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基础训练6-植物水分与矿质元素代谢

2014-5-11 0:37:04下载本试卷

基础训练6-植物水分与矿质元素代谢

姓名:       学号:       班别: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                    B.蔗糖溶液通过细胞壁

C.K+通过细胞壁                       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2.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液泡缩小              B.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

C.液泡颜色变浅            D.细胞核位于原生质层内

3.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是逐渐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等于

4.下列几种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B.干种子的细胞和分生区的细胞

C.根毛细胞、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       D.刚死亡的表皮细胞

5.(2002年广东、河南、广西高考题)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抑制剂可降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B.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C.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没有关联的

D.光合作用受阻一定时期后,有机物缺乏,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

6.(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题)家庭养花,一次施肥过浓,引起花卉萎蔫,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强光照 ②改善空气流通 ③适当浇灌清水 ④更换盆中泥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植物生活必需的元素目前已知的有16种,下列属于矿质元素的一组是

A.N、P、O、Mg                       B.N、P、S、H

C.K、Ca、Mg、Fe                     D.C、H、O、N

8.下列哪组都是植物所需的大量矿质元素

A.C、H、O                           B.K、Ca、Mg

C.Cu、I、Mn                         D.N、P、Fe

9.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A.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

10.若向日葵某种细胞间隙液的浓度为A,细胞液的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A>B>C                            B.B>C>A

C.A>C>B                            D.B>A>C

11.把体积相同的10%葡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其分子移动的方向是

A.葡萄糖分子向蔗糖溶液中移动

B.蔗糖分子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

C.从蔗糖溶液中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的水分子多

D.从葡萄糖溶液中向蔗糖溶液中移动的水分子多

12.代表旺盛的细胞中,下列哪项不会上升

A.线粒体的数量                       B.自由水所占的比例

C.DNA含量                          D.细胞核孔的数量

13.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

A.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

C.吸收硅是自由扩散,吸收钙为主动运输    D.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

14.为了促进根吸收矿质元素,农田中常采取的措施是

A.常疏松土壤                            B.多喷洒农药

C.高浓度施肥                            D.大量的灌溉

15.土壤中缺硼时,植物体会表现出“花而不实”的病症,在有该病症的植株叶上喷施一定浓度的含硼溶液后,该病症消失,这说明硼是植物体的

A.大量元素,必需元素                     B.矿质元素,必需元素

C.矿质元素,微量元素                     D.矿质元素,大量元素

16.当土壤中缺少镁元素时,植物首先受害的部位是

A.新叶             B.老叶             C.新叶和老叶           D.茎和新叶

17.植物在秋天落叶后,体内矿质养料的运输基本停止,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温降低                           B.光合作用减弱

C.蒸腾作用减弱                       D.呼吸作用减弱

18.根毛区的外层细胞不断吸收水分到根内部的导管中去,水分由外向内逐层渗过各层细胞,则各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应

A.逐层降低                           B.逐层升高

C.不变                              D.取决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19.一株盆栽天竺葵生长出的新叶多萎蔫死亡,土壤中可能缺乏的矿质元素是

A.钾                  B.镁               C.磷                  D.铁

20.将下列生物或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人的红细胞                            B.洋葱表皮细胞

C.变形虫                                D.衣藻

21.将蚕豆叶表皮浸泡在尿素的质量分数为7%的溶液中,表皮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其原因是

A.细胞壁被破坏                       B.原生质层被破坏

C.尿素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D.尿素溶液中的离子不断进入细胞

22.施用NaNO3后,土壤溶液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A.OH-浓度上升,NO浓度下降        B.H+和Na+的浓度上升

C.Na+的浓度上升,NO浓度下降      D.OH-和NO的浓度下降

23.甜菜块根细胞中的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无明显变化,将块根小块先用盐酸处理,再放入蒸馏水中,则能使蒸馏水变红,这是因为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B.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

C.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D.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4.把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去掉,再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A.质壁分离         B.形态正常         C.皱缩变小         D.膨胀破裂

