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生物科考试范围(供学习新教材考生用)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二)生物体的结构基础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分子结构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的结构和功能
●核膜、核仁、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
3.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
(三)生物的新陈代谢
1.酶
●酶的发现
●酶的高效性、专一性
2.ATP
●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与ADP的互相转化
●ATP的形成途径
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渗透作用的原理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合理灌溉
4.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必需的质元素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合理施肥
5.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
●叶绿体中的色素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
6.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糖类代谢
●脂类代谢
●蛋白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7.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的意义
8.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
(四)生命活动的调节
1.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的向性运动和生长素的发现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体液调节的概念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产生部位及作用
激素分泌的调节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的拮抗作用
●二氧化碳的调节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兴奋的传导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激素调节与行为
●神经调节与行为
(五)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 生物的生殖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双受精
●减数分裂的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受精作用
2. 生物的个体发育
●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六)遗传、变异和进化
1. 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
●基因的概念
●转录和翻译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2. 基因的分离定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一次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基础分离定律的实质
●基础型和表现型
●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3.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实践中的应用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4.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XY型
●伴性遗传
5. 生物的变异
●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染色体组、二倍体和多倍体、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单倍体
6.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遗传病
●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优生的概念
●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物种的概念、隔离、物种形成
(七)生物与环境
1. 生态因素
●光、温度、水
●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2. 种群和生物群落
●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3.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
●森林、草原、农田、湿地、海洋、城市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碳循环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人与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
●酸雨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八)
1. 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
●稳态的概念
●稳态的生理意义
2.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不平衡
●无机盐的平衡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3. 血糖的调节
●血糖平衡及其意义
●血糖平衡的调节
●糖尿病及其防治
4. 体温的调节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体温的调节
5. 特异性免疫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抗原和抗体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6.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九)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
1. C3和C4植物
●C3和C4植物的概念
●C3和C4植物叶片结构的特点
2. 生物固氮
●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
●生物固氮的意义
●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十)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1. 微生物的类群
●细菌的结构和繁殖
●病毒的结构和增殖
2. 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功能(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培养基的种类
3. 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酶合成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
●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4. 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温度、PH、氧)
5. 发酵工程简介
●应用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
●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
●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分离提纯发酵工程的应用
●医药工业方面
●食品工业方面
(十一)细胞与细胞工程
1.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
●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
2. 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3. 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十二)遗传与遗传工程
1.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2. 基因的结构
●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人类基因组研究
3. 基因工程简介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基因工程与医药卫生
●基因工程与农牧业、食品工业、环境保护
(十三)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1.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2.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中绿体
3. 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4.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5.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6.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7.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8.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10. 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与观察
11. 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 DNA的精提取与鉴定
13.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型
14.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5.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16. 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
17.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8.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9. 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0. 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21. 收集有关生态农业的信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
22. 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等技术)
23. 收集有关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信息,并做交流报告
24. 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