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概念类选择题训练
(一)生命的基础
以下为单选题或多选题,所涉及的概念主要来自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内容,包括: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原生质、蛋白质、核酸(DNA和RNA)、染色体(染色体和染色质、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染色体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内吞和外排作用等。加着重号的是要求重点掌握的概念。
1、下列生物中没有核膜的是
A、乳酸菌 B、衣藻 C、HIV病毒 D、草履虫 E、霉菌 F、放线菌
2、下列哪项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
A、染色体 B、核膜 C、核糖体 D、内质网
3、下列细胞中无中央大液泡、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细胞是
A、幼嫩茎的皮层细胞 B、根毛细胞
C、正处于分裂期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D、正在分裂的草履虫细胞
4、最能表现一个细胞特殊功能的是
A、细胞大小 B、细胞核的大小 C、细胞膜的结构 D、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5、下列属于完整细胞结构的是
A、肌纤维 B、神经纤维 C、胶质纤维 D、弹性纤维
6、下列属于组织的一组结构是 ,属于器官的一组结构是 。
A、皮肤 B、腺上皮 C、心肌 D、一块完整的骨胳肌 E、一根肋骨
F、动脉血管 G、血液 H、脊髓 I、运动神经元
7、下列哪组器官都分属于人体的两个系统?
A、睾丸、卵巢、咽、胰腺 B、卵巢、咽、喉、胰腺
C、咽、卵巢、胰腺、肝脏 D、肺、脾、咽、睾丸
8、能表现出生命现象的基本结构是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细胞
9、下列关于原生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生质中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 B、原生质分化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 雌蛙刚产出的卵细胞是一小团原生质 D、生物体的原生质能自我更新
1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化学成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其它任何物质
B、 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过程与蛋白质无关 C、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含有蛋白质
D、每种蛋白质不但化学组成不同,而且空间结构也不一样
E、人的胰腺细胞不能合成血清蛋白,其原因是细胞中缺乏合成血清蛋白所必需的某些氨基酸
11、下列叙述中,与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有关的是
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B、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
C、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D、肽键的结构
12、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调节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 B、蛋白质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重要物质
C、蛋白质是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D、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13、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
A、细胞成分的更新物质 B、酶的主要成分 C、组织修复的原料 D、能量的主要来源
14、将胰液和肠液混合后处理染色体,得到的连续丝是
A、蛋白质 B、多肽 C、脱氧核糖核酸 D、染色质丝
15、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都是DNA B、都是DNA或RNA C、都是RNA D、都是DNA和RNA
16、每个特定的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决定于
A、碱基排列顺序 B、碱基对的数目 C、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D、脱氧核苷酸的数目
17、生物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在于生物的
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 B、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C、RNA分子的多样性 D、氨基酸分子的多样性
18、某植物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和脱氧核糖核酸链数依次是
A、4、8、8、16 B、4、8、16、
19、洋葱体细胞中含有8对同源染色体,可观察到32条染色体的细胞是
A、根毛区细胞 B、根尖生长点细胞 C、种子胚乳细胞 D、花粉粒
20、在根毛细胞中的基因存在于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核糖体
21、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六倍体普通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DNA分子数(不考虑细胞质)和染色体数分别是
A、42和42
B、84和
22、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 D、精子和雄猴的肠上皮细胞
23、一个细胞周期是指
A、从第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 B、从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结束
C、从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开始 D、从第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结束
24、下列关于细胞周期中间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看似静止,但核糖体、线粒体、染色体、中心体的活动旺盛
B、 用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测定DNA复制经历的时间
C、细胞核内分子水平变化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 间期是指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前的时期
25、血浆中的尿素由肾小球进入肾小囊腔的运输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饮
后记:
1、对以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得不准确的是:
2、以上概念之间要加以区别的是:
3、以上概念之间有内在联系的是:
(二)生物体的功能
以下选择题为单选题或多选题,所涉及的概念主要来自有关生物体的功能的内容。重要的概念包括: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中间代谢)、酶、ATP、光合作用、呼吸、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消化和吸收、心动周期、内环境、排泄等等。
1、 一切生物都具有的生命活动是
A、基因重组 B、细胞分裂 C、反射活动 D、同化作用 E、有氧呼吸
2、 生物体的同化作用是指
A、 从外界吸收CO2和H2O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B、 从外界吸收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C、 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D、从外界吸收O2和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3、 下列关于人体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切营养物质都要经过消化才能吸收
B、 营养物质必须经过内环境才能被身体各细胞获得
C、 糖类、脂类、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D、营养物质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E、 细胞内合成代谢总是大于分解代谢
4、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液 B、所有细胞的内环境都是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C、多细胞动物的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
5、 生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的枢纽是
A、新陈代谢 B、呼吸作用 C、同化作用 D、光合作用
6、 下列关于动物消化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B、消化后剩下的食物残渣被排泄到体外
C、摄取的食物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和利用
D、细胞外消化的优势表现在极大的增加了所消化的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7、 人体内物质代谢最复杂的阶段(中间代谢)主要在何处进行?
