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周六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A.细胞内液 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 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
2.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
①组织发生水肿 ②组织发生脱水
③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增加 ④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降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人体内水和无机盐主要来自食物和饮料,水和无机盐的排出主要是通过肾脏,其次是皮肤。此外,两种物质代谢还具有的是:
A.无机盐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水还通过肠及随粪便而排出
B.水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水还通过肺及随粪便而排出
C.水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无机盐还通过肺及随粪便而排出
D.无机盐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无机盐还通过肺及随粪便而排出
4.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相对增加?
①剧烈运动时 ②天气转冷时 ③患糖尿病时 ④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⑤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时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5.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6.出现持续性糖尿的原因可能是
①一次性食糖过多 ②胰岛A细胞损伤 ③胰岛B细胞损伤
④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增强 ⑤肾小管病变,重吸收障碍
A.①或② B.②或④ C.③或⑤ D.①或⑤
7.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B.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
C.寒冷环境中和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都是神经体液调节。
D.寒冷环境中和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都是神经调节。
8.接种卡介苗经过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A.氨基酸、效应B细胞、核糖体 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D.核苷酸、效应B细胞、核糖体
9.下列都属于免疫系统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的是:
A.干扰素,胸腺素 B.组织胺、白细胞介素
C.组织胺、胸腺素 D.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10.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
B.是机体首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C.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
D.过敏反应一定会使组织细胞发生结构破坏
11.气孔关闭将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的原因是:
A.水光解产生氢的数量不足 B.叶绿素利用光能合成ATP的数量不足
C.暗反应过程中还原剂的数量不足 D.暗反应产生的三碳化合物不足
12.C4植物与C3植物叶片中维管束鞘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A.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圈是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没有基粒的叶绿体
B.呈“花环型”的全部为叶肉细胞,含正常的叶绿体
C.呈“花环型”的全部为维管束细胞,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
D.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圈为维管束鞘细胞含有完整的叶绿体
13.当绿色植物缺P时,光合作用明显受到阻碍,这是因为:
A.P是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B.P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C.P对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D.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种子中都需要P
14.圆褐固氮菌除了具有固氮能力外还能:
A.促进植物生根 B.促进植物开花
C.促进植物种子的形成 D.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15.根瘤菌是一种共生固氮微生物,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能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基酸 B.根瘤菌是自养型微生物
C.根瘤菌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 D.根瘤菌固定的氮元素能被豆科植物利用
16.下列生物中与圆褐固氮菌异化作用类型及在生态系统中成分相同的是
A.乳酸菌 B.蚯蚓 C.草履虫 D.硝化细菌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遗传是由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B.在细胞质遗传中,F1的性状几乎全部由母本决定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遗传物质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D.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18.将具有条斑病叶水稻的花粉授在正常叶水稻的柱头上,得到的子代水稻全部为正常叶,倘若将正常叶水稻的花粉授到条斑叶水稻的柱头上,得到的子代水稻全部为条斑叶,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是在
A.某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水稻细胞的线粒体上
C.水稻细胞的叶绿体上 D.水稻细胞的核糖体上
19.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水稻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
B.大豆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大肠杆菌基因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下游
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
20.若大肠杆菌基因A与人体基因B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相同数目的氨基酸,则A、B所含碱基对数一般情况下
A.A、B基本相等 B.A大于B C.B大于A D.不一定
21.“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
A.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D.DNA的基因排列顺序
22. 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分子中的GAATTC顺序,切点在G和A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
23.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
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 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
24.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能自主复制 ②不能自主复制 ③结构很小 ④蛋白质 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①③⑥⑦ D.②③⑥⑦
25.用“鸟枪法”提取目的基因步骤为:
①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取特定的DNA片段 ②用限制酶将供体细胞DNA切成许多片段
③将许多DNA片段分别载入运载体 ④选取目的基因片段载入运载体
⑤通过运载体分别转入不同的受体细胞 ⑥让供体DNA片段在受体细胞内大量繁殖
⑦找出带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并分离出目的基因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⑤⑥⑦ D.②④⑤⑥⑦
26.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A.用于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 B.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C.合成β—球蛋白的DNA D.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片段
2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成果的概述,错误的是:
A.在医药卫生方面,主要用于诊断治序疾病
B.在农业上主要是培育高产、稳定、品质优良和具有抗性的农作物
C.在畜牧养殖业上培育出了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D.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对污染环境的净化。
28.细胞中有许多具膜的细胞器在化学组成上很相似,其中与高尔基体的化学组成相似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液泡
29.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田
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30.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3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
A.产生杂种植株 B.产生杂种细胞 C.原生质体的融合 D.形成愈伤组织
32.在动物细胞细胞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C.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渡过程中
D.培养至50代后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
33.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没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没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34.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微生物都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对人类是有害的
B.微生物包含了除动物界、植物界以外的一切生物
C.所有微生物均属于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
D.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35.含C、H、O、N的某大分子化合物可以作为:
A.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 B.异养微生物的碳源、能源
C.自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 D.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
36.以下能正确说明酶活性调节的是
A.只要有一种代谢产物积累,酶活性就下降
B.代谢产物将使直接形成此化合物的酶活性下降
C.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酶活性的抑制
D.控制生产条件是人们对酶活性调节的唯一手段
37.在生产上选用细菌作为菌种的最佳时期是在
A.调整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38.在酒精生产中,为了提高酒精的产量,需要不断地向发酵池中加入新的培养基,对于微生物的生长来说,此时最好是在
A.调整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39.下列何种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种
A.基因工程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C.杂交育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40.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除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外,还加入了高浓度的食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食盐是生长因子 B.可制成选择培养基
C.可制成鉴别培养基 D.食盐是氮源
高三生物周六测试卷(一)答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 A | B | B | B | C | B | A | D | A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D | A | C | D | D | B | D | C | A | C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A | B | D | C | C | B | A | C | A | C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A | B | A | B | D | C | B | C | A | B |
二、简答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
|
|
![]() |
⑴蛋白质消化的终产物是 氨基酸 ,消化的场所是 胃 、 小肠 。
⑵胃肠道中的水通过① 渗透作用 方式进入内环境。
⑶内环境的水以② 消化液 的形式进入消化道。
⑷肾小管的水分通过③ 重吸收 作用进入内环境。
⑸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皮肤中的结构④ 汗腺 排出体外。
⑹下列除哪项外都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A.饮水不足 B.饮水过多,腹泻或剧烈呕吐 C.体内失水过多 D.食物过咸
⑺垂体后叶释放的激素⑤是 抗利尿激素 。
⑻肾小球发生病变,在尿中 D 的含量会增加
A.尿素 B.尿酸 C.葡萄糖 D.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