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单元检测试题(二)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对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2.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 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心房
3.动脉血是指:( )
A.颜色鲜红,含养料丰富的血
B.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血
C.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丰富的血
D.颜色暗红,含养料丰富的血
4.下面对人体“动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流动脉血的血管
B.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C.将静脉血送入肺的血管
D.与心室直接相连的血管
5.下列关于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肾小管在吸水的同时吸盐
B.渴的时候体内水分绝对少
C.肾小管的重吸收要消耗能量
D.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有拮抗作用
6.下列可以使抗利尿激素增多的直接因素是( )
A.渗透压升高 B.下丘脑兴奋
C.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D.垂体后叶兴奋
7.下列与醛固酮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 )
A.K+在体内贮留,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B.Na+在体内贮留,造成水肿
C.肾小管分泌K+过量,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D.腹泻丢失大量Na+,血压下降
8.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重要组成成分的是 ( )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CO2-O2平衡
A.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9.下面哪一项不是淋巴循环的功能?( )
A.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平衡
B.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和脂肪
C.运输体内大部分代谢终产物
D.清除体内病菌,具有防御保护作用
10.人吃食物过咸就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
A.口腔上皮细胞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下丘脑和下丘脑 D.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11.贫血是指:( )
A.血浆过少 B.白细胞过少 C.血小板过少 D.红细胞或其所含血红蛋白过少
1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毛细血管的辨别特征是:( )
A.管腔较细 B.管腔较粗
C.血液流向心脏 D.管中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13.淋巴循环起始于:( )
A.毛细淋巴管 B.毛细血管 C.淋巴管 D.淋巴结
14.下列哪项不是动脉的特征:( )
A.管壁厚.弹性大 B.运血出心脏 C.血流速度快 D.管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15.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作跟踪检查,则最先应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物?(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心脏:( )
A.心率较快,每搏输出量大 B.心率较快,每搏输出量小
C.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大 D.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小
17.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 )
A.组织发生水肿 B.组织发生脱水
C.组织液减少 D 组织液不变
18.人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纤维蛋白原 B.激素 C.纤维素 D.淋巴细胞
19.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O2,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 )
A.葡萄糖,有氧呼吸 B.葡萄糖,无氧呼吸
C.乳酸,有氧呼吸 D.乳酸,无氧呼吸
20.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21.血液中O2 + 血红蛋白 氧合血红蛋白,结合这一反应过程判断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速率取决于细胞膜内外两侧O2压力差
B.运动时,在肌肉中反应向左进行加快
C.血液中的O2全部与血红蛋白结合进行运输
D.在一定范围内,O2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值随O2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22.血糖消耗太多时,经分解可补充血糖的物质是:( )
①肝糖元 ②肌糖元 ③氨基酸 ④脂肪
A.① B. 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3.肺泡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动力”是( )
A.氧气的压力差和CO2的压力差
B.氧气的压力差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C.扩散作用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D.扩散作用和气体压力差
24.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对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血红蛋白 C.血小板 D.血浆
25.在下列血液的成份中,具有防御.保护功能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红细胞和血小板
C.白细胞和血小板 D.红细胞和血浆
26.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自动止血,这是因这:( )
A.血浆含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
B.血浆含纤维蛋白原使血液凝固
C.血小板中含纤维蛋白原与血浆中的某种物质反应,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D.血小板破裂释放某种物质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27.已知曲线a.b分别表示血液中O2和CO2压力的改变图象,下图能正确反映肺泡和血液间气体交换的是( )
A
B
C
D
28.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 )
A.消化道内 B.呼吸道内
C.循环系统内 D.组织细胞内
29.某人被蚊虫叮咬后,最终会发生腹泻,该症状属于( )
A.呼吸道过敏反应 B.皮肤过敏反应
C.消化道过敏反应 D.全身过敏反应
30.血浆中的水来自 ( )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31.主要由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吸收进来的物质,可被内分泌腺用来合成( )
A.乳汁 B.维生素D C.胰岛素 D.性激素
32.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
A.肽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淀粉酶
33.近年来,控制体重和科学减肥已成为市民的热门话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会增加糖尿病.心脏病.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率。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长胖的原因是( )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C.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
D.分解代谢等于合成代谢
34.在减肥和预防肥胖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加强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②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作息时间安排不当.长时间观看电视等
③控制油腻食物的摄入量,代以大量进食谷物和蛋白质
④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减肥药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5.下列有关Na+和K+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该注意补充K+ ②Na+和K+都能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③K+有维持心肌自动节律性搏动的功能 ④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6.红细胞内铁含量降低时,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也减少,这个事实说明铁的作用是( )
A.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红细胞的结构物质
C.调节离子平衡 D.调节渗透平衡和pH值
37.在成人的心肌细胞中比腹肌细胞数量显著增多的细胞器是 (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38.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 )
A.血浆中乳酸增多 B.血浆中磷酸肌酸增多
C.血浆中碳酸增多 D.血浆中丙酮酸增多