A、消化腔内 B、内环境中 C、细胞内 D、循环系统中
8、 以渗透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干种子的胚细胞吸水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钾离子
C、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D、二氧化碳分子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
9、 做渗透吸水原理实验时,用半透膜将烧杯内的清水与漏斗中的蔗糖溶液隔开,则
A、 水分子只从烧杯通过半透膜向漏斗通过
B、 水分子只从漏斗通过半透膜向烧杯通过
C、 蔗糖分子只从漏斗通过半透膜向烧杯通过
D、在单位时间内,烧杯向漏半通过的水分子数多于由漏斗向烧杯通过的水分子数
10、 下列生理活动在人体内能同时进行的是
A、同化和异化 B、消化和吸收 C、吞咽和呼吸 D、吸收与呼吸
11、 能正确说明酶特性的是
A、酶都是蛋白质 B、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C、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 D、由活细胞产生,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
12、 下列对生物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直接把从外界摄取的无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的类型叫自养型
B、 把从外界摄取的现成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的类型叫异养型
C、 生物体异化作用方式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
D、自养型生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3、 与蛔虫新陈代谢类型相同的一组生物是
A、硝化细菌、水稻 B、疟原虫、乳酸菌
C、疟原虫、菟丝子 D、醋酸菌、青霉菌
14、 有关反应式:ATP ADP+Pi+能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B、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C、物质是不可逆的,能量是可逆的 D、物质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
15、 下列生理活动中,产生ATP的是
A、暗反应 B、有氧呼吸 C、光反应 D、无氧呼吸
16、 能量代谢中的能量转移是指
A、 贮存能量的肝糖元和肌糖元的相互转化过程
B、 机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C、 机体内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贮存于ATP中的过程
D、ATP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的过程
17、 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直接能源、储备能源分别是
A、糖类、脂类、蛋白质 B、糖类、ATP、脂肪
C、葡萄糖、ATP、蛋白质 D、糖类、核酸、ATP
18、 正常情况下,由2分子葡萄糖的代谢终产物所形成的H+,如果全部吸附在根表面,根借此可与土壤溶液中发生交换吸附的离子的数量和种类是
A、12个NO3— B、12个K+ C、24个NO3— D、24个K+
19、 衡量心脏工作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A、心率 B、心动周期 C、脉搏 D、心输出量
20、 在下列血管或心脏的四个脏中,流着动脉血的是
A、上、下腔静脉 B、肺静脉 C、肺动脉 D、主动脉 E、右心房
F、左心房 G、右心室 H、左心室 I、左心房 J、肾小球毛细血管
21、 下列关于O2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组织细胞、静脉血、动脉血、肺泡 B、动脉血、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肺泡、组织细胞、动脉血、静脉血 D、肺泡、动脉血、组织细胞、静脉血
22、 下面关于心动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心动周期的长短决定于心率 B、心舒期一般比心缩期长
C、心室舒张期比心房舒张期长 D、心缩期和心舒期一般指心室
23、 当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时,心脏的活动状态是
A、心房、心室同时收缩 B、心房、心室同时舒张
C、心房舒张、心室收缩 D、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24、 李大娘经常头昏,医生测定她的血压是19千帕/14千帕。李大娘可能患有
A、高血压 B、贫血 C、坏血病 D、脑炎
25、 ABO血型中的种类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A、由红细胞含的凝集素决定的 B、由血清中的含的凝集素决定的
C、由红细胞含的凝集原决定的 D、由血清中含的凝集原决定的
26、 下列生理活动属于排泄的是
A、分泌皮脂 B、排便 C、天热出汗 D、大量流泪
27、 人体排尿的意义是
A、排出细胞代谢的终产物 B、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含量
C、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D、维持血浆和组织液的平衡
E、通过重吸收葡萄糖,维持血糖浓度
28、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29、 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则可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C、一定是无氧呼吸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30、 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
A、全部来自H2O B、部分来自O2
C、全部来自C6H12O6 D、全部来自C6H12O6
3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A、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B、都需要酶 C、都需要氧
