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全国统一标准测试(三)

2014-5-11 0:37:04下载本试卷

绝密 ★ 启用前                         (十二月号)

高三生物全国统一标准测试(三)

命题范围:第七章~第九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题 每题1分 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力很差,但当气温升至25.5℃时,突变体的生活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人,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16%             B.30%             C.6%              D.12%

3.用现代生物技术能制造出新的生物品种,这主要是由于

①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高频率的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现代转基因技术可以迅速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  ③现代生物技术可以迅速使新品种形成种群 ④现代生物技术可以使新品种的生产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的缘故

B.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洞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发展了各自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5.根据调查,某学校的学生中某一相对性状的各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A.13.2%            B.5%              C.4%              D.9.3%

6.在某一个人群中,经调查得知某隐性性状者(aa)为16%,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按AA、Aa、aa顺序排列)

A.0.36、0.48、0.16                     B.0.48、0.36、0.16

C.0.16、0.48、0.36                     D.0.16、0.36、0.48

7.下图是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这些鱼中能分布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或全球分布的分别是

A.1 2  3          B.5 3  4          C.3 4  2          D.2 1  5

8.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随时间推移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9.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处的一些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因素是

A.阳光                              B.海水中含盐量

C.温度                              D.海水含氧量

10.图中曲线1和曲线2代表物种1和物种2的耐热范围,分析在什么情况下,物种2比物种1的竞争能力强

A.温度在t1~t2范围内                   B.温度在t2~t3范围内

C.温度在t2以下                       D.温度在t3以上

11.日本的金龟甲虫,在美国比在日本危害更为严重,其原因是

A.雨量充沛                           B.天敌较少

C.植物较多                           D.环境无污染

12.在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把CO2释放到大气中有多种形式,其中主要形式是

A.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B.分解者对生物尸体的分解作用

C.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D.可溶性碳酸盐的溶解和扩散

13.人类的一些耕作方法会引起一些严重的虫害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方法

A.长期提高杀虫效力

B.为昆虫提供了集中的食物场所

C.加速了森林的消失

D.使昆虫对天敌具有了抵抗力

1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

B.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

C.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

D.种群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迁出、出生率、死亡率等

15.牛是植食性动物,而某一种粪金龟子则专以牛粪为食,假设某段时间内,一头牛所同化的能量为106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粪金龟子体内的能量约为

A.105 kJ                                 B.2×105kJ

C.105~2×105 kJ                       D. 0 kJ

16.长期生活在高山上的人,比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多,促使红细胞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             B.水分             C.大气             D.阳光

17.如果某人的食物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羊肉,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假如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那么他每增加1 kg体重,直接或间接消耗绿色植物约

A.280 kg           B.28 kg            C.10 kg            D.1110 kg

18.北美在几十年前从欧洲引起一种百灵鸟,这种百灵鸟的生活习性与本地一种草地百灵鸟相似,后来发现本地的草地百灵鸟灭绝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

A.草地百灵鸟被捕食光了                B.寄生

C.两种百灵鸟相互竞争                     D.防御

19.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且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同种个体的繁殖。以上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种内互助、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

B.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

C.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D.种间斗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20.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了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与原真菌相似,但毒性相对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

A.寄生             B.共生             C.竞争             D.捕食

21.我国曾预测20世纪90年代前期人口生育正处于高峰,作出这个预测的依据是

A.年龄结构和性别组成                     B.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例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种群密度和性别比例

22.在对某池塘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捞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捞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鲫鱼的总量为

A.4000尾           B.3200尾           C.1600尾           D.800尾

23.用野生水稻与栽培水稻进行杂交,能培育出高产优质水稻,这说明野生植物是

A.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改良现有植物品种的种源

C.保持草原植被的重要种类                  D.发展经济作物必要的原材料

24.我国海关对凡入境的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

①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天敌数量较多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我国生物多样性濒危或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的入侵

26.SO2对空气的轻度污染可通过植物的吸收等作用被消除,这说明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能进行能量流动

C.生态系统能进行物质循环

D.空气污染不会破坏生态系统

27.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少用烟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筒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的能源 ⑥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⑤

28.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①温室效应  ②二氧化硫的排放 ③白色污染 ④烟尘 ⑤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29.经测定湖水中DDT的含量为3×10-12,而在鱼鹰体内,可高达2.5×10-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生物的分解作用                         B.生物的异化作用

C.生物的富集作用                         D.生物的同化作用

30.下列关于富营养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富营养化是因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引起的

