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学期同步测试4
|
1.下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哪一
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是正确的 ( )
A.M长得比N长
B.N长得比M长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2.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这一现象说明 ( )
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3.某同学将若干只小鸭分成甲、乙、丙三组,甲、乙两组与母亲隔离孵化,给甲组展示一可移动大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给乙组暴露在一只猫的周围,同时也放母鸭叫的录音;丙组仍与母亲同处。实验持续若干天。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组在本实验中均可称为实验组
B.乙组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但不发出猫叫声
C.由于本能,甲组将尾随气球而移动
D.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研究鸭后天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
二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依次是 (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5.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 )
|
A.(2)(3)(5) B.(2)(3)(5)(7)
C.(2)(3)(5)(6)(7) D.(2)(3)(5)(6)
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准确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7.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8.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9.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 (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
10.把一花盆如图所示固定在直径为
与地面成45°角。然后旋转圆盘使花盆水平方向所受的力与垂
直方向相同。然后,保持圆盘旋转的速率长期不变,观察植物
的根部生长的方向。植物根部生长的方向应当是下列的哪一项? ( )
|
11.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的处理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处理 | 自然状态 | 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 |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 |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 |
注:黄瓜是雌雄异花植物
A.乙组 B.乙组和丙组 C.丙组 D.丙组和丁组
|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13.如右图所示,在快速速旋转的轮子边缘放置四粒萌发种子,请判断其
根、茎的生长方向将是 ( )
A.根向外,茎向圆心 B.根向圆心,茎向外
C.根、茎均向外 D.根、茎均向圆心
14.人类和动物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但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具有本质的区别。下列哪一项是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最主要区别 ( )
A.以生活体验为基础 B.以概念为基础 C.以模仿为基础 D.有高级神经参与
15.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 )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
16.一只成年的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萎糜,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其原因是 ( )
A.睾丸发育不全 B.甲腺功能低下
C.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睾丸发育不全
17.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 )
|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18.大雁南飞的行为属于 ( )
A.趋性 B.本能 C.印随 D.模仿
19.经化验,某人血糖浓度为3.5×10—3mol/L,此人的哪一种激素分泌量增加?该激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怎样的? ( )
A.生长激素、增加 B.胰高血糖素、增加 C.甲状腺激素、下降 D.胰岛素、下降
20.下列疾病与人体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 )
①水俣病 ②镰刀形贫血症 ⑧糖尿病 ④呆小症 ⑤夜盲症 ⑥巨人症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③④⑥ D.①⑤⑥
21.切除狗的甲状腺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和代谢活动将 ( )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减弱
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加强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
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加强
22.砍掉侧枝使树木长得既高又直,其原因是 ( )
A.增强了顶端部位的光合作用 B.降低了顶端部位生长素的浓度
C.增大了顶端部位生长素的浓度 D.维持了树木的顶端优势
23.在促进新陈代谢时,下列器官相互作用的正确表示是 ( )
![]() | ![]() |
A.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B.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C.甲状腺→下丘脑→垂体 D.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 | |||
![]() |
|
化及其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
A.内负外正,向下 B.内负外正,向上
C.内正外负,向下 D.内正外负,向上
25.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把下列陈述中正确的填入括号内 (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
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
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
二、多项选择题
27.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下列对于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B.递质是一种电信号
C.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D.递质传递是双向的
28.会引起人体尿糖的情况是 ( )
A.血糖浓度超过160mg/dL—180mg/dL B.胰岛A细胞兴奋,分泌激素量过多
C.肾小管上皮细胞病变 D.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29.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30.关于胰岛素的作用正确的是 ( )
A.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B.促进血糖合成糖元或转变成脂肪
C.抑制肝糖元的分解 D.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31.当人饥饿时,含量会升高的激素是 ( )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甲状腺激素
32.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女性结扎输卵管后,有卵产生,月经正常 B.割除甲状腺和性腺能使小猪育肥
C.卵巢分泌的孕激素能促进动物乳腺的发育 D.阉割后的公鸡长得象母鸡,且能产蛋
三、简答题
33.某小组以养蛙及相关科研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他们用猪的某种组织制成粉末来饲喂一组蝌蚪,发现它们长成蛙的时间比对照组大大提前,但个体很小。该粉末是用猪的_________制成的,它能使蛙提早完成变态发育。
(2)同学们从蛙的发育过程联想到新闻报道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事件,认为这不仅不道德,还对自身有害,因为兴奋剂多为激素类的药物,会直接造成_______系统功能紊乱,干扰正常的生命活动调节。
|
(4)同学们发现青蛙只能捕食飞行或活动着的昆虫,于是他们将饲料做成小颗粒,用弹射的方式让蛙捕食。这是利用蛙的_____性,蛙完成该生理过程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
|
34.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用箭头在右图左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
②______就将递质通过③______释放到④______里,
作用于⑤______,使该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3)①____为递质的释放提供__________。
