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细胞的代谢》测试题

2014-5-11 0:37:02下载本试卷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若使某细胞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生长素

2.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有些酶是核酸B.在0℃37℃范围内,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C.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D.任何活细胞内都有酶的存在

3.由肝糖原转变成其他物质并供给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过程是               (  

①ADP+Pi+能量    ATP

②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③ATP    ADP+Pi+能量  ④肝糖原    C6H12O6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4.下列光合作用的几个步骤,它们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CO2的固定 ②释放O2 ③叶绿素吸收光能 H2O的光解 C3化合物被还原

A.③②④       B.③④②    C.④②③⑤  D.④③②⑤

 
5.将离体叶绿体加入到含有ADP、磷酸、NADP+等成分

的溶液中,用右图所示条件进行光作用。实验后绘成曲线,

该曲线纵坐标表示(  

A.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率        B.O2的释放量

C.CO2的吸收量     D.ATP和NADPH的数量

6.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氨基酸培养胰腺细胞,

最后测出细胞分泌带有放射性的胰岛素,如果用仪器测试放射性物质在细胞中出现的顺序,这个顺序应该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中心体         ④染色体

⑤高尔基体          ⑥细胞膜上的载体                 ⑦细胞膜     ⑧细胞核

A.①③④⑧⑦       B.②③⑧④⑤   C.⑦⑥②⑤⑦    D.⑦②⑧④⑤

7.在30%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③洋葱表皮细胞 ④干种子细胞

⑤蛙卵细胞 ⑥洋葱根尖的根冠细胞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8.将下面密封装置放到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较长一段时间后,玻璃弯管中有色液滴的移动状态及原因是      (  

A.不移动,因为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产生与消耗的气体分子数相同

B.不移动,因为瓶内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与消耗的气体分子数相同

C.向右移动,因为瓶内酵母菌无氧呼吸越来越强

D.向右移动,因为瓶内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越来越多

9.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两倍

10.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 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B.溶液内产生的CO2 大量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DNaHCO 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的缘故

11.下图甲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点与c点相比较,c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是     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  

 
                                                               (  

A.高、高           B.低、基本一致  C.低、高       D.高、基本一致

1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暗反应属于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B.暗反应是使CO2变成(CH2O)的反应

C.暗反应是使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的反应 D.暗反应是只在暗处进行的反应

13.图6-1为某成熟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总量、干物质量和呼吸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表面积上植物叶片的总面积数量.该数值越大,表示叶片交错覆盖的程度越大.)判断abc三条曲线依次代表的三种物质量及为保持林木最大的生产量应采取的措施分别应是( )

  物质量:①干物质量 ②有机物的总量 ③呼吸量生产

  措施:④禁止砍伐林木 ⑤适量砍伐林木,使林木保持合适的密度

图6-1

A.②①③,⑤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⑤    D.②①③,④

14.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15.下列6支试管中含有不同的成分和动物组织制备物,经一定时间保温后,哪支试管内会产生CO2

①号:葡萄糖+匀浆后的细胞    ②号:葡萄糖+线粒体   ③号:葡萄糖+没有细胞器的细胞质

④号:丙酮酸+匀浆后的细胞    ⑤号:丙酮酸+线粒体   ⑥号:丙酮酸+没有细胞器的细胞质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16.(12分)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O2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氧气相对量(%)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CO2释放量(mol)

1.0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0

(1)    根据上表数据,在右边的方格纸中正确描点并绘出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曲线。(标出坐标图的名称,横纵坐标以及曲线,)

 


(2)在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      mol,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

析,仓库中贮藏苹果时,O2相对浓度在    时较好。

(3)在苹果植株的叶肉细胞中,葡萄糖有氧分解产生的[H]可用于葡萄糖的合成吗?

              。写出光合作用过程中[H]的来源和用途:

                            

17.(16分)某同学用如下三组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5min后把酶溶液分别倒入同一水槽中的另一试管,摇匀后在原温度下维持5min后,各滴加1—2滴碘液。

    某学生按要求操作,结果发现:

  (1)在0℃的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原因是                 

  (2)在60℃的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变蓝,原因是                 

  (3)在100℃的试管中反复滴加碘液,每一次溶液的颜色均由蓝色变为无色。对该结果,有的同学认为,100℃高温下酶可能仍有活性,有的同学认为高温下淀粉与碘的复合物不稳定。现提供必要的器材和试剂(可根据你的实验需要自行选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两种不同的假设加以验证。

实验步骤:

①操作:                                 

                                       

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②操作:                                 

                                       

                                       

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18.(12分)右边是植物体内部分代谢示意图,分析回答:

(1)A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   阶段,在叶绿体的

  中进行。其中为C3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能量的是    ,还原剂是        

(2)B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写出形成c的反应方程式            

(3)C、D、E三个过程表示      ,其在细胞内发生的场所是       

(4)如果把该植物突然从光下移到黑暗处,其他条件不变,则细胞中b、c及C5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

16.(12分,每空2分)

 
(1)见下图(标题,横纵坐标的标识,曲线各1分,共2分)

  (2)0.05 5%

  (3)不能 水的光解 还原三碳化合物

17.(16分)(1)温度太低,淀粉酶活性很低,淀粉几乎未分解。(2分)

  (2)温度适宜,淀粉酶催化淀粉彻底水解。(2分)

  (3)①在上述(经加酶100℃处理的)试管的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沸水浴2分钟。观察实验结果。(2分)

   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结论是在100℃时淀粉酶仍有活性;如果不出现砖红色沉淀,结论是高温下淀粉酶已失去活性。(4分)

   ②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和1ml蒸馏水,置于100℃水槽中水浴5min;然后将蒸馏水加入淀粉溶液中,继续水浴5min;在100℃下加入碘液1—2滴,混匀。观察实验结果。   (2分)

    如果先出现蓝色,再变为无色,结论是高温下淀粉与碘的复合物不稳定;如果出现蓝色且不再褪色,结论是高温下淀粉与碘的复合物稳定。(4分)

18.(11分)

  (1)暗反应 基质  ATP和NADPH  NADPH

  (2)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NADP++H++2e→NADPH(2分)

  (3)有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上升、下降、下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