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四县联考生物试题(4月、宁乡)
1、水溶性染色剂(Pl)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性的鉴别。将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l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l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l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D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l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l的进入
2、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做鲜重测量,得到如下图所示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C )
A.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ad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较小
C.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3、2003年在长沙世界之窗诞生的“虎狮兽”曾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它们是由母虎和雄狮杂交产生的后代,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B )
A.从第一性征上看虎狮兽也有雌雄之分
B.虎狮兽长大成年,再与狮或虎杂交,将会生出杂种后代
C.雄性虎狮兽若能产生精原细胞,其细胞核中也无同源染色体
D.雌、雄虎狮兽的生殖细胞不能形成正常的受精卵,所以虎狮兽无繁育能力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5、生产单克隆抗体时,在培养液中加入某种试剂能够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因为该试剂( C )
A.能抑制淋巴细胞和杂交瘤细胞的DNA复制
B.能阻止淋巴细胞的原癌基因被激活
C.选择性抑制骨髓瘤细胞的DNA复制
D.能阻止杂交瘤细胞核糖体上所有蛋白质合成
30.(24分)下面是人体蛋白质的代谢途径图解,据图回答:
|

|
|
|

|




|

A1传送O2
A2免疫功能
A A3搬运物质
A4降血糖
A5催化反应
注: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过程,A(A1—A5)、B、C、D表示物质或能量。
(1)(8分)请按图中标号填写有关内容:
① 、② 、③ 、④ 、D 、E 。人体中C形成的器官是 ,⑥过程与糖元合成最大的区别是它需要 。
(2)(4分)在A1—A5这些物质的合成过程中,除了核糖体,一定需要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
(3)(4分)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婴儿食用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劣质奶粉,
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出现浮肿,长成大头娃娃。请利用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知识,解释
大头娃娃浮肿的原因
。
(4)(4分)若A5是胰蛋白酶,其活性随外界因素变化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5)(4分)下面是苯丙氨酸在人体内的代射示意图。苯丙酮尿证是因为基因1突变导
致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所致,白化病是基因2突变导致体内缺乏酪氨酸酶所致。
①苯丙氨酸等八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据图分析酪氨酸属于 氨基酸。
②苯丙酮尿症会使细胞通过转氨基生成酪氨酸的过程受阻,但苯丙酮尿症病人一般
人会出现白化症状,其原因是 。
基因1
基因2
苯丙氨酸羟化酶 酷氨酸酶
苯丙氨酸 酪氨酸 黑色素
|
|
苯丙酮酸 尿液 多巴 金巴胺
31.(18分)一种主要利用地下茎繁殖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高度
异,但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生长的野菊株高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了检验环境和
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春天将海拔高度
②第二年秋天,测量并计算野菊的平均株高,记录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分)有人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密,缺乏对照,说服力不强,你的意见呢?如果你认为有对照组,请写出对照组;如果你认为没有对照组,请设计对照组。
(2)(4分)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直观,便于结论的推导,常将有关数据列成表格,请根据题意设计合理的表格以记录该实验的数据。
(3)(9分)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移栽至海拔高度
②移栽至海拔高度
说明 。
③移栽至海拔高度
拔高度处原地野菊株高高,说明 。
答案及评分标准
30.(1)①消化(水解) ②主动运输 ③转氨基作用 ④脱氨基 D.ATP(磷酸肌酸)或ATP或ATP和磷酸肌酸 E.热能 肝脏 模板(或mRNA模板/经过转录翻译/基因控制)(每空1分)
(2)A2、A4(每个2分)
(3)血浆蛋白少,血浆渗透压偏低,致使组织液中分滞留过多而致水肿(4分)
(4)A (4分)
(5)①非必需 (2分) ②人体可以从食物中直接获取一部分酪氨酸,经酪氨酸酶的作用,形成黑色素(2分)
31.(1)答一:有对照,对照组是原地栽种的海拔高度
或答二:没有,可将原海拔高度10m、500m、1000m处的野菊原地移栽。(5分)
平 均 株高 类别 | | | |
原 地 | |||
移栽 |
(2)
高度排列1分,原地、移栽1分,平均株高1分,表格形式1分(4分)
(3)①说明野菊株高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3分)
②说明野菊株高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3分)
③说明野菊株高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