细的
D.如能把谷氨酸及时排出细胞,细胞内谷氨酸的合成会加快
29.将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入原核细胞时,获取真核细胞中的目的基因,一般要采用
A.用“鸟枪法”直接提取 B.用DNA合成仪合成
C.用酶切法与酶解法分离 D.用DNA扩增仪扩增
30.下面A图表示动物精巢内所看到的体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的变化图,B图表示在上述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B图所示与A图所示相对应的是
A.a-② B.b-③ C.c-① D.d-④
31.在验证酶的特性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验证温度影响时,需将酶与反应物混合后,严格控制在不同的温度中观察反应结果
B.验证pH影响时,需将酶与反应物混合后,严格控制在不同的pH中观察反应结果
C.验证高效性时,应用无机催化剂作对照
D.验证实验中,如反应过快而影响观察时,可将酶进行稀释
3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内质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扩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B.可与细胞核外膜、细胞膜、线粒体外膜相连
C.与蛋白质、糖类、脂质形成有关
D.能对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转运并分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80分。
33.(6分)右图为人的吞噬细胞摄取与处理病原细菌的示意图。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分解细菌,并将分解残体排出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细胞吞噬细菌并排出残体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
▲ 。
(2)图中溶酶体分解细菌的过程,在免疫学上属于
▲ 。
(3)通过这一过程,吞噬细菌能将细菌的 ▲ 暴露出来,并将其呈递给 ▲ (写出三种免疫细胞),使之迅速 ▲ 成为有免疫效应的细胞。
34.(11分)下图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物质代谢系列,图中①-⑤为反应过程,A-N为物质,a与b为结构。请据图作答。
(1)E物质是_____▲______,在弱光下②过程缓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所致。
(2)a结构内发生的能量代谢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b结构内发生的能量代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这个细胞的有机物积累量为零是,在单位时间内A-N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强光下,b结构产生的M物质会迅速扩散到哪里?为什么?____▲____。
35.(8分)下面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通过①过程合成②物质,在遗传学上称为 ▲ ,与合成DNA不同,这一过程的特点是 ▲ 。
(2)③过程称为 ▲ ,需要的物质和结构有 ▲ (写出五种)。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蛋白质实现的,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例如,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 ▲ 发生变化所致;白化病则是由于 ▲ ,而间接影响性状。
36.(8分)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主要利用微生物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的一种技术。以下是关于发酵工程内容的流程。
(1)菌种选育的方法有多种。早期人们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提高了青霉素的产量。随着
技术发展,人们除了采用这类方法外,还开始用 ▲ 等方法,构建工程细胞或工程菌进行发酵,生产出合乎人们要求的更多的产品。
(2)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不同,发酵工程中培养基的种类属于 ▲ 。
(3)在进行发酵之前必须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进行_____▲_____。发酵过程是工程的中心阶段。这时,除了要检测发酵进程外,还要及时添加培养基组分;同时,要严格控制
▲ 与转速等发酵条件。例如,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 ▲ 的变化会使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产物发生变化。
(4)从发酵罐中获得发酵产品必须经过_ ▲ _。
37.(8分)在某野生型果蝇(纯种)种群中,发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为确定该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突变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并完成鉴定方案:
首先将该突变型雄果蝇与 ▲ 。
若F1 ▲ ;
若F1 ▲ 。
38.(10分)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关于人体的稳态的问题。
(1)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它降低血糖含量的途径有: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原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的合成,抑制非糖物质的分解; ▲ 。它的分泌量除了直接受血糖含量的变化影响外,还可以接受 ▲ 的控制和
▲ 分泌量的影响。
(2)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 ▲ 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科学家们是怎样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的? ▲ 。
(3)人体能通过体液和神经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例如,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尿量会减少,从而保持了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完成下列调节机制的图解。
(4)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剧烈运动或严重腹泻时,应及时补充 ▲ ,否则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和血压 ▲ 。
39.(7分) 下图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作答。
(1)用图中字母表示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
(2)在答卷纸的图中用箭头(→)表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碳素循环。
(3)下表表示该生态系统营养级与能量流动情况。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 ▲
同化总量 | 贮存能量 | 呼吸消耗 | |
A | 900 | 200 | 700 |
B | 100 | 15 | 85 |
C | 15 | 2 | 13 |
D | 180 | 60 | 120 |
40.(7分)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而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都会改变基因频率。
(1)在自然状态下基因频率变化原因有 ▲ 。