25.下列事实能说明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特点的是

A.幼叶中K+的含量较多,落叶中却很少      B.蒸腾作用旺盛,矿质离子运输快

C.供给植物(NH42SO4时,NH下降的量比SO

D.只要叶绿素不分解,叶片中的Mg2+就不会移动

26.植物缺铁时,幼嫩叶子呈淡黄色或柠檬绿色,老叶则仍呈绿色,其原因是

A.幼嫩部位生长旺盛,需铁比老叶多      B.铁容易移动,由幼叶部位移向老叶

C.铁形成难溶的化合物,不能再度利用    D.幼叶细胞吸收铁的能力比老叶弱

27.下图表示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百分率。结果表明植物细胞

A.有不同浓度的细胞液                  B.有不同厚度的细胞壁

C.有不同的体积                    D.对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具有抗性

28.下表的资料显示4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Ⅳ4种不同溶液Ih后质量转变的百分率,根据表中资料可知溶液浓度最低的是

溶液

质量转变的百分率

+5%

-5%

-3%

0%

A.溶液Ⅰ              B.溶液Ⅱ           C.溶液Ⅲ              D.溶液Ⅳ

29.落叶中某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显著少于落叶前的含量,而另一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几乎不变,这两种元素分别是

A.P和Mg          B.N和Ca           C.H和Fe           D.K和Fe

30.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

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ATP的形成

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

C.该种负离子抑制了呼吸作用

D.该种负离子和Cl载体相同

二、非选择题

31.将马铃薯块挖个凹穴,放在内外两种液体中间。已知一种是清水,一种是0.3g/mL的蔗糖溶液。开始时,两个液面是平的,过了一段时间后液面如右图。请回答:

(1)液体A是___________,液体B是___________。

(2)在图甲中,C处细胞___________水,D处细胞_____________水。在乙图中,C处细胞___________水,D处细胞___________水。

32.将长势相同的三株豌豆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开始测知它们对K和H2O的吸收基本相同。随后对三株幼苗分别作如下处理:将A株幼苗剪去部分叶片;给B株幼苗注射“呼吸阻断剂”;在C株培养基中添加高浓度的KHCO3溶液。请回答:

(1)对吸水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吸水量减少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严重影响吸水力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2)对吸收K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吸收K量有所减少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严重影响吸收K能力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3.下图表示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回答:

(1)A细胞处于___________生理状态,图中1是___________。

(2)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各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个细胞最有可能死亡的是___________。

(5)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质壁分离的发展过程,发现该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A细胞状态变成C细胞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将同一种植物细胞依次浸入蒸馏水、0.3g/mL蔗糖溶液和0.5g/m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在A、B、C中,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______;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_______;在0.5g/mL尿素溶液中的是___________。

(2)ab段的下降速度较ae段的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ef段的细胞体积变化为___________;cd段的细胞溶液度___________0.5g/mL。

(3)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图中添加上0.5g/mL蔗糖溶液中的变化曲线。

35.下表是几种植物部分器官灰分的成分,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几种植物灰分成分(%)

植物成分

K2O

Na2O

CaO

MgO

Fe2O3

P2O5

SO2

SiO2

Cl

小麦种子

30.2

0.6

3.5

13.2

0.6

47.5

0.7

小麦茎叶

13.6

1.4

5.8

2.5

0.6

4.8

67.4

玉米种子

29.8

1.1

2.2

15.5

0.8

45.6

0.8

2.1

0.9

玉米茎叶

27.2

0.8

5.7

11.4

0.8

9.1

40.2

马铃薯块茎

60.0

3.0

2.60

4.9

1.1

16.9

6.5

2.1

3.4

(1)从上表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植物的___________含磷最多,含___________次之。这说明这两种元素对___________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2)从上表还可以看出,植物的茎和叶中含___________较多;地下贮藏器官含___________最多,这可证明该元素在贮藏___________的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