B.池塘、湖泊中发生富营养化的现象叫水华

C.相对封闭的海湾不易发生富营养化

D.化肥、农药和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是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1.污水处理厂可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你认为合适的微生物类群是

A.厌氧型微生物                       B.自养型微生物

C.需氧型微生物                       D.异养型微生物

32.反复煮沸的水叫做“千沸水”,若长期饮用会对健康有害,原因是

A.易使重金属含量升高                     B.易产生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

C.CaCO3等沉淀物增多                  D.水中营养成分被破坏

33.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繁殖能力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

B.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C.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

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34.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B.植物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C.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生殖隔离而形成的两个亚种

D.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35.人工选择之所以能培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之所以能形成新物种,这两方面共同选择的基础是

A.生物都进行着生存斗争

B.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D.人和自然的选择力量

36.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们白天栖息在树干上,夜间出来活动。该地区原来树木茂盛,树干表面长满浅色的地衣。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的,黑色个体极少。后来曼彻斯特成为工业区,树干表面落满灰色的煤烟灰。到了20世纪中期,生物学家们发现,黑色型的桦尺蠖却成了常见种。经分析得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浅色桦尺蠖迁出,黑色桦尺蠖迁入

B.工业煤烟使浅色桦尺蠖变成黑色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37.下列有关物种和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

B.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D.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不如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丰富

38.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它不能科学的解释

①过度繁殖的原因  ②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③生存斗争的种类 ④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⑤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 ⑥物种形成的原因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③④

39.1937年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做了如下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C.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40.从海洋的不同深度采集到四种类型的浮游植物(Ⅰ、Ⅱ、Ⅲ、Ⅳ),测定了不同类型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的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在最深处采集到的应该是

A.Ⅰ                  B.Ⅱ               C.Ⅲ                  D.Ⅳ   

绝密 ★ 启用前                         (十二月号)

全国统一标准测试

生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41.(17分)光合细菌是具有光能生物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它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环境中,主要有红螺菌科、着色菌科、绿硫菌科和绿色丝状菌科等,以绿硫细菌为例,它能进行下列反应:

2H2S+CO2(CH2O)+2S+H2O

其中的(CH2O)为糖类。光合细菌的代谢方式多样,能在恶劣环境(如缺氧和光线昏暗)中生长繁殖,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另外,光合细菌繁殖速度快,易于人工培养,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各类营养物质。请回答如下问题:

(1)光合细菌和绿色植物的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细菌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光合细菌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共同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光合细菌在有氧情况下难以生存,从同化和异化作用看,它的代谢类型为______。光合细菌分解有机物利用能量的效率比绿色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进化角度看,光合细菌的出现比绿色植物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光合细菌能在无氧的条件下生存,从根本上说是由其体内的______决定的,从进化上看是______的结果。

(7)光合细菌与绿色植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合细菌能在昏暗的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其吸收波长应在______之间,在光谱上属______。

A.380 nm~760 nm                         B.0 nm~380 nm

C.600 nm~700 nm                         D.660 nm~870 nm

(9)你认为光合细菌在什么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细菌的生殖方式为______生殖,其后代的变异性较小,因为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2.(6分)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因子(如阳光、温度)和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研究内外因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CO2和释放CO2量的状况。请分析回答:

(1)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CO2的量。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a,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将该曲线改为人参(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曲线,b点的位置应如何移动?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4分)下图示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不同种群的生长情况,种群丁是一种自养生物。请据图回答:

(1)图中______种群同别的种群好像没有相互联系,或不受别的种群影响。

(2)种群______最可能是肉食动物。

(3)种群丁最可能作为______种群的食物供应。

(4)下列各因素中,______因素对种群乙在第5~7天间的数量有最大的直接影响。

A.出生和死亡                                B.迁入或迁出

C.死亡或迁出                                D.食物短缺和疾病

44.(6分)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了“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全面丰收。下图是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______等生物作为______。

(4)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______率。

(5)该生态系统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建立的。

45.(7分)根据下面食物网图回答问题。

 (1)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2)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4)青蛙与昆虫的关系属于______,羊和兔的关系属于______。

(5)由于某种原因,鹰全部迁走,鸭子数量将会______。

(6)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

46.(7分)“漂尘”是物质燃烧后产生的颗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可使部分SO2转化为SO3,从而使空气酸度增加,遇到雨水便形成“酸雨”。请回答:

(1)在此过程中,“漂尘”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吸附剂                  D.催化剂