(4)如果图中的轴突代表交感神经,⑥代表心肌细胞。那么当兴奋传导到⑥时,心跳将_______,这与下列的( )作用相似。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肾上腺髓质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35.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
(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
(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图中______点可发生兴奋;(3)若刺激d点,图中_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
(4)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_____________个。
(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__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传出神经 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M代表效应器 D.S代表感受器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3)在③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______________。
(4)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刺激Ⅲ处,肌肉______。
(5)在离肌肉5毫米的工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毫米的Ⅱ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毫米/毫秒。
37.下图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在相同情况下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
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饭前(AB段)当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时,下丘脑
的某一中枢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A细胞
分泌胰高血糖素,其作用于肝脏时能促进_______
和____________,从而提高血糖浓度。
(3)CD段血糖含量下降,这是由于__________分泌
增加的结果。假如在C点所对应的时刻,给糖尿病患者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请在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
(4)从功能上看,由胰腺内分泌部分泌的调节血糖浓度的两种激素之间表现为_________关系。
(5)肾上腺除了能分泌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外,还能分泌另一种激素来调节体内钠、钾等无机盐的含量,此激素的名称是________,其具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8.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
|
(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电位。
(2)当神经受到适当剌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____性发生变化,_____离子大量流向膜____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示中的_____段。
(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剌激后,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下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 ( )
|
39.胰液的分泌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右图 视、嗅、咀嚼食物
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 ↓神经
|
(1)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咀嚼食物
|
|
|
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 —————→ ——→分泌
(3)胰液中的消化酶产要有_______、 ↑激素B
|
(4)激素B是通过_______途径到达 食物
胰腺的。 ↑
食物分解产物
40.对单侧光照射下,植物组织不均等生长的原因,有两种对立的看法:
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②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请据下列实验分析回答:
|
一侧,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得放射性百分率如右图。
实验二 用某种理化方法测得,经单侧光照射后,发生弯
曲的向日葵下胚轴,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分
别为50.5、49.5;黑暗中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
(%)各为50。
(1)实验一的结果支持看法______________,生长素的侧向移动量为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的“黑暗”处理,起____________作用。若要加强对有关看法的支持,您认为还需对实验二的设计思路作怎样的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
|
(1)静息时,神经纤维摸内外的电位状况是
________ _____。
(2)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
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如图),电流
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______
(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b=bd),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流计是否偏转?__________________。
(3)另取一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置于纯氮环境中,数小时后仍可完成兴奋的传导,然后才逐渐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恢复氧供应,兴奋性和传导性则立即恢复。上述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苍耳是短日照植物,短日照可诱导短日植物开,花,用3株苍耳(每株均有两个分枝A和B),A枝持续光照,B枝给于短日照并改变叶的数目,下面图表为实验处理及其结果。
组别 | 实验过程图解 | 实验处理 | 枝条保留的叶片数 | 开花反应 |
Ⅰ | | A持续光照 | 全部 | √ |
B短日照 | 全部 | √ | ||
Ⅱ | | A持续光照 | 全部 | √ |
B短日照 | 1/6片叶 | √ | ||
Ⅲ | | A持续光照 | 全部 | × |
B短日照 | 0 | × |
(1)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设计一个实验,用植物嫁接的方法,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你的实验结果中得出了何种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参考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D 5.C 6.B 8.D 9.A 10.A 11.C 12.D 13.A 14.B 15.D 16.B 17.B 18.B 19.B 20.A 21.A 22.D 23.B 24.C 25.D 26.C
二、多项选择题:
27.AC 28.AB 29.BD 30. BCD 31.AC 32.BD
三、简答题:
33.(1)甲状腺 (2)内分泌 (3)B (4)应激 反射弧 (5)红细胞破裂
34.(1)↓ (2)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3)线粒体 能量 (4)
加快 B
35.(1)神经中枢 ①②③④⑤ (2)由外正内负变成内正外负 acde (3)ce (4)胞体或树突 3 (5)双向的 单向的 神经递质只能有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6.(1)A (2)C (3)乙酰胆碱或单胺类物质 (4)收缩 无反应 (5)30
37.(1)乙 血糖浓度始终高于160mg/dL—180mg/dL (2)肝糖元水解 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胰岛素 曲线(略) (4)拮抗 (5)醛固酮 排钾保钠(或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对K+的分泌)
38.(1)A (2)静息 C 动作 (2)通透 钠 内 B (3)D
39.(1)非条件反射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胰麦芽糖酶 胰淀粉酶 胰脂肪酶 胰蛋白酶 (4)血液循环
40.(1)① 15.3 (2)对照 (3)化学测定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抑制物的含量
41.(1)外正内负 (2)相反 扁转 (3)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直接能源可来自无氧代谢,而兴奋后的恢复过程需要O2(或O2对兴奋的传导并非绝对必须,但对恢复过程则是必需的)
42.(1)短日照诱导短日照植物开花的作用部位是叶 (2)实验过程:对苍耳的一个枝条进行短日照处理,其它枝条持续照光处理,再剪下这株苍耳的任何一枝持续照光的枝条,并嫁接到另一株持续照光但一直未开花的苍耳植株上。实验结果:这株苍耳的非嫁接枝条有开花反应 (3)短日照植物开花可能是短日照诱导植物的叶产生了某种促进开花的物质(如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