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卷(一)
生 物
题 号 | 一 | 二 | 总 分 |
得 分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1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细胞器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质体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双层膜结构
B.紫色洋葱细胞中的紫色是由有色体中的色素决定的
C.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关
D.动物和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功能是不同的
2.如果下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各个时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细胞内肯定不含有质体
B.该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其子细胞染色体组合最多有6种
C.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联会
D.该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为:乙一丙一甲一丁一戊
3.用适当浓度的亚甲基蓝、碘液和龙胆紫液,分别染同一条活洋葱根的不同段落,三段落
分别标记为a、b、c。显微镜下观察,a段表皮细胞的细胞膜、b段的细胞质、c段的细胞
核的颜色依次是 ( )
A.蓝——深蓝——紫 B.蓝——棕黄——深蓝
C.紫——蓝——棕黄 D.棕黄——蓝——紫
4.欲获得活的单个植物细胞,应选用 ( )
A.纤维素酶 B.10%HCl C.果胶酶 D.胰蛋白酶
5.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酶水解后为氨基酸,有时还有金属离子
B.冬眠动物体内酶的活性水平下降
C.酶参与催化反应后,其化学本质不变,因此酶本身不进行代谢
D.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pH值、温度、酶浓度等
6.在一次施肥过多后,以下水分子渗透较多的是 ( )
A.土壤中水分子渗入根毛细胞
B.根毛细胞内水分子渗入表皮以内细胞
C.表皮以内细胞的水分子渗入到根毛细胞
D.表皮以内细胞的水分子渗入到导管
7.植物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Ca2+时需要交换根细胞吸附的H+,若根细胞从土壤溶液
中每吸收1molCa2+需要的H+全部由根有氧呼吸氧化C6H12O6来提供,则需分解细胞内
C6H12O6的量是 ( )
A.1/6mol B.1/3mol C.2mol D.6mol
8.缺镁和缺铁都会使植物失绿(即叶片发黄或发白),你认为下列关于植物缺镁和缺铁后失绿
部位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缺镁,衰老部位先失绿;缺铁,幼嫩部位先失绿
B.缺镁,幼嫩部位先失绿;缺铁,衰老部位先失绿
C.缺镁和缺铁都是幼嫩部位先失绿
D.缺镁和缺铁都是衰老部位先失绿
9.下列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两个装
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装置的是 (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
10.用18O标记的H218O灌溉某株植物,短时间18O不可能出现在 ( )
A.细胞原生质的水中 B.叶肉细胞生成的糖类中
C.植物周围的氧气中 D.植物周围的水蒸气中
11.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①呼吸作用是指吸收O2呼出CO2的过程②呼吸作用是与光合作用相反的化学反应过程
③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氧原子全是丙酮酸分解来的④产生大量ATP是在有氧呼吸的
第三阶段⑤无氧呼吸是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⑥小麦种子中的胚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
⑦乳酸发酵需在无氧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2.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A mol的CO2,其植物体的叶片在正常生
长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CO2 ( )
A.A mol B.
13.下列生理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 )
A.核糖体上合成血红蛋白 B.在肺泡表面进行气体交换
C.小肠吸收氨基酸 D.神经冲动在中枢传导
14.关于高等动物的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一切营养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
B.一切消化了的营养物质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吸收
C.一切吸收了的营养物质.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被体内细胞获得
D.一切吸收了的营养物质.都是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15.小肠适于吸收功能的亚显微结构是 ( )
A.肠腺细胞 B.小肠绒毛 C.微绒毛 D.小肠皱襞
16.人的下腔静脉与上腔静脉相比,下腔静脉内 ( )
A.含氨基酸、脂类均较多 B.含氨基酸、脂类均较少
C.含氨基酸较多,含脂类较少 D.含脂类较多,含氨基酸较少
17.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剧增,但产生的ATP却不多,
这是因为 ( )
A.大量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B.大量能量合成了磷酸肌酸
C.大量能量没有释放出来 D.大量能量随汗水流失了
18.下图表示发生在某动物精巢内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中(不考虑细胞质)DNA分子
数量的变化。下列各项对本图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
A.a-e表示初级精母细胞,f-g表示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
B.b点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形成,g点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
C.d—e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e—f过程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e点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f点表示减数分裂结束
19.某株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
植物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的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
该株的 ( )
A.茎尖 B.子房壁 C.叶片 D.花粉粒
20.“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在关于花生的描述中,若该植株为杂合体,则
在其发育过程中,关于“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结构的来源与基因型组成描述
正确的是 ( )
A.“麻屋子”与“红帐子”的基因型组成不同
B.“麻屋子”与“白胖子”的基因型组成相同
C.依次来源于子房壁、珠被、受精卵
D.依次来源于子房壁、珠被、受精极核
21.现有甲、乙、丙三个苹果品种。将甲(接穗)嫁接到乙(砧木)上。接穗成活后用丙对其授粉,
得到的苹果可食用部分的性状最相似于 (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
22.在家蚕养殖中要想提高蚕茧的产量和在桑叶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应分
别给家蚕使用 ( )
A.保幼激素、信息激素 B.蜕皮激素、生长激素
C.生长激素、信息激素 D.保幼激素、蜕皮激素
23.具有A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含有m个腺嘌呤,该片段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
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
A.(2n-1)·(A-m) B.2n-1·(A-m)
C.(2n-1)·(A/2-m) D.2n·(A/2-m)
24.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小孩,该小孩的性别和遗传所遵循的规律分别是
A.女,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B.男,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C.女,基因的分离规律 D.男,基因的分离规律
25.在引进优良家畜(如牛、羊等)时一般引进雄性个体,让其与本地的同种雌性个体杂交,
考虑到经济与遗传方面的因素,一般以引进4头雄性家畜为宜。具体做法是:让一头引
种雄畜与一头本地种雌性个体杂交得F1,F1与第二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2,F2与第三头引
种雄畜相交得F3,F3与第四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4。试问P4个体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
质属本地种的理论上约有多少?