39.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无机盐 ④激素 ⑤尿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
40.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电子传递但无ATP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 )
A.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B.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C.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D.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41.当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损伤或发生炎症时,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该物质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该物质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 )
A.血流自动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42.人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内膜,在溶血后只剩下一层细胞膜外壳,称血影。如果将血影中的脂类抽取出来,水平铺展开,并用板条将其推挤到一块,则测得的脂类面积约为红细胞膜表面的 ( )
A.1/2倍 B.1倍 C.2倍 D.4倍
43.临床上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可粗略地计算下列哪一营养物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 (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脂肪 D.维生素D
44.医生给严重腹泻的病人注射一定量的0.9%的NaCl溶液,给另一位低血糖病人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不同的操作目的是 ( )
A.前者补充无机盐,后者补充营养
B.前者补充水分,后者补充能量
C.两者都补充营养
D.前者补充营养,后者补充能量
45.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
C.细胞中ATP的数量 D.细胞膜上的某载体数量
46.医学上常把血清中某些转氨酶的数值高低作为诊断肝脏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这一事实的正确叙述是 ( )
A.转氨酶对肝脏是有害的
B.肝脏是蛋白质转化的重要器官
C.人体中只有肝脏存在转氨酶
D.肝脏是合成酶的惟一场所
4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是腺体分泌的物质
B.人体内大多数酶在近中性环境中催化效率最高
C.酶与抗体.载体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
D.酶是代谢终产物
48.当前“减肥”和“瘦身”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下列关于减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肥胖是由于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为了减胖,我们要少吃油腻的食物
B.由于糖类较易转变成脂肪,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
C.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我们要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
D.为了轻松减肥,最好每天只吃含维生素丰富.含脂类较少的水果.蔬菜
49.生活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企鹅的个体大小不同,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的地区,企鹅个体越小,越有利于个体散热。这一事实可做什么具体实例 ( )
①适应性 ②应激性 ③遗传性和变异性 ④竞争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0.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机理是 ( )
A.胃不能及时排空 B.摄入的食物未被消化
C.消化酶活性受到影响 D.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l.右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6所指的是
,7所指的是
(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叫 ;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l的途径叫 。
(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2.一个病人经验血,知道白细胞的数目是 18000个/毫米,请分析并回答:
(1)病人的白细胞数目比正常人 。
(2)从验血结果可判断病人是患有 ,大量的 在吞噬病菌。
(3)其左心室每次射向主动脉的血量为70m1,此人的脉搏为70次/分,
他的心输出量为 ml;心率为 次/分。
(4)在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结构的实验中, 通常用手捏心室的两侧壁, 其中心壁较厚的一侧为 心室,心壁较薄的一侧为 心室。
53.右图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箭头A和B的方向可以看出[ ] 和[ ] 之间是可以相互渗透的。
(2)从箭头C的方向又可以看出,淋巴是由一些[ ] 渗透进[ ] 里而形成的。
(3)若该图表示小肠绒毛细胞的内环境,则4内的___________含量明显比2高。
(4)若该图人的皮肤真皮部分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当该处皮肤受到损伤后很快红肿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破裂,导致___________渗入___________,而正常情况下在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中是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54.(每空2分,共8分)下图中的曲线表示人体血管中血液内O2和CO2含量的变化,图中H为肺动脉,请据图回答:
(1)曲线a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
(2)曲线b在I段血管处迅速升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b所表示的气体在血液内的主要存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代表的血管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55.(11分)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图中T→E→N→F→A途径表示 。
(2)B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有氧呼吸作用产生的,其反应式是
。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D 都表示热量,则此人的
A+B C+D(在“>”.“<”或“=”中选择)。
(4)体温主要是由上述方式进行调节的,但也离不开激素调节。处于寒冷环境中的人体血液中, 激素的含量会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5)这时血糖浓度下降很快,因此要使血糖浓度上升从而恢复正常,血液中的激素变化是:由 细胞分泌的 _ 含量降低,而由 __ 细胞分泌的 含量升高。饥饿状态下,人体中血糖浓度升高的血糖来源有 和 __ 。
56.(7分)下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正常情况下发生①过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发生②过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由于①使血糖含量上升时,A________的分泌会增加,通过________作用,使血糖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当由于②使血糖含量降低时,B_____________的分泌增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使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
(4)A的增加会③________B的分泌;B的分泌增加会④促进A的分泌,从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生物学单元检测试题(二)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D | A | B | A | C | D | D | D | C | B | D | D | A | D | C | C | A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C | B | C | C | D | D | D | C | D | D | D | C | D | D | C | A | C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A | B | B | A | B | D | C | C | A | B | A | B | B | D | C | C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0分)
51.(6分)
(1) 肺静脉 主动脉
(2)肺循环 体循环
(3)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52.(7分)
(1)高 (2)炎症 白细胞
(3)4900 70 (4)左 右
53.(11分)
(1)[ 2 ]组织液 [ 3 ]血浆
(2)[ 2 ]组织液 [ 4 ]毛细淋巴管
(3)脂类
(4)毛细血管 红细胞 组织液 组织液 淋巴 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54.(每空2分,共8分)
(1)CO2
(2)肺泡内O2浓度高于血液中O2浓度,O2扩散进入血液。
(3)与血红蛋白结合
55.(11分)
(1)产热或神经调节 (2)略 (3)= (4)甲状腺素或肾上腺激素
(5)胰岛B细胞 胰岛素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肝糖元的分解 非糖物质的转变
56.(7分)(1)消化吸收 (2)氧化分解
(3)胰岛素 促进糖元合成等 胰高血糖素 肝糖元分解 (4)抑制