(3)因此,对于收获籽粒的农作物应该多施___________肥,对于收获块茎的农作物应该多施___________肥。

36.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试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里,48h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表中各离子下的数据为试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试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

实验条件

水分消耗(mL)

Ca2

K

Mg2

光下

1090

135

27

179

暗中

435

105

35

113

(1)从吸收离子和吸收水的比例看,大麦在光下吸收哪种离子比吸收水分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至少回答三点)

37以下是探究“酸碱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用具:烧杯、注射器8支、带有橡皮塞抽去空气的试管4支、干酵母粉、蔗糖、配制好的pH分别为5、6、7、8的缓冲液实验步骤:①用开水配制10%蔗糖溶液100mL,冷却到室温(25℃)后,加入4克干酵母粉,10min后……依次完成步骤②③④⑤,观察并记录。

实验记录:产生2mL气体体积量(以针筒推柄上升的mL数为产气量,见右图)所需的时间如下表:

pH

pH=5

pH=6

pH=7

pH=8

时间(s)

8

7

6

7.5

(1)完成实验步骤: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等到蔗糖溶液冷却后再加入干酵母粉?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要用注射器吸收溶液注入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创新题)下图中,A、B两图分别是温度和氧浓度对小麦根系吸收K+、NO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图A中,在内40℃范围内,根系吸收离子的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是因为温度升高能通过提高___________的活性来提高___________作用的强度,从而促进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温度提高到40℃后,根系吸收离子的速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减慢。这因为过高的温度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矿质元素的吸收与_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

(2)图B中,随着氧浓度增加,根吸收离子的速度___________,而细胞液中的糖浓度___________。当氧的体积浓度达30%以后,对K+、NO的吸收曲线呈平行状态,这是受到_________________的限制;糖浓度曲线也呈平行状态,这是受_____________的限制。

(3)图A和图B中,当温度和氧浓度相同时,根细胞对K+、NO的吸收速度不同。这说明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___________,这一现象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对癌症的研究过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汗水。年仅30岁的劳斯(F.Peton Rous)研究一种鸡的肉瘤(恶性肿瘤生长在结缔组织中称为肉瘤,而生长在上皮组织中称为肿瘤),作了下面的实验:他把鸡肉瘤组织取出来磨成液体,用一种特别的“筛子”过滤,这种过滤装置边连最小的细胞也通不过去。然后把滤液注射到健康的鸡体内,结果鸡很快长出了肉瘤。是什么导致鸡产生了肉瘤?

(1)根据以上内容,推测劳斯当时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观点为以后细胞癌变的哪一种致癌因子的研究提供了证据?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某种具体的物理或化学因子是否有可能致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下图是水培法成分鉴定实验装置。若用此装置观察镁对植物的作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中植株正常生长且叶呈绿色,B瓶中植株的部分叶变黄。试分析:

  (1)A、B、两瓶中的培养液应如何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植株部分变黄的是老叶还是嫩叶? 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管的设置对于维持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

  (4)若使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为C*O2,瓶中的水均为H2O,则A瓶植株是否有可能产生*O2? 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为1小时,测定时的条件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充分光照下

黑暗下

(单位:mol)

15℃

25℃

15℃

25℃

CO2减少量

0.1

0.24

-

-

CO2增加量

-

-

0.06

0.12

(1)在25℃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一小时共制造葡萄糖________克。

(2)在25℃条件下,这株植物充分光照一小时积累的有机物若都是葡萄糖,则积累葡

萄糖________克。

(3)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且昼夜温度为25℃,假定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积累葡萄糖________克。

(4)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光照时间10小时,黑暗下温度为15℃,一昼夜积累

葡萄糖________克。

(5)根据你的计算,如何解释种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西瓜比种在江苏的甜?