A.1/8 B.1/
26.已知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利用花药离
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后再经人工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现获得N棵植株,
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 )
A. B.
C.
D.
27.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UUA、UUG、CUU、CUA、CUG,当某基因片段中转录
链的三个碱基GAC(这三个碱基决定某一密码子)突变为AAC时,该突变的结果对该生
物的影响是 ( )
A.一定是有害的 B.一定是有利的
C.有害的概率大于有利的概率 D.既无利也无害
28.如果将镰刀型贫血病患者的血液,输给一个血型相同的正常人,将使正常人 ( )
A.基因产生突变,使此人患病 B.无基因重组,此人无病,其后代患病
C.基因重组,将病遗传给此人 D.无基因突变,性状不遗传给此人
29.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当海拔高度上升时温度下降 B.空气逐渐稀薄
C.阳光照射到山坡的角度变小 D.云雾量增加
30.我国每年都用飞机反复大面积地喷洒农药以杀灭害虫,然而去年我国河南、山东等许多
地区发生严重的蝗灾。分析其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经常使用农药,害虫抗药性逐年增强
②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③那些地区今年作物生长旺盛,蝗虫食物丰富,所以蝗虫数量增多
④经常使用农药,破坏了植物→蝗虫→食虫鸟这条食物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
31.若用甲代表大气中的CO2库,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下图中能
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 ( )
32.据报载,今年4月初以来,我国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省遭遇罕见的沙尘暴,沙尘暴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气候异常 B.天旱无雨
C.太阳黑子活动强烈 D.植被大面积被破坏
33.将两种不同种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杂种,观察杂种的染色体,可以看到在减数分裂时
染色体的有些部分可以配对,有些部分不能配对。能配对的部分说明了它们具有相同的
基因序列。下列关于这个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配对的部分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B.能配对的部分越多,说明亲缘关系越近
C.能配对的部分越少,说明亲缘关系越近
D.具有配对的部分,说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34.做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实验时,不是必须考虑的一项是
A.亲本双方都必须是纯合体 B.每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
C.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分配 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35.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取甲、乙、丙、丁4个
培养皿,培养皿中有潮湿的滤纸,各放入100粒莴苣种子,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光照,
数天后结果如下表:
甲 | 乙 | 丙 | 丁 | |
光照条件 | 用黑纸遮光 | 照橘红光 (λ=660μm) | 先照橘红光 再照远红光 (λ=735μm) | 先照橘红光 再照远红光 最后再照橘红光 |
数天后萌发的 种子数(粒) | 0 | 99 | 40 | 98 |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作为最恰当的一个结论是
A.只要有光照,莴苣种子就能发芽
B.不照光,莴苣种子不能发芽,远红光也能抑制其发芽
C.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可抑制其发芽
D.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但远红光可抵消橘红光的作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 |
二、非选择题(共6大题,共80分)。
![]() |
36.(8分)下列A、B、C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
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
(2)根据图B回答:将装有酶和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人
20min后取出转入
乙 。
(3)图C表示了下列哪种酶的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 )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37.(13分)右图表示外界、人体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三者
之间的关系,Ce表示组织细胞,据图回答:
(1)图中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D中的氧气进入Ce并被消耗,一般要通过_____
层生物膜。
(3)ab过程叫_______;de过程叫_______
(4)腺体L能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图中1表示该腺体
分泌的________,2表示该腺体分泌的________。
38.(15分)下表为某病人早晨空腹时的尿液、
原尿、血浆化验单,据表回答:
A液/% | B液/% | C液/% | |
葡萄糖 | 0.1 | 0.1 | 8.5 |
无机盐 | 0.75 | 0.72 | 1.25 |