D、都产生ATP E、都产生丙酮酸
32、 外呼吸这一生理过程是指
O2 含O2较多的空气
A、外界 肺 B、外界空气 肺泡
CO2 含CO2较多的气体
O2 O2
C、肺泡 血液 D、血液 组织细胞
CO2 CO2
33、 肺活量是反映在一次呼吸中肺
A、最大通气能力 B、容纳气体的最大量 C、通气能力 D、能更换肺内全部气体
34、 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的方式是
A、渗透 B、扩散 C、与血红蛋白结合 D、呼吸运动
以下不定项选择题所涉及的概念包括: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减数分裂(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等)、受精作用、克隆、卵生和胎生、细胞分化、试管婴儿、胚层等。
35、 利用高等植物的组织器官和花药离体培养来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A、 分裂生殖和单性生殖 B、营养生殖和单性生殖
C、出芽生殖和配子生殖 D、孢子生殖和分裂生殖
36、 有性生殖相对于无性生殖的优点是
A、有大量的后代 B、后代中具有遗传的多样性
C、分布区域增加 D、变异减少,保持稳定
3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克隆?
A、 将鸡的某个DNA片断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
B、 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
C、 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某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38、 下列有关受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受精时,精、卵细胞的核相互融合在一起
B、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C、 合子中染色体通常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合子中染色体数通常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一致
39、 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特殊方式的减数分裂 B、在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发生
C、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二次 D、分裂的结果,产生四个生殖细胞
40、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
A、染色体复制时 B、联会后的四分体时 C、同源染色体分离时D、染色单体分裂时
41、 对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对维持同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和胚胎发育
42、 下列表示个体发育的是
A、人从婴儿到成年 B、蚕的受精卵发育成蛾子
C、受精的鸡蛋发育成小鸡 D、玉米种子萌发到植株开花结果
43、 所谓卵生动物是指
A、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幼体 B、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
C、卵细胞在母体外受精并发育成幼体 D、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成幼体
44、 正确表示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顺序是
A、受精卵、幼体、成体 B卵、幼体、成体
C、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
D、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
45、 在蛙胚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最明显的时期是
A、受精卵 B、卵裂期 C、囊胚期 D、原肠胚期
46、 高等动物的皮肤表面的复层扁平上皮,血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小肠内表面的单层柱状上皮,膀胱内表面的变移上皮,分别来源于
A、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中胚层 B、中胚层、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
C、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中胚层 D、中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
47、 试管婴儿是
A、只是在试管内完成受精作用 B、在试管内完成胚胎的早期发育
C、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均在体外完成 D、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试管内培养形成的
48、 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胎盘 B、脐带 C、胎膜 D、脐动脉和脐静脉
以下不定项选择题所涉及的概念包括:神经元、神经、神经纤维、神经末梢、感受器、效应器、神经中枢、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脑神经、脊神经、躯体神经、内脏神经、灰质、白质、反射、反射弧、神经冲动、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等。
49、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神经 B、神经纤维 C、神经元 D、神经末梢
50、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C、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脊神经
D、脑神经、脊神经共同组成了植物性神经
51、 下列结构中,完全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的是