答:


42.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小球藻是一种绿色植物)

  (1)A装置的试管呈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试管呈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试管呈________。  


基础训练6答案

一、1.D 2.C  3.B 4.C 具有大型液泡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5.C 一定范围内,温度上升,代谢加强,能量较多;水和矿质元素的吸收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但矿质元素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不是没有关联的。 6.D 7.C  C、H、O不属于矿质元素。 8.B 9.B  10.C 11.C 10%葡萄糖的分子数目比10%蔗糖分子数多。 12.C 13.B 14.A 加强有氧呼吸,以便释放较多的能量。 

15.B  缺某元素表现相应的病症只能补充该元素,病症消失,这是植物体必需的元素的依据之一。 16.B 。 17.C 18.B 19.D 20.A 失水而破裂。 21.D 先是细胞失水,后尿素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大而吸水。 22.A 23.B 24.C 25.C 26.C 27.A 只有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才发生质壁分离且细胞质壁分离的数量随浓度上升而增多,说明细胞液有不同的浓度。  28.A 29.D 30.D 

二、31.(1)0.3g/mL蔗糖溶液 清水 (2)失 吸 吸 失 32.(1)B A  蒸腾量减少 C  细胞外溶液浓度高影响渗透吸水 (2)C A  蒸腾量减少,影响K的运输 B 呼吸受抑制,缺乏ATP供给主动运输  33.(1)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 (2)B A C (3)B A  C (4)B (5)C A B  (6)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34.(1)A C B  (2)尿素浓度高于蔗糖溶液浓度,原生质层两侧差异极大 基本不变 < (3)尿素可以进入细胞,由失水转为吸水,而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失水逐渐变慢,直到水分进出达到动态平衡 (4)图(略) 

35.(1)种子 钾 果实、种子 (2)硅 钾 淀粉 (3)磷 钾 

36.(1)K (2)①光下蒸腾作用比黑暗中强,消耗水分多;②吸收矿质元素受光照影响;③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④植物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以上4点,答对3点即可)。 

37. (1)②取4支试管分别标上A、B、C、D(或1、2、3、4) ③分别用注射器吸取不同pH的缓冲液各2mL分别注入4支试管内 ④分别用4支注射器吸取含有酵母粉的蔗糖液各2mL,同时分别注入到上述4支试管内,并开始记时 ⑤观察每支试管上的注射器针筒推柄上升2mL时,记录所需要的时间 (2)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率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pH为7时,酶促反应速率快,随pH的减小或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都会减弱   (3)①防止酵母菌死亡和酶遇高温失活(或变性) ②避免空气进入试管,及时使试管内保持无氧状态 

38.(1)酶 呼吸 会使酶失去活性 呼吸作用 (2)增加 降低 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3)具有选择性 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36.(1)病毒致癌观点 (2)为病毒是致癌因子的研究提供证据 (3)①选实验材料(如:小鼠)并分组 ②用物理或化学因子处理实验组动物,同时设立对比组实验动物   ③结果与结论:如实验组动物出现肿瘤,说明该因子为致癌因子,否则,不是致癌因子  

39.⑴A瓶内配完全培养液,B瓶内配只缺镁的培养液。⑵老叶;镁在植物体内可移动,缺乏时移向幼嫩组织。⑶给根提供氧气,避免根缺氧而酒精中毒。⑷否;6C*O2+12H2O    C6H12O6+6H2O+6 O2

叶绿体

 
40⑴10.8;⑵7.2;⑶69.2;⑷71.86;⑸新疆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比江苏大,积累的有机物(葡萄糖)多。41.⑴乳白色;酵母菌释放的CO2与Ca(OH)2反应,产生CaCO3沉淀。⑵深绿色;小球藻利用酵母菌释放的CO2,光合作用旺盛,还有尿素,使小球藻迅速繁殖。⑶浅绿色;无CO2供应,小球藻光合作用减弱,小球藻数量减少。

© 2002-2014 小荷作文网www.zww.cn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鄂ICP备05002343号 武汉市公安局备案号:4201502084
查找作文   要 作文投稿,请先 注册 联系邮箱: xhzww@126.com 收藏小荷 ,以免忘记 问题答疑 QQ 782880378 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