(2)写出在“漂尘”的作用下,与“酸雨”的形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尾气、化工厂排放的含氮氧化物,全世界每年的排放量约为5×107 kg。其中的NO2溶于水形成______酸。

(4)“酸雨”的危害是______。

A.腐蚀建筑物                            B.导致树木枯萎

C.造成洪涝灾害                       D.恶化人类环境

(5)要减少“酸雨”,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对燃料中的硫化物进行______,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______。

47.(8分)某校学生在做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时,在某酿造厂的下游河道中取水样,取水地点分别距离该酿造厂排污点1 km、 3 km、 5 km、7 km处,但在实验室中水样瓶上的标记弄混了,为了确定水样的取水地点,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水样瓶上分别标记A、B、C、D,再取一小瓶自来水标记为E瓶,分别滴入质量分数为0.01%的亚甲基蓝溶液,观察记录褪色的时间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标记

A

B

C

D

E

褪色时间

15小时

5小时

24小时

40小时

48小时

(1)取样地点距酿造厂最近和最远的样品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滴入亚甲基蓝后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测定A、B、C、D四个样品中的BOD值(生物需氧量),从理论上分析BOD值最高的样品是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从酿造厂的排污点开始到7 km的河段中,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的河段是_________________,有大量藻类植物的河段是。

(5)从上述结果分析,你认为在7 km的河段中,已基本得到了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5分)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一个种群中生活着蜂王(1只)、雄蜂(少数)和工蜂(多数)。蜂王的作用是产卵,雄蜂与蜂王交配,工蜂则负责采集花粉和花蜜、建造蜂房、饲养幼蜂、防御敌害等。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是发育成蜂王还是工蜂,主要取决于食用蜂王浆时间的长短。而未受精的卵则发育成雄蜂(单倍体)。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蜂巢内的蜂王、雄蜂和全部工蜂在生态学上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是受精卵,有的发育成蜂王,有的发育成工蜂(实际上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的事实说明,生物的性状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一窝将要孵化出来的幼蜂中,通常有多只要孵化成蜂王(即所谓“王储”),但最先孵化出来的那只蜂王出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将那些即将孵化出来的“王储”杀死于“襁褓”之中,这种现象从生态学角度讲,对于生物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蜂的腹部都有黑黄相间的横纹,这在生物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雄蜂和一雌蜂交配产生的F1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 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高三生物全国统一标准测试(三)答案

1.C 2.C  3.A 4.C 5.D  6.A 7.D 8.B  9.A 10.B 11.B 12.A 13.B 14.A 15.D 16.C 17.A 18.C 19.A 20.C 21.A 22.B 23.B 24.C 25.A 26.A 27.C 28.C 29.C 30.C 31.C 32.B 33.B 34.C 35.B 36.C 37.D 38.C 39.D 40.D

41.(17分)(1)光合细菌没有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 

(2)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它不能进行光解水反应,没有氧气生成(或者说它的供氢体是H2S而不是H2O)  (3)2H2A+CO2(CH2O)+2A+H2O (4)自养厌氧型  低 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 (5)早 光合细菌比绿色植物简单 (6)遗传物质(基因)  (缺氧环境的)自然选择 (7)生产者  (8)D  近红外区 

(9)净化污水、饲料添加剂、食品和医药保健品领域(任答一种即可) (无性生殖)分裂 基因重组

42.(6分)(1)最高  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强度不再增强 (2)不能;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但植物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从全天看,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左移,与松树比较,人参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高点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松树低

43.(4分)(1)丙  (2)甲  (3)乙  (4)D

44.(6分)(1)阳光  (2)桑和水稻  (3)细菌、真菌  分解者 (4)能量的利用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5.(7分)(1)12  (2)鸭、肉食性鱼、青蛙、蛇、鹰、人 (3)鸭、肉食性鱼、青蛙、蛇、鹰、人 (4)捕食  竞争 (5)增加  (6)蛇、鸭、肉食性鱼、鹰

46.(7分)(1)D  (2)2SO2+O22SO3 SO3+H2OH2SO4 (3)硝 

(4)ABD  (5)脱硫  碱液吸收(清洗)

47.(8分)(1)B  D (2)好氧细菌在生命活动中将亚甲基蓝降解(分解了),所以亚甲基蓝的颜色褪了  (3)B  (4)从排污点到1 km河段 距排污点约3 km到5 km河段

 (5)净化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8.(5分)(1)种群  (2)生活环境  (3)有利于种的生存  (4)警戒色

(5)♀AaBb、♂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