A、大脑皮层 B、小脑神经核 C、脊神经 D、脊神经节 E、胼胝体
F、脊髓灰质 G、脊髓的上、下行传导束
52、 灰质是指由脑和脊髓中的 部位。
A、神经元集中 B、神经元及其树突集中
C、神经元及神经节密集 D、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
53、 白质是指 的部位。
A、 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中
B、 中枢神经系统中各种神经纤维集中
C、 周围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中
D、周围神经系统中各种神经纤维集中
54、 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叫
A、反射 B、反射弧 C、刺激 D、神经冲动
55、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成,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56、 在脊神经中a部分含有传入神经纤维,与后角相连接,b部分含有传出神经纤维,与前角相连接,a、b依次是
A、灰质、白质 B、白质、灰质 C、前根、后根 D、后根、前根
57、 有关脊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脊神经全部为传入神经 B、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组成
C、脊神经全部为混合神经 D、人体有31对脊神经
58、 某人因意外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因而小便失禁,这可能是由于
A、脊髓的排尿中枢受损 B、与排尿中枢相连的传入神经受损伤
C、与排尿中枢相连的传出神经受损伤 D、脊髓的传导束受损
59、 脑的组成包括以下三部分,它们分别是
A、大脑、小脑和间脑 B、大脑、小脑和脑干
C、大脑、小脑的脊髓 D、大脑、小脑和神经
60、 在大脑皮层神经中枢中,感知右手烧伤和控制左腿迈步依次是
A、左半球躯体运动中枢 B、左半球躯体感觉中枢
C、右半球躯体运动中枢 D、右半球躯体感觉中枢
61、 脑神经是
A、感觉神经 B、运动神经 C、混合神经 D、以上三者都不是
62、 灰质和白质在大脑中的分布是
A、无灰质、白质之分 B、灰质在外、白质在内
C、白质在外,灰质在内 D、白质中散布着灰质
63、 有关植物性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性神经就是指内脏神经 B、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C、人在安静进食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受到抑制
D、植物性神经都属于脊神经
64、 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可以完成的反射活动是
A、膝跳反射 B、望梅止渴 C、缩手反射 D、谈虎色变
E、条件反射 F、非条件反射
65、 利用灯光和食物可以使狗产生看见灯亮即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在这个条件反射中,食物被认为是
A、无关刺激 B、非条件刺激 C、条件刺激 D、具体刺激 E、抽象刺激
66、 下列对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B、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C、 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D、条件反射都是由抽象的信号刺激引起的
E、 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一定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一定在脊髓中
F、 动物只具有非条件反射,只有人类才有条件反射
67、 有关感受器和效应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游离的感觉神经末梢可以称为感受器 B、运动神经末梢部分即效应器
C、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形成感觉器官 D、感觉是在感受器中形成的
E、眼球中感受光刺激的是视网膜 F、听觉感觉器是前庭和半规管
G、使人在黑暗中都能感觉到身体和四肢位置及运动状况的感受器是本体感受器
u 概念类选择题训练(一)——生命的基础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CF | C | C | C | A | BCG | A | D | A | BC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ABC | B | BD | C | B | A | B | A | B | AC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B | C | B | ABCD | A |
u 概念类选择题训练(二)——生物体的功能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D | C | BC | A | B | D | C | C | D | ABD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B | ABC | B | B | BCD | C | B | B | D | BDFHJ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D | ABD | BD | A | C | C | ABC | D | D | D(部分)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BDE | A | A | B | B | B | ABC | B | ABC | B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A | B | D | C | D | A | A | A | C | BCD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ABDF | D | B | D | B | D | CD | D | B | B A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D | B | BC | ACF | BD | ADE | ACF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