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模拟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2第1—2章)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00·上海)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两种碗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 )
A.0 B.1/4 C1/8. D.1/16
2.(2000·广东)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不连锁)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的个体占总数的 ( )
A.2/16 B.4/16 C.6/16 D.8/16
3.(2001·上海)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若每对染色体含有一对杂合基因,且等位基因具有显隐性关系,则该生物产生的精子中,全部为显性基因的概率是 ( )
A.1/2 B.1/4 C.1/8 D.1/16
4.(2002·广东)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以基因型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则母本植株所结籽粒的表现型 ( )
A.全是灰种皮黄子叶 B.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C.全是白种皮黄子叶 D.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5.(2003·广东)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 )自交后代(F2 )均表现3∶l的性状分离比。以上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和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 )
A.F1 植株和F1 植株 B.F2 植株和F2 植株
C.F1 植株和F2 植株 D.F2 植株和F1 植株
6.(2003·上海)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 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7.(2004·广东)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 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 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8.(2004·广东)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
A.aaBb、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AABB、aabb
9.(2004·广东综合)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10.(2004·上海)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 )
A.0粒
B.30粒 C.60粒 D.90粒
11.(2005·广东)人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是线粒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右图所示的遗传图谱中, 若I-l号为患者(Ⅱ一3表现正常),图中患此病的个体是 ( )
A.Ⅱ— 4、Ⅱ— 5、Ⅲ—7 B.Ⅱ—5、Ⅲ—7、Ⅲ—8
C.Ⅱ—4、Ⅱ—5、Ⅲ—8 D.Ⅱ—4、Ⅲ—7、Ⅲ—8
12.(2005·上海)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
13.(2005·上海)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14.(2005·辽宁综合)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抗病 红种皮 | 抗病 白种皮 | 感病 红种皮 | 感病 白种皮 | ||
一 |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 416 | 138 | 410 | 135 |
二 |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80 | 184 | 178 | 182 |
三 |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 140 | 136 | 420 | 414 |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B.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15.(多选)(2005·江苏)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体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16.(2005·天津理综)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 )
A、1/4 B、3/4 C、1/8 D、3/8
17.(多选)(2006·江苏)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 ,F1 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 )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9:1
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3:1,非甜与甜比例3:1
C.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1:1:l:l
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甜与非甜比例1:l
![]() |
18.(2006·天津)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体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体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体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体
19.(2001·广东)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 )
A.1:1 B.1:2 C.1:3 D.0:4
20.(2002·上海)基因型为 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 ( )
A.4︰1 B.3︰1 C.2︰1 D.1︰1
21.(2002·上海)右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它属于 ( )
A.第一极体 B.第二极体 C.卵原细胞 D.卵细胞
22.(2003·上海)4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 ( )
A.4个二倍体精细胞 B.8个单倍体的精细胞
C.4个单倍体的精细胞 D.16个单倍体的精细胞
23.(2003·广东)已知某植物的体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右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模式图,该细胞处于 ( )
A.有丝分裂后期 B.有丝分裂末期
C.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 D.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
24.(2004·全国)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 ( )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25.(2004·广东综合)在适宜时期取材,能观察到植物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实验材料是 ( )
A.根尖 B.花药 C.茎尖 D.种子
26.(2005·广东综合)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减数分裂特点,人类男女性别比例是1:1。人的性别决定发生于 ( )
A.减数分裂过程中 B.受精作用过程中
C.囊胚形成过程中 D.原肠胚形成过程中
27.(2005·上海)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 ( )
A.46 B.23 C.4 D.0
28.(2005·上海)右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的示意图,它属于 ( )
A.精巢中的细胞 B.受精卵
C.骨髓干细胞 D.雄配子
29.(2005·辽宁综合)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 )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原细胞
30.(2006·广东)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答 题 卡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90分)