(2)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S)对灰色(s)为显性。1870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生活的桦尺蠖种群基因型频率为:SS10%,Ss20%,ss70%,此时黑色(S)的基因频率是 ▲ 。工业革命后,这种尺蠖种群中黑色(S)的基因频率会 ▲ ,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 ▲ 所致。
(3)用人工选择的方法也能改变种群基因频率。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用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从子二代中选出灰身雌雄个体,使其自由交配(实验在理想条件下进行),得到子三代。将子三代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填入下表。
基因型频率(%) | 基因频率(%) | ||||
BB | Bb | bb | B | b | |
子一代 | 0 | 100 | 0 | 50 | 50 |
子三代 | ▲ | ▲ | ▲ | ▲ | ▲ |
41.(8分)用实验验证胰岛素导致低血糖效应,现提供实验材料与用品如下:小白鼠6只(已经饥饿处理)、注射器、鼠笼、胰岛素溶液(2U/ml)、50%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等。
注:小白鼠低血糖效应为:首先出现弓张、乱滚等惊厥反应,然后出现休克反应。
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要求都是:0.1mol/
实验要求:①注射胰岛素引起小白鼠惊厥反应,补充葡萄糖后惊厥反应消失。
②注射胰岛素能致小白鼠休克。
请设计实验的步骤:
(1) ▲
(2) ▲
………………………
最后,比较三组小白鼠的活动情况,并分析所得结果。(只要求写出实验步骤)。
42.选做题
A题.(7分)基因敲除是应用DNA重组原理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重组原理,用设计好的DNA片段替代动物细胞内的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运用基因重组进行基因敲除依然是构建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中最普遍的使用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把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应选择一个合适的 ▲ 与之结合,在这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是 ▲ 和 ▲ 。
(2)如果要获得一只含目的基因的小鼠,则选择的受体细胞应该是 ▲ ,基因导入该细胞时,可以用 ▲ 等方法。
(3)上述途径获得的动物,其后代是否都含目的基因。为什么?_________ ▲ _____
B.(7分)右图中曲线A表示某人在短时间剧烈运动及其前后的实际耗氧量,曲线B是根据其运动量大小计算出的耗氧量理论值。请据图回答:
(1)在运动时,曲线A大大低于曲线B,这是因为人体
此时能量的供应来自于 ▲ 等生理过程。
(2)在运动后,曲线A大大高于曲线B,表明肌肉疲劳的恢复过程需要 ▲ 。
(3)在运动过程中,肌肉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但血
液的pH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 。
(4)在图中画出专业运动员在短时间剧烈运动及其前后的实际耗氧量的曲线。
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选项 | B | A | C | A | B | D | B | D | B | B | A | B | C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选项 | C | D | D | D | D | A | C | C | D | B | A | B | D |
二、选择题:
题 号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选 项 | AB | ACD | BD | AB | CD | ABC |
三、非选择题:(除下列标出2分一空外,其余各空均为1分一空)
33.(6分) (1)一定的流动性 (2)非特异性免疫 (3)抗原决定簇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2分) 增殖分化
34.(11分)(1)C3 光反应的产物还原氢和ATP过少,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2分)
(2)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 活跃的化学能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
(3)⑤ (4)G=N、M =H(2分) (5)叶绿体,光合作用强,需要大量CO2(2分)
35.(8分)(1)转录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U替代T与A配对(2分)
(2)翻译 mRNA、氨基酸、tRNA、核糖体、酶、ATP(2分,答5种2分,答3种1分)
(3)结构蛋白(蛋白质的结构) 酶的缺失
36.(8分)(1)基因工程、细胞工程(2分) (2)液体、天然培养基 (3) 严格的灭菌 温度、PH、溶氧(2分) PH、溶氧 (4)分离提纯
37.(8分)鉴定方法:将这只突变型雄果蝇与野生型雌果蝇交配,(2分)
(1)若后代(F1)都为野生型,则该突变为隐性突变(1分),再将F1自由交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若突变型仅存在于雄性果蝇,则该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1分),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1分);(2)若后代有野生型,也有突变型,则为显性突变(1分),若突变型都为雌性果蝇,野生型都为雄性果蝇,则该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1分),若突变型雌雄都有,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分)。
38.(10分)(1)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 神经系统 胰高血糖素
(2)产热和散热 保留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的动物,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如果破坏下丘脑,动物就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了(2分)
(3)(2分,每二空1分)
(4)水分和无机盐 下降
39.(7分)(1)A→B→C
(2)(3分,画错不得分)
(3)否(1分),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小于所有生物呼吸消耗能量之和。(2分)
40.(7分)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遗传漂变、迁移(答出其中2个者得1分,答出其中3个者得2分)
(2分) (2)20% 上升 自然选择 (3) (基因型频率全对者1分;基因频率全对者1分)
基因型频率(%) | 基因频率(%) | ||||
BB | Bb | bb | B | b | |
子三代 | 44.4 | 44.4 | 11.1 | 66.7 | 33.3 |
41.(8分) (1)取6只小白鼠称重后,分实验组4只和对照组2只。(或三组,每组2只)(2分)
(2)给实验组小白鼠注射胰岛素溶液(按0.1mol/
(3)观察并比较两组动物的反应情况,并记下时间。(2分)
(4)当实验组小白鼠出现惊厥反应时,记下时间,立即给其中两只注射葡萄糖溶液(按0.1mol/
42.(7分)选做题
A题:(1)运载体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2)受精卵 显微注射法(或病毒感染法)(3)否,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2分)
B题:⑴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分) ⑵氧气(或有氧呼吸供给能量或ATP) ⑶血液中含有多对缓冲物质,可以使血液的pH保持稳定
(4)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