尿 素 | 0.03 | 0.03 | 1.8 |
尿 酸 | 0.004 | 0.004 | 0.005 |
蛋白质 | 微量 | 8 | 0 |
(1)表中的A液、B液、C液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C液看出,该人患有________病,我国通常采用________胰岛素方法治疗该疾病。
(3)当前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上合成了人类胰岛素。试问:大肠杆菌中
决定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信使RNA是由___ 基因转录而来的。
(4)该胰岛素有51个氨基酸,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决定其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 个
碱基。若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0,该胰岛素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5)不同种生物之间基因移植成功,说明生物共有一套相同 。
39.(12分)现有相同的玻璃皿若干,自然清水,同种同龄的、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30只,
饲喂蝌蚪的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在50℃条件下处理10分钟
的甲状腺激素。若要验证甲状腺激素经过50℃处理后,是否还有生物活性。请根据现有
条件,完成以下的实验设计。
(1)实验方案:取三个玻璃容器,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观察。
编号 | 实 验 方 法 |
甲组 | ( )+饲料 |
乙组 | 等量清水+10只蝌蚪+饲料+未经处理的甲状腺激素 |
丙组 | 等量清水+10只蝌蚪+饲料+( ) |
(2)以上实验组属空白对照组的是 组。
(3)实验结果预测:通过观察三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写出可得出的相应结论。
①若丙=乙>甲,说明 ;
②若乙>丙>甲,说明 ;
③若乙>丙=甲,说明 。
40.(16分)某育种学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控制小麦穗大与小的基因分别用
D、d表示,控制不抗病与抗病的基因分别用T、t表示)自龙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
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为大穗抗病,有X(X≠0)株为小穗抗病,其余都不抗病。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30株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___ ___,其中从理论上推测能稳定遗传的
约为_ ____株。
(2)若将这30株大重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
交,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
(3)将选出的大穗抗病小麦晒干后放在容器内,采用什么措施可延长贮存期(答案不少于
三种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1.(16分)请回答下列一组生物学问题。
(1)同位素示踪技术的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试分析下列两组有关实验:
①用15N标记的氨基酸饲喂大鼠,结果尿液中出现含有15N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主要
是 。这是由于氨基酸通过 作用产生了 ,再转化成这种化合物。
②将细胞数目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培
养,A组加入某种物质M,B组不加,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
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性强度,结果A组显著大于B组。请回答:
A组中加入的物质M的作用是 。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用于细胞中
________的合成,它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部分是__________。
(2)科学家在早期胚胎中发现了干细胞,它能在体外形成不同的组织或器官。这些干细
胞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不同的组织或器官的。除了胚胎
外,在脐血、骨髓、脑组织等也发现了干细胞,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有希望用于患
者的组织修复或器官移植.但在进行器官移植时,如果患者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类物
质,与移植的器官不相同,则会引起排斥反应。所以最好选用________(患者本人、
父母、子女、配偶)的干细胞培育的器官。
生 物 试 卷 参 考 答 案
1.B;2.B;3.B;4.C;5.C;6. C;7. B;8. A;9. B;10. B;11. B;12. C;13. B;14. C;15. C;16. C;17. C;18. D;19. D;20. C;21. A;22. D;23. B;24. D;25. B;26. B;27. D;28. D;29. A;30. C;31. D;32. D;33. C;34. D;35. B;
36. (1) 受反应液中的酶浓度的限制。(2)甲:反应速度加快 、乙:无催化反应 。(3) C。
37. ⑴(各1分)组织液、血浆、淋巴;⑵9;⑶肺通气;组织里气体交换;⑷胰液;胰岛素。
38. (1)(各1分)原尿、血浆、尿液。(2)糖尿;注射。(3)人类胰岛素。(4)306;3708;(5)遗传
密码。
39.(1)甲组:等量清水+10只蝌蚪;丙组:经
理的甲状腺激素有完全生物活性;②经50℃处理的甲状腺激素有部分生物活性;③经
40.⑴DDtt或Ddtt;10;(2)(4分)7/9;⑶降低容器温度;抽出空气充入N2;放入干燥剂;⑷
杂交育种。
41.(1)①尿素;脱氨基(1分);氨基(1分)。②催化剂;DNA;细胞核。(2)分裂;分化;患者
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