31.(13分)(2004·全国Ⅰ)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 ||||
组别 | 表现型 | 高茎红花 | 高茎白花 | 矮茎红花 | 矮茎白花 |
甲 | 高茎红花×矮茎红花 | 627 | 203 | 617 | 212 |
乙 | 高茎红花×高茎白花 | 724 | 750 | 243 | 262 |
丙 | 高茎红花×矮茎红花 | 953 | 317 | 0 | 0 |
丁 | 高茎红花×矮茎白花 | 1251 | 0 | 1303 | 0 |
戊 | 高茎白花×矮茎红花 | 517 | 523 | 499 | 507 |
据
上表回答: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 。
(2)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以A和a分别表示株高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花色的显、隐性基因。
甲组合为 × 。 乙组合为 × 。
丙组合为 × 。 丁组合为 × 。
戊组合为 × 。
(3)为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应采取的杂交组合是 。
32.(10分)(2004·广东) 并指I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表型正常。(显性基因用S表示,隐性基因用s表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母的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的为 ,父亲的为 ,母亲的为 。
(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I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
(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型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 。
![]() |
33.(9分)(2005·江苏理综)下图为与白化病有关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用a表示,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遗传病是受 (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2)图中I—2的基因型是 ,Ⅱ—4的基因型为 ,
(3)图中Ⅱ—3的基因型为 ,Ⅱ—3为纯合体的几率是 。
(4)若Ⅱ—3与一个杂合女性婚配,所生儿子为白化病人,则第二个孩子为白化病女孩的几率是
![]() |
34.(11分)(2005·广东)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 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
项目 | 基因组合 | A、B同时存在 (A B 型) | A存在、B不存在 (A bb型) | B存在、A不存在 (aaB 型) | A和B都不存在 (aabb型) |
鸡冠形状 | 核桃状 | 玫瑰状 | 豌豆状 | 单片状 | |
杂交组合 | 甲:核桃状×单片状→F1: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 | ||||
乙:玫瑰状×玫瑰状→F1:玫瑰状,单片状 | |||||
丙:豌豆状×玫瑰状→F1:全是核桃状 |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甲组杂交F1 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 。
(2)让乙组后代F1 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
(3)让丙组F1 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体理论上有 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种,后代中纯合体比例占 。
35.(10分)(2005·全国卷Ⅱ)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
雌蝇 | 3/4 | 0 | 1/4 | 0 |
雄蝇 | 3/8 | 3/8 | 1/8 | 1/8 |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 。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 。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
36.(6分)(2005·全国卷Ⅲ)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 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 和 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7.(7分)(2006·广东)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F1代性状 | 紫茎 | 绿茎 | 缺刻叶 | 马铃薯叶 |
数量(个) | 495 | 502 | 753 | 251 |
(1)用两个番茄亲本杂交,F1 性状比例如上表。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2)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A与a的分开时期是 ,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F1 中基因型为AABb的几率是 。
38.(8分)(2006·广东)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孩子,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患者为男孩的几率是 。
(2)若该夫妇再生育表现正常女儿的几率为 。
(3)该夫妇生育的表现正常女儿,成年后与一位表现正常的男性苯丙酮尿症携带者结婚,后代中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 ,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几率为 。
39.(10分)(2006·重庆)甲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乙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为r)。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如果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只患乙病的概率是 ,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孩子的性别是 。
40.(6分)(2006·四川)小猫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 B )、褐色(aaB )、红色(A bb)和黄色(aabb)。下图是小猫狗的一个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Ⅰ—2 的基因型是 。
(2)欲使Ⅲ—1 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 的雄狗杂交。
(3)如果Ⅲ—2 与Ⅲ—6 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 。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2第1—2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A | B | D | D | C | D | C | A | D | B | C | C | B | A | BC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D | AB CD | C | A | C | A | D | A | C | B | B | D | A | C | C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90分)
31.(13分)(1)高茎 红花
(2)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3)戊
32.(10分)(1)SS或Ss Ss Ss (2)SS、Ss、ss (3)Ss
33.(9分)(1)常染色体 (2)Aa aa
(3)AA或Aa(2分) 1/3(2分) (4)1/8(2分)
34.(11分)(1)测交(1分) 1:1:1:1
(2)核桃状:豌豆状=2:1 (3)80 (4)6 1/4
35.(10分)(1)常染色体 X染色体
(2)雌蝇灰身直毛 雄蝇灰身直毛
(3)BbXFXf BbXFY
(4)1:5 (5)BBXfY BbXfY bbXFY
36.(6分)(1)RrBb (2) RRbb rrBB
37.(7分)AaBb aaBb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4(2分) 1/8(或2/16)(2分)
38.(8分)(1)1(或100%) (2)3/8 (3)1/48 1/4
39.(8分)(1)RrXBXb (1分) RrXBY (1分) 7/16 3/16 男性
40.(6分)(1)AaBb (2)黑色、褐色 (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